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下,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重视、倡导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通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有效教学观融入英语教学中以实现有效教学? 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探究与思考:
一、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备课这一个环节是有效课堂生成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感悟、领会教材,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为“预设”打好基础。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如既往地贯彻“导学式课堂”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并引导学生去完成预习,每节课,学生都能在对新知识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上课。每节课的前面15分钟,学生们都踊跃质疑,问题先由学生们自行讨论解决,较难的解决不了的,再引导其思考或进行点拨。在接下来的环节,笔者则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良好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再者,有效的英语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课堂或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有句话说得好——“落实才是真本事”,新课程下的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复习巩固的同时,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设计练习,努力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批改并讲解,以予以纠正。诚如林格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第一章所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探索的习惯、自我更新的习惯、学以致用的习惯、科学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削弱,反而是对教师的基本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技巧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课堂学术水平、科学的课堂管理能力和很强的运用英语能力的素质。
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也备受关注。语言课堂的特殊性在于语言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达成目标的媒介。教师的教学语言被认为是学生最丰富最可靠的语言输入来源,可见教师话语的重要性。教师既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也要提高话语的质量。教师课堂话语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听懂也要让学生听了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更要留给学生充足反馈的时间和空间。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认真设计自己的课堂话语,简明扼要,放弃话语霸权,要富有幽默感,声音要洪亮,音调要抑扬顿挫,与学生形成交际的轮回;同时也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需要,使得自己的话语有的放矢,保证学生想听、能听、该听,这样学生才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形成互动。
三、优化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
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行之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猜测、归纳等方法获取学习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要求每组学生认真研读、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汇报;此外,还注意安排学生组间交流观察,以此培养组间互相学习和合作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会有高低,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即时转换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③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学习和动力有着巨大的影响。民主、宽松、鼓舞人心、适度竞争、积极向上、合作团结、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环境利于学生课堂学习,从而促使有效教学的达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还应是师生感情交流、思想碰撞、产生共鸣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宽容健康有活力生机勃勃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心理上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學习更加主动、教学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充分地备课,积极地引导,优化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从而才能真正地把有效的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
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有效教学观融入英语教学中以实现有效教学? 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探究与思考:
一、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备课这一个环节是有效课堂生成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感悟、领会教材,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为“预设”打好基础。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如既往地贯彻“导学式课堂”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并引导学生去完成预习,每节课,学生都能在对新知识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上课。每节课的前面15分钟,学生们都踊跃质疑,问题先由学生们自行讨论解决,较难的解决不了的,再引导其思考或进行点拨。在接下来的环节,笔者则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良好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再者,有效的英语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课堂或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有句话说得好——“落实才是真本事”,新课程下的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复习巩固的同时,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设计练习,努力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批改并讲解,以予以纠正。诚如林格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第一章所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探索的习惯、自我更新的习惯、学以致用的习惯、科学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削弱,反而是对教师的基本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技巧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课堂学术水平、科学的课堂管理能力和很强的运用英语能力的素质。
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也备受关注。语言课堂的特殊性在于语言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达成目标的媒介。教师的教学语言被认为是学生最丰富最可靠的语言输入来源,可见教师话语的重要性。教师既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也要提高话语的质量。教师课堂话语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听懂也要让学生听了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更要留给学生充足反馈的时间和空间。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认真设计自己的课堂话语,简明扼要,放弃话语霸权,要富有幽默感,声音要洪亮,音调要抑扬顿挫,与学生形成交际的轮回;同时也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需要,使得自己的话语有的放矢,保证学生想听、能听、该听,这样学生才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形成互动。
三、优化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
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行之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猜测、归纳等方法获取学习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要求每组学生认真研读、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汇报;此外,还注意安排学生组间交流观察,以此培养组间互相学习和合作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会有高低,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即时转换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③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学习和动力有着巨大的影响。民主、宽松、鼓舞人心、适度竞争、积极向上、合作团结、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环境利于学生课堂学习,从而促使有效教学的达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还应是师生感情交流、思想碰撞、产生共鸣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宽容健康有活力生机勃勃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心理上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學习更加主动、教学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充分地备课,积极地引导,优化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从而才能真正地把有效的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