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曹庆励:像手艺人那样过日子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了红了
  中国,南方,柳州,
  有一个山头,
  山腰迤逦静处,
  藏一引茶事空间,
  隐一位手工艺人,
  ——他是曹庆励,
  他像传统手艺人那样过日子……
  莫逆之交
  一年前,路过一个茶书院,识得一位曹庆励。
  彼时,茶书院里颇有些大动静,敲钉的敲钉,凿墙的凿墙,叮叮当当。
  门前,一株鸡爪槭。还有一株清明柳。正说着:“门前种柳,越种越有,……”有人闻声从门里出来,正好打了个照面。
  这便是曹先生——看不出岁数,不是太新,当然也不是太陈,正是妥妥当当的年份。只是略有点口讷,他搓一下手,他点一根烟,他反手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
  噼啪、噼啪。
  腾起一小蓬一小蓬的粉尘。
  有的茶,一呷之下,似曾相逢过,仿佛前世的莫逆之交。有的人,一见之下,亦有此相。胡适先生晚年的时候,说到鲁迅,他说:“鲁迅,那是我们的人。”与曹先生这个照面,也已知,这是我们自己人。
  茶书院的装饰正在施工,一墙、一梁、一梯、一隔、一厢,潦潦一瞥,已见用心,已有韵味。
  设计师正是曹先生。
  那个山头
  曹先生的私人茶事空间——“那个山头”,就在城市边缘的一个山头上。
  “那个山头”专事私人饮茶,兼茶器手工打造。
  南方的冬季总是姗姗来迟,此刻上山,冬日暖阳正好,青山依旧苍翠如黛,路旁的山芦苇摇曳相随,毛栗子树几乎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梢上,依旧挂着一两颗晚熟的栗子,不知名的山雀不时从草丛中扑啦啦飞起,又扑啦啦飞落,据说,倘若运气好,还可以遇到野山鸡,在阳光下,拖着五彩斑斓的长尾巴,慢悠悠飞过。
  顺着山道上寻,路转折处,忽见一小院。
  这个小院,便是“那个山头”。
  这个没有院墙的小院,这个杂草随意生长的小院,一切都未加刻意收拾。一两株番石榴树、三四竿竹子,恣意生长:五六块老石雕、杂七杂八的瓦罐瓦当,随意搁放。彼此相安无事!或许主人们没有多想,却也暗合了“中和”的传统美学意味。
  山风呼咻咻来,辰光静默默去。
  未得饮茶,已生茶意。
  “吱呀”推开木门,便是静谧舒适的茶室。
  空间虽小,区域和层次设计却巧妙而不着痕迹,各式茶盏,各种茶壶,其中有不少是曹先生自己锔的锔活作品和手造作品,以及,有姿态的山归来插花,有腔调的古琴,有态度的茶书,有造型的明代青石刻社公人物造像……冬日阳光透过木窗棂,直射进来,给照射到的地方镀上了一层金边,被照到的什物仿佛刚刚清醒过来,带着活泼惊愕的表情。
  金色的光束里,连细尘也飞旋起来。
  无声地、快活地低徊轻舞。
  锔瓷手艺
  离茶室十米开外,即是曹先生的铜艺工作室。
  “锔瓷”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是指用金属锔修复瓷器,打上铜丁,锔好的瓷器依旧能盛水不漏,体现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生活智慧。中国有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个古老技艺。明代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的记载中对这门瓷器修补手艺表示了极大的惊异和佩服。
  早几年前,曹先生就代理了一些台湾名家的手工陶制茶器在大陆的经销。这期间,每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茶器在长途运输或把玩赏鉴中磕坏受损,“我相信每一个茶器都是有生命的,……”他细心地把残件一一收存好,期待有一天能找到能工巧匠,使残缺的茶器复原,延续使用。机缘巧合,曹先生没想到几年以后,因茶种因,因器结缘,自己倒成了一位锔瓷艺人。
  如今,在山上,曹先生大部分时候都窝在锔艺工作室里,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就像一个手艺人那样。
  他的工作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锔瓷专用工具。
  “工具摆放也是有次序的,绝不能放乱,师傅交代过的。”曹先生说的锔艺师傅,便是当今中国锔瓷第一人一一王老邪。
  锔瓷是一门细致活,锔瓷时碎片越多、锔钉越小、器身越薄,锔补的难度就越高。基本心法是心静心细,基本技法是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技法是容易掌握的,是可以练至娴熟的。但对于锔瓷艺术,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修复,那是匠活,而修复后还有更高层次的观赏把玩价值,有提升甚至是超越,这才是锔瓷艺术。”
  因此,在每一个残器修复之前,他都需要再三斟酌,根据材质、造型、功能、色泽、裂缝走向等等反复琢磨,如何修补得更巧妙更美观,这相当于二次创作,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更需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美学理念。曹先生近年来完成的锔瓷作品,就融入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掌握和理解。
  比如,一只台湾知名晓芳窑的汝窑茶杯,他在杯沿包上了金边,杯内嵌了一小颗银钉,既掩盖了破损痕迹,其金属色泽与汝窑瓷器的质地互相映衬,更显精巧别致。
  比如,一只瓷杯崩口裂缝,他打了一张荷叶状铜片将崩处包裹,又在杯内裂缝处锔上一枚鱼形铜钉,锔好倒上茶水,有“鱼”在水中游,有“荷叶”在杯口呼应,设计之妙趣不言而喻。
  其信手写下的《锔活手记》,虽寥寥几字,亦意趣盎然,见心见人。
  如,一只素净的蓝花瓷杯,他在杯内沿锔了一个月牙状的铜钉,锔好后,用此杯饮茶,一轮“弯月”水上荡漾,恰好便是“夜色如水,月如钩!”
  如,一把紫砂壶,壶盖磕损,壶纽崩缺。《锔活手记里》有:“这是神仙摔坏的吗?还是神的孩子在喝茶?坏得这么有个性。好吧,换纽,镶嵌,且用且珍惜。”
  如,某一日的《锔活手记》:柴窑青瓷,青瓷釉性脆易崩,平锔31颗,11个镶嵌。
  如,又一日的《锔活手记》:“柴烧茶碗,窑裂造成宽1.2厘米长6厘米的裂缝,碗底粘板造成约6×6厘米的伤痕,补缝,装底,锔钉,镶嵌,耗时4天,终成,乐……。是为记。”   锔无定法,一器一法是为法。
  从锔匠活到锔瓷艺术,不只一步之遥。
  每一颗锔钉、每一片镶片都是曹先生一锤锤打出来的,枣核钉、蝴蝶钉、花钉、鱼形钉等等,形态各异,因器而用。“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器物,就像是自我修行的一次圆满,内心顿时充满了无法表达的喜悦。”
  “锔瓷在今天,或许已经超越了锔补修复的概念,那些茶器不一定名贵,但因为与茶器主人有了一种陪伴的情谊而显得尤为珍贵,”曹先生说,“每一个带茶器修复的人上山来,都会给我讲自己与茶器的故事,我听完了故事,喝完了茶,才会去锔补。”
  曹先生工作台的旁边,一些待修复的残裂玉器、瓷器、陶器在静静等待。
  等待妙手之下的重生。
  庆励手造
  手艺原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但一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普及,使得许多传统手艺渐渐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机械化工厂里统一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成品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万人同器,千篇一律,“用坏了就丢掉”成了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但有那么一些崇尚手艺精神的人渐渐发现,原来在中国手工传统文化里蕴藏着自古以来的人生智慧和功夫,他们于是重新关注,并身体力行地留住手艺,传承技艺。
  曹庆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崇尚手艺精神的人。
  中国古人讲求格物致知,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而后可知人生百态。曹先生的锔活过程,也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悟,由茶及器,由器及艺,由艺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茶,循环往复,积累提升,“锔,其表为修复之技艺,其里乃圆容之人生智慧。”
  除了锔活,曹先生还手工打造了不少器皿用具,称为“庆励手造”。
  以茶器为主,如茶则、茶匙、茶箕、壶承,以及香道用具,香箸、香铲、香匙、香夹、香押等等,材质多采用铜质、银质,或竹质,甚至还有石质。“庆励手造”的手工作品,精致、美观、实用,充满了人文气息,每一件都经手工捶打百余次,这才初现铜质凹凸的肌理感,或经打磨上百次,这才有银质或竹质的光滑如玉的手感,这种触感,这种视感,才能诠释出手造精神的拙朴与难能可贵。
  每打造一个手工器具,曹先生都在跟器具谈话。是什么人会用,是如何用,是怎样打造才更自然更方便。他不想被社会潮流所引导,他想做自己或朋友能享受的茶器,争取每一件茶器,都能体现出或雅、或拙、或静的意境,其创作理念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天地自然万物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从《庆励手记》也可见一斑——
  某日,紫铜壶承,盛,载也。
  某日,纯银茶则,河水一担值三文。
  某日,紫铜茶则,吾好其色。
  某日,撩云,竹茶匙也。
  又某日,纯银加黄铜茶箕,新器型也。
  又某日,纯银茶则,则上刻一云,白云生远岫,摇曳人晴空。
  又某日,铜质茶则,则上刻一鱼,子非鱼而焉知鱼之乐。
  又某日,纯银茶则,则上刻一花,彼岸花也。
  曹先生说:“我做这些手工,是希望家人和朋友能从生命中找到快乐,这么一些手工作品应该可以与人的心灵符号相对接。”他喜欢手工制作的东西,他说那里面有手艺人的思想,有手艺人的体温,手工就是对时间的尊重和敬畏。
  结语
  曹先生说,自己就是一个手艺人。
  他过的就是一个传统手艺人应该过的日子,平时不是在喝茶,就是在工作室里系着围裙、笼着袖套,“叮叮当当”做手工活,因为是喜欢做的事情,常常一做就到半夜。工作室的落地大窗外面,是大片的毛栗子树,往往树上栖息的鸟儿都睡了,他还没有。
  “夜半下山的时候,汽车引擎响声常常会惊动到那些小邻居。它们早就睡下的。”
  曹先生脸上掠过一抹歉意。
其他文献
由5家茶企分别选送的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正山小种、白毫银针和福州茉莉花茶等5款福建名茶,合纵连横,组成“闽茶骄傲”,可谓阵容强大。  然而,它们的品质是否名副其实?是否可以成为闽茶的佼佼者?  自卖自夸,肯定没有说服力。于是,我们在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邀请了四位资深茶学专家,形成评审专家组,按照国家规定的审评标准,对这5款闽茶展开“四堂会审”。  经过近3个小时的反复审评、比对和讨论,专
期刊
茶画同理,品境同韵,画家好茶,情有独钟。历代画家画茶是寄一份清雅淡泊、悠闲自适的隐士情怀。  苏东坡曾对茶与画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晰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就是说,茶与画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内涵与美感却是相通的。所以很多茶画高手,本身就是诗书画或者其他才艺皆通的艺术家,在画上题诗,诗画同赏,别有韵味。著名写意花鸟画家王来文先生正是这样
期刊
如果说在国内六大茶类百花齐放的话,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红茶毋庸置疑地占据了领导地位,茶叶消费的80%都是红茶,尤其是在欧美市场。400年前,那位远在英国的王后,挨不过漫漫冬日的阴冷下午,冲一杯暖心的红茶,佐几碟精致的小点,造就了英式下午茶的范例。自此,它就成为世界人们不可缺少的饮料,并演变出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关于红茶的鼻祖早有定论,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代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
期刊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茶和书法历来有着深厚的因缘。茶源自山川,书法师法自然。从种植、采摘、制作、品饮,茶汲取了山川丰厚的内蕴,跃动着纯净的气息;同样,笔墨纸砚亦来自纯天然材质,经过水墨交融的书写,呈现出古典的清雅之意。品茶悟道,书写养心,合力勾勒出东方文化版图的轮廓。  作为国内重点茶产地,福建不仅汇集众多顶级名茶,亦散发着浓郁的人文底蕴。作为“闽茶骄傲”的书写者,福建青年书法家黄映恺对茶与书法在精神
期刊
以茶为名,却并非茶饮,“肉骨茶”大抵会让很多人误会。作为一种流行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肉骨茶,其实是一道猪肉药材汤,汤料完全没有茶叶的成份。茶有千万种,由华侨首创的这盏茶,引出的是20世纪初的一些往事。  相传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生活条件很差,由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风湿病。为了治病祛寒,开拓者们用了各种药材和猪骨煲汤,以期达到祛病和养身的目的。只是,这汤虽好,长久饮食,未免
期刊
零零后的小鲜肉组团成社抢占着大众的娱乐视野:九零后的总裁高声宣扬着“明年发一个亿的利润让员工开心”;八零后正在而立之年褪去着青涩;七零后在经历浮华后参悟着其中的深刻,以期不惑。  青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划分的,年龄不超过45岁,最具活力的庞大群体,当下在诸多的领域,正以主力军身份无可争议的成为了行业的中坚力量。茶行业也不例外。2014年11月刚刚成立的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青年分会,正是茶届青年们彰显
期刊
几张素雅的粗麻布,一组粗朴的柴烧茶器,二三片灰瓦作点心碟,随手洒下几枚黄透的银杏叶,就是一方茶席。  和着女声独唱《赵州禅茶颂》的妙音,穿着一身紫色棉麻服的游祥洲,与僧众一道围坐席前。他闭眼,深呼吸,冥想,击磬,气氛空灵庄严。  这是他为第九届世界禅茶大会设计的节目,名叫《全茶是禅,全禅是茶》,意在借由一杯茶,悟禅“‘当下’是我们唯一真实的家。在每一个正念知觉里,在每一个呼吸里,在每一个脚步里,我
期刊
唐朝陆羽的《茶经》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后经著名茶学专家考证,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时光荏苒,近些年福鼎白茶声名鹊起,价格一路飙升,白茶热也成为收藏茶品的重要一环。  走进福鼎,当地的百姓对白茶却依然表现的十分淡定。每逢春季白茶采摘制作的时节,总能在福鼎的村头巷尾或是农家的场院里看到一排排随意晾晒着的茶叶。人
期刊
南方的冬季总是伴随着春意盎然,福州城也不例外,驻足街头,任一角落满是姹紫嫣红。花,福州自然是不缺的,但不论四季变化,唯有一种花始终开在福州人的心尖,它便是洁白清香的茉莉,谐音“莫离”。  几乎与古城福州同在,早在2000多年前,茉莉花就漂洋过海落户福州。经过数百年的积淀,把茉莉花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是福州人又一智慧的创造。到了清朝,福州茉莉花茶晋升为皇家贡茶,地位不可同日而语。1985年,由于福州
期刊
在1月2日的《茶道》迎春茶友会福州主会场上,一位远道而来的嘉宾让全场掀起了新的高潮,他就是来自陶都宜兴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郁伟杰。郁老师带来一把全手工紫砂壶“新汉铎”,让茶友们一饱眼福本。郁老师应邀上台与广大茶友见面,并现场解答了茶友们关于紫砂的相关问题。  郁老师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洪泉,深得其师真传,颇受紫砂圈内外的青睐。郁老师精心设计和制作了这把“新汉铎”,把它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