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国民族器乐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吸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族器乐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族器乐之间相互借鉴与吸收,这体现出来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文化思想——“和”.其实不仅是中国民族器乐之间相互地借鉴与吸收,中国民族器乐也吸收了西方音乐,使其融和成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关于吸收和借鉴有两种手段,一种是采用原器乐曲的素材进行改编,另一种是直接将原乐曲进行移植.在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在吸收借鉴的同时,能不能发展自己本乐器或者本民族音乐的特色?笔者通过多年二胡表演的学习经验以及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自己的研究,对这些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本文采用几首非常典型的二胡曲作为例子,进一步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其他文献
当今“新评弹”在创新者的努力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新形势,评弹与各种音乐形式、音乐种类、音乐风格以及各种现代乐器等合作而产生的交响评弹、爵士评弹、都市评弹等为评弹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跨界与创新中,新评弹与传统评弹的联系引起对评弹创新的思考,当代所谓创新产物的“新评弹”还是评弹吗?评弹的本质该是什么?在评弹创新的路上创新者应该坚守什么?
山西地方民歌品种繁多,不仅历史悠久,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性,其中左权民歌“开花调”以其独特的唱词被人们熟知.本文以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为例进行作品剖析,从歌曲创作背景、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以及笔者对作品的理解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这部作品可以了解到《桃花红杏花白》的演唱特点,对其艺术特色及演唱处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已近百年,在其发展的曲折历程中,流行音乐的内容及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上海”时期的唱片机直到近年来充斥人们生活的短视频app,无不影响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快速更新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时间逐步碎片化,各种音乐综艺节目正是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在这个多元的音乐市场当中,不乏会出现一部分艺术性较为缺失的音乐作品.现如今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平庸化及其发展过程中过度的商业化,也是流行音乐学界中许多学者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叙述原创新形态声
随着近年来古筝艺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现代古筝作品不断涌现,许多作曲家为了顺应新时代的音乐审美发展趋势,在保留古筝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地在各方面进行融合创新,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西部主题畅想曲》正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优秀现代古筝作品,这首乐曲吸纳了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创作特色,糅合传统、创新技法,用音乐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西部画面.本文以《西部主题畅想曲》作为研究对象,从音乐风格分析与演奏技法研究两大方面切入,对其展开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期刊
歌剧是集表演、演唱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歌剧中作品的歌唱表达是进行角色塑造、叙述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因此,歌唱不应只停留于演唱技术的表现,更应注重歌唱性格的把握.歌剧作品中,“爱情”主题是常用题材,此间歌唱者多用“共情”的方法塑造角色形象,但在此类题材作品中,“感情”可以分为两类,笔者称“真实情感”与“虚假情感”,如歌剧《参孙与达黎拉》中两位主角之间的情感呈现,可谓“戏中戏”.歌剧中唱段《我心花怒放》是达黎拉表达“爱意”的唱段,但此“爱”并不真实,如何表达此“爱”则需要歌唱者细微情感的把控.本文笔者将对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在小提琴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第八小提琴奏鸣曲》是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Op.30的第三首.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这首作品的相关资料远不如《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和《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丰富.本文旨在通过学习总结这部作品的体会,梳理查阅相关文字资料和音频资料深入到节奏型、跳弓技法、运弓力度变化和与钢琴配合等方面,最终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和建议,希望对音乐爱好者有所帮助.
民族舞蹈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突出的民族风格以及别样的舞蹈形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青睐.但是在进入新时代后,现代舞蹈元素严重冲击了民族舞蹈文化,使其处于消失边缘,此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讨.本文在对新时期民族舞蹈创作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助力我国民族舞蹈文化顺利传承及发展.
陈晓明在《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中将从延安文艺运动到“十七年”这一历史时段视为当代文学的开端阶段.①在本文的问题视野中,这一时段也是“当代”作为问题意识提出并更新了文学基本观念和范式的起点.今天,中国当代文学已涵盖70余年历史.“当代”如果仅表示“当下同时”意义,其指涉早已失效.所以,从起点上重新思考“当代文学”之“当代”所内蕴的问题意识,既是再思考整个20世纪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的有效路径,也是理解今天文学的必然前提.
期刊
一rn当今的我们,在经历疫情带来的停顿以后,已然意识到我们身处于一个需要不断处理记忆与经验的时代.小说写作面对的疑难,不再只是在形式与内容上构造出不同的审美模型,而是如何在一个不再变动不居的世界里,在日新月异的感官体验中紧紧把握住我们的生命.如果说不断在当下与追忆之间来回切换的意识流动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特征,那么超越当下,从追忆中突围便是这一特征的自反,也是文学必要的价值.写作者一面采用不同的叙述技艺建构自我感受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一面为防止作品在各种经验的堆积中下沉,而自觉地创造出种种突围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