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有采桑、狩猎、畜牧、屯垦、出行、酿造、驿传、舞蹈等题材,真实记录和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生活,勾画出了一幅幅古代民间风俗画,形象地描绘了1700年前河西走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屯垦图是反映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在河西走廊实行军屯和民屯治理政策的形象资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屯垦图
[中图分类号]K8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15-03
一、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中的屯垦图
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墓群,自1972年起至今共发掘清理了18座墓葬,共发现砖壁画760余幅,多数为一砖一画,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其中有许多以屯田为题材的画像砖。魏晋3号墓有两幅与屯垦相关的图,一幅屯垦图在前室南壁西侧,再现了当年屯垦的兴旺景象。这幅画规模较大,绘在多块砖上,是一幅反映且耕且战社会生活的画面(图1)。画中一度支都尉(或度支校尉)骑在马上,马竖鬃扬尾,四蹄腾空奔驰;马前有一司马,指挥左右两队戍卒前行,右边一队9人,左边一队10人,戍卒均右手握矛扛肩上,左手执盾牌于腰间,在屯田官吏的带领下,排队在田间行进。图的下方画两人套两套牛耕种,右手扶犁,左手扬鞭,驱牛耕作,前犁后耱。牛拉套耕地,充分显示出当时屯垦已具备相当规模。
南壁东侧绘有一幅屯营图(图力,根据营垒实际布局,将大帐画于正中,帐内坐着一位身穿黄色衣衫、头不戴冠,只用丝绢幅巾束紧头发,持扇纳凉、举止儒雅的军官,帐外左右两侧各侍立士卒一人。营盘左前方设营门,在营门两旁,飘扬着六面牙旗。30多座供士卒居住的小帐,分三层围绕大帐,而在小帐旁,只画出挺立的戟和盾两件兵器,省略了营垒里众多的士卒,却更好地突出了墓主人的形象。画师抓住屯营的特点,用粗细交错、疏密相间的线条,浓淡色彩对比强烈的简练笔法、画人状物,突出重点,屯营中人只画三个,却活脱脱地勾勒出当年威武森严的军营实况。
二、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中反映的屯垦方式
画像砖中的屯垦图显示,魏晋时期,为开发边疆,解决戍边军队给养,实行兵民结合的屯田制度。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类,主要是军屯和民屯。
由于嘉峪关一带临近边境,屯田以军屯为主。镇守河西的将士们,边驻戍守卫疆土,边垦荒种田,修渠筑坝,将荒原变为绿洲。史书记载,其编制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士兵按营编制,每营60人,以营为单位进行戍耕,将全部收获归入军廪,再按制度发给生活必须品,和汉代居延兵屯方式相同。魏晋屯兵,旨在把士兵束缚在土地上,兵农相兼,以保证足够的劳动人手和兵源。为了榨取得更多,统治阶级总是贪得无厌,竟“减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并且还只顾强迫田卒扩大耕种面积,至所收不足以偿种。“自顷以来,日增田顷亩之课,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亩数斛已还,或不足以偿种……其病正在于务多顷亩,而功不修耳”。垦民“无事则以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这些砖壁画提供了魏晋时期河西军屯驻军营盘的形象资料。
另一种是曹魏采取民屯的生产形式,以户为单位,采取分成制的剥削形式,最初“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从三号墓壁画推测嘉峪关一带兵屯似为前一种方式。
民屯在汉代已经出现,汉武帝为了开发边疆,巩固政权,从元朔二年至太初三年(前127年至前102)的25年间,大规模的屯田实边就有四次,人数多达160多万。移民实边可以因田出谷、因地为粮、因民为兵、因屯为守,不仅解决了戍卒费用和运输的困难问题,而且可以长期守边。继而不断大规模地移民河西,每次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移民将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边疆,在开垦的土地上开始种植麦、黍、粟、豆等五谷,试种从西域传来的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胡桃(核桃)、葡萄、苜蓿、西瓜等植物,从而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魏晋时期,由于河西没有经历大的战乱,社会安定,大量躲避战乱的中原大族和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民涌入河西地区,为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其中包括先进的农耕技术。
三、嘉峪关魏晋墓屯垦图内容分析
屯田兴盛于汉武帝时期。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率军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地区。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又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万骑,出陇西,逾焉支,说明屯田不仅在军事上收效巨大,而且也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带给了边疆少数民族。一直以来,河西走廊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羌族、氐族、鲜卑族等和汉民族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打破了地域和民族间的界限,共同造就了远离战乱的河西盛景,使少数民族接受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从游牧生活转化为农耕生活,促进了河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民屯也是政府经营的公田,徙来贫民皆由政府贷给衣食产业。居延汉简载:“在第二长官二处,田六十五亩,租二十六石。”租额已达40%,与董仲舒所说“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相去不远。
屯垦图显示了曹魏屯田是朝廷招募无地或耕畜的农民,在各级典农官统率下,垦种官田。设立田官、督戍卒屯田,由政府供给牛犁谷种,兴修水利,把草原牧场变成了使用牛犁的农业区。实行的屯垦制度是在国家提供籽种三年,进行扶持,之后是自给自足。典农官都是武职,“由大司农派农度支校尉、度支都尉,至兵屯所在地,专管军队中的军事建制,以营为生产单位,每营有佃兵六十人,佃兵也称‘士’,又称‘田卒’”。田卒实际是终身服兵役半农半兵的特殊农民,目的是把士兵束缚在土地上,以保证足够的劳力和兵源。屯田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军需粮饷,使驻防军队有了后方供应保证;同时,且耕且战,使西北军事防御得到加强。军屯,据文献记载和居延汉简所示,从事主要劳动的是田卒,田卒皆有名籍,载其姓名、年龄、籍贯等,以备随时考查。在屯田区设有农都尉、属田都尉、护田都尉等田官,管理经营屯田事务。田卒的食粮和使用的农具,概由官府供给。垦田的收获,必须送交官仓。仓设仓长,负责管理工作,并有仓丞、仓曹辅助管理工作。官仓中还有代田仓,说明代田法已被河西采用。嘉峪关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汉武帝设置酒泉郡后,徙民实边,大力开展军垦民屯,农业得到初步发展。两晋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州县萧条,人口鲜少”,“十室九空”,由于河西走廊处于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五凉”时期,便成为了中原人的避难之处。史料记载,两晋时期全国流亡人口有150万之多,平均每八户人家就有一户流亡在外,其中有平民百姓,也有达官贵人,人口集中往西北迁徙,主要去向就是河西走廊。关陇地区的人民大量流入嘉峪关地区,不仅增加了劳动人口,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河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河西经济文化的繁荣一度甚至超过了中原。史书称当时凉州境内“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三国志·魏书·徐邈传》),这虽是史学家的溢美之辞,但多少也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河西走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丰富了河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在屯垦图砖画中,耕田者既有汉族,也有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嘉峪关魏晋砖壁画中以大量色彩明快、内容丰富的画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魏晋1号墓有牛拖石磙(碌碡)碾压谷物的脱粒图和一幅反映耕种的砖画(图3)。画面从中间分为上下两组,上面一组是二牛抬扛拖犁,两个男子各自扶犁耕地,其身后各有一女子左手持容器,右手点播种子。下面一组是耱地场面,二牛拉磨,两名男子各自右手拽绳,左手叉腰,站在耱耙上平整播种后的土地。5号墓中打场图(图4)和摊场图(图5)。砖画中有各式各样的牛挽农具,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生产、运输工具(图6、图7)。这些有关农耕方面的画面,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耕耘、耙地、播种到收获、打场、扬场,把劳动人民不辞辛劳的生产劳动描绘得生动逼真。
四、结语
嘉峪关魏晋墓有关屯垦的画像砖为我们提供了屯田的形象资料,说明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在河西地区的屯守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军需粮饷,屯田生产也节约了从内地长途运输物资的大量消耗,使驻防军队有了后方供应保证;兵农相兼使西北军事防御得到加强,为移民、设县做了准备工作,促进了边疆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交通的恢复、贸易的繁荣。屯田制度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边疆屯垦戍边,兵民相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自古以来保卫和开发边疆的需要,也是我国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巩固统一的成功经验。它对巩固祖国统一、保卫西北边防、推动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团结,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屯垦图
[中图分类号]K8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15-03
一、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中的屯垦图
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墓群,自1972年起至今共发掘清理了18座墓葬,共发现砖壁画760余幅,多数为一砖一画,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其中有许多以屯田为题材的画像砖。魏晋3号墓有两幅与屯垦相关的图,一幅屯垦图在前室南壁西侧,再现了当年屯垦的兴旺景象。这幅画规模较大,绘在多块砖上,是一幅反映且耕且战社会生活的画面(图1)。画中一度支都尉(或度支校尉)骑在马上,马竖鬃扬尾,四蹄腾空奔驰;马前有一司马,指挥左右两队戍卒前行,右边一队9人,左边一队10人,戍卒均右手握矛扛肩上,左手执盾牌于腰间,在屯田官吏的带领下,排队在田间行进。图的下方画两人套两套牛耕种,右手扶犁,左手扬鞭,驱牛耕作,前犁后耱。牛拉套耕地,充分显示出当时屯垦已具备相当规模。
南壁东侧绘有一幅屯营图(图力,根据营垒实际布局,将大帐画于正中,帐内坐着一位身穿黄色衣衫、头不戴冠,只用丝绢幅巾束紧头发,持扇纳凉、举止儒雅的军官,帐外左右两侧各侍立士卒一人。营盘左前方设营门,在营门两旁,飘扬着六面牙旗。30多座供士卒居住的小帐,分三层围绕大帐,而在小帐旁,只画出挺立的戟和盾两件兵器,省略了营垒里众多的士卒,却更好地突出了墓主人的形象。画师抓住屯营的特点,用粗细交错、疏密相间的线条,浓淡色彩对比强烈的简练笔法、画人状物,突出重点,屯营中人只画三个,却活脱脱地勾勒出当年威武森严的军营实况。
二、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中反映的屯垦方式
画像砖中的屯垦图显示,魏晋时期,为开发边疆,解决戍边军队给养,实行兵民结合的屯田制度。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类,主要是军屯和民屯。
由于嘉峪关一带临近边境,屯田以军屯为主。镇守河西的将士们,边驻戍守卫疆土,边垦荒种田,修渠筑坝,将荒原变为绿洲。史书记载,其编制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士兵按营编制,每营60人,以营为单位进行戍耕,将全部收获归入军廪,再按制度发给生活必须品,和汉代居延兵屯方式相同。魏晋屯兵,旨在把士兵束缚在土地上,兵农相兼,以保证足够的劳动人手和兵源。为了榨取得更多,统治阶级总是贪得无厌,竟“减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并且还只顾强迫田卒扩大耕种面积,至所收不足以偿种。“自顷以来,日增田顷亩之课,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亩数斛已还,或不足以偿种……其病正在于务多顷亩,而功不修耳”。垦民“无事则以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这些砖壁画提供了魏晋时期河西军屯驻军营盘的形象资料。
另一种是曹魏采取民屯的生产形式,以户为单位,采取分成制的剥削形式,最初“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从三号墓壁画推测嘉峪关一带兵屯似为前一种方式。
民屯在汉代已经出现,汉武帝为了开发边疆,巩固政权,从元朔二年至太初三年(前127年至前102)的25年间,大规模的屯田实边就有四次,人数多达160多万。移民实边可以因田出谷、因地为粮、因民为兵、因屯为守,不仅解决了戍卒费用和运输的困难问题,而且可以长期守边。继而不断大规模地移民河西,每次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移民将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边疆,在开垦的土地上开始种植麦、黍、粟、豆等五谷,试种从西域传来的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胡桃(核桃)、葡萄、苜蓿、西瓜等植物,从而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魏晋时期,由于河西没有经历大的战乱,社会安定,大量躲避战乱的中原大族和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民涌入河西地区,为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其中包括先进的农耕技术。
三、嘉峪关魏晋墓屯垦图内容分析
屯田兴盛于汉武帝时期。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率军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地区。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又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万骑,出陇西,逾焉支,说明屯田不仅在军事上收效巨大,而且也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带给了边疆少数民族。一直以来,河西走廊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羌族、氐族、鲜卑族等和汉民族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打破了地域和民族间的界限,共同造就了远离战乱的河西盛景,使少数民族接受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从游牧生活转化为农耕生活,促进了河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民屯也是政府经营的公田,徙来贫民皆由政府贷给衣食产业。居延汉简载:“在第二长官二处,田六十五亩,租二十六石。”租额已达40%,与董仲舒所说“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相去不远。
屯垦图显示了曹魏屯田是朝廷招募无地或耕畜的农民,在各级典农官统率下,垦种官田。设立田官、督戍卒屯田,由政府供给牛犁谷种,兴修水利,把草原牧场变成了使用牛犁的农业区。实行的屯垦制度是在国家提供籽种三年,进行扶持,之后是自给自足。典农官都是武职,“由大司农派农度支校尉、度支都尉,至兵屯所在地,专管军队中的军事建制,以营为生产单位,每营有佃兵六十人,佃兵也称‘士’,又称‘田卒’”。田卒实际是终身服兵役半农半兵的特殊农民,目的是把士兵束缚在土地上,以保证足够的劳力和兵源。屯田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军需粮饷,使驻防军队有了后方供应保证;同时,且耕且战,使西北军事防御得到加强。军屯,据文献记载和居延汉简所示,从事主要劳动的是田卒,田卒皆有名籍,载其姓名、年龄、籍贯等,以备随时考查。在屯田区设有农都尉、属田都尉、护田都尉等田官,管理经营屯田事务。田卒的食粮和使用的农具,概由官府供给。垦田的收获,必须送交官仓。仓设仓长,负责管理工作,并有仓丞、仓曹辅助管理工作。官仓中还有代田仓,说明代田法已被河西采用。嘉峪关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汉武帝设置酒泉郡后,徙民实边,大力开展军垦民屯,农业得到初步发展。两晋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州县萧条,人口鲜少”,“十室九空”,由于河西走廊处于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五凉”时期,便成为了中原人的避难之处。史料记载,两晋时期全国流亡人口有150万之多,平均每八户人家就有一户流亡在外,其中有平民百姓,也有达官贵人,人口集中往西北迁徙,主要去向就是河西走廊。关陇地区的人民大量流入嘉峪关地区,不仅增加了劳动人口,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河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河西经济文化的繁荣一度甚至超过了中原。史书称当时凉州境内“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三国志·魏书·徐邈传》),这虽是史学家的溢美之辞,但多少也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河西走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丰富了河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在屯垦图砖画中,耕田者既有汉族,也有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嘉峪关魏晋砖壁画中以大量色彩明快、内容丰富的画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魏晋1号墓有牛拖石磙(碌碡)碾压谷物的脱粒图和一幅反映耕种的砖画(图3)。画面从中间分为上下两组,上面一组是二牛抬扛拖犁,两个男子各自扶犁耕地,其身后各有一女子左手持容器,右手点播种子。下面一组是耱地场面,二牛拉磨,两名男子各自右手拽绳,左手叉腰,站在耱耙上平整播种后的土地。5号墓中打场图(图4)和摊场图(图5)。砖画中有各式各样的牛挽农具,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生产、运输工具(图6、图7)。这些有关农耕方面的画面,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耕耘、耙地、播种到收获、打场、扬场,把劳动人民不辞辛劳的生产劳动描绘得生动逼真。
四、结语
嘉峪关魏晋墓有关屯垦的画像砖为我们提供了屯田的形象资料,说明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在河西地区的屯守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军需粮饷,屯田生产也节约了从内地长途运输物资的大量消耗,使驻防军队有了后方供应保证;兵农相兼使西北军事防御得到加强,为移民、设县做了准备工作,促进了边疆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交通的恢复、贸易的繁荣。屯田制度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边疆屯垦戍边,兵民相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自古以来保卫和开发边疆的需要,也是我国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巩固统一的成功经验。它对巩固祖国统一、保卫西北边防、推动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团结,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