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angh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其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7例患者为观察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DD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愈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4.9%、17.5%,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急诊 择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05-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脉斑块破裂出血或表面出现裂纹,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急性闭塞,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致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坏死,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是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多发于老年人群,严重者可导致心性猝死、心搏骤停等[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临床表现有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别采取急诊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58.4±7.7)岁,入院时距离发病时间1-8.5h,平均时间(3.6±2.3)h,心功能不全分级:Ⅰ级28例,Ⅱ级19例,Ⅲ级6例,Ⅳ级4例;梗死部位:前壁梗死19例,广泛前壁梗死14例,下壁梗死9例,下壁合并正后壁7例,前壁合并下壁6例,多部位梗死2例;其中合并稳定性高血压患者8例,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5例,外周血管病变10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56.8±5.7)岁,入院时距离发病时间1.5-13h,平均时间(3.4±3.1)h,心功能不全分级:Ⅰ级22例,Ⅱ级16例,Ⅲ级5例,Ⅳ级2例;梗死部位:前壁梗死17例,广泛前壁梗死11例,下壁梗死11例,下壁合并正后壁8例,前壁合并下壁7例,多部位梗死1例;其中合并稳定性高血压患者9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3例,外周血管病变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300mg,氯吡格雷 300mg,在进入导管室前静滴硝酸甘油,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收缩压≥90mmHg,采用Seldenger技术进行右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6F鞘管,并注入3000U肝素,并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插入保护性临时心脏起搏电极;而后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明确梗死血管后,追加5000U肝素,交换Judkins指引导管,用导丝通过靶病变,根据靶病变直径选择合适的球囊导管,扩张靶血管,然后根据病变血管的直径和长度植入相应支架,若靶病变处或其远端出现血栓,给予冠脉内注射40万U尿激酶;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次,2次/d,连用7d,口服氯吡格雷,75mg/次/d,阿司匹林100 mg/次/d,连用1年以上,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调脂类药物等,进行二级预防。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并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6000U/次,2次/d,于梗死1-2周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详细记录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治愈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判定:治愈:血管病变狭窄段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血管病变狭窄段残余<20%;无效:血管病变狭窄段残余>20%或死亡。总有效为助于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分别为(55.65±9.23)%、(52.33±5.83)mm,对照组分别为(50.72±10.49)%、(54.62±4.12)mm,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下表1。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64.9%,对照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不稳定等特点,且致死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开通梗塞血管,实现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3]。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静脉溶栓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其血管再通率较低,且易残留狭窄,再梗死率较高,且有药物禁忌证,不良反应多,临床效果不甚理想[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可快速打通梗死血管,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疗效与手术时间有关,尽早进行手术,使梗死血管完全、持久的开通,为坏死心肌赢得恢复时机,改善心功能,防止梗死区扩展,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相关研究表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可使梗死血管的TIMI血流3级达90%以上,保护心功能,同时抑制心室重构[5]。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只能改善冬眠心肌功能,减少梗死范围,并为梗死区心肌建立侧支循环,减少心血管事件,对濒死心肌作用较小[6]。
  本文中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LVEF、LVEDD明显改善,治愈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和预后均明显优于择期手术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把握最佳介入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王建新,樊川民,崔旭辉等.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0例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08-1210.
  [2]史正山.急診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 2014,23(2):53-54.
  [3]张林,林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和行择期PCI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209-210.
  [4]吕冬燕,朱艳彬,荆雪冰等.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5]徐爱国,齐向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及择期PCI对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28):73-74.
  [6]兰艳丽,朱君.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52):87-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甘露醇外渗后的处理和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36例取20%甘露醇静脉注射出现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处理,观察组采用土豆泥外敷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第3、6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处理方法。
期刊
摘要:新时期下,人们对于护理的安全系数十分关注,由于护理的特殊性,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潜在的危险,这些不良的因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本文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过程的详细分析和介绍,探究其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引起危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较为有效的防范措施,此研究对于提高外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十分重要,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更加安全地保证了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 危险分析 预防措施
期刊
摘要:本文就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护理防治,我们对手术室切口感染进行处理防治,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感染 护理 防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41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57-02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接受護理过程中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00名在全麻醉下做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方法:分析我院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发生夜间低血糖的1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护理方法。  结果:通过密切视察病情、监测夜间血糖、糖尿病饮食指导及低血糖急救教育等护理方法,有效的减少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结论:有效的护理干涉办法可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夜间低血糖带来的伤害及严重后果。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生存质量评估得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上肢断肢(指)再植术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病人实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对心理、环境、术肢的观察和护理、术肢功能管理。结果:成功114例,失败4例。结论:及时手术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断肢再植成功率达到96%以上。  关键词:断肢(指) 再植 观察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5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且为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學术支持。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医学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医学领域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将问题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3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30例老年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有26例痊愈出院,3例患者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1例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太明显,病情发展比较快,因此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院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临床分型应用针对性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综合院内康复治疗。结果:经相应的对症治疗以及综合院内康复治疗后,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者54例,占到90%;可被动接受任务并完成任务者24例,占到40%;有主动接触意识且可正常交谈者18例,占到30%。所有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