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了红了
中国,南方,柳州,
有一个山头,
山腰迤逦静处,
藏一引茶事空间,
隐一位手工艺人,
——他是曹庆励,
他像传统手艺人那样过日子……
莫逆之交
一年前,路过一个茶书院,识得一位曹庆励。
彼时,茶书院里颇有些大动静,敲钉的敲钉,凿墙的凿墙,叮叮当当。
门前,一株鸡爪槭。还有一株清明柳。正说着:“门前种柳,越种越有,……”有人闻声从门里出来,正好打了个照面。
这便是曹先生——看不出岁数,不是太新,当然也不是太陈,正是妥妥当当的年份。只是略有点口讷,他搓一下手,他点一根烟,他反手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
噼啪、噼啪。
腾起一小蓬一小蓬的粉尘。
有的茶,一呷之下,似曾相逢过,仿佛前世的莫逆之交。有的人,一见之下,亦有此相。胡适先生晚年的时候,说到鲁迅,他说:“鲁迅,那是我们的人。”与曹先生这个照面,也已知,这是我们自己人。
茶书院的装饰正在施工,一墙、一梁、一梯、一隔、一厢,潦潦一瞥,已见用心,已有韵味。
设计师正是曹先生。
那个山头
曹先生的私人茶事空间——“那个山头”,就在城市边缘的一个山头上。
“那个山头”专事私人饮茶,兼茶器手工打造。
南方的冬季总是姗姗来迟,此刻上山,冬日暖阳正好,青山依旧苍翠如黛,路旁的山芦苇摇曳相随,毛栗子树几乎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梢上,依旧挂着一两颗晚熟的栗子,不知名的山雀不时从草丛中扑啦啦飞起,又扑啦啦飞落,据说,倘若运气好,还可以遇到野山鸡,在阳光下,拖着五彩斑斓的长尾巴,慢悠悠飞过。
顺着山道上寻,路转折处,忽见一小院。
这个小院,便是“那个山头”。
这个没有院墙的小院,这个杂草随意生长的小院,一切都未加刻意收拾。一两株番石榴树、三四竿竹子,恣意生长:五六块老石雕、杂七杂八的瓦罐瓦当,随意搁放。彼此相安无事!或许主人们没有多想,却也暗合了“中和”的传统美学意味。
山风呼咻咻来,辰光静默默去。
未得饮茶,已生茶意。
“吱呀”推开木门,便是静谧舒适的茶室。
空间虽小,区域和层次设计却巧妙而不着痕迹,各式茶盏,各种茶壶,其中有不少是曹先生自己锔的锔活作品和手造作品,以及,有姿态的山归来插花,有腔调的古琴,有态度的茶书,有造型的明代青石刻社公人物造像……冬日阳光透过木窗棂,直射进来,给照射到的地方镀上了一层金边,被照到的什物仿佛刚刚清醒过来,带着活泼惊愕的表情。
金色的光束里,连细尘也飞旋起来。
无声地、快活地低徊轻舞。
锔瓷手艺
离茶室十米开外,即是曹先生的铜艺工作室。
“锔瓷”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是指用金属锔修复瓷器,打上铜丁,锔好的瓷器依旧能盛水不漏,体现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生活智慧。中国有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个古老技艺。明代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的记载中对这门瓷器修补手艺表示了极大的惊异和佩服。
早几年前,曹先生就代理了一些台湾名家的手工陶制茶器在大陆的经销。这期间,每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茶器在长途运输或把玩赏鉴中磕坏受损,“我相信每一个茶器都是有生命的,……”他细心地把残件一一收存好,期待有一天能找到能工巧匠,使残缺的茶器复原,延续使用。机缘巧合,曹先生没想到几年以后,因茶种因,因器结缘,自己倒成了一位锔瓷艺人。
如今,在山上,曹先生大部分时候都窝在锔艺工作室里,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就像一个手艺人那样。
他的工作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锔瓷专用工具。
“工具摆放也是有次序的,绝不能放乱,师傅交代过的。”曹先生说的锔艺师傅,便是当今中国锔瓷第一人一一王老邪。
锔瓷是一门细致活,锔瓷时碎片越多、锔钉越小、器身越薄,锔补的难度就越高。基本心法是心静心细,基本技法是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技法是容易掌握的,是可以练至娴熟的。但对于锔瓷艺术,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修复,那是匠活,而修复后还有更高层次的观赏把玩价值,有提升甚至是超越,这才是锔瓷艺术。”
因此,在每一个残器修复之前,他都需要再三斟酌,根据材质、造型、功能、色泽、裂缝走向等等反复琢磨,如何修补得更巧妙更美观,这相当于二次创作,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更需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美学理念。曹先生近年来完成的锔瓷作品,就融入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掌握和理解。
比如,一只台湾知名晓芳窑的汝窑茶杯,他在杯沿包上了金边,杯内嵌了一小颗银钉,既掩盖了破损痕迹,其金属色泽与汝窑瓷器的质地互相映衬,更显精巧别致。
比如,一只瓷杯崩口裂缝,他打了一张荷叶状铜片将崩处包裹,又在杯内裂缝处锔上一枚鱼形铜钉,锔好倒上茶水,有“鱼”在水中游,有“荷叶”在杯口呼应,设计之妙趣不言而喻。
其信手写下的《锔活手记》,虽寥寥几字,亦意趣盎然,见心见人。
如,一只素净的蓝花瓷杯,他在杯内沿锔了一个月牙状的铜钉,锔好后,用此杯饮茶,一轮“弯月”水上荡漾,恰好便是“夜色如水,月如钩!”
如,一把紫砂壶,壶盖磕损,壶纽崩缺。《锔活手记里》有:“这是神仙摔坏的吗?还是神的孩子在喝茶?坏得这么有个性。好吧,换纽,镶嵌,且用且珍惜。”
如,某一日的《锔活手记》:柴窑青瓷,青瓷釉性脆易崩,平锔31颗,11个镶嵌。
如,又一日的《锔活手记》:“柴烧茶碗,窑裂造成宽1.2厘米长6厘米的裂缝,碗底粘板造成约6×6厘米的伤痕,补缝,装底,锔钉,镶嵌,耗时4天,终成,乐……。是为记。” 锔无定法,一器一法是为法。
从锔匠活到锔瓷艺术,不只一步之遥。
每一颗锔钉、每一片镶片都是曹先生一锤锤打出来的,枣核钉、蝴蝶钉、花钉、鱼形钉等等,形态各异,因器而用。“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器物,就像是自我修行的一次圆满,内心顿时充满了无法表达的喜悦。”
“锔瓷在今天,或许已经超越了锔补修复的概念,那些茶器不一定名贵,但因为与茶器主人有了一种陪伴的情谊而显得尤为珍贵,”曹先生说,“每一个带茶器修复的人上山来,都会给我讲自己与茶器的故事,我听完了故事,喝完了茶,才会去锔补。”
曹先生工作台的旁边,一些待修复的残裂玉器、瓷器、陶器在静静等待。
等待妙手之下的重生。
庆励手造
手艺原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但一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普及,使得许多传统手艺渐渐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机械化工厂里统一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成品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万人同器,千篇一律,“用坏了就丢掉”成了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但有那么一些崇尚手艺精神的人渐渐发现,原来在中国手工传统文化里蕴藏着自古以来的人生智慧和功夫,他们于是重新关注,并身体力行地留住手艺,传承技艺。
曹庆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崇尚手艺精神的人。
中国古人讲求格物致知,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而后可知人生百态。曹先生的锔活过程,也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悟,由茶及器,由器及艺,由艺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茶,循环往复,积累提升,“锔,其表为修复之技艺,其里乃圆容之人生智慧。”
除了锔活,曹先生还手工打造了不少器皿用具,称为“庆励手造”。
以茶器为主,如茶则、茶匙、茶箕、壶承,以及香道用具,香箸、香铲、香匙、香夹、香押等等,材质多采用铜质、银质,或竹质,甚至还有石质。“庆励手造”的手工作品,精致、美观、实用,充满了人文气息,每一件都经手工捶打百余次,这才初现铜质凹凸的肌理感,或经打磨上百次,这才有银质或竹质的光滑如玉的手感,这种触感,这种视感,才能诠释出手造精神的拙朴与难能可贵。
每打造一个手工器具,曹先生都在跟器具谈话。是什么人会用,是如何用,是怎样打造才更自然更方便。他不想被社会潮流所引导,他想做自己或朋友能享受的茶器,争取每一件茶器,都能体现出或雅、或拙、或静的意境,其创作理念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天地自然万物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从《庆励手记》也可见一斑——
某日,紫铜壶承,盛,载也。
某日,纯银茶则,河水一担值三文。
某日,紫铜茶则,吾好其色。
某日,撩云,竹茶匙也。
又某日,纯银加黄铜茶箕,新器型也。
又某日,纯银茶则,则上刻一云,白云生远岫,摇曳人晴空。
又某日,铜质茶则,则上刻一鱼,子非鱼而焉知鱼之乐。
又某日,纯银茶则,则上刻一花,彼岸花也。
曹先生说:“我做这些手工,是希望家人和朋友能从生命中找到快乐,这么一些手工作品应该可以与人的心灵符号相对接。”他喜欢手工制作的东西,他说那里面有手艺人的思想,有手艺人的体温,手工就是对时间的尊重和敬畏。
结语
曹先生说,自己就是一个手艺人。
他过的就是一个传统手艺人应该过的日子,平时不是在喝茶,就是在工作室里系着围裙、笼着袖套,“叮叮当当”做手工活,因为是喜欢做的事情,常常一做就到半夜。工作室的落地大窗外面,是大片的毛栗子树,往往树上栖息的鸟儿都睡了,他还没有。
“夜半下山的时候,汽车引擎响声常常会惊动到那些小邻居。它们早就睡下的。”
曹先生脸上掠过一抹歉意。
中国,南方,柳州,
有一个山头,
山腰迤逦静处,
藏一引茶事空间,
隐一位手工艺人,
——他是曹庆励,
他像传统手艺人那样过日子……
莫逆之交
一年前,路过一个茶书院,识得一位曹庆励。
彼时,茶书院里颇有些大动静,敲钉的敲钉,凿墙的凿墙,叮叮当当。
门前,一株鸡爪槭。还有一株清明柳。正说着:“门前种柳,越种越有,……”有人闻声从门里出来,正好打了个照面。
这便是曹先生——看不出岁数,不是太新,当然也不是太陈,正是妥妥当当的年份。只是略有点口讷,他搓一下手,他点一根烟,他反手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
噼啪、噼啪。
腾起一小蓬一小蓬的粉尘。
有的茶,一呷之下,似曾相逢过,仿佛前世的莫逆之交。有的人,一见之下,亦有此相。胡适先生晚年的时候,说到鲁迅,他说:“鲁迅,那是我们的人。”与曹先生这个照面,也已知,这是我们自己人。
茶书院的装饰正在施工,一墙、一梁、一梯、一隔、一厢,潦潦一瞥,已见用心,已有韵味。
设计师正是曹先生。
那个山头
曹先生的私人茶事空间——“那个山头”,就在城市边缘的一个山头上。
“那个山头”专事私人饮茶,兼茶器手工打造。
南方的冬季总是姗姗来迟,此刻上山,冬日暖阳正好,青山依旧苍翠如黛,路旁的山芦苇摇曳相随,毛栗子树几乎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梢上,依旧挂着一两颗晚熟的栗子,不知名的山雀不时从草丛中扑啦啦飞起,又扑啦啦飞落,据说,倘若运气好,还可以遇到野山鸡,在阳光下,拖着五彩斑斓的长尾巴,慢悠悠飞过。
顺着山道上寻,路转折处,忽见一小院。
这个小院,便是“那个山头”。
这个没有院墙的小院,这个杂草随意生长的小院,一切都未加刻意收拾。一两株番石榴树、三四竿竹子,恣意生长:五六块老石雕、杂七杂八的瓦罐瓦当,随意搁放。彼此相安无事!或许主人们没有多想,却也暗合了“中和”的传统美学意味。
山风呼咻咻来,辰光静默默去。
未得饮茶,已生茶意。
“吱呀”推开木门,便是静谧舒适的茶室。
空间虽小,区域和层次设计却巧妙而不着痕迹,各式茶盏,各种茶壶,其中有不少是曹先生自己锔的锔活作品和手造作品,以及,有姿态的山归来插花,有腔调的古琴,有态度的茶书,有造型的明代青石刻社公人物造像……冬日阳光透过木窗棂,直射进来,给照射到的地方镀上了一层金边,被照到的什物仿佛刚刚清醒过来,带着活泼惊愕的表情。
金色的光束里,连细尘也飞旋起来。
无声地、快活地低徊轻舞。
锔瓷手艺
离茶室十米开外,即是曹先生的铜艺工作室。
“锔瓷”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是指用金属锔修复瓷器,打上铜丁,锔好的瓷器依旧能盛水不漏,体现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生活智慧。中国有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个古老技艺。明代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的记载中对这门瓷器修补手艺表示了极大的惊异和佩服。
早几年前,曹先生就代理了一些台湾名家的手工陶制茶器在大陆的经销。这期间,每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茶器在长途运输或把玩赏鉴中磕坏受损,“我相信每一个茶器都是有生命的,……”他细心地把残件一一收存好,期待有一天能找到能工巧匠,使残缺的茶器复原,延续使用。机缘巧合,曹先生没想到几年以后,因茶种因,因器结缘,自己倒成了一位锔瓷艺人。
如今,在山上,曹先生大部分时候都窝在锔艺工作室里,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就像一个手艺人那样。
他的工作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锔瓷专用工具。
“工具摆放也是有次序的,绝不能放乱,师傅交代过的。”曹先生说的锔艺师傅,便是当今中国锔瓷第一人一一王老邪。
锔瓷是一门细致活,锔瓷时碎片越多、锔钉越小、器身越薄,锔补的难度就越高。基本心法是心静心细,基本技法是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技法是容易掌握的,是可以练至娴熟的。但对于锔瓷艺术,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修复,那是匠活,而修复后还有更高层次的观赏把玩价值,有提升甚至是超越,这才是锔瓷艺术。”
因此,在每一个残器修复之前,他都需要再三斟酌,根据材质、造型、功能、色泽、裂缝走向等等反复琢磨,如何修补得更巧妙更美观,这相当于二次创作,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更需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美学理念。曹先生近年来完成的锔瓷作品,就融入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掌握和理解。
比如,一只台湾知名晓芳窑的汝窑茶杯,他在杯沿包上了金边,杯内嵌了一小颗银钉,既掩盖了破损痕迹,其金属色泽与汝窑瓷器的质地互相映衬,更显精巧别致。
比如,一只瓷杯崩口裂缝,他打了一张荷叶状铜片将崩处包裹,又在杯内裂缝处锔上一枚鱼形铜钉,锔好倒上茶水,有“鱼”在水中游,有“荷叶”在杯口呼应,设计之妙趣不言而喻。
其信手写下的《锔活手记》,虽寥寥几字,亦意趣盎然,见心见人。
如,一只素净的蓝花瓷杯,他在杯内沿锔了一个月牙状的铜钉,锔好后,用此杯饮茶,一轮“弯月”水上荡漾,恰好便是“夜色如水,月如钩!”
如,一把紫砂壶,壶盖磕损,壶纽崩缺。《锔活手记里》有:“这是神仙摔坏的吗?还是神的孩子在喝茶?坏得这么有个性。好吧,换纽,镶嵌,且用且珍惜。”
如,某一日的《锔活手记》:柴窑青瓷,青瓷釉性脆易崩,平锔31颗,11个镶嵌。
如,又一日的《锔活手记》:“柴烧茶碗,窑裂造成宽1.2厘米长6厘米的裂缝,碗底粘板造成约6×6厘米的伤痕,补缝,装底,锔钉,镶嵌,耗时4天,终成,乐……。是为记。” 锔无定法,一器一法是为法。
从锔匠活到锔瓷艺术,不只一步之遥。
每一颗锔钉、每一片镶片都是曹先生一锤锤打出来的,枣核钉、蝴蝶钉、花钉、鱼形钉等等,形态各异,因器而用。“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器物,就像是自我修行的一次圆满,内心顿时充满了无法表达的喜悦。”
“锔瓷在今天,或许已经超越了锔补修复的概念,那些茶器不一定名贵,但因为与茶器主人有了一种陪伴的情谊而显得尤为珍贵,”曹先生说,“每一个带茶器修复的人上山来,都会给我讲自己与茶器的故事,我听完了故事,喝完了茶,才会去锔补。”
曹先生工作台的旁边,一些待修复的残裂玉器、瓷器、陶器在静静等待。
等待妙手之下的重生。
庆励手造
手艺原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但一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普及,使得许多传统手艺渐渐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机械化工厂里统一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成品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万人同器,千篇一律,“用坏了就丢掉”成了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但有那么一些崇尚手艺精神的人渐渐发现,原来在中国手工传统文化里蕴藏着自古以来的人生智慧和功夫,他们于是重新关注,并身体力行地留住手艺,传承技艺。
曹庆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崇尚手艺精神的人。
中国古人讲求格物致知,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而后可知人生百态。曹先生的锔活过程,也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悟,由茶及器,由器及艺,由艺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茶,循环往复,积累提升,“锔,其表为修复之技艺,其里乃圆容之人生智慧。”
除了锔活,曹先生还手工打造了不少器皿用具,称为“庆励手造”。
以茶器为主,如茶则、茶匙、茶箕、壶承,以及香道用具,香箸、香铲、香匙、香夹、香押等等,材质多采用铜质、银质,或竹质,甚至还有石质。“庆励手造”的手工作品,精致、美观、实用,充满了人文气息,每一件都经手工捶打百余次,这才初现铜质凹凸的肌理感,或经打磨上百次,这才有银质或竹质的光滑如玉的手感,这种触感,这种视感,才能诠释出手造精神的拙朴与难能可贵。
每打造一个手工器具,曹先生都在跟器具谈话。是什么人会用,是如何用,是怎样打造才更自然更方便。他不想被社会潮流所引导,他想做自己或朋友能享受的茶器,争取每一件茶器,都能体现出或雅、或拙、或静的意境,其创作理念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天地自然万物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从《庆励手记》也可见一斑——
某日,紫铜壶承,盛,载也。
某日,纯银茶则,河水一担值三文。
某日,紫铜茶则,吾好其色。
某日,撩云,竹茶匙也。
又某日,纯银加黄铜茶箕,新器型也。
又某日,纯银茶则,则上刻一云,白云生远岫,摇曳人晴空。
又某日,铜质茶则,则上刻一鱼,子非鱼而焉知鱼之乐。
又某日,纯银茶则,则上刻一花,彼岸花也。
曹先生说:“我做这些手工,是希望家人和朋友能从生命中找到快乐,这么一些手工作品应该可以与人的心灵符号相对接。”他喜欢手工制作的东西,他说那里面有手艺人的思想,有手艺人的体温,手工就是对时间的尊重和敬畏。
结语
曹先生说,自己就是一个手艺人。
他过的就是一个传统手艺人应该过的日子,平时不是在喝茶,就是在工作室里系着围裙、笼着袖套,“叮叮当当”做手工活,因为是喜欢做的事情,常常一做就到半夜。工作室的落地大窗外面,是大片的毛栗子树,往往树上栖息的鸟儿都睡了,他还没有。
“夜半下山的时候,汽车引擎响声常常会惊动到那些小邻居。它们早就睡下的。”
曹先生脸上掠过一抹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