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是随着教育改革应运而生并得到普及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符合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以创设问题情境、直观情境和朗读情境为出发点展开研究和论述,试图说明小学语文情境式教学的组织、开展的具体路径,希望可以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设情境 教学方法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41-01
情境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还原之前发生过的具体场景、或者创设生动形象的画面、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扭转落后的教学局面,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中走出来,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与能力,最终实现小学语文的情境化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因疑问而产生,而问题的提出则是促使学生产生疑问的有效途径,以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为关键来巧妙地设计问题,以使得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内涵。随后,教师则需要用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引人入胜的悬念情境,从而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在教授《夜色》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根据一件事进行描写,让学生们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认识课文中重点字词,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又向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下:大家对文章中哪些描写最感兴趣?为什么?作者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当学生们面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后,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激活,立即结合课文展开思考。这样,笔者通过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创设直观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直观层面上的认识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而直观情境的创设则可以有效促进抽象知识的转变,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课件,并适当地插入一些图片、视频、动画等等,从而将原本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幻灯片演示的方式呈现和展示给学生,以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更加盛情并茂,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理性认识的转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彩虹》这一课时,本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去畅想,在上课前,笔者通过互联网络,提前为学生们收集了一些与彩虹相关的图片。上课后,笔者再打开多媒体,将这优美的情景直观的呈现,在一个片段中:在一场大雨过后,太阳伯伯拨开乌云,重新向大地露出微笑,而在这时,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由七种颜色构成的拱型桥,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像。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们的积极性立即被激发了出来。这样,笔者通过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们对彩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对彩虹神秘的向往。
三、创设朗读情境,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朗读情境的创设则能够更好地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将优化情境作为空间,从课文的主要特点出发,融入丰富的情感因素,以创设和营造朗读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来朗读课文,从而深入到课文中所描写的世界与人物当中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在教授《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非常适合现阶段学生们作为阅读训练使用,所以,为了强化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本节课程开始前,笔者引出生活中的学生们多遇见的荷叶,然后笔者让学生们思考这些荷叶长什么样子?学生们思考一段时候后,筆者再引出本节课文,并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学生们对荷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一来,笔者通过创设朗读情境,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情境的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和革新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命、充满活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把握学生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积极改进、革新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落实和促进小学语文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最终全面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艳.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设情境 教学方法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41-01
情境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还原之前发生过的具体场景、或者创设生动形象的画面、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扭转落后的教学局面,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中走出来,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与能力,最终实现小学语文的情境化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因疑问而产生,而问题的提出则是促使学生产生疑问的有效途径,以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为关键来巧妙地设计问题,以使得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内涵。随后,教师则需要用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引人入胜的悬念情境,从而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在教授《夜色》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根据一件事进行描写,让学生们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认识课文中重点字词,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又向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下:大家对文章中哪些描写最感兴趣?为什么?作者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当学生们面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后,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激活,立即结合课文展开思考。这样,笔者通过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创设直观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直观层面上的认识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而直观情境的创设则可以有效促进抽象知识的转变,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课件,并适当地插入一些图片、视频、动画等等,从而将原本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幻灯片演示的方式呈现和展示给学生,以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更加盛情并茂,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理性认识的转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彩虹》这一课时,本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去畅想,在上课前,笔者通过互联网络,提前为学生们收集了一些与彩虹相关的图片。上课后,笔者再打开多媒体,将这优美的情景直观的呈现,在一个片段中:在一场大雨过后,太阳伯伯拨开乌云,重新向大地露出微笑,而在这时,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由七种颜色构成的拱型桥,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像。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们的积极性立即被激发了出来。这样,笔者通过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们对彩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对彩虹神秘的向往。
三、创设朗读情境,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朗读情境的创设则能够更好地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将优化情境作为空间,从课文的主要特点出发,融入丰富的情感因素,以创设和营造朗读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来朗读课文,从而深入到课文中所描写的世界与人物当中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在教授《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非常适合现阶段学生们作为阅读训练使用,所以,为了强化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本节课程开始前,笔者引出生活中的学生们多遇见的荷叶,然后笔者让学生们思考这些荷叶长什么样子?学生们思考一段时候后,筆者再引出本节课文,并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学生们对荷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一来,笔者通过创设朗读情境,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情境的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和革新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命、充满活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把握学生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积极改进、革新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落实和促进小学语文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最终全面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艳.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