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远古时期部落中的人类,他们不仅在森林或高原、聚居、狩猎、耕作,他们的生活中还出现了歌舞、祭典、仪式和巫术。而这些细碎的、片段化的原始人类活动,都被他们以图形的方式记录在了曾经聚居的山崖和洞穴中,這便是岩画。它既反映着原始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又作为早期人类一种不自觉对美的艺术呈现出现在美学史中。它是先民将感知映象的自我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想象进行最初的融合,后来成为近现代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不断研究的史料,对于现当代艺术绘画语言的发展更是有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史前;岩画;绘画语言;意识形态
一、岩画的起源初探
回归历史,找寻记忆。当我们来到深山野岭中 ,透过密林看到断崖上石洞中模糊、粗糙、稚拙的图像时,我们便能依稀感到一股摄人心魄的神秘力量渗透在沉默的崖石上,模糊地潦草地描绘着一种图形,或者是一种场景,稀奇古怪的造型不由让人沉醉、深思。这便是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民族史书的岩画。
众所周知,在欧洲大陆分布着相对集中的史前艺术岩洞,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地区是最重要的发源地,主要有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法国尼欧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三兄弟洞穴壁画。史前洞穴壁画和岩画最重要的时期以旧石器时代晚期为主,被世人美誉为史前艺术的“卢浮宫”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在我们国家也相继发现了阴山岩画和云南岩画。这些岩画是沉默在崖壁上洞窟中史前人类意识的集中表达,承载着远古群居部落的文化形态——传说、神话、歌谣、巫术、祭典、仪式,记录和反映着他们最初的生活状态。岩画作为史前艺术的代表,是在人类没有文字或文字记载之前先民对世界、对生活、对意识的摹画和反映,是一种“朴素的美”“不自觉的美”。先民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自由地表达着心中所要达成的效果,以图像符号、线条等不同的表现技法随意自由地摹画。而这种随意的摹画却开启了人类对审美意识的探索。
二、北方阴山岩画特征及艺术风格
大约在先秦或者更早的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将中华大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区,并且分别以青、白、红、黑、黄作为五色,以木、金、火、水、土为五行。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图腾纹样和礼仪风尚各不相同。
中国北部内蒙古阴山山脉横贯东西绵延千里,自古以来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和栖息之所。在阴山的山崖洞窟中发现许多记录游牧民狩猎、驯养、丧葬的岩画。作为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分界线的阴山,在明清之前曾是一片森林草原,兽群出没,草长莺飞,适宜牧猎文明的发展。阴山山地大部分由古老变质岩组成,所以至今发现的阴山岩画大多凿刻在坚硬、平整又粗糙的岩石上,而令人奇怪的是狩猎场面的岩画多分布于山巅,祈神、舞蹈场面多分布于山谷。故可初步推断山巅多为狩猎的区域,而山谷多为聚居区域。
阴山岩画作为北方岩画的代表,其主要题材是猎物与人物。远古人类极为朴素自然地记录、摹画着他们狩猎的胜利。阴山岩画主要运用简陋的石器,在较为平整的岩面上凿刻作画。动物主要以鹿为主,夸张的鹿角,修长的鹿身,正侧角度均有,粗犷而富有张力的线条表现出鹿的轮廓;人物则多刻画弓箭和夸张的生殖器官,体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弓箭是狩猎的主要武器,是生存的主要来源,而夸张的女性形体和强调母性的生育因素则蕴含着生命发展繁衍的寓意。构图和谐,聚散有致,线条稚拙生趣,造型夸张生动。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大坝沟岩画描绘出一场生动激烈的围猎场面:体型巨大健硕的野牛、野鹿、野羊,被夸张的犄角体现出厚实雄壮的体积感和力量感,它们被原始先民训化后的猎犬围困在中央无法挣脱,垂死的野鹿充满着凝神迎战的悲壮气势。场面震撼真实,绘制者生动逼真的表现让人感到对生命的敬畏。
阴山岩画记录游牧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世界,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别具一格的构图完美组合,稚拙粗犷的线条抽象化的符号表达,都会给现当代艺术源源不断的启示。
三、云南地区岩画特征及艺术风格
云南地区沧源岩画是距今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较多反映古滇人嗜血的祭俗。图形中人物和动物集中分布,人物衣着牛角头饰,身披鸟羽,围绕一圈,动作轻盈舒展、起伏挪动,或歌舞、或并行、或叠立、或俯身、或跪拜,装饰奇特姿态各异,似翩翩起舞。这或许是古滇人祭祀时跳的一种原始傩舞,又或许是运用牛羊作为祭祀供品的祭典仪式。
佤族岩画,有一些图案则主要表现耕作、畜牧的场景。体型硕大健壮的野牛身上有一根或两根长长的线牵引,在野牛的前面或后面均有人物或吆喝、或鞭策、或驱赶、或引导,野牛均呈侧面形象,简洁而真实,姿态生动写实,或许是在表现原始部落人驯化野牛的场景。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因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土地呈现出璀璨的红色,岩石中也富含铁质矿物(赤铁矿)。农耕劳作后新翻的泥土在亚热带高温阳光的映射下,山岩和大地呈现出火红的景象,加之原始先民渐渐会使用刀耕和火种,使得云南地区的原始人类对红色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会选取一个神秘的山洞,用从岩石中提取的赤铁矿和着牛血进行画画,出于一种难以解释的祭祀目的在崖壁上或山洞中画上一些图形,有的是人,有的是神,还有牛、猪、狗和其他动物。很多图像至今已被学者证明并非是用来装饰原始民族住所的,也并不是用来欣赏和愉悦审美的,而是巫术、宗教、祭祀活动的产物,是崇拜和祈拜的对象。
麻栗坡县大王岩一号崖画中绘有两个高达数米的裸体人物巨像。他们头戴疑似巫术的面具,椭圆的面部被绘以红白两部分,更加充满神秘感和庄严感,黑色的头发披散着,头部和脚底有类似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图案。巨像双手双脚微微伸展,步履轻盈,姿态婀娜,有起伏运动的趋势。在巨像下面有三头牛和人以及其他动物,这些图案在巨像的衬托下显得非常渺小。整幅岩画渲染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感和控制感,观之不由肃然起敬。当地壮族把巨像视为古老的守护神,每年七月初一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 另外,考古学家证实在云南沧源、耿马、宜良等地岩画中有明显描绘太阳或星辰的符号。日月交辉,万物生老病死,氣候交替,四季更迭,都会影响着原始人类狩猎和生存,所以这些星辰和太阳的符号很有可能是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
四、岩画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
1950年以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和欧洲占据主流地位,但作为传统的延续,对人物形象的迷恋却一直引领着回归人物回归自然的潮流。对这种造型方式起到决定作用的艺术家以法国的让·杜布菲为代表。他的艺术被视为不定形艺术背后的驱策动力,在人物中寻求一种最初的野性的表达力,而这种表达力的原始素材就是沉默在崖壁洞穴中上千年的岩画艺术。
岩画中生动夸张的原始力量、野性力量、生命的力量给杜布菲强烈的感受力。杜布菲的艺术作品重视绘画中的视觉作用,带给观者深深的震撼力。他试图摆脱正常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逻辑,以一种“不自觉的”精神病人艺术以及儿童艺术的绘画语境来表达,这也契合了原始人类在人类进化的童年时代思维发展的某些特征。
杜布菲曾这样说:“艺术就是激活我们的想象力,这才使得艺术价值珍贵而永恒。”就是出于这种对原始野性意味和自由稚拙艺术表现形式的狂热,杜布菲在题材和工具以及技法中加入了很多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运用矿物颜色和泥土、沙子以及固定剂等调和剂将它们搅拌后,做出一个厚厚的底子,然后再在上面用涂鸦的手法将其胡涂乱抹在表面上,使得整个底子厚重粗糙而又支离破碎。这种肌理非常接近岩石表面斑斑驳驳的纹理,而且这种方式恰恰与史前原始先民运用赤铁矿与泥土和着牛血,在岩洞中作画的技法,不谋而合。
杜布菲的作品中经常有表现母牛的形象和成年裸女的形象,从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有法国拉斯科洞窟中《野牛》和旧石器时期雕塑《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的影子。岩画艺术的魅力对杜布菲艺术作品的影响可见一斑。
五、结语
岩画作为原始文化中,对美的不自觉的艺术活动,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思维发展的某些特征,以稚拙的线条、抽象的图案、神秘的场景,将感知和想象进行最初的融合,创造出了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品所呈现的精致风貌和绘画语言,对于东西方艺术的影响都是惊人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马晓琳.西方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史峰.野性的力量—杜布菲的艺术[J].世界美术,2006(1).
[4]光翟.创世纪—留在岩壁上的艺术[J].美术,1987(8).
[5]付爱民.当代少数民族美术研究问题概述[J].美术观点,2004(7).
[6]候明.阴山岩画的现代解读与绘画语言的思[J].美术研究,2011(3).
[7]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5).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关键词:史前;岩画;绘画语言;意识形态
一、岩画的起源初探
回归历史,找寻记忆。当我们来到深山野岭中 ,透过密林看到断崖上石洞中模糊、粗糙、稚拙的图像时,我们便能依稀感到一股摄人心魄的神秘力量渗透在沉默的崖石上,模糊地潦草地描绘着一种图形,或者是一种场景,稀奇古怪的造型不由让人沉醉、深思。这便是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民族史书的岩画。
众所周知,在欧洲大陆分布着相对集中的史前艺术岩洞,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地区是最重要的发源地,主要有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法国尼欧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三兄弟洞穴壁画。史前洞穴壁画和岩画最重要的时期以旧石器时代晚期为主,被世人美誉为史前艺术的“卢浮宫”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在我们国家也相继发现了阴山岩画和云南岩画。这些岩画是沉默在崖壁上洞窟中史前人类意识的集中表达,承载着远古群居部落的文化形态——传说、神话、歌谣、巫术、祭典、仪式,记录和反映着他们最初的生活状态。岩画作为史前艺术的代表,是在人类没有文字或文字记载之前先民对世界、对生活、对意识的摹画和反映,是一种“朴素的美”“不自觉的美”。先民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自由地表达着心中所要达成的效果,以图像符号、线条等不同的表现技法随意自由地摹画。而这种随意的摹画却开启了人类对审美意识的探索。
二、北方阴山岩画特征及艺术风格
大约在先秦或者更早的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将中华大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区,并且分别以青、白、红、黑、黄作为五色,以木、金、火、水、土为五行。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图腾纹样和礼仪风尚各不相同。
中国北部内蒙古阴山山脉横贯东西绵延千里,自古以来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和栖息之所。在阴山的山崖洞窟中发现许多记录游牧民狩猎、驯养、丧葬的岩画。作为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分界线的阴山,在明清之前曾是一片森林草原,兽群出没,草长莺飞,适宜牧猎文明的发展。阴山山地大部分由古老变质岩组成,所以至今发现的阴山岩画大多凿刻在坚硬、平整又粗糙的岩石上,而令人奇怪的是狩猎场面的岩画多分布于山巅,祈神、舞蹈场面多分布于山谷。故可初步推断山巅多为狩猎的区域,而山谷多为聚居区域。
阴山岩画作为北方岩画的代表,其主要题材是猎物与人物。远古人类极为朴素自然地记录、摹画着他们狩猎的胜利。阴山岩画主要运用简陋的石器,在较为平整的岩面上凿刻作画。动物主要以鹿为主,夸张的鹿角,修长的鹿身,正侧角度均有,粗犷而富有张力的线条表现出鹿的轮廓;人物则多刻画弓箭和夸张的生殖器官,体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弓箭是狩猎的主要武器,是生存的主要来源,而夸张的女性形体和强调母性的生育因素则蕴含着生命发展繁衍的寓意。构图和谐,聚散有致,线条稚拙生趣,造型夸张生动。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大坝沟岩画描绘出一场生动激烈的围猎场面:体型巨大健硕的野牛、野鹿、野羊,被夸张的犄角体现出厚实雄壮的体积感和力量感,它们被原始先民训化后的猎犬围困在中央无法挣脱,垂死的野鹿充满着凝神迎战的悲壮气势。场面震撼真实,绘制者生动逼真的表现让人感到对生命的敬畏。
阴山岩画记录游牧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世界,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别具一格的构图完美组合,稚拙粗犷的线条抽象化的符号表达,都会给现当代艺术源源不断的启示。
三、云南地区岩画特征及艺术风格
云南地区沧源岩画是距今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较多反映古滇人嗜血的祭俗。图形中人物和动物集中分布,人物衣着牛角头饰,身披鸟羽,围绕一圈,动作轻盈舒展、起伏挪动,或歌舞、或并行、或叠立、或俯身、或跪拜,装饰奇特姿态各异,似翩翩起舞。这或许是古滇人祭祀时跳的一种原始傩舞,又或许是运用牛羊作为祭祀供品的祭典仪式。
佤族岩画,有一些图案则主要表现耕作、畜牧的场景。体型硕大健壮的野牛身上有一根或两根长长的线牵引,在野牛的前面或后面均有人物或吆喝、或鞭策、或驱赶、或引导,野牛均呈侧面形象,简洁而真实,姿态生动写实,或许是在表现原始部落人驯化野牛的场景。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因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土地呈现出璀璨的红色,岩石中也富含铁质矿物(赤铁矿)。农耕劳作后新翻的泥土在亚热带高温阳光的映射下,山岩和大地呈现出火红的景象,加之原始先民渐渐会使用刀耕和火种,使得云南地区的原始人类对红色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会选取一个神秘的山洞,用从岩石中提取的赤铁矿和着牛血进行画画,出于一种难以解释的祭祀目的在崖壁上或山洞中画上一些图形,有的是人,有的是神,还有牛、猪、狗和其他动物。很多图像至今已被学者证明并非是用来装饰原始民族住所的,也并不是用来欣赏和愉悦审美的,而是巫术、宗教、祭祀活动的产物,是崇拜和祈拜的对象。
麻栗坡县大王岩一号崖画中绘有两个高达数米的裸体人物巨像。他们头戴疑似巫术的面具,椭圆的面部被绘以红白两部分,更加充满神秘感和庄严感,黑色的头发披散着,头部和脚底有类似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图案。巨像双手双脚微微伸展,步履轻盈,姿态婀娜,有起伏运动的趋势。在巨像下面有三头牛和人以及其他动物,这些图案在巨像的衬托下显得非常渺小。整幅岩画渲染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感和控制感,观之不由肃然起敬。当地壮族把巨像视为古老的守护神,每年七月初一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 另外,考古学家证实在云南沧源、耿马、宜良等地岩画中有明显描绘太阳或星辰的符号。日月交辉,万物生老病死,氣候交替,四季更迭,都会影响着原始人类狩猎和生存,所以这些星辰和太阳的符号很有可能是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
四、岩画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
1950年以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和欧洲占据主流地位,但作为传统的延续,对人物形象的迷恋却一直引领着回归人物回归自然的潮流。对这种造型方式起到决定作用的艺术家以法国的让·杜布菲为代表。他的艺术被视为不定形艺术背后的驱策动力,在人物中寻求一种最初的野性的表达力,而这种表达力的原始素材就是沉默在崖壁洞穴中上千年的岩画艺术。
岩画中生动夸张的原始力量、野性力量、生命的力量给杜布菲强烈的感受力。杜布菲的艺术作品重视绘画中的视觉作用,带给观者深深的震撼力。他试图摆脱正常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逻辑,以一种“不自觉的”精神病人艺术以及儿童艺术的绘画语境来表达,这也契合了原始人类在人类进化的童年时代思维发展的某些特征。
杜布菲曾这样说:“艺术就是激活我们的想象力,这才使得艺术价值珍贵而永恒。”就是出于这种对原始野性意味和自由稚拙艺术表现形式的狂热,杜布菲在题材和工具以及技法中加入了很多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运用矿物颜色和泥土、沙子以及固定剂等调和剂将它们搅拌后,做出一个厚厚的底子,然后再在上面用涂鸦的手法将其胡涂乱抹在表面上,使得整个底子厚重粗糙而又支离破碎。这种肌理非常接近岩石表面斑斑驳驳的纹理,而且这种方式恰恰与史前原始先民运用赤铁矿与泥土和着牛血,在岩洞中作画的技法,不谋而合。
杜布菲的作品中经常有表现母牛的形象和成年裸女的形象,从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有法国拉斯科洞窟中《野牛》和旧石器时期雕塑《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的影子。岩画艺术的魅力对杜布菲艺术作品的影响可见一斑。
五、结语
岩画作为原始文化中,对美的不自觉的艺术活动,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思维发展的某些特征,以稚拙的线条、抽象的图案、神秘的场景,将感知和想象进行最初的融合,创造出了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品所呈现的精致风貌和绘画语言,对于东西方艺术的影响都是惊人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马晓琳.西方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史峰.野性的力量—杜布菲的艺术[J].世界美术,2006(1).
[4]光翟.创世纪—留在岩壁上的艺术[J].美术,1987(8).
[5]付爱民.当代少数民族美术研究问题概述[J].美术观点,2004(7).
[6]候明.阴山岩画的现代解读与绘画语言的思[J].美术研究,2011(3).
[7]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5).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