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主体,其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行动研究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反思性教学、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以及建立导师制等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025-02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为此本文提出教学行动研究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的观点。
一、教学行动研究的内涵
多数人认同的“行动研究”的概念是1982年Kemmis和McTagart提出的,定义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进行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国外的研究者把“行动研究”引入教学领域,由此发展了教学行动研究理论。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研究与实践,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因此教学行动研究是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系
教学行动研究是从教师的自身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自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能够从根源上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1],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
1.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在教学行动研究中,行动与研究是同步发生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2]。教学行动研究始终以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着眼点,并促使青年教师深入分析和思考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青年教师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现自身知识上及能力上的不足,通过实践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增强其独立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
2.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行动研究是在教师的自我意识支配下,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在教师积极的探索和情感投入中,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学习、重新认识、重新构建[3];从多角度、不断地对本领域的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4]。在重构过程中,随着教学行动研究的深入,青年教师在面对各种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中,通过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的过程中,会找到必要的思想和手段,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3.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在反思性教学下发展起来的教学行动研究,以追求教学的合理性为动力,是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探究过程[5];是对教育问题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6]。通过批判性的反思过程,青年教师不仅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反思意识增强,而且促使教学反思下的行动研究成为青年教师教学的一种习惯,在观察、思考、研究、实践中,使教学过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教学行动研究是增强青年教师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在青年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过程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成了知识的传输器,学生则成了接受信息的工具。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薄弱。
2.教学目标模糊,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不强。青年教师刚刚走出校门,许多新教师没有经过教师专业培训,就直接登上讲台,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的根本内涵认识不清,只注重知识传授,没有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作为核心内容。突出的表现是课堂教学缺少设计,教学过程缺少掌控能力,不懂得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3.教学情感缺乏,教学效果欠佳。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学内容,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但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只讲知识,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生缺少启发和互动,学生没有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体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低头族”、“逃课族”,使教师“不乐教”,学生“不乐学”,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美国著名教育家Posner曾提出教师成长公示:“经验 反思=成长。”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当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反思相结合进而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才能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行动研究能够促进教师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不断审视自身的教学过程,会不断改进、提高、创新自己的教学,是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1.倡导反思性教学,推进青年教师自我发展。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教育问题出发,通过假说与实验自觉调节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不断提升教育的合理性,使自己获得更大幸福感的过程。积极倡导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通过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追问,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批判性反思,摒弃不合理成分,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过不断调节、修正,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向更高更合理的层次发展,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给青年教师创造发展空间。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间教学心得的交流,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此需要搭建课程互动网络交流平台。一是建立教师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增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建立师生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及时进行师生互动,让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建立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加速成长。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为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指派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困惑[7]。青年教師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边做边学,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青年教师也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程,不断地汲取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瑞婷.反思性教学—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2,(10):104-106.
[2]张若兰.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教育观察[J].2017,6(19):47-48.
[3]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3):44-49.
[4]熊川武.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3):46-50.
[5]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8):43-46.
[6]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6):4-9.
[7]周扬.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4,(10):43-44.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025-02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为此本文提出教学行动研究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的观点。
一、教学行动研究的内涵
多数人认同的“行动研究”的概念是1982年Kemmis和McTagart提出的,定义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进行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国外的研究者把“行动研究”引入教学领域,由此发展了教学行动研究理论。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研究与实践,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因此教学行动研究是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系
教学行动研究是从教师的自身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自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能够从根源上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1],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
1.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在教学行动研究中,行动与研究是同步发生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2]。教学行动研究始终以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着眼点,并促使青年教师深入分析和思考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青年教师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现自身知识上及能力上的不足,通过实践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增强其独立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
2.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行动研究是在教师的自我意识支配下,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在教师积极的探索和情感投入中,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学习、重新认识、重新构建[3];从多角度、不断地对本领域的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4]。在重构过程中,随着教学行动研究的深入,青年教师在面对各种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中,通过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的过程中,会找到必要的思想和手段,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3.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在反思性教学下发展起来的教学行动研究,以追求教学的合理性为动力,是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探究过程[5];是对教育问题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6]。通过批判性的反思过程,青年教师不仅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反思意识增强,而且促使教学反思下的行动研究成为青年教师教学的一种习惯,在观察、思考、研究、实践中,使教学过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教学行动研究是增强青年教师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在青年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过程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成了知识的传输器,学生则成了接受信息的工具。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薄弱。
2.教学目标模糊,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不强。青年教师刚刚走出校门,许多新教师没有经过教师专业培训,就直接登上讲台,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的根本内涵认识不清,只注重知识传授,没有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作为核心内容。突出的表现是课堂教学缺少设计,教学过程缺少掌控能力,不懂得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3.教学情感缺乏,教学效果欠佳。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学内容,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但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只讲知识,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生缺少启发和互动,学生没有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体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低头族”、“逃课族”,使教师“不乐教”,学生“不乐学”,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美国著名教育家Posner曾提出教师成长公示:“经验 反思=成长。”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当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反思相结合进而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才能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行动研究能够促进教师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不断审视自身的教学过程,会不断改进、提高、创新自己的教学,是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1.倡导反思性教学,推进青年教师自我发展。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教育问题出发,通过假说与实验自觉调节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不断提升教育的合理性,使自己获得更大幸福感的过程。积极倡导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通过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追问,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批判性反思,摒弃不合理成分,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过不断调节、修正,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向更高更合理的层次发展,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给青年教师创造发展空间。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间教学心得的交流,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此需要搭建课程互动网络交流平台。一是建立教师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增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建立师生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及时进行师生互动,让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建立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加速成长。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为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指派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困惑[7]。青年教師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边做边学,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青年教师也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程,不断地汲取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瑞婷.反思性教学—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2,(10):104-106.
[2]张若兰.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教育观察[J].2017,6(19):47-48.
[3]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3):44-49.
[4]熊川武.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3):46-50.
[5]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8):43-46.
[6]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6):4-9.
[7]周扬.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4,(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