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郁钧剑,江苏南通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他是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八、九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立功受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多才多艺的郁钧剑出版过5部诗集、3部散文集和3部书画集。本期《星·美文》里编发的文章和书画作品均选自《郁钧剑诗文:从艺四十周年纪念》。
检点我所有的喜好,之最的有两样, 就是书与树。尽管这书与树的谐音都不好,都与“输”同音。
喜欢这两样东西,都与我自记事起所受的影响有关。童年时在桂林东镇路的家院里, 祖父在院旁的池塘边盖有三间书房。母亲说当年这书房的四壁全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柜。 后来解放了, 祖父回上海了,把书都搬走了,就剩下了这空空的四壁。但幼小的我却从此常常望着这空空的四壁在想,什么时候我有四壁全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柜的书房呢?
在桂林的家院里也有很多的树。其中,母亲种下的两株茉莉,一株开白花,一株开紫花。等到我懂事的时候,这两株茉莉,每株都已经大得要两个我这样的孩子才能合抱住,俨然成“树”了。 院子里还有母亲种的夹竹桃、柚子树、 桂花树。童年的我会常跟在爱侍弄花草的母亲后面,为它们打枝浇水。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家里仅存的书籍、字画该“抄”的被“红卫兵”抄家抄走了, 该“毁”的被父母害怕作为“资产阶级思想”的罪证给毁了, 最后我们还被“红卫兵”赶出了那满是葱茏花木的家院。 幸好新搬去的八角塘,房屋虽然简陋,但四周却也是花木葱茏。 生活在没有书但有树的环境和日子里, 蓄满了平淡。
后来参加工作了,不再只满足平淡了。 求知的渴望是青春年华理想的催生剂。从那时起我开始玩命地读书、买书、攒书。
始于买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岁在桂林学艺时。 那时在新华书店里工作的男女老少,上至经理下至仓库保管员,我都叫得出名字。每到我们排练出一台新晚会了,我必定会把那几张紧俏的团里为照顾演员家属的彩排票往书店里送,全然不顾家人,并且心里还得有本账,比如这次送给张某了,下次就得送给李某。 如此这般, 仅仅是为了与他们搞好“关系”, 能照顾我买几本标有“内部发行”的书。那时候工资少得可怜, 每月才有十八块人民币,居然也总能省下点钱来买书。 不过, 那时候的书价也便宜, 超过一元钱的,都是大部头了。 记得1974年时,我花了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四块五毛钱买了本还是“内部发行” 的《现代汉语词典》。那本书当时珍贵呀, 整个桂林市就来了10本。
对于我, 一个错过了读书认字机会的少年来说, 这本词典带给了我莫大的学习空间。我如饥似渴地在那本书里,认识了好多的字, 还在这本词典的词条里学到了当时社会上几乎已经绝迹了的文学、地理、生物、化学、天文的知识, 甚至还有性的知识。
1976年打倒了“四人帮”, 书市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先是有唐诗宋词出版了,后来又有了《红楼梦》、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这四大名著的再版。再后来许多外国名著也开禁了。 书一多,书也就越来越容易买到了,原来的那种能买到一两本内部发行的好书, 在取书时还唯恐被旁人看见的偷偷摸摸“神秘感” 渐渐地也就越来越少了。不过每当我回忆起那种情形都会不禁感慨万千。
随着书越买越多,越攒越多,工余时间也就忙着四处去寻找木料。并请来木工小熊师傅为我做了两个两米高,一米五宽的书柜。后来我调到总政歌舞团了, 还将其中一个书柜和所攒下的书一起带到了北京。总政歌舞团的老政委洛辛、乔佩娟, 老团长胡德风也许就是看到了我的藏书和书柜后,从此才对我赏识有加、关爱有加的。
刚到北京时人地生疏,每逢节假日更是孤单。 单身汉的我却知道把孤单的假日安排得有滋有味。我会在早上9点左右从万寿寺总政歌舞团出发,步行至紫竹院公园乘320路公交车到动物园,再由动物园换102路无轨电车到西单, 然后直奔西单的新华书店。那时候的新华书店还在西单北大街上, 对面是当时在京城很有名的屈指可数的西单家具商场,也许是那时候家具少(凭票供应) 结婚的人多,因此每天家具店的门口远比新华书店门口热闹。 而现在这两个店铺都已被拆掉,灰飞烟灭了。记得新华书店临街有两个铺面,似乎两个铺面中间还夹杂着一间西餐店。但在西餐店背后却有个通道可将两个铺面的新华书店连接在一起,这也就造成了书店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让读者在寻书的过程中也增添了一种乐趣。我一般会在那里待上一个小时,然后去西餐店点一客“西红柿肉末意大利通心粉”。再从西单乘大1路到王府井下车,我又会在王府井的新华书店和工艺美术大楼待上两个小时左右, 最后在参观完中国美术馆后乘103路无轨电车回到动物园。我还会在动物园的小饭馆里点一盘同样是每周必课的“蒜苗炒肉”和一瓶啤酒! 吃饱喝足了,便披着晚霞沿着紫竹院公园的湖光竹色,回到万寿寺。这时的手中,总会有一两本刚购的新书。单身汉那几年的每个礼拜天,我几乎都是如此这般地度过的。
到了部队薪金高了许多, 买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在每个星期天例行的“新华书店游”中经常能遇到购买火爆当时的新书的排队队伍,我也曾多次挤在这样的队伍中间。记得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再版时,我就排队一口气购了多册,并在扉页上洋洋洒洒地写上好几十字的所谓读书心得,赠送给远在桂林的少年书友。那个年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容易自以为是的年纪。不过那时候我读书爱写学习笔记,爱背诵书中的警句格言却是真的。比如说钱钟书在《围城》中说,“ 婚姻就像是一座城堡,结了婚的想出去,没结婚的想进来”;他还说,“人生就像吃葡萄, 有的人是从最甜的那一粒开始挑着吃, 结果是越吃越酸;而有的人却是从最酸的那一粒开始挑着吃,结果是越吃越甜”。 像这样的句子,都是在三十年前读到过的,至今却铭记不忘。 如今终日忙碌,四处奔波, 但再忙碌再奔波,书店是必定要去的。这些年来我常去的书店是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还有王府井附近的三联书店、商务书店以及荣宝斋的中国书店。尤其是在后面的这几家书店里,我还真寻觅到了不少一般书店里觅不到的好书。 有一回去大师范曾先生家,呈给他一首我倚声的《汉宫春》,范先生为了平仄的更准确,专门在书房里拿出了清人王奕清编撰的《钦定词谱》来查证。范先生还说喜欢填词的人, 手头一定要有一套此书。结果我从第二天开始,就在书店里寻找这套书。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礼拜后终于在荣宝斋的中国书店里找到了。
如今去得最多的书店是机场的书店。 来往进出各地的机场,几乎没有空手往返的,都得有几“卷”在握。甚至经常在外地的机场书店,一购就是十几册,再打包托运回京。这种买书的乐此不疲,实在是读书人的一种享受。
我估计现在我的藏书已有近万册了,近40个书柜,满满当当地积攒着我半生的最爱。这些书三分之一是我读过的, 三分之一是我偶尔翻过的, 三分之一是买回来就放在柜子里了的。读过的、翻过的均已沉淀在我的生命之中,还没读过的将会充实我未来的生命。
我喜欢书,是受父辈的影响; 我喜欢树, 是受母亲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 中, 家里的日子再苦再艰难, 母亲也让我在春天的时候, 在我们的屋外下大雨、 屋内飘雨霏的陋居前种树。前些年回桂林,少时的伙伴还拉我去看过少时的我与母亲种下的树,如今已有半米多直径的一棵大树。那个把养花草都当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年代里, 母亲常常会在她买菜篮子里的蔬菜下,再藏着花了几分钱买回的几朵栀子花、几朵月季花带回家。她说生活再苦心不能苦。
我常常看见了树、看见了花草,就像看见了母亲。
前些日子去了趟澳大利亚,在悉尼,在墨尔本看见了许许多多腰身足有两三米合抱的大树。过去只认为南京中山陵的大梧桐树,才可称得上蔚然壮观, 此刻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说实在的,外国比比皆是的大树是我们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就拿北京来说, 印象中除了在天坛、中山公园、潭柘寺等处能见到一些参天大树外, 街市上的大树寥寥无几。据说中国的大树都在20世纪50 年代“大炼钢铁”的运动中被砍伐掉, 送进炼钢的火炉里了。现在想想, 当年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举动,树木的热能怎么能够把铁炼成钢呢?再想起当年还有不可思议的全国上下总动员的扫除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这“四害”的运动,难道当年的人都不会从书上读到一些真正的科学道理吗? 庆幸我们没有赶上那个毁树的年代。
这些年来,国内植树成风,这是个好现象。 许多城市花大价钱去深山老林、陌野乡村去收购一些大树、老树,运到城里来种植成“迎宾” 一条街。这些大树、老树要是成活了那还好, 要是水土不服死掉了, 那实在是太可惜了。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常到各地去演出,常从车窗外观赏这样的街道,也常常赏心悦目。但偶尔也看到一些枯枝摇曳的死树,仿佛看见它们是在委屈地哭。
我最喜欢走在今天北京的北三环上, 路的南侧是连绵数里的绿带,各式各样的花木,在不同的季节里争奇斗艳。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就像是不尽的诗、不尽的画。所有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苦累都会在这温馨的诗画中得到稀释。
我爱书,书能养心;我爱树,树能润目。
(责编:张志国)
多才多艺的郁钧剑出版过5部诗集、3部散文集和3部书画集。本期《星·美文》里编发的文章和书画作品均选自《郁钧剑诗文:从艺四十周年纪念》。
检点我所有的喜好,之最的有两样, 就是书与树。尽管这书与树的谐音都不好,都与“输”同音。
喜欢这两样东西,都与我自记事起所受的影响有关。童年时在桂林东镇路的家院里, 祖父在院旁的池塘边盖有三间书房。母亲说当年这书房的四壁全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柜。 后来解放了, 祖父回上海了,把书都搬走了,就剩下了这空空的四壁。但幼小的我却从此常常望着这空空的四壁在想,什么时候我有四壁全是装满了书籍的书柜的书房呢?
在桂林的家院里也有很多的树。其中,母亲种下的两株茉莉,一株开白花,一株开紫花。等到我懂事的时候,这两株茉莉,每株都已经大得要两个我这样的孩子才能合抱住,俨然成“树”了。 院子里还有母亲种的夹竹桃、柚子树、 桂花树。童年的我会常跟在爱侍弄花草的母亲后面,为它们打枝浇水。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家里仅存的书籍、字画该“抄”的被“红卫兵”抄家抄走了, 该“毁”的被父母害怕作为“资产阶级思想”的罪证给毁了, 最后我们还被“红卫兵”赶出了那满是葱茏花木的家院。 幸好新搬去的八角塘,房屋虽然简陋,但四周却也是花木葱茏。 生活在没有书但有树的环境和日子里, 蓄满了平淡。
后来参加工作了,不再只满足平淡了。 求知的渴望是青春年华理想的催生剂。从那时起我开始玩命地读书、买书、攒书。
始于买书的时候,还是十几岁在桂林学艺时。 那时在新华书店里工作的男女老少,上至经理下至仓库保管员,我都叫得出名字。每到我们排练出一台新晚会了,我必定会把那几张紧俏的团里为照顾演员家属的彩排票往书店里送,全然不顾家人,并且心里还得有本账,比如这次送给张某了,下次就得送给李某。 如此这般, 仅仅是为了与他们搞好“关系”, 能照顾我买几本标有“内部发行”的书。那时候工资少得可怜, 每月才有十八块人民币,居然也总能省下点钱来买书。 不过, 那时候的书价也便宜, 超过一元钱的,都是大部头了。 记得1974年时,我花了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四块五毛钱买了本还是“内部发行” 的《现代汉语词典》。那本书当时珍贵呀, 整个桂林市就来了10本。
对于我, 一个错过了读书认字机会的少年来说, 这本词典带给了我莫大的学习空间。我如饥似渴地在那本书里,认识了好多的字, 还在这本词典的词条里学到了当时社会上几乎已经绝迹了的文学、地理、生物、化学、天文的知识, 甚至还有性的知识。
1976年打倒了“四人帮”, 书市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先是有唐诗宋词出版了,后来又有了《红楼梦》、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这四大名著的再版。再后来许多外国名著也开禁了。 书一多,书也就越来越容易买到了,原来的那种能买到一两本内部发行的好书, 在取书时还唯恐被旁人看见的偷偷摸摸“神秘感” 渐渐地也就越来越少了。不过每当我回忆起那种情形都会不禁感慨万千。
随着书越买越多,越攒越多,工余时间也就忙着四处去寻找木料。并请来木工小熊师傅为我做了两个两米高,一米五宽的书柜。后来我调到总政歌舞团了, 还将其中一个书柜和所攒下的书一起带到了北京。总政歌舞团的老政委洛辛、乔佩娟, 老团长胡德风也许就是看到了我的藏书和书柜后,从此才对我赏识有加、关爱有加的。
刚到北京时人地生疏,每逢节假日更是孤单。 单身汉的我却知道把孤单的假日安排得有滋有味。我会在早上9点左右从万寿寺总政歌舞团出发,步行至紫竹院公园乘320路公交车到动物园,再由动物园换102路无轨电车到西单, 然后直奔西单的新华书店。那时候的新华书店还在西单北大街上, 对面是当时在京城很有名的屈指可数的西单家具商场,也许是那时候家具少(凭票供应) 结婚的人多,因此每天家具店的门口远比新华书店门口热闹。 而现在这两个店铺都已被拆掉,灰飞烟灭了。记得新华书店临街有两个铺面,似乎两个铺面中间还夹杂着一间西餐店。但在西餐店背后却有个通道可将两个铺面的新华书店连接在一起,这也就造成了书店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让读者在寻书的过程中也增添了一种乐趣。我一般会在那里待上一个小时,然后去西餐店点一客“西红柿肉末意大利通心粉”。再从西单乘大1路到王府井下车,我又会在王府井的新华书店和工艺美术大楼待上两个小时左右, 最后在参观完中国美术馆后乘103路无轨电车回到动物园。我还会在动物园的小饭馆里点一盘同样是每周必课的“蒜苗炒肉”和一瓶啤酒! 吃饱喝足了,便披着晚霞沿着紫竹院公园的湖光竹色,回到万寿寺。这时的手中,总会有一两本刚购的新书。单身汉那几年的每个礼拜天,我几乎都是如此这般地度过的。
到了部队薪金高了许多, 买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在每个星期天例行的“新华书店游”中经常能遇到购买火爆当时的新书的排队队伍,我也曾多次挤在这样的队伍中间。记得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再版时,我就排队一口气购了多册,并在扉页上洋洋洒洒地写上好几十字的所谓读书心得,赠送给远在桂林的少年书友。那个年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容易自以为是的年纪。不过那时候我读书爱写学习笔记,爱背诵书中的警句格言却是真的。比如说钱钟书在《围城》中说,“ 婚姻就像是一座城堡,结了婚的想出去,没结婚的想进来”;他还说,“人生就像吃葡萄, 有的人是从最甜的那一粒开始挑着吃, 结果是越吃越酸;而有的人却是从最酸的那一粒开始挑着吃,结果是越吃越甜”。 像这样的句子,都是在三十年前读到过的,至今却铭记不忘。 如今终日忙碌,四处奔波, 但再忙碌再奔波,书店是必定要去的。这些年来我常去的书店是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还有王府井附近的三联书店、商务书店以及荣宝斋的中国书店。尤其是在后面的这几家书店里,我还真寻觅到了不少一般书店里觅不到的好书。 有一回去大师范曾先生家,呈给他一首我倚声的《汉宫春》,范先生为了平仄的更准确,专门在书房里拿出了清人王奕清编撰的《钦定词谱》来查证。范先生还说喜欢填词的人, 手头一定要有一套此书。结果我从第二天开始,就在书店里寻找这套书。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礼拜后终于在荣宝斋的中国书店里找到了。
如今去得最多的书店是机场的书店。 来往进出各地的机场,几乎没有空手往返的,都得有几“卷”在握。甚至经常在外地的机场书店,一购就是十几册,再打包托运回京。这种买书的乐此不疲,实在是读书人的一种享受。
我估计现在我的藏书已有近万册了,近40个书柜,满满当当地积攒着我半生的最爱。这些书三分之一是我读过的, 三分之一是我偶尔翻过的, 三分之一是买回来就放在柜子里了的。读过的、翻过的均已沉淀在我的生命之中,还没读过的将会充实我未来的生命。
我喜欢书,是受父辈的影响; 我喜欢树, 是受母亲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 中, 家里的日子再苦再艰难, 母亲也让我在春天的时候, 在我们的屋外下大雨、 屋内飘雨霏的陋居前种树。前些年回桂林,少时的伙伴还拉我去看过少时的我与母亲种下的树,如今已有半米多直径的一棵大树。那个把养花草都当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年代里, 母亲常常会在她买菜篮子里的蔬菜下,再藏着花了几分钱买回的几朵栀子花、几朵月季花带回家。她说生活再苦心不能苦。
我常常看见了树、看见了花草,就像看见了母亲。
前些日子去了趟澳大利亚,在悉尼,在墨尔本看见了许许多多腰身足有两三米合抱的大树。过去只认为南京中山陵的大梧桐树,才可称得上蔚然壮观, 此刻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说实在的,外国比比皆是的大树是我们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就拿北京来说, 印象中除了在天坛、中山公园、潭柘寺等处能见到一些参天大树外, 街市上的大树寥寥无几。据说中国的大树都在20世纪50 年代“大炼钢铁”的运动中被砍伐掉, 送进炼钢的火炉里了。现在想想, 当年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举动,树木的热能怎么能够把铁炼成钢呢?再想起当年还有不可思议的全国上下总动员的扫除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这“四害”的运动,难道当年的人都不会从书上读到一些真正的科学道理吗? 庆幸我们没有赶上那个毁树的年代。
这些年来,国内植树成风,这是个好现象。 许多城市花大价钱去深山老林、陌野乡村去收购一些大树、老树,运到城里来种植成“迎宾” 一条街。这些大树、老树要是成活了那还好, 要是水土不服死掉了, 那实在是太可惜了。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常到各地去演出,常从车窗外观赏这样的街道,也常常赏心悦目。但偶尔也看到一些枯枝摇曳的死树,仿佛看见它们是在委屈地哭。
我最喜欢走在今天北京的北三环上, 路的南侧是连绵数里的绿带,各式各样的花木,在不同的季节里争奇斗艳。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就像是不尽的诗、不尽的画。所有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苦累都会在这温馨的诗画中得到稀释。
我爱书,书能养心;我爱树,树能润目。
(责编:张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