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衡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否得到优化的标准有三个方面:一是实验效率的高低;二是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是否充分;三是学生的兴趣是否浓厚。
教与学的过程既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非理性的情感过程,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等组成的动力系统对由感知、思维等组成的认识系统,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的作用,正是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才保证了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过程,而是学生个体借助某些“认知桥梁”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群体便是学生个体的“认知桥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应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从这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程度的方略。
悉心设计简明实验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时必须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感性材料,必须鲜明地显现实验现象,而且实验器材必须简单才不至于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现在不少实验设备组合的多,配套的多,操作复杂、费时,且效果不明显,容易误导学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声音的传播”教学中,笔者做了空气传声的演示实验,但学生却认为没有必要,他们觉得空气传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果增加一个反面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反衬一下,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然而,一般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装置是一个大玻璃罩罩在固定电铃的硬橡胶底座上。这种装置有两个明显不足:钟罩太大,一般用两用气筒抽气,很费时;电铃的支架和固定支架的底座都是固体,固体本身可以传声,加之真空度不高,实验现象不明显。如果将电铃换成音乐卡上的集成块与扬声器,用细漆包线悬挂在磨砂瓶口的软橡胶塞上通电,这样做,不仅现象明显,而且可省许多时间,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课堂节奏。
又如“液化条件”的教学,用大小相同的三只烧杯及一块薄玻片作器材,将两烧杯中各倒入半杯开水,另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温水。约半分钟后,将三只烧杯上下叠放,温水杯放在中间,再在上面烧杯口上盖上薄玻片,约一分钟后比较观察玻片与杯底是否有水,可从此实验中悟出液化的条件:高温气体遇冷。
再如,通常在做演示升华、凝华的实验时,将少量碘放入烧杯中,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碘升华的结果很明显,可是升华与凝华两过程几乎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升华的末状态难以被观察到。碘的熔点很低,只有113℃,极易熔化,容易使学生误认为碘是先熔化后汽化成碘蒸气的,不利于概念的形成。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取大小不同的烧杯,在小烧杯内盛少量固态碘,在大烧杯内盛适量开水,将小烧杯漂浮在大烧杯的开水中,并盖上白纸片及玻璃片。由于小烧杯周围(除上方)均为沸腾的水,便得到紫色的碘蒸气,升华现象明显,且不会使碘蒸气凝华,学生对固态碘变成碘蒸气的始末状态观察得清清楚楚,使升华的实质得以准确的概括。而后将小烧杯取出(仍盖上纸与玻璃片),随着温度的降低,可以看到紫色的蒸气逐渐变淡而消失,取下纸片,观察到纸上有黑色的碘,凝华的概念形成了,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精心设计导人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有三点:1.通过导入反映出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了解学习该知识的必要性;2.通过导入表达课程目标,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3.激发学生乐于知道、积极参与的兴趣,逐渐由兴趣向志趣、志向转化。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从旧知识入手提出新问题,辅以鲜明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思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1.师生共同回顾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2.演示并引导观察金属笔筒与塑料薄膜摩擦前后分别靠近纸屑的现象。通过回顾明确了摩擦起电的两物体必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原来均不带电的金属笔筒与塑料薄膜出现了不同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薄膜吸引纸屑(说明它带电了),而金属笔筒却不能(说明它没有带电)。这样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通过实验分辨各种物质间的差异,思考物体导电的本质,同时,也使学生将摩擦起电的原因与实质,导体与绝缘体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能与摩擦起电实验材料的选择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由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思辨,由形象的感受到实质的探求,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优化了课堂教学。
匠心谋划过渡
高度优化的课堂教学,应以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作基础,挖掘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善于铺垫、转化,使知识得以顺利迁移、深化、拓展,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因此,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有匠心独具的教学过渡。例如“大气压强”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现象和通过托里拆利实验理解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存在一般用液体压强类比,定性分析它的存在,然后再用大量的实验来说明它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主要介绍大气压的测定方法与结果。教学中先讲大气压的存在,再理解大气压的大小,顺序不能颠倒,如何在教学大气压存在的基础上过渡到教学大气压的大小呢?可以设计如下的过渡:1.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分析指出大气压的存在;2.演示小杯注满水,用薄纸片盖住杯口,倒置悬空杯子供学生观察,从水受重力而并末流下来,分析指出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3.换口径更大深度更深的玻璃杯,让学生思考覆杯实验能否成功,并演示该实验,水虽然更多了却仍未流下来。通过观察两个实验后,学生在感知了大气压存在的同时,激发了一种求知欲:“杯子最多可盛多少水倒置而水不流出?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经学生讨论,多种多样的说法,众多推测将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如何验证学生的推测和猜测呢?4.取一支两端开口较细的玻璃管,使其插入盛有红墨水的水槽中,在开口的上端套上乳胶管,分析管内外气压相等,管内外液面相平,用一大号注射器抽出管内的部分气体,分析管内气压变小,管外气压不变,水柱上升,且p内十p水=p外。5.引导思考若再次抽气,p内再次变小,p外不变,p水变大。6.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采取更好的方法测出p外。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思维导向,会得出p内=0,即为真空时,p外=p水从而就能测出大气压值了。至此,学生理解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产生了学习大气压更深层次内容的要求。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就会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这样过渡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托里拆利管内形成真空的道理,理解实验中管内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渗透了物理实验设计的科学思想方法。覆杯实验起了两个方面的作用:证明大气压存在,引出了大气压的大小,实验的利用率提高了;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学生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些都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当然,要优化课堂教学还要注意其他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如何充分利用教师、学生、教材资源;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何制止并转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等。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中小学教材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教与学的过程既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非理性的情感过程,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等组成的动力系统对由感知、思维等组成的认识系统,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的作用,正是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才保证了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过程,而是学生个体借助某些“认知桥梁”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群体便是学生个体的“认知桥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应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从这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程度的方略。
悉心设计简明实验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时必须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感性材料,必须鲜明地显现实验现象,而且实验器材必须简单才不至于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现在不少实验设备组合的多,配套的多,操作复杂、费时,且效果不明显,容易误导学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声音的传播”教学中,笔者做了空气传声的演示实验,但学生却认为没有必要,他们觉得空气传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果增加一个反面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反衬一下,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然而,一般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装置是一个大玻璃罩罩在固定电铃的硬橡胶底座上。这种装置有两个明显不足:钟罩太大,一般用两用气筒抽气,很费时;电铃的支架和固定支架的底座都是固体,固体本身可以传声,加之真空度不高,实验现象不明显。如果将电铃换成音乐卡上的集成块与扬声器,用细漆包线悬挂在磨砂瓶口的软橡胶塞上通电,这样做,不仅现象明显,而且可省许多时间,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课堂节奏。
又如“液化条件”的教学,用大小相同的三只烧杯及一块薄玻片作器材,将两烧杯中各倒入半杯开水,另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温水。约半分钟后,将三只烧杯上下叠放,温水杯放在中间,再在上面烧杯口上盖上薄玻片,约一分钟后比较观察玻片与杯底是否有水,可从此实验中悟出液化的条件:高温气体遇冷。
再如,通常在做演示升华、凝华的实验时,将少量碘放入烧杯中,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碘升华的结果很明显,可是升华与凝华两过程几乎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升华的末状态难以被观察到。碘的熔点很低,只有113℃,极易熔化,容易使学生误认为碘是先熔化后汽化成碘蒸气的,不利于概念的形成。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取大小不同的烧杯,在小烧杯内盛少量固态碘,在大烧杯内盛适量开水,将小烧杯漂浮在大烧杯的开水中,并盖上白纸片及玻璃片。由于小烧杯周围(除上方)均为沸腾的水,便得到紫色的碘蒸气,升华现象明显,且不会使碘蒸气凝华,学生对固态碘变成碘蒸气的始末状态观察得清清楚楚,使升华的实质得以准确的概括。而后将小烧杯取出(仍盖上纸与玻璃片),随着温度的降低,可以看到紫色的蒸气逐渐变淡而消失,取下纸片,观察到纸上有黑色的碘,凝华的概念形成了,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精心设计导人
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有三点:1.通过导入反映出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了解学习该知识的必要性;2.通过导入表达课程目标,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3.激发学生乐于知道、积极参与的兴趣,逐渐由兴趣向志趣、志向转化。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从旧知识入手提出新问题,辅以鲜明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思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1.师生共同回顾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2.演示并引导观察金属笔筒与塑料薄膜摩擦前后分别靠近纸屑的现象。通过回顾明确了摩擦起电的两物体必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原来均不带电的金属笔筒与塑料薄膜出现了不同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薄膜吸引纸屑(说明它带电了),而金属笔筒却不能(说明它没有带电)。这样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通过实验分辨各种物质间的差异,思考物体导电的本质,同时,也使学生将摩擦起电的原因与实质,导体与绝缘体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能与摩擦起电实验材料的选择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由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思辨,由形象的感受到实质的探求,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优化了课堂教学。
匠心谋划过渡
高度优化的课堂教学,应以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作基础,挖掘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善于铺垫、转化,使知识得以顺利迁移、深化、拓展,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因此,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有匠心独具的教学过渡。例如“大气压强”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现象和通过托里拆利实验理解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存在一般用液体压强类比,定性分析它的存在,然后再用大量的实验来说明它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主要介绍大气压的测定方法与结果。教学中先讲大气压的存在,再理解大气压的大小,顺序不能颠倒,如何在教学大气压存在的基础上过渡到教学大气压的大小呢?可以设计如下的过渡:1.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分析指出大气压的存在;2.演示小杯注满水,用薄纸片盖住杯口,倒置悬空杯子供学生观察,从水受重力而并末流下来,分析指出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3.换口径更大深度更深的玻璃杯,让学生思考覆杯实验能否成功,并演示该实验,水虽然更多了却仍未流下来。通过观察两个实验后,学生在感知了大气压存在的同时,激发了一种求知欲:“杯子最多可盛多少水倒置而水不流出?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经学生讨论,多种多样的说法,众多推测将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如何验证学生的推测和猜测呢?4.取一支两端开口较细的玻璃管,使其插入盛有红墨水的水槽中,在开口的上端套上乳胶管,分析管内外气压相等,管内外液面相平,用一大号注射器抽出管内的部分气体,分析管内气压变小,管外气压不变,水柱上升,且p内十p水=p外。5.引导思考若再次抽气,p内再次变小,p外不变,p水变大。6.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采取更好的方法测出p外。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思维导向,会得出p内=0,即为真空时,p外=p水从而就能测出大气压值了。至此,学生理解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产生了学习大气压更深层次内容的要求。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就会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这样过渡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托里拆利管内形成真空的道理,理解实验中管内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渗透了物理实验设计的科学思想方法。覆杯实验起了两个方面的作用:证明大气压存在,引出了大气压的大小,实验的利用率提高了;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学生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些都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当然,要优化课堂教学还要注意其他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如何充分利用教师、学生、教材资源;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何制止并转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等。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中小学教材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