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机体有意或无意地仿效其他个体行为而表现出类似行为的过程,但模仿行为究竟是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尚未定论[1].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曾就人类模仿行为的原因与类别进行了分析,认为模仿行为的发生源自观察榜样的示范,即让观察者进行实际的尝试性模仿操作,这种"观察-模仿-再观察-再模仿"的学习形式,通过替代强化形成固定的行为倾向[2].传统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模仿能力的强弱来自于个体对外界接收信息并按此发起新活动能力的大小,行为的创新则是模仿在许多榜样示范的基础上,观察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观察者由于受不同模型的作用,在大脑建立若干暂时神经联系,这些暂时神经联系通过大脑的整合作用出现了不同于任何榜样示范的新的行为模式.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CN)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近来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模仿行为的重要神经机制[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