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不依赖于单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以探究为基石,以探究为动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注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能完成传统“接受”式学习变为“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变革。而学生的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学习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基,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讨论为前提,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讨论、探究的机会。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与知识的奥妙。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③有利于学生思维与认识问题能力提高;④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以发挥。这些明显的优势,必定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1.巧设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这位古代教育家是十分重视培养学习兴趣的。爱因斯坦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但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学习要有动机要有兴趣,才能使内在的兴趣变成思考的动力,还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诱导,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脑任意出数,师生进行比赛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判断即对又快。教师的神速一定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习新知。
2.自主思考,提供探究的舞台
探究要以问题为前提,要想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太简单的,没有探究价值的,太难的,探究不出来。我们知道:问题空间有多大,学生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开发区”理论。即“跳一跳,摘桃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最有探究价值,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探索中来。如教应用题: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红2分钟跳194个,小明3分钟跳297个,谁跳得快?我首先创设跳绳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比两人每分钟跳的次数:小红每分钟跳194÷2=97(个),小明每分钟跳297÷3=99(个),比较得出小明跳得快;也有学生说可以比他们两人3分钟跳的次数,小红每分钟跳194÷2=97(个),3分钟跳97×3=291(个),而小明3分钟跳297个,相比得出小明跳得快;还有学生说可以比他们2分钟跳的次数:小明每分钟跳297÷3=99(个),2分钟跳97×2=198(个),而小红2分钟跳194个,比较后得出小明跳得快。接着,多媒体呈现学生的不同想法,一目了然。想想看,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能得到3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力求寻找与众不同的答案,也就说明学生有了探索的意识。
3.留有空间,确保探究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围绕任务热烈讨论时,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的打乱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探究的空间。学生的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像让学生收集各年级男女生情况、调查某地一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家庭去年水电费消费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实物展示交流收集结果。在制作统计图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相关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统计图提问题,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既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又使得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学习。
4.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的热情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正确评价,评价时要以表扬激励为主。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成功能让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数學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强调学习过程,而不是直接推导结果。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科学的探究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注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能完成传统“接受”式学习变为“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变革。而学生的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学习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基,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讨论为前提,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讨论、探究的机会。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与知识的奥妙。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③有利于学生思维与认识问题能力提高;④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以发挥。这些明显的优势,必定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1.巧设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这位古代教育家是十分重视培养学习兴趣的。爱因斯坦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但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学习要有动机要有兴趣,才能使内在的兴趣变成思考的动力,还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诱导,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脑任意出数,师生进行比赛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判断即对又快。教师的神速一定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习新知。
2.自主思考,提供探究的舞台
探究要以问题为前提,要想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太简单的,没有探究价值的,太难的,探究不出来。我们知道:问题空间有多大,学生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开发区”理论。即“跳一跳,摘桃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最有探究价值,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探索中来。如教应用题: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红2分钟跳194个,小明3分钟跳297个,谁跳得快?我首先创设跳绳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比两人每分钟跳的次数:小红每分钟跳194÷2=97(个),小明每分钟跳297÷3=99(个),比较得出小明跳得快;也有学生说可以比他们两人3分钟跳的次数,小红每分钟跳194÷2=97(个),3分钟跳97×3=291(个),而小明3分钟跳297个,相比得出小明跳得快;还有学生说可以比他们2分钟跳的次数:小明每分钟跳297÷3=99(个),2分钟跳97×2=198(个),而小红2分钟跳194个,比较后得出小明跳得快。接着,多媒体呈现学生的不同想法,一目了然。想想看,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能得到3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力求寻找与众不同的答案,也就说明学生有了探索的意识。
3.留有空间,确保探究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围绕任务热烈讨论时,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的打乱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探究的空间。学生的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像让学生收集各年级男女生情况、调查某地一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家庭去年水电费消费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实物展示交流收集结果。在制作统计图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相关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统计图提问题,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既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又使得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学习。
4.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的热情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正确评价,评价时要以表扬激励为主。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成功能让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数學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强调学习过程,而不是直接推导结果。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科学的探究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