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音乐艺术自给自足的一种元素,欣赏音乐往往是在欣赏这种美,这种美从音乐的视觉效果汩汩而出,从听觉的角度沥沥而来,从其所承载的意义涓涓而泄。这种美并不是直白铺陈、一目了然的,而是深镌在音符、歌词、旋律的深处,需要闭目想象,凝神静听,予以挖掘。教师要多开音乐鉴赏课,以对音乐的视觉美、听觉美、意义美的挖掘为基本教学框架,带动学生,启迪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兴趣。
自给自足的视觉美
音乐是体现情感、情怀的一种艺术,有情感的地方必然会有春花秋月、冬夏雨雪,这是音乐的一种诉求,从景而入,遁入情中,所以,我们无法越过音乐中的景。景的利用为音乐艺术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音乐具有视觉的美感。但这些不是直白地展现出来的,而是深镌在词曲中,需要学生结合或忧或喜,或哀怨或辗转缠绵的词曲来挖掘其中的画面,并从画面中获悉到视觉的美感。
任何人都可被美打动,学生们亦然。他们在从视觉下获得的音乐画面美的触动下,会喜欢上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在兴趣魔力的促使下,体验音乐艺术对内心的熏陶,或是将音乐艺术传承发展作为一种理想。这都是音乐教学的初衷。而音乐的画面感怎样体现,这是教师在利用音乐视觉美来培养学生兴趣这一构思下要同时想到的。画面感具备色彩、动静、景物、景物之间联系而成的场景等,要将这些通通呈现出来,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影音效果,播放关于所学歌曲的视频。当然,欣赏还不足以体味音乐中的视觉美,教师要获得反馈,让学生用文字的方式将体味到的画面感描写出来。
以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为例:教师在播放这首曲子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由此改编的动画片、电影,通过动画片及电影中的画面传达,来呈现音乐本身的视觉美。当然,音乐课不是观影课,教师还需要将音乐与画面做一次联系,让学生们在观影之后再次欣赏音乐,做一次文字的描述,描述两小姐妹在草原放牧歌舞、天真烂漫的情景。
自给自足的听觉美
顾名思义,“音乐”二字都是关于声音的,所以,其本身必然具有听觉美的特点。任何一个听力健全的人都会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无意识的辨别,但只停留在听的实用价值上,如听某个人说话,辨别说话的内容,目的是做出反应;在街上听到一首歌曲会辨别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曲名,对这首歌进行简单的评价,好或是不好,很难做到深入,体味其中的听觉美。包括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也是停留在音乐声音的表面,认为教会学生唱就已经完成任务了。音乐的听觉美被这样的覆盖、蒙尘。
而现代教育则要求教师深入,深入到学科的内壳,将音乐之中潜在的听觉美表现出来;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两个任务并不是分支的关系,而是相互促成的关系:听觉美表现出来,学生自然有兴趣去听;学生兴趣培养出来,自然会自主地从音乐中获得听觉美。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开启学生听的感觉细胞,让学生在反复锻炼中获得听觉美的意外收获。
以湖南民歌《灃水船夫号子》为例:这是一首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之中,人们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它的存在价值,一是为了干劲十足,二是为了用力一致。这首号子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异的节奏韵律,教师可由学生分辨,谈谈三部分号子的节奏、韵律特点。这要求由学生们自主完成回答,自主感受音乐音符的律动,挖掘音乐之中的听觉美。第一部分,旋律平缓、优美,力度适中;第二部分,歌曲的速度变快,力度增强,曲调简洁却不失力道;第三部分,歌曲速度呈渐递增快,力度渐强,节奏明快,曲调急促紧张,仿佛音乐之中充斥着狂风暴雨、激流。而后,随着歌曲速度的逐渐变慢,力度的减弱,节奏的平缓,曲调的悠扬,歌曲最终接近尾声。
自给自足的意义美
音乐艺术并不是无用的花瓶,于听者,于创作者而言,它都具有某种指向意义。听者可以熏陶情怀,看到潜藏在音乐词曲之中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并深受其导,看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创作者可以寄予情怀,将自己的人生哲理分享与众,点亮音乐艺术的光环,丰富人间。当然,这些意义都出自音乐艺术本身所呈现的涵义。涵义深藏在创作者的人生履历之中,创作者又根据当时所遭遇的,苦思冥想,创作音乐的言曲。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音乐意义之美的时候,要联系创作者的生平。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创作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当时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创作者发出“悲怆”之音,创作悲怆之曲。在悲怆的心境下,滋生对人民的怜悯,对统治者的憎恨。这种情感意义潜藏在音乐之中,教师可联系创作背景,让学生体悟其音乐的意义美。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等于失去最好的老师,因此,有些学生往往会产生懈怠,乃至在音乐课堂教学乏味之余做自己的事情。而有些学生虽然爱上音乐课,无非是想躲避三大主课的学习,排泄自己因为迎接高考而受的学习压力,这更是对音乐课的一种打击。所以,音乐教师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从音乐的审美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自给自足的视觉美
音乐是体现情感、情怀的一种艺术,有情感的地方必然会有春花秋月、冬夏雨雪,这是音乐的一种诉求,从景而入,遁入情中,所以,我们无法越过音乐中的景。景的利用为音乐艺术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音乐具有视觉的美感。但这些不是直白地展现出来的,而是深镌在词曲中,需要学生结合或忧或喜,或哀怨或辗转缠绵的词曲来挖掘其中的画面,并从画面中获悉到视觉的美感。
任何人都可被美打动,学生们亦然。他们在从视觉下获得的音乐画面美的触动下,会喜欢上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在兴趣魔力的促使下,体验音乐艺术对内心的熏陶,或是将音乐艺术传承发展作为一种理想。这都是音乐教学的初衷。而音乐的画面感怎样体现,这是教师在利用音乐视觉美来培养学生兴趣这一构思下要同时想到的。画面感具备色彩、动静、景物、景物之间联系而成的场景等,要将这些通通呈现出来,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影音效果,播放关于所学歌曲的视频。当然,欣赏还不足以体味音乐中的视觉美,教师要获得反馈,让学生用文字的方式将体味到的画面感描写出来。
以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为例:教师在播放这首曲子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由此改编的动画片、电影,通过动画片及电影中的画面传达,来呈现音乐本身的视觉美。当然,音乐课不是观影课,教师还需要将音乐与画面做一次联系,让学生们在观影之后再次欣赏音乐,做一次文字的描述,描述两小姐妹在草原放牧歌舞、天真烂漫的情景。
自给自足的听觉美
顾名思义,“音乐”二字都是关于声音的,所以,其本身必然具有听觉美的特点。任何一个听力健全的人都会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无意识的辨别,但只停留在听的实用价值上,如听某个人说话,辨别说话的内容,目的是做出反应;在街上听到一首歌曲会辨别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曲名,对这首歌进行简单的评价,好或是不好,很难做到深入,体味其中的听觉美。包括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也是停留在音乐声音的表面,认为教会学生唱就已经完成任务了。音乐的听觉美被这样的覆盖、蒙尘。
而现代教育则要求教师深入,深入到学科的内壳,将音乐之中潜在的听觉美表现出来;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两个任务并不是分支的关系,而是相互促成的关系:听觉美表现出来,学生自然有兴趣去听;学生兴趣培养出来,自然会自主地从音乐中获得听觉美。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开启学生听的感觉细胞,让学生在反复锻炼中获得听觉美的意外收获。
以湖南民歌《灃水船夫号子》为例:这是一首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之中,人们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它的存在价值,一是为了干劲十足,二是为了用力一致。这首号子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异的节奏韵律,教师可由学生分辨,谈谈三部分号子的节奏、韵律特点。这要求由学生们自主完成回答,自主感受音乐音符的律动,挖掘音乐之中的听觉美。第一部分,旋律平缓、优美,力度适中;第二部分,歌曲的速度变快,力度增强,曲调简洁却不失力道;第三部分,歌曲速度呈渐递增快,力度渐强,节奏明快,曲调急促紧张,仿佛音乐之中充斥着狂风暴雨、激流。而后,随着歌曲速度的逐渐变慢,力度的减弱,节奏的平缓,曲调的悠扬,歌曲最终接近尾声。
自给自足的意义美
音乐艺术并不是无用的花瓶,于听者,于创作者而言,它都具有某种指向意义。听者可以熏陶情怀,看到潜藏在音乐词曲之中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并深受其导,看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创作者可以寄予情怀,将自己的人生哲理分享与众,点亮音乐艺术的光环,丰富人间。当然,这些意义都出自音乐艺术本身所呈现的涵义。涵义深藏在创作者的人生履历之中,创作者又根据当时所遭遇的,苦思冥想,创作音乐的言曲。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音乐意义之美的时候,要联系创作者的生平。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创作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当时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创作者发出“悲怆”之音,创作悲怆之曲。在悲怆的心境下,滋生对人民的怜悯,对统治者的憎恨。这种情感意义潜藏在音乐之中,教师可联系创作背景,让学生体悟其音乐的意义美。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等于失去最好的老师,因此,有些学生往往会产生懈怠,乃至在音乐课堂教学乏味之余做自己的事情。而有些学生虽然爱上音乐课,无非是想躲避三大主课的学习,排泄自己因为迎接高考而受的学习压力,这更是对音乐课的一种打击。所以,音乐教师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从音乐的审美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