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组既普通又特别的老照片。说它们普通,是因为照片中的主人公,尽管从事什么工作的都有,却清一色都是寻常百姓;说它们特别,则是因为照片中的人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打电话。用现在的话说,都在打固定电话。
虽然,现在我国拥有3亿余户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4人就拥有一部固定电话。但是自电话正式进入中国,也就是丹商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2月21日在其公司总部大楼上海外滩七号开办电话交换所之后,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使用电话一直都是洋人和官府的特权,被视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以1911年为例,当时全国拥有交换机容量为8800门,实际电话用户为8200户,皆为洋人、官府和王公贵族。到抗战之前的1935年,全国拥有电话15.7万门,平均每3000人才拥用一部电话;全国解放的1949年,全国拥有电话31.2万门,平均每1500人才拥有一部电话。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普通百姓都对电话抱有一种神秘感,十分珍惜与之接近的任何一次机会,并借助照相机拍下那亲密接触的瞬间,成为日后百说不厌的谈资。
说实话,笔者寻找此类照片,万分不易。是在过目了上万张照片,才筛选出为数不多的几十张,又经过与卖家讨价还价,花费不菲后,才得到其中的一二十张。虽然来之不易,笔者却无怨无悔,甚至还对这些照片上的人们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些流传下来的老照片,不但给舶来的电话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还成就了笔者的电话收藏之路。
下面笔者尝试对这组老照片做一番解读。虽然其中不乏主观臆想的成分,但凭借多年的收藏经历和案头工作,笔者自信不会说得太离谱。
尽管,有线电话(亦称固定电话)今天还在通信领域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其市场份额不断地被无线电话(也称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蚕食,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甚至预测不出10年,有线电话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笔者作身为电话机收藏者,对此却很淡定。一来,有线电话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越早到来,笔者手中的藏品,包括上述老照片,就可能增值越快;二来,若是退回到有线电话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就连笔者也不会答应,毕竟实在是不方便啊!再者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是谁想拦就能拦得住的,只能顺其自然。
1 照片中的小帅哥兴冲冲地摆出打电话的架式。看得出他是一个刚进入电话局的职工。从他身穿的制服看,他很可能从事的是电话巡线工作,因为他手握的电话机是专门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电话机。至于年代,似为民国中后期。2 这是一张获奖作品,曾参加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邮电工人摄影展,并获金奖。老先生使用的是磁石电话机。3 该照片是从沪上某名门望族家中流出来的,身为小开的他正在打电话。而放在其面前的算盘表明,他是经过认真计算之后才打的电话。打给谁?也许是证交所,要么就是在轧金子。只有他和天知道。4 基建工程兵曾经是我军的一个兵种,在上世纪70年代整体转为中铁建。图为一基层连队的连长正在电话指挥施工。
1 笔者为之取名《给家里报个平安》。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固定电话尚未普及。老百姓最常使用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这个新兵蛋子也不例外。他到照相馆与电话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之后还是一封家书连同照片寄回家。2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欧阳莎菲是这组照片中最为著名的一个,1946年因电影《天字第一号》一炮而红,成为上海滩最耀眼的明星,其一生出演过200余部影视剧,2010年8月3日在美国盐湖城家中去世,享年89岁。3 一位青年才俊坐在桌前打电话。而照片背后的题词写得很明白:“秦太太惠存,汤九新敬赠,1937年2月10日于太嘉宝疗养院。”
1 国人大概没有见过这款电话机吧?它是爱立信于1956年投放市场的“麦克风”式一体拨盘电话机。它不曾登陆中国大陆,却在20世纪60年代“造访”了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照片背面的题款表明,拍照时间为1965年1月15日。
2 照片中的女孩子一看就是在作秀,因为她的左手按在话机叉簧上,电话不可能接通,却又难以掩饰新安装上电话的喜悦心情。在上世纪80年代,谁家要是能安上电话,一定很有“路子”。
3 他是一位刚入伍不久的解放军小战士,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电话机自然不会放过。笔者查了一下,小战士胸前佩戴的胸标为1950式。
4 他们是爷俩儿,在民国时期的杭州城里经营专卖鹿茸的老字号。笔者上网查了一下,如今的杭州城里还有他们后代开的店呢。
虽然,现在我国拥有3亿余户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4人就拥有一部固定电话。但是自电话正式进入中国,也就是丹商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2月21日在其公司总部大楼上海外滩七号开办电话交换所之后,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使用电话一直都是洋人和官府的特权,被视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以1911年为例,当时全国拥有交换机容量为8800门,实际电话用户为8200户,皆为洋人、官府和王公贵族。到抗战之前的1935年,全国拥有电话15.7万门,平均每3000人才拥用一部电话;全国解放的1949年,全国拥有电话31.2万门,平均每1500人才拥有一部电话。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普通百姓都对电话抱有一种神秘感,十分珍惜与之接近的任何一次机会,并借助照相机拍下那亲密接触的瞬间,成为日后百说不厌的谈资。
说实话,笔者寻找此类照片,万分不易。是在过目了上万张照片,才筛选出为数不多的几十张,又经过与卖家讨价还价,花费不菲后,才得到其中的一二十张。虽然来之不易,笔者却无怨无悔,甚至还对这些照片上的人们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些流传下来的老照片,不但给舶来的电话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还成就了笔者的电话收藏之路。
下面笔者尝试对这组老照片做一番解读。虽然其中不乏主观臆想的成分,但凭借多年的收藏经历和案头工作,笔者自信不会说得太离谱。
尽管,有线电话(亦称固定电话)今天还在通信领域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其市场份额不断地被无线电话(也称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蚕食,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甚至预测不出10年,有线电话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笔者作身为电话机收藏者,对此却很淡定。一来,有线电话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越早到来,笔者手中的藏品,包括上述老照片,就可能增值越快;二来,若是退回到有线电话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就连笔者也不会答应,毕竟实在是不方便啊!再者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是谁想拦就能拦得住的,只能顺其自然。
1 照片中的小帅哥兴冲冲地摆出打电话的架式。看得出他是一个刚进入电话局的职工。从他身穿的制服看,他很可能从事的是电话巡线工作,因为他手握的电话机是专门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电话机。至于年代,似为民国中后期。2 这是一张获奖作品,曾参加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邮电工人摄影展,并获金奖。老先生使用的是磁石电话机。3 该照片是从沪上某名门望族家中流出来的,身为小开的他正在打电话。而放在其面前的算盘表明,他是经过认真计算之后才打的电话。打给谁?也许是证交所,要么就是在轧金子。只有他和天知道。4 基建工程兵曾经是我军的一个兵种,在上世纪70年代整体转为中铁建。图为一基层连队的连长正在电话指挥施工。
1 笔者为之取名《给家里报个平安》。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固定电话尚未普及。老百姓最常使用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这个新兵蛋子也不例外。他到照相馆与电话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之后还是一封家书连同照片寄回家。2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欧阳莎菲是这组照片中最为著名的一个,1946年因电影《天字第一号》一炮而红,成为上海滩最耀眼的明星,其一生出演过200余部影视剧,2010年8月3日在美国盐湖城家中去世,享年89岁。3 一位青年才俊坐在桌前打电话。而照片背后的题词写得很明白:“秦太太惠存,汤九新敬赠,1937年2月10日于太嘉宝疗养院。”
1 国人大概没有见过这款电话机吧?它是爱立信于1956年投放市场的“麦克风”式一体拨盘电话机。它不曾登陆中国大陆,却在20世纪60年代“造访”了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照片背面的题款表明,拍照时间为1965年1月15日。
2 照片中的女孩子一看就是在作秀,因为她的左手按在话机叉簧上,电话不可能接通,却又难以掩饰新安装上电话的喜悦心情。在上世纪80年代,谁家要是能安上电话,一定很有“路子”。
3 他是一位刚入伍不久的解放军小战士,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电话机自然不会放过。笔者查了一下,小战士胸前佩戴的胸标为1950式。
4 他们是爷俩儿,在民国时期的杭州城里经营专卖鹿茸的老字号。笔者上网查了一下,如今的杭州城里还有他们后代开的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