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随着我国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其管理价值与功能已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资源配置利用率,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2008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引鼓励非上市企业中小企业执行。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内部控制能够发挥识别并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和程序。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要素。内部控制主要有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审计控制三种
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
(一)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四)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的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对内部控制规范理解不深刻,执行不得力
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轻视内部控制,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区,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没有成为管理的内在需求,即使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这也是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症结。
(二)内部控制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关系到一个企业的认识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购销业务管理、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理等各个部门的管理,因此,它的体系应该是科学而严密的,但许多企业是各部门控制各成一块,互不衔接。很多小型企业,其内部牵制机制尚未建立,更别谈内部控制的履行。
(三)会计信息失真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完整性,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四)风险控制非常薄弱、重大投资环节上的失控
购置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是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按规定应事先召集有关会议,征求多方面意见,进行市场预测,论证方案的可行性,选择最佳方案。一些企业只凭一把手主观臆断,在整个投资过程的决策工程排除其它的参与和监督,轻视会计控制的作用,导致投资亏损直至倒闭。
以上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的长期健康有序生产和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指导原则
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从分析自身的控制环境开始,真正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以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为指导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设计建立企业的内控体系。
(二)建立健全内控框架
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从控制环境入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及其独立性;提高管理者素质,面对经济市场的竞争,根据市场规律作出决策而不是行政手段;鼓励塑造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和员工激励,明晰权责。
(三)加强风险评估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
(四)成本效益原则
即在实行内部控制时,花费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
对企业来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不断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改进,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应解决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内控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乏力等。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以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思想意识,净化控制环境为前提。否则将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造成规章和行为不一致,使得内部控制变成一言堂。事实说明,目前很多企业并不是没有内部控制,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负责人理解不够,没有带头执行,甚至破坏已定的内控制度,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二)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机构,就是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经营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决策管理,并受到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一事一物都循轨运行,从而保证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在内的企业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三)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实施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
(四)内部控制的建立应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要根据变化了解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使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一项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要求人适应制度,而不是制度适应人,不能随着人员的变化而变化,更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值得的连续性,让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五)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规避企业的风险(包括决策风险、经营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其他风险等)
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增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很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内部控制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内部控制能否给企业增加价值,能否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则首先取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
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经过辨别、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就能扬长避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稳立船头,撑击风浪。
(作者单位:南方黑芝麻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引鼓励非上市企业中小企业执行。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内部控制能够发挥识别并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和程序。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要素。内部控制主要有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审计控制三种
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
(一)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四)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的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对内部控制规范理解不深刻,执行不得力
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轻视内部控制,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区,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没有成为管理的内在需求,即使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这也是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症结。
(二)内部控制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关系到一个企业的认识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购销业务管理、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理等各个部门的管理,因此,它的体系应该是科学而严密的,但许多企业是各部门控制各成一块,互不衔接。很多小型企业,其内部牵制机制尚未建立,更别谈内部控制的履行。
(三)会计信息失真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完整性,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四)风险控制非常薄弱、重大投资环节上的失控
购置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是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按规定应事先召集有关会议,征求多方面意见,进行市场预测,论证方案的可行性,选择最佳方案。一些企业只凭一把手主观臆断,在整个投资过程的决策工程排除其它的参与和监督,轻视会计控制的作用,导致投资亏损直至倒闭。
以上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的长期健康有序生产和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指导原则
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从分析自身的控制环境开始,真正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以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为指导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设计建立企业的内控体系。
(二)建立健全内控框架
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从控制环境入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及其独立性;提高管理者素质,面对经济市场的竞争,根据市场规律作出决策而不是行政手段;鼓励塑造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和员工激励,明晰权责。
(三)加强风险评估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
(四)成本效益原则
即在实行内部控制时,花费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
对企业来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不断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改进,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应解决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内控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乏力等。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以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思想意识,净化控制环境为前提。否则将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造成规章和行为不一致,使得内部控制变成一言堂。事实说明,目前很多企业并不是没有内部控制,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负责人理解不够,没有带头执行,甚至破坏已定的内控制度,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二)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机构,就是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经营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决策管理,并受到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一事一物都循轨运行,从而保证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在内的企业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三)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实施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
(四)内部控制的建立应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要根据变化了解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使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一项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要求人适应制度,而不是制度适应人,不能随着人员的变化而变化,更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值得的连续性,让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五)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规避企业的风险(包括决策风险、经营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其他风险等)
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增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很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内部控制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内部控制能否给企业增加价值,能否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则首先取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
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经过辨别、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就能扬长避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稳立船头,撑击风浪。
(作者单位:南方黑芝麻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