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高中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该不该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文学教育,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文学教育等话题成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本文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一些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提出了几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素质教育
中国拥有长达5000年的历史文明,文学成就灿若星河。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却只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工具化,只注重实际写作,语言和写作的文学性大幅度流失。只有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才能真正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推广。给学生一个文学教育的氛围,重视学生文学知识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得到文学的熏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致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
现今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数不重视学生的文学教育,只把文学教育当做语文教育中的选修内容。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在走入社会后,读书越来越少,看不懂文学作品,无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寓意和精髓,更不要谈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积累为人处世的知识。要想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同时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如何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
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个人意识的成熟阶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一个文学氛围的熏陶。将文学教育寓于语文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寓学于乐,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观,民族信仰,道德修养,人格尊严方面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章,将文学的艺术性带入到教学当中去。
1 .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带领学生走入意境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中,第一单元就选用了文学性极高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毛泽东在游湘江时所作。为了将学生带入到独立寒秋的意境氛围中,笔者将长沙橘子洲头的照片放大到幻灯片上。随着一句一句的诗词,笔者缓慢将复合该句诗词意境的照片播放出来,配着音乐,朗诵下去。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壮阔深沉的意境。当整首词结束时,有的学生主动提出了问题,毛泽东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样大气磅礴的词呢?笔者此时才把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向学生详细介绍。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听课,主观的想要了解,因此课堂进展很顺利。接下来笔者将幻灯片中的照片对应词句,一句一句的解析,将词的结构和关键词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学生在浓厚的文学意境中,自主的体会着诗词的韵律美。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这首词时,学生们由于图片的形象记忆较为深刻,背诵也较为轻松。课后有的学生反映,由于真正的领会了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尤其喜爱词中万类霜天竟自由,第一次体会到深秋万物凋零之时犹有勃勃生机的磅礴之感,因此从内心里有背诵这首词的意愿。
2 .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将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高中教材中,有一篇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这篇课文讲述的文革期间,作者没有办法保全自己家中的小狗这样一段往事。在文革时期,小狗包弟的遭遇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但讲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后,学生们依然能够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感情冲击:心酸的回顾往事以及对自己严酷的自省。这正是蕴含在小狗包弟的命运故事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篇课文最重要的意义是对自身的反省,也是对以作者为代表的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反省。这件事已时隔多年,作者依然对此耿耿于怀,不能在内心里原谅自己,这笔心灵上的情债使作者一直在自责和忏悔中煎熬,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才有了蜕变和新生,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才有新的希望。如果单纯从文章结构和文章内容上讲解,学生们很难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随之也就无法在文中得到应有的收获。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结合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鉴赏水平,努力带领学生探索作品中深厚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情感。
3. 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笔者首先带领同学们聆听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使学生们进入到波澜壮阔的江水的场景中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诵这首词,主观体会这首词的意境。最后向学生介绍了苏轼的生平,指出苏轼在游览赤壁时,一时心意上涌,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适时的向外引申,让学生了解到古人在游览山川时,醉情于山水的情景。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所学的内容中去,还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的氛围,在诗词鉴赏方面发挥自己的见解。
二、结语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个人情操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实现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学教育渗透进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中提出了三个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案例。案例一中,通过幻灯片和背景音乐,将课堂氛围与诗词意境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对于学生来说艰难晦涩的诗词变得生动有趣。案例二中,渗透文学教育的同时,通过对文章的情感分析,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情感,并且将民族精神传递给学生。案例三中,着重提到了导入这个教学方法,导入情感,导入意境,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课堂节奏,并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措施。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可以看到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课本知识,还提高了个人情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髓通过语文教育代代相传。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素质教育
中国拥有长达5000年的历史文明,文学成就灿若星河。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却只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工具化,只注重实际写作,语言和写作的文学性大幅度流失。只有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才能真正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推广。给学生一个文学教育的氛围,重视学生文学知识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得到文学的熏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致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
现今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数不重视学生的文学教育,只把文学教育当做语文教育中的选修内容。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在走入社会后,读书越来越少,看不懂文学作品,无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寓意和精髓,更不要谈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积累为人处世的知识。要想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同时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如何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
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个人意识的成熟阶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一个文学氛围的熏陶。将文学教育寓于语文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寓学于乐,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观,民族信仰,道德修养,人格尊严方面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章,将文学的艺术性带入到教学当中去。
1 .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带领学生走入意境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中,第一单元就选用了文学性极高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毛泽东在游湘江时所作。为了将学生带入到独立寒秋的意境氛围中,笔者将长沙橘子洲头的照片放大到幻灯片上。随着一句一句的诗词,笔者缓慢将复合该句诗词意境的照片播放出来,配着音乐,朗诵下去。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壮阔深沉的意境。当整首词结束时,有的学生主动提出了问题,毛泽东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样大气磅礴的词呢?笔者此时才把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向学生详细介绍。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听课,主观的想要了解,因此课堂进展很顺利。接下来笔者将幻灯片中的照片对应词句,一句一句的解析,将词的结构和关键词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学生在浓厚的文学意境中,自主的体会着诗词的韵律美。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这首词时,学生们由于图片的形象记忆较为深刻,背诵也较为轻松。课后有的学生反映,由于真正的领会了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尤其喜爱词中万类霜天竟自由,第一次体会到深秋万物凋零之时犹有勃勃生机的磅礴之感,因此从内心里有背诵这首词的意愿。
2 .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将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
高中教材中,有一篇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这篇课文讲述的文革期间,作者没有办法保全自己家中的小狗这样一段往事。在文革时期,小狗包弟的遭遇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但讲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后,学生们依然能够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感情冲击:心酸的回顾往事以及对自己严酷的自省。这正是蕴含在小狗包弟的命运故事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篇课文最重要的意义是对自身的反省,也是对以作者为代表的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反省。这件事已时隔多年,作者依然对此耿耿于怀,不能在内心里原谅自己,这笔心灵上的情债使作者一直在自责和忏悔中煎熬,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才有了蜕变和新生,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才有新的希望。如果单纯从文章结构和文章内容上讲解,学生们很难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随之也就无法在文中得到应有的收获。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结合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鉴赏水平,努力带领学生探索作品中深厚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情感。
3. 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笔者首先带领同学们聆听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使学生们进入到波澜壮阔的江水的场景中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诵这首词,主观体会这首词的意境。最后向学生介绍了苏轼的生平,指出苏轼在游览赤壁时,一时心意上涌,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适时的向外引申,让学生了解到古人在游览山川时,醉情于山水的情景。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所学的内容中去,还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的氛围,在诗词鉴赏方面发挥自己的见解。
二、结语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个人情操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实现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学教育渗透进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中提出了三个将文学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案例。案例一中,通过幻灯片和背景音乐,将课堂氛围与诗词意境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对于学生来说艰难晦涩的诗词变得生动有趣。案例二中,渗透文学教育的同时,通过对文章的情感分析,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情感,并且将民族精神传递给学生。案例三中,着重提到了导入这个教学方法,导入情感,导入意境,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课堂节奏,并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措施。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可以看到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课本知识,还提高了个人情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髓通过语文教育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