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曾提出一种“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的看法,认为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思想、情感或意趣等相融合,便产生一种新东西,即“完整的形象”或“意象”,而美就在这个“完整的形象”或“意象”,是这种“完整的形象”或“意象”的一种特质。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生成这种“完整的形象”或“意象”,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之“美”呢?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尝试:
一、通过美读,体会课文之情感美
在阅读课上,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美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领悟到作品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深刻内容,它的作用有时是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例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体会李密真挚和笃厚的孝心,感受缠绵婉恻,情意深重的情感美。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引导学生要读出“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惊讶”,“吕蒙的调侃”。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创造情境,欣赏课文之画面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在教学中,要运用“美”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片、画面,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美好的形象,让学生看到课文中美的情景,产生美感,激发情感,体会意境,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先放了一段录音,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在鉴赏第4段月下荷塘美景时,引导学生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这五个方面,想象月下荷塘美景妙处。如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学生展开想象,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自然理解了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也就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的精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想象,推敲、揣摩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品味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片刻的宁静之情。最后让学生微微闭目,凝神静听配乐朗读,遐想那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又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等课文时,通过创造情境,生动地再现祖国河山的壮丽雄伟,把学生带进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美丽画卷,让他们欣赏和感受那充满活力的湘江秋景、三峡中湍急的激流、西地平线上落日的壮美。
三、运用多媒体,展现课文之形象美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同步的特点,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官,开拓学生的视听,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让他们沉浸在一片美的海洋中,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的建筑,“众星拱月”的小园林,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接着出现了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给人以形象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背景音乐渲染,感受课文之意境美
乐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能够引领我们的心灵徜徉在作品特定的意境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敏锐细腻的情感享受。课堂上学习《忆江南》时,我特意配上婉约柔和的江南丝竹作背景音乐,在柔美的乐声中让学生进行朗读、欣赏,学生对江南的美丽感受得更加淋漓尽致,仿佛在江南的美丽画卷中游览了一番,依然意犹未尽。
适时的音乐渲染,不仅促进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想象。比如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在学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时,配以优美的《高山流水》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随着音乐的起伏适当进行引导。此时学生已经入情入景,想像的翅膀自然展开,自然而然感受到乐曲的美妙。并且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由此也能轻松理解:不管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可谓是心有灵犀。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正因为这样的情感,才会“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学生情不自禁为伯牙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之举的悲壮而感动!为朋友间真情之美而动容。
一、通过美读,体会课文之情感美
在阅读课上,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美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领悟到作品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深刻内容,它的作用有时是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例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体会李密真挚和笃厚的孝心,感受缠绵婉恻,情意深重的情感美。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引导学生要读出“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惊讶”,“吕蒙的调侃”。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创造情境,欣赏课文之画面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在教学中,要运用“美”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片、画面,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美好的形象,让学生看到课文中美的情景,产生美感,激发情感,体会意境,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先放了一段录音,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在鉴赏第4段月下荷塘美景时,引导学生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这五个方面,想象月下荷塘美景妙处。如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学生展开想象,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自然理解了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也就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的精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想象,推敲、揣摩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品味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片刻的宁静之情。最后让学生微微闭目,凝神静听配乐朗读,遐想那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又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等课文时,通过创造情境,生动地再现祖国河山的壮丽雄伟,把学生带进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美丽画卷,让他们欣赏和感受那充满活力的湘江秋景、三峡中湍急的激流、西地平线上落日的壮美。
三、运用多媒体,展现课文之形象美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同步的特点,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官,开拓学生的视听,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让他们沉浸在一片美的海洋中,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的建筑,“众星拱月”的小园林,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接着出现了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给人以形象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背景音乐渲染,感受课文之意境美
乐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能够引领我们的心灵徜徉在作品特定的意境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敏锐细腻的情感享受。课堂上学习《忆江南》时,我特意配上婉约柔和的江南丝竹作背景音乐,在柔美的乐声中让学生进行朗读、欣赏,学生对江南的美丽感受得更加淋漓尽致,仿佛在江南的美丽画卷中游览了一番,依然意犹未尽。
适时的音乐渲染,不仅促进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想象。比如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在学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时,配以优美的《高山流水》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随着音乐的起伏适当进行引导。此时学生已经入情入景,想像的翅膀自然展开,自然而然感受到乐曲的美妙。并且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由此也能轻松理解:不管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可谓是心有灵犀。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正因为这样的情感,才会“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学生情不自禁为伯牙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之举的悲壮而感动!为朋友间真情之美而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