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树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郁钧剑,江苏南通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他是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八、九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立功受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多才多艺的郁钧剑出版过5部诗集、3部散文集和3部书画集。本期《星·美文》里编发的文章和书画作品均选自《郁钧剑诗文:从艺四十周年纪念》。
  检点我所有的喜好,之最的有两样, 就是书与树。尽管这书与树的谐音都不好,都与“输”同音。
  喜欢这两样东西,都与我自记事起所受的影响有关。童年时在桂林东镇路的家院里, 祖父在院旁的池塘边盖有三间书房。母亲说当年这书房的四壁全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柜。 后来解放了, 祖父回上海了,把书都搬走了,就剩下了这空空的四壁。但幼小的我却从此常常望着这空空的四壁在想,什么时候我有四壁全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柜的书房呢?
  在桂林的家院里也有很多的树。其中,母亲种下的两株茉莉,一株开白花,一株开紫花。等到我懂事的时候,这两株茉莉,每株都已经大得要两个我这样的孩子才能合抱住,俨然成“树”了。 院子里还有母亲种的夹竹桃、柚子树、 桂花树。童年的我会常跟在爱侍弄花草的母亲后面,为它们打枝浇水。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家里仅存的书籍、字画该“抄”的被“红卫兵”抄家抄走了, 该“毁”的被父母害怕作为“资产阶级思想”的罪证给毁了, 最后我们还被“红卫兵”赶出了那满是葱茏花木的家院。 幸好新搬去的八角塘,房屋虽然简陋,但四周却也是花木葱茏。 生活在没有书但有树的环境和日子里, 蓄满了平淡。
  后来参加工作了,不再只满足平淡了。 求知的渴望是青春年华理想的催生剂。从那时起我开始玩命地读书、买书、攒书。
  始于买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岁在桂林学艺时。 那时在新华书店里工作的男女老少,上至经理下至仓库保管员,我都叫得出名字。每到我们排练出一台新晚会了,我必定会把那几张紧俏的团里为照顾演员家属的彩排票往书店里送,全然不顾家人,并且心里还得有本账,比如这次送给张某了,下次就得送给李某。 如此这般, 仅仅是为了与他们搞好“关系”, 能照顾我买几本标有“内部发行”的书。那时候工资少得可怜, 每月才有十八块人民币,居然也总能省下点钱来买书。 不过, 那时候的书价也便宜, 超过一元钱的,都是大部头了。 记得1974年时,我花了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四块五毛钱买了本还是“内部发行” 的《现代汉语词典》。那本书当时珍贵呀, 整个桂林市就来了10本。
  对于我, 一个错过了读书认字机会的少年来说, 这本词典带给了我莫大的学习空间。我如饥似渴地在那本书里,认识了好多的字, 还在这本词典的词条里学到了当时社会上几乎已经绝迹了的文学、地理、生物、化学、天文的知识, 甚至还有性的知识。
  1976年打倒了“四人帮”, 书市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先是有唐诗宋词出版了,后来又有了《红楼梦》、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这四大名著的再版。再后来许多外国名著也开禁了。 书一多,书也就越来越容易买到了,原来的那种能买到一两本内部发行的好书, 在取书时还唯恐被旁人看见的偷偷摸摸“神秘感” 渐渐地也就越来越少了。不过每当我回忆起那种情形都会不禁感慨万千。
  随着书越买越多,越攒越多,工余时间也就忙着四处去寻找木料。并请来木工小熊师傅为我做了两个两米高,一米五宽的书柜。后来我调到总政歌舞团了, 还将其中一个书柜和所攒下的书一起带到了北京。总政歌舞团的老政委洛辛、乔佩娟, 老团长胡德风也许就是看到了我的藏书和书柜后,从此才对我赏识有加、关爱有加的。
  刚到北京时人地生疏,每逢节假日更是孤单。 单身汉的我却知道把孤单的假日安排得有滋有味。我会在早上9点左右从万寿寺总政歌舞团出发,步行至紫竹院公园乘320路公交车到动物园,再由动物园换102路无轨电车到西单, 然后直奔西单的新华书店。那时候的新华书店还在西单北大街上, 对面是当时在京城很有名的屈指可数的西单家具商场,也许是那时候家具少(凭票供应) 结婚的人多,因此每天家具店的门口远比新华书店门口热闹。 而现在这两个店铺都已被拆掉,灰飞烟灭了。记得新华书店临街有两个铺面,似乎两个铺面中间还夹杂着一间西餐店。但在西餐店背后却有个通道可将两个铺面的新华书店连接在一起,这也就造成了书店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让读者在寻书的过程中也增添了一种乐趣。我一般会在那里待上一个小时,然后去西餐店点一客“西红柿肉末意大利通心粉”。再从西单乘大1路到王府井下车,我又会在王府井的新华书店和工艺美术大楼待上两个小时左右, 最后在参观完中国美术馆后乘103路无轨电车回到动物园。我还会在动物园的小饭馆里点一盘同样是每周必课的“蒜苗炒肉”和一瓶啤酒! 吃饱喝足了,便披着晚霞沿着紫竹院公园的湖光竹色,回到万寿寺。这时的手中,总会有一两本刚购的新书。单身汉那几年的每个礼拜天,我几乎都是如此这般地度过的。
  到了部队薪金高了许多, 买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在每个星期天例行的“新华书店游”中经常能遇到购买火爆当时的新书的排队队伍,我也曾多次挤在这样的队伍中间。记得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再版时,我就排队一口气购了多册,并在扉页上洋洋洒洒地写上好几十字的所谓读书心得,赠送给远在桂林的少年书友。那个年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容易自以为是的年纪。不过那时候我读书爱写学习笔记,爱背诵书中的警句格言却是真的。比如说钱钟书在《围城》中说,“ 婚姻就像是一座城堡,结了婚的想出去,没结婚的想进来”;他还说,“人生就像吃葡萄, 有的人是从最甜的那一粒开始挑着吃, 结果是越吃越酸;而有的人却是从最酸的那一粒开始挑着吃,结果是越吃越甜”。 像这样的句子,都是在三十年前读到过的,至今却铭记不忘。   如今终日忙碌,四处奔波, 但再忙碌再奔波,书店是必定要去的。这些年来我常去的书店是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还有王府井附近的三联书店、商务书店以及荣宝斋的中国书店。尤其是在后面的这几家书店里,我还真寻觅到了不少一般书店里觅不到的好书。 有一回去大师范曾先生家,呈给他一首我倚声的《汉宫春》,范先生为了平仄的更准确,专门在书房里拿出了清人王奕清编撰的《钦定词谱》来查证。范先生还说喜欢填词的人, 手头一定要有一套此书。结果我从第二天开始,就在书店里寻找这套书。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礼拜后终于在荣宝斋的中国书店里找到了。
  如今去得最多的书店是机场的书店。 来往进出各地的机场,几乎没有空手往返的,都得有几“卷”在握。甚至经常在外地的机场书店,一购就是十几册,再打包托运回京。这种买书的乐此不疲,实在是读书人的一种享受。
  我估计现在我的藏书已有近万册了,近40个书柜,满满当当地积攒着我半生的最爱。这些书三分之一是我读过的, 三分之一是我偶尔翻过的, 三分之一是买回来就放在柜子里了的。读过的、翻过的均已沉淀在我的生命之中,还没读过的将会充实我未来的生命。
  我喜欢书,是受父辈的影响; 我喜欢树, 是受母亲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 中, 家里的日子再苦再艰难, 母亲也让我在春天的时候, 在我们的屋外下大雨、 屋内飘雨霏的陋居前种树。前些年回桂林,少时的伙伴还拉我去看过少时的我与母亲种下的树,如今已有半米多直径的一棵大树。那个把养花草都当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年代里, 母亲常常会在她买菜篮子里的蔬菜下,再藏着花了几分钱买回的几朵栀子花、几朵月季花带回家。她说生活再苦心不能苦。
  我常常看见了树、看见了花草,就像看见了母亲。
  前些日子去了趟澳大利亚,在悉尼,在墨尔本看见了许许多多腰身足有两三米合抱的大树。过去只认为南京中山陵的大梧桐树,才可称得上蔚然壮观, 此刻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说实在的,外国比比皆是的大树是我们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就拿北京来说, 印象中除了在天坛、中山公园、潭柘寺等处能见到一些参天大树外, 街市上的大树寥寥无几。据说中国的大树都在20世纪50 年代“大炼钢铁”的运动中被砍伐掉, 送进炼钢的火炉里了。现在想想, 当年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举动,树木的热能怎么能够把铁炼成钢呢?再想起当年还有不可思议的全国上下总动员的扫除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这“四害”的运动,难道当年的人都不会从书上读到一些真正的科学道理吗? 庆幸我们没有赶上那个毁树的年代。
  这些年来,国内植树成风,这是个好现象。 许多城市花大价钱去深山老林、陌野乡村去收购一些大树、老树,运到城里来种植成“迎宾” 一条街。这些大树、老树要是成活了那还好, 要是水土不服死掉了, 那实在是太可惜了。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常到各地去演出,常从车窗外观赏这样的街道,也常常赏心悦目。但偶尔也看到一些枯枝摇曳的死树,仿佛看见它们是在委屈地哭。
  我最喜欢走在今天北京的北三环上, 路的南侧是连绵数里的绿带,各式各样的花木,在不同的季节里争奇斗艳。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就像是不尽的诗、不尽的画。所有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苦累都会在这温馨的诗画中得到稀释。
  我爱书,书能养心;我爱树,树能润目。
  (责编:张志国)
其他文献
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创新行动,也是致力于“大地植绿”“心中播绿”的重要宣传实践活动。  7月20日至23日,本刊记者在4天的时间里对北京平谷、河北承德和秦皇岛三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情况进行了走访。  平谷区争创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7月20日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平谷,正赶上京冀地区大到暴雨,当时风大雨急。记者一行先后参观了马坊森林小镇小龙河湿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本溪市因丰富的煤铁矿资源在我国工业建设中大放异彩,但也因过度的资源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卫星拍摄图片上一片被烟尘笼罩看不到的地方。“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阻碍着本溪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溪市开始实施林业强市战略,拂去烟尘,用绿色装扮自己,走重工业城市生态化改造之路。  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本溪成功摘掉了“卫星
期刊
那日,有着明媚的日光,为着寻访山西历史文化名镇碛口,我们的越野车赶赴着吕梁山的重重叠叠,弯弯拐拐,经过一路持续的颠簸,一路回避山中路境不时出现的坑洼,终于来到了临县城南五十公里处,吕梁山中的黄河边。  碛口古镇,这个有着“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美誉的壮丽图景就在眼前了。座落于黄河边的碛口镇,相邻的是古渡口,这个古渡口就在山西省临县的边缘处。  总有人问:“碛口,这是个什么字啊?这是什么意思啊?”在当
期刊
江一燕,中国女演员、歌手、写作者。2006年出演中国第一部胶片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女主角周蒙。2008年在电影《南京南京》中饰演舞女小江。2011年首次出演话剧《七月与安生》,获“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女演员,首届丹尼奖最佳女演员奖。2012年在电影《四大名捕》中惊艳突破。2013年凭借《消失的子弹》中的表演荣获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举办首场个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更高的战略眼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须,更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息息相关。  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攒了不少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甚至危及到了群众的生命健康。人生病了要及时就医,不然就会危及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出了
期刊
在这秋意盎然的美好季节里,本刊记者随“森林城市·森林惠民”中央新闻采访团来到江苏省常州市,实地采访常州创建森林城市的成果和做法。记者先后走进新龙生态林、龙城大道健身绿道、红梅公园、南山竹海、淹城遗址公园等地,并在嘉泽南一号地块岸举行了植树活动,感受常州市创森以来取得的成效。  9月19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常州、金华、珠海等22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期刊
一泓泉,一茶园,数点清影。深山老村,白墙黛瓦;高山梯田,十里画舫。3月26日至30日,绿色中国摄影万里行——走进大美衢州摄影采风活动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活动由绿色中国行活动组织委员会与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浙江开化、江山、衢江三县(巿、区)委宣传部联合承办。  江南三月,是诗人的梦境,是摄影家的天堂。  四天的行程中,自全国各地而来的18位摄影家和记者们先后赴衢州境内的开化县的中山堂、台回
期刊
在我来到云南之前,甚至潜意识里对这块土地的真实性都不无怀疑。它离我日常的生活确实太远,它古朴的山川地貌、独特的风俗民情之于我一一缥缈如对月亮上的景物的想象。在中国大陆的南方,沿海地区由于金钱势力的割据而打破了一切神秘感,而多民族聚居的云南及其依托的那片沉默封闭的红土高原,保留有太多的人间神话,令我联想到诞生了文学史上魔幻现实主义的拉丁美洲——譬如博尔赫斯笔下迷宫般充斥历史感与宗教色彩的新月悬挂的南
期刊
他们是机关干部,他们还是生态指导员。2013年10月15日,浙江省衢州市抽调1480名机关干部,以生态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全市1480个行政村,开展“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带着责任、使命与热情,他们开始了任职为期三年的“生态指导员”工作。“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是战场,也是考场。冬去春来,桃红柳绿,1480名生态指导员在所驻乡村,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在生态建设的战场上
期刊
最早,人们将生物界分为“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只要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食物”——有机物供自己维持生命的生物就是植物;而能够自由运动、必须要靠“嘴巴”进食的生物则为动物。苔蓟、藻类、菌类、花、草、树木属于植物,虫、鱼、鸟、兽属于动物。植物、动物各成一界,彼此径渭分明,互不混淆,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然而,有一天,有一些既像植物又像动物的“怪胎”却叫人类犯了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