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语文课文言文学习中,常遇到“左迁“、“虚左”、“无出其右”等“左右尊卑”现象,有时语文老师讲解为“以左为尊”,有时又讲解为“以右为尊”,学生有时候就迷惑了,到底是左为尊还是右为尊呢?《辞海》上解释“左”和“右”:“古礼,主居右而客居左,因以左为尊为之称……古时亦尚右,以左为下位。”《辞海》这种解释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不然,古代的“尊左”与“尚右”确实同时存在,却是要分情况而言的,即不可能在同一件事情或问题上“尊左”或“尚右”。
一、官职、地位方面——左卑右尊
古代官职是以左为卑,以右为尊的,裴骃《集解》言“右犹高,左犹下也”,颜师古在给《汉书》作注时说“左官犹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汉时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沈约在《立左降诏》言“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由此可知,在古代官职是以右为尊的,贬官降职为“左迁”,“左谪”。根据以此还延伸出了地位能力的左卑右尊观念,司马贞在给《史记》作注时言“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即是如此。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言陈平“臣功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此皆言职位以右为尊。《史记·陈涉世家》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达、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后汉书·张衡传》中“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此皆言能力和地位皆以右为强,为尊。
当然也有例外情形出现,上文言陈平以“功不如勃,而以右丞相让勃”,此处言职位上右丞相高于左丞相之意,表现了官职的“尚右”现象。但还有一些官职如左、右将军,左、右司马,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则是单指名号、职责或所属部门不同,甚至有左职高于右职现象,如左、右将军则是军队番号之别,左、右司马则分掌军政,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则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唐代同属于尚书省的尚书左丞级别又稍高于尚书右丞,因此官职“左卑右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汉代以后,故张守节在《正义》中言“秦汉以前,以右为上”大致不错。
二、座次、乘车方面——左尊右卑
在古代社交宾主座次方面尊卑现象也很明显,顾炎武在《日知录》言“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际,太祖之位东向。即交际之礼,亦宾东向,而主人西向”,《礼记·曲礼上》上说“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这里均说明了“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主居右、客居左的左为尊座次原则。在乘车时“尊左”现象更为明显,《正韵》言“左,戾也。又乗车尚左”,《疏》中言“车上贵左,仆在右,空左以拟神也。又吉尚左”,皆言乘车“尊左”的意思。
以古代宫殿为例,正殿坐北朝南,以正殿为轴心分东西宫殿,东西宫又以东宫为尊,故太子居东宫,东宫娘娘又高于西宫娘娘,以正殿为基点,东宫则在正殿之左。古代文武大臣也是以“右文左武”、“文东武西”的次序上朝分列两侧侯朝议事。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罗贯中《三国演义·失街亭》中“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身后,把延围在垓心”,皆言位置以左为尊。《史记·鸿门宴》中项羽、项伯因地位最高并不谦让,在堂内东向而坐,而范增南向而坐,刘邦北向而坐,可见刘邦居于项羽右侧,地位低于范增,作为刘邦属下的张良地位最低,只能“西向而待”,《三国演义·失街亭》中司马懿为司马昭的父亲,居于左边和“左尊”相符,这种次序位置“左尊”现象如今依然存在,如我国领导人集体亮相时除了居中的最大官阶外,其余人员是按照从左到右官阶依次降低的次序排列,甚至《三国演义》封面图片也是刘备居中,关羽、张飞分居左、右。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为了表示对侯赢的尊重,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等待他。《史记·鸿门宴》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意为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可见正是“车上贵左,仆在右”。信陵君虚左待侯生和樊哙任沛公之参乘均反映了乘车时以左为尊的原则。
除了课本之外,在试卷或课余阅读之时还可能遇到一些特例,如《诗经·郑风·清人》中“左旋右抽,中军作好”,意思是说御者居左,卫士居右,主帅居中,这和乘车“尊左”思想相违背。关于这一现象可从《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的描述中寻求答案:“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解张居左,故矢贯其手及肘时“左轮朱殷”,郑丘缓居右,故“苟有险,余必下推车”,主将郤克居中便于指挥军队,且当郤克伤重之时,解张“左并辔、右援枹”,以至于鼓声不绝,马奔不止,齐师败绩。这说明作战之时主将所乘战车位次又有不同,此时已经摒弃了“尊左”或“尚右”习俗,更注重实用性。
综上可知,没有绝对的“尊左”或“尚右”,只是不同领域或方面的一种文化习俗的反映。因此,在读书、学习当中若遇到此类问题,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根据语境仔细品评,来判断是应“尊左”还是“尚右”。
一、官职、地位方面——左卑右尊
古代官职是以左为卑,以右为尊的,裴骃《集解》言“右犹高,左犹下也”,颜师古在给《汉书》作注时说“左官犹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汉时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沈约在《立左降诏》言“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由此可知,在古代官职是以右为尊的,贬官降职为“左迁”,“左谪”。根据以此还延伸出了地位能力的左卑右尊观念,司马贞在给《史记》作注时言“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即是如此。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言陈平“臣功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此皆言职位以右为尊。《史记·陈涉世家》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达、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后汉书·张衡传》中“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此皆言能力和地位皆以右为强,为尊。
当然也有例外情形出现,上文言陈平以“功不如勃,而以右丞相让勃”,此处言职位上右丞相高于左丞相之意,表现了官职的“尚右”现象。但还有一些官职如左、右将军,左、右司马,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则是单指名号、职责或所属部门不同,甚至有左职高于右职现象,如左、右将军则是军队番号之别,左、右司马则分掌军政,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则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唐代同属于尚书省的尚书左丞级别又稍高于尚书右丞,因此官职“左卑右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汉代以后,故张守节在《正义》中言“秦汉以前,以右为上”大致不错。
二、座次、乘车方面——左尊右卑
在古代社交宾主座次方面尊卑现象也很明显,顾炎武在《日知录》言“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际,太祖之位东向。即交际之礼,亦宾东向,而主人西向”,《礼记·曲礼上》上说“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这里均说明了“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主居右、客居左的左为尊座次原则。在乘车时“尊左”现象更为明显,《正韵》言“左,戾也。又乗车尚左”,《疏》中言“车上贵左,仆在右,空左以拟神也。又吉尚左”,皆言乘车“尊左”的意思。
以古代宫殿为例,正殿坐北朝南,以正殿为轴心分东西宫殿,东西宫又以东宫为尊,故太子居东宫,东宫娘娘又高于西宫娘娘,以正殿为基点,东宫则在正殿之左。古代文武大臣也是以“右文左武”、“文东武西”的次序上朝分列两侧侯朝议事。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罗贯中《三国演义·失街亭》中“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身后,把延围在垓心”,皆言位置以左为尊。《史记·鸿门宴》中项羽、项伯因地位最高并不谦让,在堂内东向而坐,而范增南向而坐,刘邦北向而坐,可见刘邦居于项羽右侧,地位低于范增,作为刘邦属下的张良地位最低,只能“西向而待”,《三国演义·失街亭》中司马懿为司马昭的父亲,居于左边和“左尊”相符,这种次序位置“左尊”现象如今依然存在,如我国领导人集体亮相时除了居中的最大官阶外,其余人员是按照从左到右官阶依次降低的次序排列,甚至《三国演义》封面图片也是刘备居中,关羽、张飞分居左、右。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为了表示对侯赢的尊重,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等待他。《史记·鸿门宴》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意为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可见正是“车上贵左,仆在右”。信陵君虚左待侯生和樊哙任沛公之参乘均反映了乘车时以左为尊的原则。
除了课本之外,在试卷或课余阅读之时还可能遇到一些特例,如《诗经·郑风·清人》中“左旋右抽,中军作好”,意思是说御者居左,卫士居右,主帅居中,这和乘车“尊左”思想相违背。关于这一现象可从《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的描述中寻求答案:“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解张居左,故矢贯其手及肘时“左轮朱殷”,郑丘缓居右,故“苟有险,余必下推车”,主将郤克居中便于指挥军队,且当郤克伤重之时,解张“左并辔、右援枹”,以至于鼓声不绝,马奔不止,齐师败绩。这说明作战之时主将所乘战车位次又有不同,此时已经摒弃了“尊左”或“尚右”习俗,更注重实用性。
综上可知,没有绝对的“尊左”或“尚右”,只是不同领域或方面的一种文化习俗的反映。因此,在读书、学习当中若遇到此类问题,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根据语境仔细品评,来判断是应“尊左”还是“尚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