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环境危机——以阿城与姜戎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的人类活动常常遵循的原则,我们今天可称为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但环境问题在东亚依然存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了“环境含混”(ecoambiguity),即人与自然世界之间复杂、矛盾的互动关系.文章以阿城的《树王》( 1985)和姜戎的《狼图腾》(2004)为例,探讨中国文学如何反映出两种重要的环境含混:一种为对自然的态度发生迅速变化,即同一个人/民族对自然的态度在敬畏、冷漠之间摇摆;另一种为“爱自然到死”,即人们似乎迷恋自然,却常常有意无意破坏甚至毁灭自然.
其他文献
威廉.莱斯和岩佐茂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他们的思想观点有诸多相似之处,体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脉相承,同时也存在着研
目的 分析3T磁共振3D-TSE(SPACE)序列及常规2D-TSE序列对健康受试者踝关节解剖细节显示的价值.方法 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踝关节进行磁共振成像(年龄22~29岁,平均25岁),使用Sie
目的 探讨海洛因成瘾者与冲动性决策行为相关的脑区功能定位,从决策行为角度来解释海洛因成瘾和复吸的神经机制.方法 运用神经心理学实验范式,对海洛因成瘾组(HA组)和健康对
市场经济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宗教也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为此,马丁·路德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在中国,
神经科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关于人文学某些经典问题的重新思考或认识。当前的神经科学发现显示:我们的大脑和意识都是物质性的,意识的身心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应该回归于大脑
《昭元秘诀》是一本苏非著作,一度被中国伊斯兰教选为经堂教育读本.它反映的是大神秘主义者伊本·阿拉比的思想.该文除阐释加米写作《昭元秘诀》的缘由外,概略地讨论该书的“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名青少年子女,根据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评分情况将其排序,
  基于命题逻辑公式之间相似度的概念,在经典命题逻辑系统中提出了两种近似推理模式,得到了它们的一些基本性质。讨论了这两种椎理模式与经典推理模式之间的关系。此外,当理论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特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进行了拓展,同时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考察了多维
许多针对伊朗社会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显示,一种新的宗教信仰动向正在该国发展,其表现是,虽然大多数伊朗人仍然将宗教信仰视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但是普通人参与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