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已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趋势。本文列出了现今主要的研究文献及其研究角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了以往研究的进展以及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对社会网络和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社会网络 知识吸收能力
一、研究现状
目前企业层面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提出尚不足20年,因此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吸收能力影响的文献可谓凤毛麟角。但是在前人针对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中,实质上已经包含了一个潜在的中介变量,即企业的吸收能力。资源在网络中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即对资源的评价,获取,转换,利用的过程。
在Cohen和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后,很多学者从网络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Patra等通过一项实证研究指出集群、网络及其他形式的组织间活动对于提高吸收能力具有积极影响;Hansen等认为,如果忽略了对网络中心位置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关系的考察,那意味着企业从网络搜寻中获得的知识难以在其内部进行转换;Burt认为,拥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能够从网络中较远的主体获得新奇的信息并挖掘这一信息为己所用。依轮多以英国180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外部网络关系便利了外部知识获取的,拥有更多网络的企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吴结兵(2006)对浙江纺织企业集群的相关研究表明,网络的存在促进了网络内更多的合作行为和更快的信息流动,有效于增强网络成员对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更多研究针对的是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例如Marco(2011)使用来自一个跨国半导体公司的16个研发实验室的原始社会经济数据调查了来自组织外部的知识内化和创新应用的社会过程,发现外部知识增强了个人对组织创新的贡献。Jifeng Mu(2012)分析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网络成员的传播能力和内部组织网络内动态模拟行为模式的差异,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和传播能力以交互或单独的方式确定知识的流动方法及在成员间的内部组织网络中转移效率。
二、研究现状评价
(一)以往研究的进展
在对社会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后,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第一,现有文献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较成体系。从社会网络的起源、定义、发展到其具体特征、基本要素以及结构参数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网络,从而达到对社会网络更加清楚的了解认识的目的。
第二,近年来,人们开始将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着手研究社会网络对各种社会实体以及社会现象的影响。在社会网络理论里企业是社会网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受社会网络影响较大的社会实体。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影响,将有助于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
第三,对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正在逐步细化。之前的研究中人们着重于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在这些问题都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在了解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大致情况后,研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功能及过程成了研究趋势。
第四,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将成为趋势。虽然目前针对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十分有限,但是由于前人针对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等影响研究中企业的吸收能力作为一个潜在的中介变量实质上已经包含在其中了,那么随着“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相信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将最终成为趋势。
(二)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对于社会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现有研究重视分析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很少深入分析吸收能力所包括的处理知识的过程。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过程性出发,量化分析各个要素的作用。
第二,缺乏考虑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知识吸收能力本质上是对外部知识等资源的一种容纳、传递和利用能力,在跨组织间活动中才能够体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组织间网络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必要而有价值的。
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对知识吸收能力进行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缺乏基于企业访谈来构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吸收能力研究。因此,通过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对指导中国企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Mitchel, Clyde J.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A]in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Edited by J.C.Mitchel.Manchester,Eng: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9.
[2]Wellman,Barry.The Basic Principle of Network Analysis[A]in Sociological Theory,Edited by Randall Collin, San Francisco,1983.
[3]Granovetter,Mark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of Journal Sociology,1973,(6):1 360-138D.
【关键词】社会网络 知识吸收能力
一、研究现状
目前企业层面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提出尚不足20年,因此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吸收能力影响的文献可谓凤毛麟角。但是在前人针对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中,实质上已经包含了一个潜在的中介变量,即企业的吸收能力。资源在网络中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即对资源的评价,获取,转换,利用的过程。
在Cohen和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后,很多学者从网络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Patra等通过一项实证研究指出集群、网络及其他形式的组织间活动对于提高吸收能力具有积极影响;Hansen等认为,如果忽略了对网络中心位置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关系的考察,那意味着企业从网络搜寻中获得的知识难以在其内部进行转换;Burt认为,拥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能够从网络中较远的主体获得新奇的信息并挖掘这一信息为己所用。依轮多以英国180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外部网络关系便利了外部知识获取的,拥有更多网络的企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吴结兵(2006)对浙江纺织企业集群的相关研究表明,网络的存在促进了网络内更多的合作行为和更快的信息流动,有效于增强网络成员对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更多研究针对的是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例如Marco(2011)使用来自一个跨国半导体公司的16个研发实验室的原始社会经济数据调查了来自组织外部的知识内化和创新应用的社会过程,发现外部知识增强了个人对组织创新的贡献。Jifeng Mu(2012)分析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网络成员的传播能力和内部组织网络内动态模拟行为模式的差异,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和传播能力以交互或单独的方式确定知识的流动方法及在成员间的内部组织网络中转移效率。
二、研究现状评价
(一)以往研究的进展
在对社会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后,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第一,现有文献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较成体系。从社会网络的起源、定义、发展到其具体特征、基本要素以及结构参数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网络,从而达到对社会网络更加清楚的了解认识的目的。
第二,近年来,人们开始将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着手研究社会网络对各种社会实体以及社会现象的影响。在社会网络理论里企业是社会网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受社会网络影响较大的社会实体。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影响,将有助于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
第三,对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正在逐步细化。之前的研究中人们着重于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在这些问题都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在了解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大致情况后,研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功能及过程成了研究趋势。
第四,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将成为趋势。虽然目前针对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十分有限,但是由于前人针对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等影响研究中企业的吸收能力作为一个潜在的中介变量实质上已经包含在其中了,那么随着“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相信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将最终成为趋势。
(二)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对于社会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现有研究重视分析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很少深入分析吸收能力所包括的处理知识的过程。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过程性出发,量化分析各个要素的作用。
第二,缺乏考虑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知识吸收能力本质上是对外部知识等资源的一种容纳、传递和利用能力,在跨组织间活动中才能够体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组织间网络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必要而有价值的。
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对知识吸收能力进行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缺乏基于企业访谈来构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吸收能力研究。因此,通过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对指导中国企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Mitchel, Clyde J.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A]in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Edited by J.C.Mitchel.Manchester,Eng: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9.
[2]Wellman,Barry.The Basic Principle of Network Analysis[A]in Sociological Theory,Edited by Randall Collin, San Francisco,1983.
[3]Granovetter,Mark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of Journal Sociology,1973,(6):1 360-13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