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各种艺术培训班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现实问题。因此,在这里探究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以及所出现的问题,剖析其内在的意义成了必然的事情。这样有利于我国儿童歌曲的良性发展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只有高质量、真正具有情感性和歌唱性的唱歌活动,才能使儿童在美好的唱歌活动中感受体验人类最真挚,最纯洁的情感,真正起到陶冶情操,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童歌曲 歌唱现状 3-6岁儿童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强盛,随之带来的是艺术事业的繁荣,儿童歌曲的演唱现状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歌曲演唱现状的背后却也存在这不少的问题。儿童歌曲的演唱现状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如何从实践的角度去提高儿童唱歌的乐趣。使儿童在歌唱中得到最好的锻炼,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灵和品格。演唱一首儿童歌曲,我们要从歌词、旋律、节奏、强度、时值等最基本的音乐技巧方面去创作最贴合儿童演唱的歌曲。而当前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机制并不完善,在儿童最佳的年龄阶段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音乐培养,即使有的地方有足够多的音乐教育,但方法是否得当,歌曲是否适合儿童演唱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依然是个未知数。
(二)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儿童歌曲的现状调查入手,着重研究儿童歌曲的具体内容以及形式,方法。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并从中找出较好的方法。
(三)3-6岁儿童歌曲的调查方法
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21世纪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幼儿教学的方式也由口授教唱转变为多媒体方式,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和便捷化极大的促进了儿童学唱歌曲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关于对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文献和书籍,准确整理收集每个地方幼儿的演唱歌曲类型,风格,歌词,旋律以及演唱歌曲的方式。文献法搜集的好处有地域广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二,现场走访调查听课观察,第二种调查方法虽然没有第一种调查方法信息量大,但是却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以及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第一种调查方法所不能取代的。通过实地观察听课不同幼儿园教授的儿童歌曲,会更加真实有效的搜集到儿童演唱歌曲的优缺点。三,问卷调查,通过发放大量的问卷调查来搜集儿童歌曲演唱的现状,发放对象主要为老师,儿童,家长等。通过对不同对象问卷调查所搜集到的信息,更能充分了解到儿童歌曲的现状。
1、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分类有关3-6岁儿童歌曲演唱的相关文献。本人所研究的论文课题是3-6岁儿童演唱的现状调查,因此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分析,为本次的论文课题作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给予本次论文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科学证明。形成论文的理论部分。
2、现场走访听课观察
因为本人的时间和工作经历有限,虽然所采集的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由于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不同等问题,因此所采集的样本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作为参考来了解中国目前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以长沙市的幼儿园为样本,我去的第一所幼儿园是长沙市xx幼儿园,由于所在地理位置较好,所以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比较齐全,授课老师基本上都是师范院校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幼儿教师的音乐专业知识直接影响着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因此在对儿童教育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要求是相对严格的。在硬件设施方面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有一个多媒体,在音乐学习上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并配有有多媒体和一架钢琴。我今天听课的对象是大班,大班孩子的思维已经逐渐开始成熟,对世界的好奇也是正浓烈的时候。当我坐在后面开始听课的时候,瞬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当然条件设施是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的。老师首先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然后引出今天要唱的歌名《茉莉花》激发儿童们对歌曲的兴趣。然后开始放ppt关于对茉莉花的介绍,背景音乐是《茉莉花》确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见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融入到对面茉莉花的喜爱和想象的世界里。聽完之后老师首先是教习打节奏的练习。这里的打节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粉笔写在黑板上然后教习儿童,而是通过身体的律动来让孩子感受节奏的魅力。例如:x xx xx xx x 这一系列的节奏,并不是简单的写黑板上让孩子们唱,而是通过跺脚的方式来打节奏,这个打节奏的方式也确实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不过因为是好玩或者其他什么,场面还是有些混乱。教完打节奏之后,就开始引入歌词。效果是真的不错,孩子们齐唱《茉莉花》的感觉也逐渐上来,再加上童声本身是比较清脆的声音,听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然后孩子们在演唱的时候老师也适当的加了一些动作,让整首歌下来像是一种演出。
第二所幼儿园是县里的一所幼儿园,这里的硬件设施虽然没有市里的幼儿园那么崭新和齐全,但是基本上教授儿童的教学工具也是比较全面的。我所听课的班级对象是中班,在心智方面还不算成熟。有一个音乐教室,只有一架钢琴,没有多媒体。听课的地点也是在音乐教室。老师首先让孩子们按方子型排好,然后通过弹奏钢琴让孩子跟着钢琴走动。当钢琴停下来的时候就让学生摆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这里的学生特别活跃。可能特别好奇吧,刚开始老师是平常速度弹奏钢琴的节奏,学生也是正常的在教室里走,然后钢琴声音开始逐渐加快,学生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当钢琴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个别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大部分小朋友摆出来自己喜欢的造型,有的是摆v耍酷的造型,有的是金鸡独立的造型等等。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锻炼了儿童的节奏感,也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使儿童努力思索和创造自己喜欢的造型。是一节特别值得研究和深思的课。 3、通过问卷调查的发放来收集信息
首先是罗列好自己的问题,内容也是围绕幼儿园演唱歌曲的类型,风格,形式,是否喜爱,是否有教育意义和怎样做等问题的问卷调查,一般问题是15—20个。发放对象有老师,家长,儿童以及一些专门从事这种儿童教育的教授回馈的信息来搜集整理。发放了100张问卷调查,通过发放,填写,收集,整理4天的努力,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85%。本次问卷调查因调查对象与回答的问题均有不同,所以共有三份不同的问卷其发放对象主要为3-6岁儿童、家长以及校内幼儿教师。从以下图表可以看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从整体来说,每个社会对象都是希望演唱歌曲可以带给儿童良好的发展和裨益。
二、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调查情况
(一)3—6岁儿童演唱歌曲所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幼儿演唱歌曲的数量虽然日益增多,表面上是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歌曲创作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歌曲甚至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格格不入,对儿童的发展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幼儿演唱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幼儿在快乐中提高演唱水平才是教师育人的具体路径。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由于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质量也逐渐由温饱—小康。儿童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儿童还没有养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所以对于一些不适合儿童歌唱的歌曲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爱情买卖》《死了都要爱》这些歌曲听起来也确实旋律动听,激昂高亢,但实际上对于儿童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其次,我国目前3—6岁儿童歌曲创作高质量的曲目实在是少之又少,从而客观上导致儿童倾向于成人歌曲而非儿童歌曲。最后是教育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过硬的理论知识。因为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城市教育资源也明显优于农村教育资源。虽然国家政策也已经加大对中西地区的开发和支持,但是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这样就造成了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的音乐教师成为了人人可以当的老师。缺乏过硬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音乐文化素养注定是一场不敢苟同的音乐教育。
内部因素有这么几点。一,幼儿歌曲教育的观念滞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只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视音乐的审美教育,没有认识到歌曲教育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是当代教育科学的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但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幼儿园为了提高幼儿的入园率,获得经济利益,完全不顾幼儿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过早地把文化知识强加给幼儿。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明显。据调查表明,78%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所谓的“知识”即识字。二,3—6岁儿童对歌唱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大都以歌唱教学为主,但是广大教师对歌唱活动的价值认识还不到位。仅仅将歌唱活动的价值落脚在“教会唱这首歌”上,忽视了对幼儿音乐综合素养、音乐兴趣、歌唱技能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幼儿歌曲作品审美感动的培养。
1、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类型
首先3—6岁儿童基本上是幼儿园阶段,也就是幼儿园儿童演唱歌曲的类型。我国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歌曲曲目的类型主要以抒情、活泼为主。这也正好符合了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主要有《茉莉花》、《粉刷匠》、《蓝精灵之歌》等儿童歌曲,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是现在所演唱的幼儿歌曲好多都是90年代 至21世纪初所创作的歌曲,距现在也有接近20年了。而当下很少有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创作的儿童歌曲,称之为精华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必须加大对与时俱进的儿童歌曲的扶持力度和创新精神。
2、3—6岁儿童歌曲的歌词
一首儿童歌曲直观上看是由歌词、旋律、节奏三部分组成。而歌词更是作为歌曲的重中之重。歌词写的好不好决定于是否能够成为经典的儿童歌曲。我国目前部分儿童歌曲的歌词显得过于生涩,乍眼一看确实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但却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理解力。相反有的儿童歌曲的歌词又过于直白从而缺乏观赏性和朗读性。因此如何从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我国儿童歌词的创作还任重而道远。
3、3—6岁儿童歌曲的旋律
上述提到了歌词的重要性,而旋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般听一首歌曲,人们往往记住的是旋律是否动听。因此儿童歌曲的旋律就是是否能吸引住儿童注意力的一件利器。好的儿童歌曲旋律往往是会抓住儿童内心的世界,激发儿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剂良药。无论是抒情的还是热烈,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目前我国能够创造出此类儿童歌曲的旋律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怎样创造出创新性与时代性并且能够抓住儿童的兴趣特点的旋律已然迫在眉睫。
4、3—6岁儿童歌曲创作的数量
进入21世纪这近20年来,儿童歌曲创作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是真正能成为经典的儿童歌曲确实少之又少。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难再出现经典的儿童歌曲,其次儿童歌曲创作者也是一味的追求数量而往往忽略了质量,这样的作品也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经过时间的流失而被人们遗忘。因此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者一定要静下心来,深入实践,观察儿童的内心变化。创造出有营养有品位的儿童歌曲,一定要宁缺毋滥。
三、对目前3—6岁儿童演唱歌曲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一)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天生对故事与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喜欢;由于音乐容易打动幼儿的情感,所以幼儿喜欢。如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能把幼儿的这种兴趣发挥到最大化,使幼儿在故事中感受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幼儿特别喜欢听《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可以将故事情节提煉成“摘”、“切”、“吃”、“哎哟哟”四个词语,当幼儿在非常熟悉故事情节后,对这四个词语也就非常熟悉了。
(二)以音乐的各种形式表达生活中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源于作者对生活中事物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因此我鼓励幼儿用一些音乐的形式、手段来表达生活中的事物,用这样的过程培养幼儿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如:春游时遇到了很强的风,幼儿对风的感受比较深刻,这样的体验是很宝贵的,于是老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做一场关于“风”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观察风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用音乐节奏游戏促进幼儿对规则、秩序的感受能力
生活中有一些东西可以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比如钟表、洗衣机等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是得天独厚的节拍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而在音乐中获得良好的节奏感,又能帮助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稳定的秩序感。对多数人来说,我们接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获得生活以及生命的美感。所以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我们要区别于只重视技能和知识培养、训练的专业教育。要重视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将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学习品质则至关重要。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及其发展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儿童音乐教育事业依旧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儿童音乐教育事业起步晚,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向西欧国家学习,但是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我国自身的情况来改进,切不可盲目全抄,一定要搞清清楚以中国文化为本,然后再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和创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跟上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汪龙凤.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5(11).
[2]王永芳.提高学前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探索[J].音乐时空,2013(06).
[3]黎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9).
作者简介:刘鑫,男,汉,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儿童歌曲 歌唱现状 3-6岁儿童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强盛,随之带来的是艺术事业的繁荣,儿童歌曲的演唱现状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歌曲演唱现状的背后却也存在这不少的问题。儿童歌曲的演唱现状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如何从实践的角度去提高儿童唱歌的乐趣。使儿童在歌唱中得到最好的锻炼,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灵和品格。演唱一首儿童歌曲,我们要从歌词、旋律、节奏、强度、时值等最基本的音乐技巧方面去创作最贴合儿童演唱的歌曲。而当前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机制并不完善,在儿童最佳的年龄阶段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音乐培养,即使有的地方有足够多的音乐教育,但方法是否得当,歌曲是否适合儿童演唱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依然是个未知数。
(二)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儿童歌曲的现状调查入手,着重研究儿童歌曲的具体内容以及形式,方法。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并从中找出较好的方法。
(三)3-6岁儿童歌曲的调查方法
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21世纪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幼儿教学的方式也由口授教唱转变为多媒体方式,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和便捷化极大的促进了儿童学唱歌曲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关于对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文献和书籍,准确整理收集每个地方幼儿的演唱歌曲类型,风格,歌词,旋律以及演唱歌曲的方式。文献法搜集的好处有地域广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二,现场走访调查听课观察,第二种调查方法虽然没有第一种调查方法信息量大,但是却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以及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第一种调查方法所不能取代的。通过实地观察听课不同幼儿园教授的儿童歌曲,会更加真实有效的搜集到儿童演唱歌曲的优缺点。三,问卷调查,通过发放大量的问卷调查来搜集儿童歌曲演唱的现状,发放对象主要为老师,儿童,家长等。通过对不同对象问卷调查所搜集到的信息,更能充分了解到儿童歌曲的现状。
1、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分类有关3-6岁儿童歌曲演唱的相关文献。本人所研究的论文课题是3-6岁儿童演唱的现状调查,因此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分析,为本次的论文课题作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给予本次论文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科学证明。形成论文的理论部分。
2、现场走访听课观察
因为本人的时间和工作经历有限,虽然所采集的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由于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不同等问题,因此所采集的样本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作为参考来了解中国目前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现状。以长沙市的幼儿园为样本,我去的第一所幼儿园是长沙市xx幼儿园,由于所在地理位置较好,所以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比较齐全,授课老师基本上都是师范院校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幼儿教师的音乐专业知识直接影响着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因此在对儿童教育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要求是相对严格的。在硬件设施方面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有一个多媒体,在音乐学习上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并配有有多媒体和一架钢琴。我今天听课的对象是大班,大班孩子的思维已经逐渐开始成熟,对世界的好奇也是正浓烈的时候。当我坐在后面开始听课的时候,瞬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当然条件设施是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的。老师首先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然后引出今天要唱的歌名《茉莉花》激发儿童们对歌曲的兴趣。然后开始放ppt关于对茉莉花的介绍,背景音乐是《茉莉花》确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见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融入到对面茉莉花的喜爱和想象的世界里。聽完之后老师首先是教习打节奏的练习。这里的打节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粉笔写在黑板上然后教习儿童,而是通过身体的律动来让孩子感受节奏的魅力。例如:x xx xx xx x 这一系列的节奏,并不是简单的写黑板上让孩子们唱,而是通过跺脚的方式来打节奏,这个打节奏的方式也确实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不过因为是好玩或者其他什么,场面还是有些混乱。教完打节奏之后,就开始引入歌词。效果是真的不错,孩子们齐唱《茉莉花》的感觉也逐渐上来,再加上童声本身是比较清脆的声音,听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然后孩子们在演唱的时候老师也适当的加了一些动作,让整首歌下来像是一种演出。
第二所幼儿园是县里的一所幼儿园,这里的硬件设施虽然没有市里的幼儿园那么崭新和齐全,但是基本上教授儿童的教学工具也是比较全面的。我所听课的班级对象是中班,在心智方面还不算成熟。有一个音乐教室,只有一架钢琴,没有多媒体。听课的地点也是在音乐教室。老师首先让孩子们按方子型排好,然后通过弹奏钢琴让孩子跟着钢琴走动。当钢琴停下来的时候就让学生摆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这里的学生特别活跃。可能特别好奇吧,刚开始老师是平常速度弹奏钢琴的节奏,学生也是正常的在教室里走,然后钢琴声音开始逐渐加快,学生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当钢琴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个别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大部分小朋友摆出来自己喜欢的造型,有的是摆v耍酷的造型,有的是金鸡独立的造型等等。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锻炼了儿童的节奏感,也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使儿童努力思索和创造自己喜欢的造型。是一节特别值得研究和深思的课。 3、通过问卷调查的发放来收集信息
首先是罗列好自己的问题,内容也是围绕幼儿园演唱歌曲的类型,风格,形式,是否喜爱,是否有教育意义和怎样做等问题的问卷调查,一般问题是15—20个。发放对象有老师,家长,儿童以及一些专门从事这种儿童教育的教授回馈的信息来搜集整理。发放了100张问卷调查,通过发放,填写,收集,整理4天的努力,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85%。本次问卷调查因调查对象与回答的问题均有不同,所以共有三份不同的问卷其发放对象主要为3-6岁儿童、家长以及校内幼儿教师。从以下图表可以看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从整体来说,每个社会对象都是希望演唱歌曲可以带给儿童良好的发展和裨益。
二、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调查情况
(一)3—6岁儿童演唱歌曲所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幼儿演唱歌曲的数量虽然日益增多,表面上是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歌曲创作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歌曲甚至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格格不入,对儿童的发展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幼儿演唱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幼儿在快乐中提高演唱水平才是教师育人的具体路径。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由于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质量也逐渐由温饱—小康。儿童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儿童还没有养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所以对于一些不适合儿童歌唱的歌曲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爱情买卖》《死了都要爱》这些歌曲听起来也确实旋律动听,激昂高亢,但实际上对于儿童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其次,我国目前3—6岁儿童歌曲创作高质量的曲目实在是少之又少,从而客观上导致儿童倾向于成人歌曲而非儿童歌曲。最后是教育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过硬的理论知识。因为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城市教育资源也明显优于农村教育资源。虽然国家政策也已经加大对中西地区的开发和支持,但是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这样就造成了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的音乐教师成为了人人可以当的老师。缺乏过硬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音乐文化素养注定是一场不敢苟同的音乐教育。
内部因素有这么几点。一,幼儿歌曲教育的观念滞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只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视音乐的审美教育,没有认识到歌曲教育的重要性。应试教育是当代教育科学的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但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幼儿园为了提高幼儿的入园率,获得经济利益,完全不顾幼儿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过早地把文化知识强加给幼儿。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明显。据调查表明,78%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所谓的“知识”即识字。二,3—6岁儿童对歌唱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大都以歌唱教学为主,但是广大教师对歌唱活动的价值认识还不到位。仅仅将歌唱活动的价值落脚在“教会唱这首歌”上,忽视了对幼儿音乐综合素养、音乐兴趣、歌唱技能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幼儿歌曲作品审美感动的培养。
1、3—6岁儿童演唱歌曲的类型
首先3—6岁儿童基本上是幼儿园阶段,也就是幼儿园儿童演唱歌曲的类型。我国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歌曲曲目的类型主要以抒情、活泼为主。这也正好符合了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主要有《茉莉花》、《粉刷匠》、《蓝精灵之歌》等儿童歌曲,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是现在所演唱的幼儿歌曲好多都是90年代 至21世纪初所创作的歌曲,距现在也有接近20年了。而当下很少有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创作的儿童歌曲,称之为精华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必须加大对与时俱进的儿童歌曲的扶持力度和创新精神。
2、3—6岁儿童歌曲的歌词
一首儿童歌曲直观上看是由歌词、旋律、节奏三部分组成。而歌词更是作为歌曲的重中之重。歌词写的好不好决定于是否能够成为经典的儿童歌曲。我国目前部分儿童歌曲的歌词显得过于生涩,乍眼一看确实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但却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理解力。相反有的儿童歌曲的歌词又过于直白从而缺乏观赏性和朗读性。因此如何从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我国儿童歌词的创作还任重而道远。
3、3—6岁儿童歌曲的旋律
上述提到了歌词的重要性,而旋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般听一首歌曲,人们往往记住的是旋律是否动听。因此儿童歌曲的旋律就是是否能吸引住儿童注意力的一件利器。好的儿童歌曲旋律往往是会抓住儿童内心的世界,激发儿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剂良药。无论是抒情的还是热烈,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目前我国能够创造出此类儿童歌曲的旋律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怎样创造出创新性与时代性并且能够抓住儿童的兴趣特点的旋律已然迫在眉睫。
4、3—6岁儿童歌曲创作的数量
进入21世纪这近20年来,儿童歌曲创作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是真正能成为经典的儿童歌曲确实少之又少。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难再出现经典的儿童歌曲,其次儿童歌曲创作者也是一味的追求数量而往往忽略了质量,这样的作品也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经过时间的流失而被人们遗忘。因此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者一定要静下心来,深入实践,观察儿童的内心变化。创造出有营养有品位的儿童歌曲,一定要宁缺毋滥。
三、对目前3—6岁儿童演唱歌曲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一)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天生对故事与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喜欢;由于音乐容易打动幼儿的情感,所以幼儿喜欢。如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能把幼儿的这种兴趣发挥到最大化,使幼儿在故事中感受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幼儿特别喜欢听《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可以将故事情节提煉成“摘”、“切”、“吃”、“哎哟哟”四个词语,当幼儿在非常熟悉故事情节后,对这四个词语也就非常熟悉了。
(二)以音乐的各种形式表达生活中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源于作者对生活中事物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因此我鼓励幼儿用一些音乐的形式、手段来表达生活中的事物,用这样的过程培养幼儿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如:春游时遇到了很强的风,幼儿对风的感受比较深刻,这样的体验是很宝贵的,于是老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做一场关于“风”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观察风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用音乐节奏游戏促进幼儿对规则、秩序的感受能力
生活中有一些东西可以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比如钟表、洗衣机等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是得天独厚的节拍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而在音乐中获得良好的节奏感,又能帮助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稳定的秩序感。对多数人来说,我们接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获得生活以及生命的美感。所以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我们要区别于只重视技能和知识培养、训练的专业教育。要重视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将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学习品质则至关重要。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及其发展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儿童音乐教育事业依旧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儿童音乐教育事业起步晚,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向西欧国家学习,但是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我国自身的情况来改进,切不可盲目全抄,一定要搞清清楚以中国文化为本,然后再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和创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跟上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汪龙凤.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5(11).
[2]王永芳.提高学前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探索[J].音乐时空,2013(06).
[3]黎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9).
作者简介:刘鑫,男,汉,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