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孤独感是一种源自人际缺陷的、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心理感受。首先对孤独感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做了简要介绍;进而对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进行介绍,并从背景变量、大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总结和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最后,综合各家的看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孤独感;简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01-02
引言
孤独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负性情绪体验,是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孤独体验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待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和认可,渴望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以从中获得认同、自信和归属感,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得到满足,孤独表现得尤为明显。
事实上,孤独感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之一,如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发泄、恶意攻击、酗酒甚至企图自杀等不良行为都与其孤独心态有关。另外,孤独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所以,大学生的孤独问题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孤独感简述
(一)孤独感的定义
“孤独”这一术语最早起源于医学,用来描述情感表述及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功能障碍。美国学者RobertS.Weiss[1](1973)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是指当个体觉知到人际关系不良,自己渴望交往,但实际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的心理体验;Perlman和Peplau[2](1982)将孤独感定性为一种不快乐体验,指出产生孤独感的前提是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我国学者也对孤独进行了描述,学者朱智贤认为孤独感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3]。
关于孤独感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一,提法各异。笔者从众多的定义中总结出孤独感的三个特征:第一,来源于人际关系。孤独感源自于人际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以人为主体。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第三,负性情绪状态。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因而,可将孤独感的定义概括为:一种源自人际缺陷的、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心理感受。
(二)孤独感的测量
由于目前对孤独感的维度划分尚未统一,所以对于孤独感的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首先是1983年,Scmhidt和Semalt设计了孤独感分类量表(DLS),他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与友谊、性爱、与他人的关系(亲人关系和集体关系)密切相关;1987年,Vinenezi和Grabosky设计了情绪-社交孤独感量表(ESLI),使孤独感的测量进一步完善;Russell和Cutrona(1988)把孤独感视为单维度的情绪反应,认为是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并根据这一理论观点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测量孤独感较为广泛使用的量表之一。
二、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25.4%的大学生经常感到孤独,13.6%的学生与同宿舍的人关系存在矛盾,40.5%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缺乏亲密关系。另一项调查也显示:在调查的533名大学生中,有28.7%的大学生处于情绪孤立状况中,17.1%的大学生处于社交孤立状况中,13.3%和3.9%的大学生分别处于严重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状况。可见,孤独感在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体验过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在我国,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独感的基础理论研究、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孤独感的应对策略研究三方面。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成果集中的国外,对孤独感进行了界定、分类,还分别从不同的学派对孤独感进行解释;对于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大致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展开,并得出了相应的成果;应对策略方向研究目前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也有相关的说明。
三、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孤独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产生的根源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与孤独有关的背景变量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在城镇差异方面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更易体验到孤独感。分析其原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敏感,常表现为缺乏自信甚至退缩行为,从而导致孤独感,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锻炼的机会相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较多一些,在性格和社交技巧方面都可能优于农村生源,因而不易产生孤独感。
在专业差异方面,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裴亮、孙德君[4]等人的研究表明: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孤独。这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在客观方面,理工科学生平时的学业负担较重,加之院系里的男女比例失调,减少了与人沟通的机会;在主观方面,理工科学生更多地与物打交道,他们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相对少于文科生,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
(二)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的关系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即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成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外向性、自尊成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点在李传银、李鹏、肖新燕等人的研究中都得以证实。也有研究(Gerst,1983)表明自我评价过高也可能导致孤独。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李玲、王站站[5]研究结果表明:与孤独感最有关系的应对方式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体验到高孤独感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上呈现负相关,而在自责分量表上呈现正相关;唐民[6]也通过研究证实退避的应付方式与孤独感有正相关。
(三)家庭教养方式
积极良好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7]。父母对子女投入的合理关爱、尊重、理解、信任越多,就越利于他们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更少体验到孤独。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采用不科学甚至错误的教养方式,那么子女则可能会出现各种人格偏差,如消极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等,在社交中往往表现出过分敏感,害怕负性评价和胆怯,因而回避交往,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孤独。
(四)社会因素
研究者韦耀阳[8]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亦呈负相关。同时,对社会支持的领悟能力也会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产生影响,对社会支持感知过少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孤独感明显高于社会支持领悟良好的学生。
人际信任度也会对人的孤独体验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高人际信任度的人往往情绪较为稳定,性格外倾,善于交际,也易相处,反之,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低人际信任度的状态,就会产生偏激的性格特点,暴躁、多疑、羞愧、恐惧也会随之产生,从而妨碍其与其他人的交往,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体会更多的孤独感。
四、应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策略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应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策略上,研究者主要侧重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笔者归纳为以下三点:(1)个人要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业余生活;(2)家庭要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经常与子女进行亲密而有效的沟通;(3)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交技能,适当开展心理咨询,同时为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感的困扰,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孤独感产生机制和影响机制的研究,以干预和治疗大学生孤独感为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自己的本土化测量量表,从而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大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提高中国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Weiss R S.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 1973.
[2]Peplau L A ,Perlman D.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K].New york:Wiley ,1982:1-18.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43.
[4]裴亮,孙德君.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09,(3):120-121.
[5]李玲,王站站.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43-144.
[6]唐民.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3):229-231.
[7]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6-58.
[8]韦耀阳.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6):150-154.
关键词:孤独感;简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01-02
引言
孤独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负性情绪体验,是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孤独体验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待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和认可,渴望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以从中获得认同、自信和归属感,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得到满足,孤独表现得尤为明显。
事实上,孤独感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之一,如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发泄、恶意攻击、酗酒甚至企图自杀等不良行为都与其孤独心态有关。另外,孤独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所以,大学生的孤独问题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孤独感简述
(一)孤独感的定义
“孤独”这一术语最早起源于医学,用来描述情感表述及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功能障碍。美国学者RobertS.Weiss[1](1973)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是指当个体觉知到人际关系不良,自己渴望交往,但实际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的心理体验;Perlman和Peplau[2](1982)将孤独感定性为一种不快乐体验,指出产生孤独感的前提是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我国学者也对孤独进行了描述,学者朱智贤认为孤独感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3]。
关于孤独感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一,提法各异。笔者从众多的定义中总结出孤独感的三个特征:第一,来源于人际关系。孤独感源自于人际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以人为主体。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第三,负性情绪状态。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因而,可将孤独感的定义概括为:一种源自人际缺陷的、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心理感受。
(二)孤独感的测量
由于目前对孤独感的维度划分尚未统一,所以对于孤独感的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首先是1983年,Scmhidt和Semalt设计了孤独感分类量表(DLS),他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与友谊、性爱、与他人的关系(亲人关系和集体关系)密切相关;1987年,Vinenezi和Grabosky设计了情绪-社交孤独感量表(ESLI),使孤独感的测量进一步完善;Russell和Cutrona(1988)把孤独感视为单维度的情绪反应,认为是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并根据这一理论观点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测量孤独感较为广泛使用的量表之一。
二、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25.4%的大学生经常感到孤独,13.6%的学生与同宿舍的人关系存在矛盾,40.5%的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缺乏亲密关系。另一项调查也显示:在调查的533名大学生中,有28.7%的大学生处于情绪孤立状况中,17.1%的大学生处于社交孤立状况中,13.3%和3.9%的大学生分别处于严重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状况。可见,孤独感在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体验过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在我国,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独感的基础理论研究、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孤独感的应对策略研究三方面。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成果集中的国外,对孤独感进行了界定、分类,还分别从不同的学派对孤独感进行解释;对于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大致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展开,并得出了相应的成果;应对策略方向研究目前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也有相关的说明。
三、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孤独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产生的根源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与孤独有关的背景变量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在城镇差异方面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更易体验到孤独感。分析其原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更加敏感,常表现为缺乏自信甚至退缩行为,从而导致孤独感,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锻炼的机会相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较多一些,在性格和社交技巧方面都可能优于农村生源,因而不易产生孤独感。
在专业差异方面,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裴亮、孙德君[4]等人的研究表明: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孤独。这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在客观方面,理工科学生平时的学业负担较重,加之院系里的男女比例失调,减少了与人沟通的机会;在主观方面,理工科学生更多地与物打交道,他们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相对少于文科生,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
(二)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的关系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即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成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外向性、自尊成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点在李传银、李鹏、肖新燕等人的研究中都得以证实。也有研究(Gerst,1983)表明自我评价过高也可能导致孤独。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李玲、王站站[5]研究结果表明:与孤独感最有关系的应对方式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体验到高孤独感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上呈现负相关,而在自责分量表上呈现正相关;唐民[6]也通过研究证实退避的应付方式与孤独感有正相关。
(三)家庭教养方式
积极良好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7]。父母对子女投入的合理关爱、尊重、理解、信任越多,就越利于他们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更少体验到孤独。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采用不科学甚至错误的教养方式,那么子女则可能会出现各种人格偏差,如消极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等,在社交中往往表现出过分敏感,害怕负性评价和胆怯,因而回避交往,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孤独。
(四)社会因素
研究者韦耀阳[8]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亦呈负相关。同时,对社会支持的领悟能力也会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产生影响,对社会支持感知过少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孤独感明显高于社会支持领悟良好的学生。
人际信任度也会对人的孤独体验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高人际信任度的人往往情绪较为稳定,性格外倾,善于交际,也易相处,反之,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低人际信任度的状态,就会产生偏激的性格特点,暴躁、多疑、羞愧、恐惧也会随之产生,从而妨碍其与其他人的交往,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体会更多的孤独感。
四、应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策略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应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策略上,研究者主要侧重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笔者归纳为以下三点:(1)个人要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业余生活;(2)家庭要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经常与子女进行亲密而有效的沟通;(3)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交技能,适当开展心理咨询,同时为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感的困扰,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孤独感产生机制和影响机制的研究,以干预和治疗大学生孤独感为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自己的本土化测量量表,从而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大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提高中国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Weiss R S.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 1973.
[2]Peplau L A ,Perlman D.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K].New york:Wiley ,1982:1-18.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43.
[4]裴亮,孙德君.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09,(3):120-121.
[5]李玲,王站站.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43-144.
[6]唐民.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3):229-231.
[7]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6-58.
[8]韦耀阳.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6):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