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5月24日那天你正好在巴黎四区的Turenne大街上闲逛,那肯定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场面:在一排奥斯曼风格的临街建筑里,一间被刷成了亮蓝色的店面前排起了拥挤的长龙。对墙面印着的五个硕大的白色字母,不陌生的话,你应该能猜到,这是Rihanna与LVMH集团合作创立的时装品牌Fenty的首个系列发布活动。
这个万众期待的系列以精良的剪裁和街头运动风间的平衡,与Rihanna平日的着装风格一脉相承。而除了让更多人可以轻松地复制这位潮流偶像的穿搭——Fenty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此,向世界传递Rihanna所代表的女性态度、精神与力量才是品牌核心所在。“女性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多样而复杂,脆弱却强大,而Fenty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包容和凸显女性多元特质的品牌……我无法形容看到别人穿上我设计的衣服时那种电光四射的兴奋感。”作为时装设计师的Rihanna这样说道。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达,时尚博主也获得了堪比明星的影响力。Attico的创始人GildaAmbrosio和Giorgia Tordini在2016年成立品牌前,都是以卓越的衣品频繁出现在街拍摄影师镜头中的时尚博主。而决定共同孕育一个品牌,则是出于对时尚产業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的反击。两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道:“一切都来得很突然。我们当时在纽约,坐在出租车里,对眼下的情形有些失望和厌倦,希望创造一些真正激动人心的东西,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规划,但我们已经明确了设计的风格:独特而优雅,既可以穿去看秀,也适合漫步街头,总之是一些市面上没有的款式。从此,Attico便问世了。”
相比于传统的“白手起家”之路,这些公众人物借助社交网络,得以在品牌成立之初就获得大量的关注。“通过Instagram,我们可以让所有粉丝了解到即将创立品牌的消息,调动起人们的好奇心。如此迅速而大面积的传播令我们十分惊喜,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久就有很多买手和媒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Net-a-Porter也随即与我们取得了联系)。”在这个信息时代,赋予自己的转型道路一个声势浩大的开头不是难事,而如何在高开后避免低走,才是挑战所在。对此,两人坦言:“在社交媒体聚拢声量只是第一步,公司背后的组织结构、品牌发展方向的专业定位,以及建立强大分销网络和销售团队,这些都很重要。我们之前在时尚行业的经历的确有很多裨益,但经营公司完全是两回事,需要我们把目光放得比预期之外更长远、更开阔。”
同样从社交网络起步的还有The Academy NewYork( TANY)自勺创始人SwaimHutson。他曾因一些意外变动关闭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品牌,在之后偃旗息鼓的一段时间内,Instagram成了他挥洒创意的窗口,通过发布那些对他有所启发的图片,很快拥有了一大拨关注者。这样意外的收获令Hutson意识到,除了电子屏幕上的一张张图片外,或许还能提供给这些品位相投的人一些更触手可及的东西。于是,从纪念品性质的T恤开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已经将TANY发展成了一个以专业剪裁为特色、具有完整设计语言的时装品牌。“我是在迄今为止最艰难的时期注册了@theacademynewyork这一账号,从里面的内容就能看出,它最初是很私人性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向品牌倾斜,逐渐转变成了品牌业务经营的一部分。我认为TANY的成功在于抓住了社交媒体的时机。”
对于有着庞大关注群的明星和博主来说,创立自己的品牌可以说是响应大众呼声的水到渠成之举;而对于那些长久位居幕后的时尚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摇身一变成为时装设计师则是验收自己多年积攒的资源和经验的最好方式。以造型师身份入行的Brandon Maxwell于2015年在纽约成立了同名晚装品牌,不仅承包了LadyGaga轰动本届Met Gala的惊艳造型,还刚刚拿下了2019年CFDA女装设计师大奖;时装杂志编辑出身的NataliaAlaverdian的品牌A.W.A.K.EMode如今已是伦敦时装周官方日程上不可错过的一站,她巧妙的解构手法和对于廓形的精准把握完全不逊色于科班选手;韩国著名买手店Rare Market创始人Dami Kwon和JessicaJung,凭借着多年的零售经验,孕育了潮牌Welldone,成为近两年来国际范围内最受关注的亚洲新品牌之一。
不仅是时尚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往设计师的角色靠拢,就连艺术家、音乐人等创意人士也纷纷尝试着构建属于自己的时装品牌。想必浅尝辄止的跨界合作已经无法满足旺盛的创作欲望,将自己的理念和热情源源不断地灌输进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中才足够酣畅淋漓。美国知名艺术家Sterling Ruby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Raf Simons关系甚密的他曾与Dior和Calvin Klein 205W39NYC者B有过精彩的合作,他也从未掩饰过自己对时尚的兴趣。而在今年六月于佛罗伦萨举办的第96届男装展会Pitti Uomo上,Ruby终于带来了他新创立的品牌S.R.Studio.LA.CA.的首秀。整个系列中贯穿着他标志性的的泼墨、漂白、晕染等技法,可以说是将画布换成面料,以时装设计之名延续并丰富着自己的艺术实践。
当明星、博主、造型师、艺术家等都成功转型为时装设计师,这是否意味着权威的时尚体系已被打破,传统的时装教育已经不再必要?对此,Attico的两位创始人表示:“建立系统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对将来的实际操作很重要,但有创造力的面孔也不可多得。我们两个其实都是‘非典型设计师’的代表,在经营品牌的同时也参与着不同的项目。如今是一个创造协同的时代,跨界融合往往能获得最好的结果。”教育百利而无一害,而创作的热情和机遇则更难能可贵,在这个时尚越来越民主、大众品位越发多元的时代,不妨跨越创作的门槛,大胆放手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