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商鞅还叫公孙鞅的时候,他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侍从官。这是一段行政实习期,商鞅每天在行政长官鞍前马后跑,跟着处理各种内外行政事务,一日日地在长进,而他的璞玉本质也一日日地被雕琢显露出来。公叔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是个爱才的国相,可能在某一个工作会餐的餐桌上,或者在午间休息的片刻,很真诚地说:“阿鞅,你干得不错,很有才华,我会推荐你的。”
商鞅所有的前程和希望,都系在公叔痤的这一番推荐上了。实习期间,他赔尽多少小心,跑尽多少门路,做了多少实际工作,等待的就是老国相的推荐。
然而,商鞅想错了。国相的推荐并没有打开商鞅进入魏国权力核心的门路。公叔痤病重了,临终时想到的是荐贤,他只推荐了商鞅。推荐方式很独特,他对魏惠王说:“要么举国听从商鞅,要么就杀掉他。”
这应该是公叔痤对商鞅的一种包装方式,因为商鞅身份低微,想要引起国君注意,必须得把话说重了。于是公叔痤往两个极端的方向包装商鞅:自己用则是利器,别人用则是祸根。总之一条:商鞅是个有分量的人物!
然而,魏惠王在公叔痤病床前那种敷衍不屑的脸色,让公叔痤直觉到他的包装白费了,史记“王色不许我”。公叔痤是个诚实人,马上为自己的言语后悔,通知商鞅:快逃。
商鞅听到这番话,可谓冷到骨子里去了,他所有的抱负和多年的期待,在这个国家落空了。他说:“魏王既然不听你的话重用我,当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为啥?因为魏惠王根本没把他当成一盘菜。
商鞅料得不错,魏惠王听完公叔痤的话,转身对大臣们说:“公叔大人真是病昏了头,居然叫我举国听从商鞅那个穷小子!”
可以设想,如果魏惠王真的听从公叔痤的话,将商鞅抓起来杀掉,商鞅心里可能还好受些,因为如此一来,至少说明魏惠王还真的把他当一回事。可从这种情况来看,连杀他都是抬举他了。
这样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其实也是对才俊的一种冷暴力。杰出而高傲的人才,不恨你杀他,就恨你冷漠他,人才靠的就是“才”,“才”是他的支柱,你却忽视他的支柱,他能不计较吗?
商鞅离开了魏国。在离开国境的路上,或许有好多个不眠之夜,他可能想起了老乡吴起,50多年前,也是这么在魏国的冷暴力下逃离出去,前往楚国。吴起还曾经进入过魏国的权力核心,他商鞅却只是在权力的边缘打了几个圈,就这样被扫地出门,不对,魏国的管理核心连扫他的兴趣都没有。
冷暴力也是一种力,也是有反作用力的,也是有报应的。后果是商鞅给魏国带来了最大伤害。
商鞅去了秦国,他终于受到重视,秦孝公就像公叔痤说的那样,举国托付给商鞅这个穷小子,而检验商鞅变法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削弱魏国。
从客观上而言,秦与魏相邻,魏一进,则秦萎缩;秦一进,则魏萎缩,中间没有缓冲空间,两国不可能同时伸胳膊展腿,制定这个政策是必然的。然而,从感情上而言,在这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很难说没有商鞅个人的感情色彩掺杂在里面。
公元前340年,商鞅带兵伐魏。魏国公子卬率军抵挡。
商鞅写了一封信,邀请公子卬赴宴,言和。公子卬来了。为什么来了?公子卬傻吗?不是,商鞅的信写得太感人了。为什么感人?因为商鞅曾经爱过魏国,寄希望于魏国,如今又深深地恨着魏国。所以,有那么真的爱,那么殷切的期望,那么深刻的恨,他在对公子卬进行感情欺骗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要感人才能骗人,可以想象,商鞅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是如何地爱恨交加,咬牙切齿。
公子卬来了,被俘虏,魏国大败,丧失了河西之地和首都,往东边萎缩国土,迁都大梁。魏惠王叹息:“吾恨不用公叔之言。”是恨没有用商鞅,还是恨没有杀商鞅?我们不得而知。
不少人中豪杰的内心很孤傲、冷峻,易受伤、难讨好。他们站在众人所不能及的高峰上,既蔑视周边的一切,又希望周边的人重视他、力捧他。所以,这种人,很难讨好,却很容易受伤害。商鞅就是这种人。
变法之初,商鞅曾说:“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一个人的操行如果出类拔萃,肯定遭到俗人的非议;一个人如果有独特的见解,肯定遭到俗人的诋毁。这话虽然说是打消秦孝公变法的顾虑,但是也不难看出商鞅以“高人,独知之虑者”自诩。在他的眼里,众多的百姓和百官只是变法的操作机器、木偶,他才是操作人。
这种冷傲的人才很难讨好。变法之初,有上千秦国人反映变法不便;十年后,秦国大治,这些人又跑来为变法唱赞歌。商鞅却说:“都是些扰乱教化的刁民,充军边疆。”这折射了商鞅的孤傲心理:我所做的肯定是对的,用不着评价我。
所以这种人很容易受伤害。当魏惠王将公叔痤的推荐当成一个笑话时,商鞅的内心恐怕在淌着血。冷傲也是有反作用力的。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商鞅的好日子到头了,他被诬陷造反,遭到通缉,然后逃去了魏国。
此刻的商鞅不再是一个穷小子,他的才能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魏国如果不计前嫌重用他,秦国的今天可能就是魏国的明天。并且,他在秦国主政数十年,掌握了秦国多少资料、情报和机密——显然,魏国没有理由拒绝商鞅。
可惜,魏国人用全国的力量来记住商鞅对他们的伤害:“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他们拒绝了这么一个送上门来的强国机会。商鞅与魏国互相伤害,到了无法原谅的地步。魏国是个不会变通的国家,不会变通,就难强大。
商鞅所有的前程和希望,都系在公叔痤的这一番推荐上了。实习期间,他赔尽多少小心,跑尽多少门路,做了多少实际工作,等待的就是老国相的推荐。
然而,商鞅想错了。国相的推荐并没有打开商鞅进入魏国权力核心的门路。公叔痤病重了,临终时想到的是荐贤,他只推荐了商鞅。推荐方式很独特,他对魏惠王说:“要么举国听从商鞅,要么就杀掉他。”
这应该是公叔痤对商鞅的一种包装方式,因为商鞅身份低微,想要引起国君注意,必须得把话说重了。于是公叔痤往两个极端的方向包装商鞅:自己用则是利器,别人用则是祸根。总之一条:商鞅是个有分量的人物!
然而,魏惠王在公叔痤病床前那种敷衍不屑的脸色,让公叔痤直觉到他的包装白费了,史记“王色不许我”。公叔痤是个诚实人,马上为自己的言语后悔,通知商鞅:快逃。
商鞅听到这番话,可谓冷到骨子里去了,他所有的抱负和多年的期待,在这个国家落空了。他说:“魏王既然不听你的话重用我,当然也不会听你的话杀我。”为啥?因为魏惠王根本没把他当成一盘菜。
商鞅料得不错,魏惠王听完公叔痤的话,转身对大臣们说:“公叔大人真是病昏了头,居然叫我举国听从商鞅那个穷小子!”
可以设想,如果魏惠王真的听从公叔痤的话,将商鞅抓起来杀掉,商鞅心里可能还好受些,因为如此一来,至少说明魏惠王还真的把他当一回事。可从这种情况来看,连杀他都是抬举他了。
这样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其实也是对才俊的一种冷暴力。杰出而高傲的人才,不恨你杀他,就恨你冷漠他,人才靠的就是“才”,“才”是他的支柱,你却忽视他的支柱,他能不计较吗?
商鞅离开了魏国。在离开国境的路上,或许有好多个不眠之夜,他可能想起了老乡吴起,50多年前,也是这么在魏国的冷暴力下逃离出去,前往楚国。吴起还曾经进入过魏国的权力核心,他商鞅却只是在权力的边缘打了几个圈,就这样被扫地出门,不对,魏国的管理核心连扫他的兴趣都没有。
冷暴力也是一种力,也是有反作用力的,也是有报应的。后果是商鞅给魏国带来了最大伤害。
商鞅去了秦国,他终于受到重视,秦孝公就像公叔痤说的那样,举国托付给商鞅这个穷小子,而检验商鞅变法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削弱魏国。
从客观上而言,秦与魏相邻,魏一进,则秦萎缩;秦一进,则魏萎缩,中间没有缓冲空间,两国不可能同时伸胳膊展腿,制定这个政策是必然的。然而,从感情上而言,在这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很难说没有商鞅个人的感情色彩掺杂在里面。
公元前340年,商鞅带兵伐魏。魏国公子卬率军抵挡。
商鞅写了一封信,邀请公子卬赴宴,言和。公子卬来了。为什么来了?公子卬傻吗?不是,商鞅的信写得太感人了。为什么感人?因为商鞅曾经爱过魏国,寄希望于魏国,如今又深深地恨着魏国。所以,有那么真的爱,那么殷切的期望,那么深刻的恨,他在对公子卬进行感情欺骗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要感人才能骗人,可以想象,商鞅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是如何地爱恨交加,咬牙切齿。
公子卬来了,被俘虏,魏国大败,丧失了河西之地和首都,往东边萎缩国土,迁都大梁。魏惠王叹息:“吾恨不用公叔之言。”是恨没有用商鞅,还是恨没有杀商鞅?我们不得而知。
不少人中豪杰的内心很孤傲、冷峻,易受伤、难讨好。他们站在众人所不能及的高峰上,既蔑视周边的一切,又希望周边的人重视他、力捧他。所以,这种人,很难讨好,却很容易受伤害。商鞅就是这种人。
变法之初,商鞅曾说:“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一个人的操行如果出类拔萃,肯定遭到俗人的非议;一个人如果有独特的见解,肯定遭到俗人的诋毁。这话虽然说是打消秦孝公变法的顾虑,但是也不难看出商鞅以“高人,独知之虑者”自诩。在他的眼里,众多的百姓和百官只是变法的操作机器、木偶,他才是操作人。
这种冷傲的人才很难讨好。变法之初,有上千秦国人反映变法不便;十年后,秦国大治,这些人又跑来为变法唱赞歌。商鞅却说:“都是些扰乱教化的刁民,充军边疆。”这折射了商鞅的孤傲心理:我所做的肯定是对的,用不着评价我。
所以这种人很容易受伤害。当魏惠王将公叔痤的推荐当成一个笑话时,商鞅的内心恐怕在淌着血。冷傲也是有反作用力的。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商鞅的好日子到头了,他被诬陷造反,遭到通缉,然后逃去了魏国。
此刻的商鞅不再是一个穷小子,他的才能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魏国如果不计前嫌重用他,秦国的今天可能就是魏国的明天。并且,他在秦国主政数十年,掌握了秦国多少资料、情报和机密——显然,魏国没有理由拒绝商鞅。
可惜,魏国人用全国的力量来记住商鞅对他们的伤害:“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他们拒绝了这么一个送上门来的强国机会。商鞅与魏国互相伤害,到了无法原谅的地步。魏国是个不会变通的国家,不会变通,就难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