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就是经典理论著作也没有专门阐述过这个问题。慢慢地演练太极拳架好像是天经地义的,“慢练就是慢练,还需要说为什么吗”。
太极拳所包括的内容大概有四个方面:1.攻法;2.架子;3.推手;4.散手。武派太极拳家李亦的著作《走架打手行功要言》,论述了架子与推手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从练架子与练推手的目的说起,后又涉及到了推手与散手的关系。文章开头便说,欲“四两拨千斤”,则须“引进落空”;又一步步地推理,最后得出结论:为了使肢体符合推手和散手的技术要求,“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换句话说,经过长时间缓慢地练拳架,肢体逐渐实现了动力定型,以至于以较快的速度打拳也不会变形散架;即使是在推手、散手时,也会形成不假思索地自动反应。拙文就是对缓慢地练习太极拳架是出于技击需要的有关阐述。
一般拳术大多以直劲、快劲为主,以发挥人体先天自然本能。就战略思想而言,太极拳并不以充分发挥人的先天自然本能为训练目的。所谓“不以充分发挥人的先天自然本能”并不是说太极拳是反自然的。太极拳是理性化思考的结果,通过对其它技击形式的反思,认识到一般拳术是强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者。太极拳认为在技击中,通过“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有可能达到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的理想境界。打太极拳需要认真学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不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缓慢练习,学会架子后不久即进行快练,往往会使拳架动作一滑而过,成为顿挫明显的外家拳。太极拳也曾叫“长拳”,但不是现代意义的长拳,是指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太极拳之长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引进落空,要练就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的防守功夫;二是指四两拨千斤,要练就挤按、采肘靠的进攻功夫。这些技术都需要肢体节节贯穿、连绵不断,绵里裹铁、刚柔兼济,周身一家、上下相随,精神意气、内外相合,“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30年代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杨澄甫先生要求“不得有直劲,恐日久入于滑拳也;又恐入于硬拳也”,也是出于技击目的,慢练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基本功的慢练并不是太极拳一家独有,很多拳术入门时都需要一段时间慢练,尤其是内家拳法,无不重视慢练,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干脆把慢练拳架称之为“行桩功”。外家拳法,以气而言“外练为武”,拳术中含有大量“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动作,稍稍熟练即可以较快的速度练习,只是慢练的过程和时间比较短罢了。内家拳法,以气而言“内练为文”,与呼吸吐纳导引相结合,慢练的过程和时间则要求很长,甚至贯穿整个修炼生涯。在现代运动科学理论中,速度快的运动称为无氧运动,快速打拳时间虽然很短,打完之后却气喘嘘嘘,需要补充氧气。打太极拳速度要求比较慢,即使是连续打一两个小时,普通人也只是充汗却不喘气,不需要补充氧气,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使人体内有充足的氧气,对人体健康无伤害。打太极拳时从容不迫,可使人体持续地出现愉悦感,因而适应各个年龄段的人。青少年和中老年、体弱多病与身体强壮者,都可以从事这项运动。缓慢练习太极拳本来是为了散手技击的需要,却为人类健康作出了极大贡献。当然,慢练的太极拳并不是说越慢越好,慢到一定程度即可。传统杨式太极拳打一遍约需8分钟,最快2分钟即可完成;陈式老架打一遍约需5~8分钟,二路炮捶约3分钟;王海洲打的赵堡太极拳架大约4分钟,最快要求2分钟;马岳梁老年时打吴式快拳仅6分钟。太极拳家练拳都是快慢有度,王海洲打赵堡太极拳如游龙戏水,灵活轻松;陈小旺打二路炮捶如急风骤雨,刚强猛烈;马虹打陈式太极拳如画中江山,书卷十足;冯志强打陈式太极拳如老马奔腾,浑厚凝重;乔松茂打武派太极拳如流水高山,高贵儒雅。看这些太极拳名家演练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超越于技而达乎其道者,故美不胜收韵味无穷。
为提高锻炼效果,太极拳不但可以像八卦掌那样,同一个架子有高、中、低“三盘”练法,还可以同一个架子以慢、中、快三种不同速度进行练习。一是中速、中等高度架子,作为每天的必修主课,这种练法有利于养生,我们称它为“养架子”;二是以慢速、较低的姿势,每个动作完毕停下来几秒钟,这样打一遍拳大概需要个把小时。每隔一两天这样练习一次,有利于功力增长,我们称它为“功架子”;三是以较高的姿势、较快的速度,每隔三五天练习一次,有利于提高技击反应能力。快架子会失去一些慢架子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怎样快,均应以不失要求为度,我们称它为“打架子”。初入门者即可将“养架子”与“功架子”混合练习,只不过练“功架子”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动作正确与否。“平日走架,是知己的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稍有不合,即速改换。”“养架子”须有一定基础,才可以混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养架子”无害,“功架子”和“快架子”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中老年练习者总以适度为妙。只要掌握好尺度,许多长于技击的太极拳家不是也很长寿么?太极拳慢练虽无时间要求,但也不是无限度的,那些死气沉沉、半死不活的练法,并不是太极拳运动。一些研究表明,当运动时心跳速率加快
不超过50%时,即没有锻炼效果。一些人说练习太极拳越慢越好,作为自身体会虽未尝不可,但作为普遍规律则未必有科学根据。因为内家拳是以慢练为主的拳法,有人就批评练八卦掌时转得很快,令人眼花缭乱。其实八卦掌走圈也应多慢少快,多转少换,慢练时如太极拳。太极拳练时虽然绵绵不断,顿挫不明显,但发力时却与八卦掌、形意拳一样刚、整、顿、挫。就是说太极拳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而是二者相辅相成。健身也罢,技击也罢,都要灵活掌握、适度运用三种架子,混合练习,打破单一沉闷的练习方式。不偏执于一端,纠正那些错误见解,恢复传统太极拳本来面目,对提高太极拳运动水平不无裨益。
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迟,是技击所必须遵守的规律,太极拳亦不例外。前辈太极拳家为什么提出了“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境界呢?四两真的可以拨千斤吗?手慢真的可以打手快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不可以!”难道先辈太极拳家说的不对吗?我们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他们没有说错,主要看我们怎样去理解这些话的原意。慢练太极拳有特殊目的,慢练本身并不是目的。技击时双方出手如闪电,当对方打来之时,太极拳家练就“舍己从人”的功夫,这叫“引进落空”。为了“引进落空”,所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彼不动时重心没有移动,此时四两不可能拨倒千斤;彼微动时重心已移动,便为四两拨千斤提供了条件。对方劲力落空之后,瞬间重心不稳甚至前俯后仰,这时轻轻在对方着力点加一点所谓四两之力,对方即会应声倒地。此时发劲速度当然快于对手、力量当然大于对手,于志钧先生在他的《太极推手修炼》一书中称之为“阴阳骤变”。如果得机得势,能够做到像《苌氏武技论》中说的,下肢无论在对方的内侧还是外侧,从前面直插到其背后,还会将对方擎发出丈外。武氏太极拳论著中也有与苌氏武技论类似的技术。所谓“四两拨千斤”,不过是千斤落空在前、四两拨动在后而已,传统拳论称此为后发制人。事实上,后发之力也远不止四两,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说:“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此百钧之力比较符合技击格斗时的情形,四两之力不过是夸张和形容罢了。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互为辩证,太极拳大概更能体现这个观点。格斗技击瞬息万变,“动缓则缓随”易,“动急则急应”难。太极拳理想的技击境界首先是要“引进落空”,李亦《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开宗明义地说:“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当对方以极快的速度打来,你怎能够以很慢的速度去接手呢?这当然要快。当将对方引进落空之后,机会稍纵即逝,你怎能以很慢的速度将对方拨倒呢?这当然也要快。“彼微动,己先动”之动更要快,快从何而来?这就不是慢练拳架所能完成的了,平时也需要兼练快架子、快推手、快散手。所以李亦在《五字诀》中说要“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要“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陈长兴在《用武要言》中说要“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杨氏九诀》说要“力在惊弹走螺旋”,此时是一点也不能慢的。在各武术流派中,几乎都有“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概念,太极拳尤其重视且充分发展了这项技术。传统武术招法无数,当对方腿击搂膝、佯攻假打、拳打寸劲,或也是以后发制人等时,单一招式即难以战胜对手。太极拳也有许多其它技法,杨澄甫有极深的推手功夫,但他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仍然不厌其烦地介绍了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如果所谓推手八法或者十三势确能代表太极拳的一切技术,杨氏何必再说那么多呢?除孙式太极拳外,大多数流派都非常重视招法训练。太极拳与其它拳法一样,也要进行全面技术训练。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自王宗岳《太极拳论》问世以来,太极拳界始终奉为神明。王氏提出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的技击原则,其它理论著作虽未过多强调,但也在努力发展这种理想。《太极拳论》科学地否定了传统武术中单纯以“大快”胜“小慢”者,丰富了传统武术的战略思想。《太极拳论》说太极拳富于浪漫地夸张,给读者以无限遐思,有很高的艺术性。中国人有重文的传统,武人大多不文,这种艺术性或许无意地误导了一些人。连杨澄甫这样的大师,也误以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使燕雀在太极拳家手中飞不去,更何况一般学拳者呢?“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太极拳家出手虽慢,却能战胜多个对手,以说明慢能制快。大家心理上不敢怀疑、实践中却难以做到,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只是说其父杨健侯晚年尚能敌八九人,却并未说谁长于以慢手打快手。且不说衰迈之年是否还能对阵,即使是老年人能与青年人相敌,耄耋之年出手就一定会慢么?除非对手不加躲闪摆好架势等着挨打,否则,发力一瞬间也一定是快而不是慢。所谓慢制快者,大概是形容技法娴熟者从容不迫对敌之状罢?总之,如果望文生义地认为,太极拳慢练不是一种由慢而快的手段,误以为慢练就是目的,则一定会“枉费功夫贻叹息”。□
太极拳所包括的内容大概有四个方面:1.攻法;2.架子;3.推手;4.散手。武派太极拳家李亦的著作《走架打手行功要言》,论述了架子与推手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从练架子与练推手的目的说起,后又涉及到了推手与散手的关系。文章开头便说,欲“四两拨千斤”,则须“引进落空”;又一步步地推理,最后得出结论:为了使肢体符合推手和散手的技术要求,“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换句话说,经过长时间缓慢地练拳架,肢体逐渐实现了动力定型,以至于以较快的速度打拳也不会变形散架;即使是在推手、散手时,也会形成不假思索地自动反应。拙文就是对缓慢地练习太极拳架是出于技击需要的有关阐述。
一般拳术大多以直劲、快劲为主,以发挥人体先天自然本能。就战略思想而言,太极拳并不以充分发挥人的先天自然本能为训练目的。所谓“不以充分发挥人的先天自然本能”并不是说太极拳是反自然的。太极拳是理性化思考的结果,通过对其它技击形式的反思,认识到一般拳术是强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者。太极拳认为在技击中,通过“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有可能达到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的理想境界。打太极拳需要认真学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不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缓慢练习,学会架子后不久即进行快练,往往会使拳架动作一滑而过,成为顿挫明显的外家拳。太极拳也曾叫“长拳”,但不是现代意义的长拳,是指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太极拳之长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引进落空,要练就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的防守功夫;二是指四两拨千斤,要练就挤按、采肘靠的进攻功夫。这些技术都需要肢体节节贯穿、连绵不断,绵里裹铁、刚柔兼济,周身一家、上下相随,精神意气、内外相合,“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30年代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杨澄甫先生要求“不得有直劲,恐日久入于滑拳也;又恐入于硬拳也”,也是出于技击目的,慢练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基本功的慢练并不是太极拳一家独有,很多拳术入门时都需要一段时间慢练,尤其是内家拳法,无不重视慢练,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干脆把慢练拳架称之为“行桩功”。外家拳法,以气而言“外练为武”,拳术中含有大量“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动作,稍稍熟练即可以较快的速度练习,只是慢练的过程和时间比较短罢了。内家拳法,以气而言“内练为文”,与呼吸吐纳导引相结合,慢练的过程和时间则要求很长,甚至贯穿整个修炼生涯。在现代运动科学理论中,速度快的运动称为无氧运动,快速打拳时间虽然很短,打完之后却气喘嘘嘘,需要补充氧气。打太极拳速度要求比较慢,即使是连续打一两个小时,普通人也只是充汗却不喘气,不需要补充氧气,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使人体内有充足的氧气,对人体健康无伤害。打太极拳时从容不迫,可使人体持续地出现愉悦感,因而适应各个年龄段的人。青少年和中老年、体弱多病与身体强壮者,都可以从事这项运动。缓慢练习太极拳本来是为了散手技击的需要,却为人类健康作出了极大贡献。当然,慢练的太极拳并不是说越慢越好,慢到一定程度即可。传统杨式太极拳打一遍约需8分钟,最快2分钟即可完成;陈式老架打一遍约需5~8分钟,二路炮捶约3分钟;王海洲打的赵堡太极拳架大约4分钟,最快要求2分钟;马岳梁老年时打吴式快拳仅6分钟。太极拳家练拳都是快慢有度,王海洲打赵堡太极拳如游龙戏水,灵活轻松;陈小旺打二路炮捶如急风骤雨,刚强猛烈;马虹打陈式太极拳如画中江山,书卷十足;冯志强打陈式太极拳如老马奔腾,浑厚凝重;乔松茂打武派太极拳如流水高山,高贵儒雅。看这些太极拳名家演练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超越于技而达乎其道者,故美不胜收韵味无穷。
为提高锻炼效果,太极拳不但可以像八卦掌那样,同一个架子有高、中、低“三盘”练法,还可以同一个架子以慢、中、快三种不同速度进行练习。一是中速、中等高度架子,作为每天的必修主课,这种练法有利于养生,我们称它为“养架子”;二是以慢速、较低的姿势,每个动作完毕停下来几秒钟,这样打一遍拳大概需要个把小时。每隔一两天这样练习一次,有利于功力增长,我们称它为“功架子”;三是以较高的姿势、较快的速度,每隔三五天练习一次,有利于提高技击反应能力。快架子会失去一些慢架子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怎样快,均应以不失要求为度,我们称它为“打架子”。初入门者即可将“养架子”与“功架子”混合练习,只不过练“功架子”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动作正确与否。“平日走架,是知己的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稍有不合,即速改换。”“养架子”须有一定基础,才可以混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养架子”无害,“功架子”和“快架子”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中老年练习者总以适度为妙。只要掌握好尺度,许多长于技击的太极拳家不是也很长寿么?太极拳慢练虽无时间要求,但也不是无限度的,那些死气沉沉、半死不活的练法,并不是太极拳运动。一些研究表明,当运动时心跳速率加快
不超过50%时,即没有锻炼效果。一些人说练习太极拳越慢越好,作为自身体会虽未尝不可,但作为普遍规律则未必有科学根据。因为内家拳是以慢练为主的拳法,有人就批评练八卦掌时转得很快,令人眼花缭乱。其实八卦掌走圈也应多慢少快,多转少换,慢练时如太极拳。太极拳练时虽然绵绵不断,顿挫不明显,但发力时却与八卦掌、形意拳一样刚、整、顿、挫。就是说太极拳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而是二者相辅相成。健身也罢,技击也罢,都要灵活掌握、适度运用三种架子,混合练习,打破单一沉闷的练习方式。不偏执于一端,纠正那些错误见解,恢复传统太极拳本来面目,对提高太极拳运动水平不无裨益。
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迟,是技击所必须遵守的规律,太极拳亦不例外。前辈太极拳家为什么提出了“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境界呢?四两真的可以拨千斤吗?手慢真的可以打手快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不可以!”难道先辈太极拳家说的不对吗?我们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他们没有说错,主要看我们怎样去理解这些话的原意。慢练太极拳有特殊目的,慢练本身并不是目的。技击时双方出手如闪电,当对方打来之时,太极拳家练就“舍己从人”的功夫,这叫“引进落空”。为了“引进落空”,所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彼不动时重心没有移动,此时四两不可能拨倒千斤;彼微动时重心已移动,便为四两拨千斤提供了条件。对方劲力落空之后,瞬间重心不稳甚至前俯后仰,这时轻轻在对方着力点加一点所谓四两之力,对方即会应声倒地。此时发劲速度当然快于对手、力量当然大于对手,于志钧先生在他的《太极推手修炼》一书中称之为“阴阳骤变”。如果得机得势,能够做到像《苌氏武技论》中说的,下肢无论在对方的内侧还是外侧,从前面直插到其背后,还会将对方擎发出丈外。武氏太极拳论著中也有与苌氏武技论类似的技术。所谓“四两拨千斤”,不过是千斤落空在前、四两拨动在后而已,传统拳论称此为后发制人。事实上,后发之力也远不止四两,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说:“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此百钧之力比较符合技击格斗时的情形,四两之力不过是夸张和形容罢了。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互为辩证,太极拳大概更能体现这个观点。格斗技击瞬息万变,“动缓则缓随”易,“动急则急应”难。太极拳理想的技击境界首先是要“引进落空”,李亦《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开宗明义地说:“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当对方以极快的速度打来,你怎能够以很慢的速度去接手呢?这当然要快。当将对方引进落空之后,机会稍纵即逝,你怎能以很慢的速度将对方拨倒呢?这当然也要快。“彼微动,己先动”之动更要快,快从何而来?这就不是慢练拳架所能完成的了,平时也需要兼练快架子、快推手、快散手。所以李亦在《五字诀》中说要“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要“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陈长兴在《用武要言》中说要“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杨氏九诀》说要“力在惊弹走螺旋”,此时是一点也不能慢的。在各武术流派中,几乎都有“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概念,太极拳尤其重视且充分发展了这项技术。传统武术招法无数,当对方腿击搂膝、佯攻假打、拳打寸劲,或也是以后发制人等时,单一招式即难以战胜对手。太极拳也有许多其它技法,杨澄甫有极深的推手功夫,但他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仍然不厌其烦地介绍了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如果所谓推手八法或者十三势确能代表太极拳的一切技术,杨氏何必再说那么多呢?除孙式太极拳外,大多数流派都非常重视招法训练。太极拳与其它拳法一样,也要进行全面技术训练。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自王宗岳《太极拳论》问世以来,太极拳界始终奉为神明。王氏提出小力打大力、手慢打手快的技击原则,其它理论著作虽未过多强调,但也在努力发展这种理想。《太极拳论》科学地否定了传统武术中单纯以“大快”胜“小慢”者,丰富了传统武术的战略思想。《太极拳论》说太极拳富于浪漫地夸张,给读者以无限遐思,有很高的艺术性。中国人有重文的传统,武人大多不文,这种艺术性或许无意地误导了一些人。连杨澄甫这样的大师,也误以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使燕雀在太极拳家手中飞不去,更何况一般学拳者呢?“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太极拳家出手虽慢,却能战胜多个对手,以说明慢能制快。大家心理上不敢怀疑、实践中却难以做到,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只是说其父杨健侯晚年尚能敌八九人,却并未说谁长于以慢手打快手。且不说衰迈之年是否还能对阵,即使是老年人能与青年人相敌,耄耋之年出手就一定会慢么?除非对手不加躲闪摆好架势等着挨打,否则,发力一瞬间也一定是快而不是慢。所谓慢制快者,大概是形容技法娴熟者从容不迫对敌之状罢?总之,如果望文生义地认为,太极拳慢练不是一种由慢而快的手段,误以为慢练就是目的,则一定会“枉费功夫贻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