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师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课上得生动,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善诱之下,倍受感染,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没想到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情感是什么?”问题提出后,课堂陷入了一片沉思。
学生经过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之情,就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理所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刚学了《背影》。教师说不是。有学生又回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予以否定了。学生开始猜测了,有的说是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是爱情。教师统统给予否定。教师接着说:“本篇朱自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父子情就带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40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情感。我们要善于用渺小的情感升华出阶级情愫。”
本该是问题牵引着学生的思维,诱导着情感把课引向深入,导向高潮。可结果是教师的一脸俨然、肃然,学生却一脸茫然木然。这种突然的拔节,削弱了学生原由的感动。
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可悲的就是用群体话语方式和公共思维模式去限制自由思想与自由表达,把“高尚”“先进”“有意义”等范畴作为绝对尺度,去剪裁学生丰富、真实的生活。这种教育使得学生不甘忠于自己的内心情感,不敢正视自己的灵魂歌唱。用“伪圣化”的方式、虚伪地歌颂、赞扬与揭露,多姿多彩的个性不见了,童稚纯真的童性没有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口一声。教师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被视为缺乏主体性的可以根据教育者的意志任意塑造的器具。
人们常常说是企图在一个“净化”了的“圣化”了的环境中教育孩子。理由是他们缺乏免疫。但问题是:孩子缺乏判别是非的能力,那么难道不应该用教育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吗?如果离开了社会问题和矛盾,学生总是接受那些“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他们的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得以很好地发展吗?回避社会矛盾和问题,掩盖生活的真实,就割断了教育,特别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有一位美籍教师亲自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他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对自己的写作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老师在阅读了全部习作之后,脸色非常难看,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一下全班。因为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写了自己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多么善良,自己多么的爱母亲,甚至连形容词都大致相近。然后他指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说:“难道大家都长着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
因此,让语文教学与考试标准答案取向保持基本的质疑态度,在审视文本解读观的变迁时,就必然会作出重新的审视,就会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状态。惟有如此,才可以成就孩子幸福自由的人生。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第六中学)
学生经过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之情,就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理所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刚学了《背影》。教师说不是。有学生又回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予以否定了。学生开始猜测了,有的说是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是爱情。教师统统给予否定。教师接着说:“本篇朱自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父子情就带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40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情感。我们要善于用渺小的情感升华出阶级情愫。”
本该是问题牵引着学生的思维,诱导着情感把课引向深入,导向高潮。可结果是教师的一脸俨然、肃然,学生却一脸茫然木然。这种突然的拔节,削弱了学生原由的感动。
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可悲的就是用群体话语方式和公共思维模式去限制自由思想与自由表达,把“高尚”“先进”“有意义”等范畴作为绝对尺度,去剪裁学生丰富、真实的生活。这种教育使得学生不甘忠于自己的内心情感,不敢正视自己的灵魂歌唱。用“伪圣化”的方式、虚伪地歌颂、赞扬与揭露,多姿多彩的个性不见了,童稚纯真的童性没有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口一声。教师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被视为缺乏主体性的可以根据教育者的意志任意塑造的器具。
人们常常说是企图在一个“净化”了的“圣化”了的环境中教育孩子。理由是他们缺乏免疫。但问题是:孩子缺乏判别是非的能力,那么难道不应该用教育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吗?如果离开了社会问题和矛盾,学生总是接受那些“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他们的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得以很好地发展吗?回避社会矛盾和问题,掩盖生活的真实,就割断了教育,特别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有一位美籍教师亲自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他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对自己的写作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老师在阅读了全部习作之后,脸色非常难看,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一下全班。因为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写了自己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多么善良,自己多么的爱母亲,甚至连形容词都大致相近。然后他指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说:“难道大家都长着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
因此,让语文教学与考试标准答案取向保持基本的质疑态度,在审视文本解读观的变迁时,就必然会作出重新的审视,就会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状态。惟有如此,才可以成就孩子幸福自由的人生。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