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一样的国学班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这是写在广州光孝寺国学班教室黑板上的一行大字,在结束星期天上午的课程前,台下听课的人会一起诵读这几句话。每个星期天上午,这里都会有老师讲授国学经典《弟子规》,听课的有十岁以下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也有不少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人独自前来。
这天,原定一个小时一节的课程延长到一个半小时。先由老师采用“平长仄短入声促”带领孩子们吟诵《弟子规》,然后是主讲李飞燕老师讲述一个带有哲理的小故事,故事讲完后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接下来有两位老师上台做示范,由台下的孩子们来发现老师刚刚的举动中包含着什么样的好品质。这两轮的互动结束之后,李老师开始教这个星期要学的《弟子规》内容,如何理解这部分内容,她让几个孩子上台用表演的形式生动地诠释出来。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堂:有听了几年的老学员,也有偶尔来旁听一两次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可以安静地坐着,也可以活跃地回答问题;当然也有孩子在说话,需要旁边的老师来提醒;有2岁大的孩子在哭闹,妈妈不得不抱着他们走出课堂;更有孩子还睡在推车里就被父母带到课堂。
蒙正学堂藏身于背靠白云山的一栋带庭院的别墅里。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全托的,大多数年龄在7岁以下。和其他幼儿园里的孩子不太一样,他们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国学。初入学一年的孩子除了要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外,还要接受礼节上的培养,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同龄读本,开始识字,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一点字。第二年,孩子们的识字量会增加,学习简单的数学,开始画画,诵读的经典难度加大,如《老子》、《中庸》、《大学》等,同时也开始学习英语。
这里没有普通学校里所谓的体育课,取而代之的是武术课;没有传统认知里的唱歌、跳舞、钢琴等课程,但有偏重古代六艺的珠算、书法、国画、吟诵等课程,乐器方面会从古琴、古筝等角度来安排。这里的孩子很注重礼节,见到老师和陌生人会主动地鞠躬问好,离开学堂的时候也会鞠躬致谢,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
无论是开在光孝寺里的国学班,还是开在别墅里的蒙正学堂,或是其他一些国学班、国学馆等,大多都很低调,不做广告,不做宣传,仅靠口耳相传的口碑吸引孩子和家长前来。蒙正学堂的创办人巫勇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学堂创办1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被质疑到慢慢被认可的过程,而学堂的生存环境得到最大改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会把国学向世界好好宣传了一番,现在大家都表示予以理解。
国学班生存现状
国学热在经历几年的热捧之后,如今已慢慢冷却,且逐渐归于理性。国内的国学班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大学生开设的新专业,二是各大高校针对企业高管、以盈利为目的的研修班,三是针对中小学生及国学爱好者开设的社会培训班。在走访光孝寺国学班、蒙正学堂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很难将它们归入上述三类国学班中,前者是完全属于公益性质的培训班,后者则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全日制私塾。
据蒙正学堂的王芸老师介绍,囿于国家现有的教育体制,像蒙正学堂这样的私塾学堂的处境非常尴尬,它们只能以一种家庭教育的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她希望自己的办学可以更合法。不过让王芸感到庆幸的是,广州和其他地方不太相同,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给与大众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像私塾这类机构是允许适当存在的,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则明显要死板许多。广州有大大小小两三百家传授传统文化的学堂,是全国私塾教育发展最快、学堂数量最多的地方。不过一般学堂很难做大,因为办学主体主要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及幼儿家长,财力有限,也有个别学堂有大的经济实体投资赞助,但毕竟是少数。
巫勇芳提到,由于国学堂在硬件设施方面没有规模较大的幼儿园那么完备,加上教学资质存在争议,让不少想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家长有些质疑和担心,这种矛盾总是会有的。不过她也反映,对国学认识较为清晰的家长,一般都不会太过在意这些。
李飞燕开设国学班已经8年多了,依托于光孝寺这一佛教名刹,她坦言一路走来受益诸多。光孝寺是广州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寺院,六祖慧能曾在该寺的菩提树下受戒,开创佛教南宗,著名的“风动还是幡动”就产生于此。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在光孝寺住过一个春天。光孝寺历史悠久,香火鼎盛,这里的国学班得到了寺院方丈的大力支持,场地是光孝寺提供的,教材是光孝寺出资印的,奖品、办公设备主要是由光孝寺提供,也有家长的捐助。加上李飞燕和她的团队管理有方,国学班这么多年来还没有遇到过财政紧缺的困境,对此她感到很欣慰。
这支完全公益的国学团队,开班以来听课学员已经过万,如今已在佛山仁寿寺同样开设一家藏身于寺庙的国学班,并带动不少学员在广东省内的肇庆、江门等地开办国学班,李飞燕的团队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培训支持。
先做人后学文
光孝寺国学班每逢周日开课,一直以来,李飞燕都是教授上午的《弟子规》,下午的《中庸》和《道德经》则是由其他老师来固定授课。“与其他国学馆不同的是,我们更注重心灵的分享。我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分享妈妈的艰辛,要让他们看得到、感受得到,触动孩子的心弦。所以我们在形式上很少要求孩子做到怎样,更多是心灵的成长。”
“老师的成长是很宝贵的,一个课程讲5年的老师跟讲1年的老师,其产生的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她讲《弟子规》讲了8年,每讲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弟子规》在教人方面是有次第去教的,从孝开始,要懂得爱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接下来是‘出则悌’,是教为人处世,出门时要懂得友爱同学,要上恭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这是写在广州光孝寺国学班教室黑板上的一行大字,在结束星期天上午的课程前,台下听课的人会一起诵读这几句话。每个星期天上午,这里都会有老师讲授国学经典《弟子规》,听课的有十岁以下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也有不少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人独自前来。
这天,原定一个小时一节的课程延长到一个半小时。先由老师采用“平长仄短入声促”带领孩子们吟诵《弟子规》,然后是主讲李飞燕老师讲述一个带有哲理的小故事,故事讲完后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接下来有两位老师上台做示范,由台下的孩子们来发现老师刚刚的举动中包含着什么样的好品质。这两轮的互动结束之后,李老师开始教这个星期要学的《弟子规》内容,如何理解这部分内容,她让几个孩子上台用表演的形式生动地诠释出来。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堂:有听了几年的老学员,也有偶尔来旁听一两次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可以安静地坐着,也可以活跃地回答问题;当然也有孩子在说话,需要旁边的老师来提醒;有2岁大的孩子在哭闹,妈妈不得不抱着他们走出课堂;更有孩子还睡在推车里就被父母带到课堂。
蒙正学堂藏身于背靠白云山的一栋带庭院的别墅里。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全托的,大多数年龄在7岁以下。和其他幼儿园里的孩子不太一样,他们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国学。初入学一年的孩子除了要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外,还要接受礼节上的培养,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等同龄读本,开始识字,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一点字。第二年,孩子们的识字量会增加,学习简单的数学,开始画画,诵读的经典难度加大,如《老子》、《中庸》、《大学》等,同时也开始学习英语。
这里没有普通学校里所谓的体育课,取而代之的是武术课;没有传统认知里的唱歌、跳舞、钢琴等课程,但有偏重古代六艺的珠算、书法、国画、吟诵等课程,乐器方面会从古琴、古筝等角度来安排。这里的孩子很注重礼节,见到老师和陌生人会主动地鞠躬问好,离开学堂的时候也会鞠躬致谢,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
无论是开在光孝寺里的国学班,还是开在别墅里的蒙正学堂,或是其他一些国学班、国学馆等,大多都很低调,不做广告,不做宣传,仅靠口耳相传的口碑吸引孩子和家长前来。蒙正学堂的创办人巫勇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学堂创办1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被质疑到慢慢被认可的过程,而学堂的生存环境得到最大改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会把国学向世界好好宣传了一番,现在大家都表示予以理解。
国学班生存现状
国学热在经历几年的热捧之后,如今已慢慢冷却,且逐渐归于理性。国内的国学班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大学生开设的新专业,二是各大高校针对企业高管、以盈利为目的的研修班,三是针对中小学生及国学爱好者开设的社会培训班。在走访光孝寺国学班、蒙正学堂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很难将它们归入上述三类国学班中,前者是完全属于公益性质的培训班,后者则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全日制私塾。
据蒙正学堂的王芸老师介绍,囿于国家现有的教育体制,像蒙正学堂这样的私塾学堂的处境非常尴尬,它们只能以一种家庭教育的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她希望自己的办学可以更合法。不过让王芸感到庆幸的是,广州和其他地方不太相同,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给与大众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像私塾这类机构是允许适当存在的,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则明显要死板许多。广州有大大小小两三百家传授传统文化的学堂,是全国私塾教育发展最快、学堂数量最多的地方。不过一般学堂很难做大,因为办学主体主要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及幼儿家长,财力有限,也有个别学堂有大的经济实体投资赞助,但毕竟是少数。
巫勇芳提到,由于国学堂在硬件设施方面没有规模较大的幼儿园那么完备,加上教学资质存在争议,让不少想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家长有些质疑和担心,这种矛盾总是会有的。不过她也反映,对国学认识较为清晰的家长,一般都不会太过在意这些。
李飞燕开设国学班已经8年多了,依托于光孝寺这一佛教名刹,她坦言一路走来受益诸多。光孝寺是广州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寺院,六祖慧能曾在该寺的菩提树下受戒,开创佛教南宗,著名的“风动还是幡动”就产生于此。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在光孝寺住过一个春天。光孝寺历史悠久,香火鼎盛,这里的国学班得到了寺院方丈的大力支持,场地是光孝寺提供的,教材是光孝寺出资印的,奖品、办公设备主要是由光孝寺提供,也有家长的捐助。加上李飞燕和她的团队管理有方,国学班这么多年来还没有遇到过财政紧缺的困境,对此她感到很欣慰。
这支完全公益的国学团队,开班以来听课学员已经过万,如今已在佛山仁寿寺同样开设一家藏身于寺庙的国学班,并带动不少学员在广东省内的肇庆、江门等地开办国学班,李飞燕的团队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培训支持。
先做人后学文
光孝寺国学班每逢周日开课,一直以来,李飞燕都是教授上午的《弟子规》,下午的《中庸》和《道德经》则是由其他老师来固定授课。“与其他国学馆不同的是,我们更注重心灵的分享。我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分享妈妈的艰辛,要让他们看得到、感受得到,触动孩子的心弦。所以我们在形式上很少要求孩子做到怎样,更多是心灵的成长。”
“老师的成长是很宝贵的,一个课程讲5年的老师跟讲1年的老师,其产生的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她讲《弟子规》讲了8年,每讲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弟子规》在教人方面是有次第去教的,从孝开始,要懂得爱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接下来是‘出则悌’,是教为人处世,出门时要懂得友爱同学,要上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