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读《我的阿勒泰》,初知世上有个作家叫李娟,名字极为路人,写得一手古灵精怪的好文章,语法偶有缺陷,毫无章法可循,却浑然天成,恍若横空出世,是从大西北吹来的文坛清新之风。
有人说,世上写寂寞的诗很多,但写那旷野里的无边寂寞,还能写出漫天花开的暖暖春意和快乐歌唱,那便是独创了。而李娟,就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言说者,是寂寞里的明亮,在心底长着一片温暖的湖泊。
她戴黑框眼镜,气质很邻家,放在人群里,普通得难以辨认,算不上美女,但可爱得特别。1979年,她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为四川乐至县,曾在阿勒泰山区跟母亲学做裁缝、开商店卖小百货,跟随牧民辗转于牧场之间。小时候,没有户口的她,常跟随母亲在新疆与四川两地之间奔波,生活清贫却安乐。在她的生命里,母亲和外婆是最长久的陪伴,三个女人一台戏,生活并不缺盐少料。
她的人生并非局限于阿勒泰。她曾去过乌鲁木齐,甚至江南一带打工,做过服装厂流水线上的缝纫女工、超市售货员、杂志编辑,她也曾谈过恋爱。这三十多年的人生里,她过得平凡却真诚,没接受过多好的教育,凭着对语言的天生把握来写文,像一个神叨叨的小姑娘,把她的所见所感毫无保留地说给别人听,而我,很愿意听。
因为在她的笔下,苦难有了欢乐的表达方式。恍若戈壁滩上的狂风暴雨与和煦微风携手共行,温暖又干净。
读她的文章,在一次次的乐不可支里,却又分明能感受到莫名的淡淡悲伤。那些可爱的人与风景,通过李娟的眼睛,款款而来。通过她,我们看到了世界深处的秘密。在阿勒泰的角落里,天空湛蓝多情。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读了《阿勒泰的角落》《九篇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羊道》系列及《冬牧场》的文章也零散地读过。这个可爱的姑娘,笔端下的人们果然可爱极了。读着读着,便会不自觉地在心中勾勒阿勒泰的模样,我想它应是以寂寞为底色,但作为陪衬的浮云流水、落日苍山,却是宇宙中最让人动容的景象。于是常会蓦然感叹,呵,这世界竟是如此的宽广无边,这世间竟还有这么可爱的人事!
我想,这便是文字的力量,能给生命带来慰藉,填补不曾经历的空白。
因为写作。这个姑娘将生命里所经历的平凡,化作白纸黑字,不加修饰,却熠熠生辉。她从20岁左右开始写作。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就像很多年前萧红写呼兰河,都是灵动清秀的文字,如果错过,便是生命里的遗憾。
在《阿勒泰的角落》里,李娟说,当全家人围着温暖的桌子吃饭,在夜色里进入梦乡时,那只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在整个漫长的冬天里,孤独地在黑暗冰凉的地下,忍着饥饿寒冷,一点点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而后当春天真的到来时,即便生活依然孤独,雪兔却开始满院子跑着撒欢,它轻易地抛弃掉不好的记忆,所以总是比人们能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在巴拉尔茨,月光无比明亮。李娟说,只要一想起它,身体便被洞开,通体透彻,鱼在身体里游,水草舒展叶开,任何接触到她身体的物体都会沉没……那样的月光,遇见便不能被遗忘。
她曾和所遇见的一些人,生活在偏远山区,那里远离现代文明的繁华,他们日升而作,日落而息,逐水草和阳光而去。每当夜幕降临,年复一年的日子里孤独常驻,而孤独是洪水猛兽,没有人会不怕它。
可读她的文章,我却分明感觉到,与那宽广的天地相比,我才是孤独的,即便地铁拥挤不堪,城市喧嚣不止。因为我多年都未曾见过落日的苍茫,未曾听见星辰的呼唤,也未曾遇见一片坦荡的月光,在阒然无声的夜色里。
而李娟,她用篷布在草地上搭个栖身之所就能安然入睡,骑几个小时的摩托车穿越茫茫戈壁去小县城,在大雪深沉时裹得像粽子般,偶尔找一片舒坦的草地睡上一天。看云看雨看天空,在河边慢悠悠地洗半天衣服,和一个陌生的、语言不通的哈萨克小女孩愉快地相处,笑着,唱起歌来……她说山里的雨,总是只有一朵孤单的云冲着一小片孤单的空地无聊地下。在自家垦荒的土地上。她还用母亲的旧毛衣扎了个稻草人,立在浩荡盛开的花海里,那是葵花,金灿灿一片。
那样的生活,若用孤独去形容,未免太浅薄。
所以,在人烟稀少的阿勒泰,李娟把岁月酿成了酒,为风过无痕的日子写下亲切又长情的告白。她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最美也没有最坏的地方,她写阿勒泰,不过是因为那是她常年生活的地方,写作不必远行,生活也没那么折腾。
想必,在她眼里,暴雨也好,微风也罢,都习以为常,世间没有绝对的悲伤。所以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她这样总结道:“世界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她的国度里。阳光与乌云同行。
所以。当辛苦搭建的帐篷被深夜的狂风掀翻,当凌晨冒着风雪随牧民辗转迁徙,当生活的大多数成了奔波和艰辛,她没有怨声载道,而是宽容笑纳,喏,这就是生活哪!她把悲伤和喜悦融入文字里,像个啰嗦的老太太,晒着太阳,嗑着葵花子,一点一点,走向生命的喜悦和圆满。她写着写着,便找到了命定的句子,她走着走着,便看见了故乡的炊烟和羊群。
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成为第二个李娟,以原生态写作者的笔触写出平凡世界的灵动。但我们也不必成为她,因为温暖与力量若能借由写作者传递给读者便已然足够。在文字的国度里,李娟就是阳光下灿灿盛开的葵花,明亮又温暖,是我路过的,经久难忘的明澈湖泊,更像一滴泪,在心间凝结成琥珀,美好无双,幸而遇见。
编辑/梁宇清
有人说,世上写寂寞的诗很多,但写那旷野里的无边寂寞,还能写出漫天花开的暖暖春意和快乐歌唱,那便是独创了。而李娟,就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言说者,是寂寞里的明亮,在心底长着一片温暖的湖泊。
她戴黑框眼镜,气质很邻家,放在人群里,普通得难以辨认,算不上美女,但可爱得特别。1979年,她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为四川乐至县,曾在阿勒泰山区跟母亲学做裁缝、开商店卖小百货,跟随牧民辗转于牧场之间。小时候,没有户口的她,常跟随母亲在新疆与四川两地之间奔波,生活清贫却安乐。在她的生命里,母亲和外婆是最长久的陪伴,三个女人一台戏,生活并不缺盐少料。
她的人生并非局限于阿勒泰。她曾去过乌鲁木齐,甚至江南一带打工,做过服装厂流水线上的缝纫女工、超市售货员、杂志编辑,她也曾谈过恋爱。这三十多年的人生里,她过得平凡却真诚,没接受过多好的教育,凭着对语言的天生把握来写文,像一个神叨叨的小姑娘,把她的所见所感毫无保留地说给别人听,而我,很愿意听。
因为在她的笔下,苦难有了欢乐的表达方式。恍若戈壁滩上的狂风暴雨与和煦微风携手共行,温暖又干净。
读她的文章,在一次次的乐不可支里,却又分明能感受到莫名的淡淡悲伤。那些可爱的人与风景,通过李娟的眼睛,款款而来。通过她,我们看到了世界深处的秘密。在阿勒泰的角落里,天空湛蓝多情。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读了《阿勒泰的角落》《九篇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羊道》系列及《冬牧场》的文章也零散地读过。这个可爱的姑娘,笔端下的人们果然可爱极了。读着读着,便会不自觉地在心中勾勒阿勒泰的模样,我想它应是以寂寞为底色,但作为陪衬的浮云流水、落日苍山,却是宇宙中最让人动容的景象。于是常会蓦然感叹,呵,这世界竟是如此的宽广无边,这世间竟还有这么可爱的人事!
我想,这便是文字的力量,能给生命带来慰藉,填补不曾经历的空白。
因为写作。这个姑娘将生命里所经历的平凡,化作白纸黑字,不加修饰,却熠熠生辉。她从20岁左右开始写作。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就像很多年前萧红写呼兰河,都是灵动清秀的文字,如果错过,便是生命里的遗憾。
在《阿勒泰的角落》里,李娟说,当全家人围着温暖的桌子吃饭,在夜色里进入梦乡时,那只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在整个漫长的冬天里,孤独地在黑暗冰凉的地下,忍着饥饿寒冷,一点点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而后当春天真的到来时,即便生活依然孤独,雪兔却开始满院子跑着撒欢,它轻易地抛弃掉不好的记忆,所以总是比人们能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在巴拉尔茨,月光无比明亮。李娟说,只要一想起它,身体便被洞开,通体透彻,鱼在身体里游,水草舒展叶开,任何接触到她身体的物体都会沉没……那样的月光,遇见便不能被遗忘。
她曾和所遇见的一些人,生活在偏远山区,那里远离现代文明的繁华,他们日升而作,日落而息,逐水草和阳光而去。每当夜幕降临,年复一年的日子里孤独常驻,而孤独是洪水猛兽,没有人会不怕它。
可读她的文章,我却分明感觉到,与那宽广的天地相比,我才是孤独的,即便地铁拥挤不堪,城市喧嚣不止。因为我多年都未曾见过落日的苍茫,未曾听见星辰的呼唤,也未曾遇见一片坦荡的月光,在阒然无声的夜色里。
而李娟,她用篷布在草地上搭个栖身之所就能安然入睡,骑几个小时的摩托车穿越茫茫戈壁去小县城,在大雪深沉时裹得像粽子般,偶尔找一片舒坦的草地睡上一天。看云看雨看天空,在河边慢悠悠地洗半天衣服,和一个陌生的、语言不通的哈萨克小女孩愉快地相处,笑着,唱起歌来……她说山里的雨,总是只有一朵孤单的云冲着一小片孤单的空地无聊地下。在自家垦荒的土地上。她还用母亲的旧毛衣扎了个稻草人,立在浩荡盛开的花海里,那是葵花,金灿灿一片。
那样的生活,若用孤独去形容,未免太浅薄。
所以,在人烟稀少的阿勒泰,李娟把岁月酿成了酒,为风过无痕的日子写下亲切又长情的告白。她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最美也没有最坏的地方,她写阿勒泰,不过是因为那是她常年生活的地方,写作不必远行,生活也没那么折腾。
想必,在她眼里,暴雨也好,微风也罢,都习以为常,世间没有绝对的悲伤。所以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她这样总结道:“世界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她的国度里。阳光与乌云同行。
所以。当辛苦搭建的帐篷被深夜的狂风掀翻,当凌晨冒着风雪随牧民辗转迁徙,当生活的大多数成了奔波和艰辛,她没有怨声载道,而是宽容笑纳,喏,这就是生活哪!她把悲伤和喜悦融入文字里,像个啰嗦的老太太,晒着太阳,嗑着葵花子,一点一点,走向生命的喜悦和圆满。她写着写着,便找到了命定的句子,她走着走着,便看见了故乡的炊烟和羊群。
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成为第二个李娟,以原生态写作者的笔触写出平凡世界的灵动。但我们也不必成为她,因为温暖与力量若能借由写作者传递给读者便已然足够。在文字的国度里,李娟就是阳光下灿灿盛开的葵花,明亮又温暖,是我路过的,经久难忘的明澈湖泊,更像一滴泪,在心间凝结成琥珀,美好无双,幸而遇见。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