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教学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e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有其独特的功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长远全面地发展。那么我们在不断思考与实践当中,用多样化并且科学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地激活小学音乐教学。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是音乐教学的主体要素,而教师是该过程中的主导要素。逐个击破,相互配合,在统筹当中谋发展,这是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取的方法。
  一、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我们尝试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综合利用,统筹协调,共同激活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但是无论怎样的教学策略,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上面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带领下,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份学习任务,这是我们教学最理想的目标。
  (一)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
  所谓音乐游戏化教学,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小学生在游戏玩耍、放松的情境下,全身心地自身感受,自我想象,自我创造。
  游戏化教学,将音乐当中抽象的概念进行冲淡和化解,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接纳这些较为枯燥烦琐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学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首先,要掌握游戏化的节奏训练,其次开展相应的游戏化的音高训练,合理优化小学音乐游戏化的模仿训练。
  (二)小学音乐律动教学
  我们应该明确,音乐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首先音乐律动教学,有利于我们教师激发该学段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原因,具有活泼好动,爱玩耍,注意力比较松散,注意时间比较短的特点。这是属于该年龄段孩子们的特质,那么既然我们就可以科学地利用学生这一明显的特点,寻找适合我们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法。
  “律动”教学可以较为充分体现学生在表现、表演方面的才能,小学音乐教学初级阶段当中的学习,在律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模仿与肢体节奏感以及创造性思维。“律动”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学习的动与静两个元素。并且,教师在教学基础上添加符合学生兴趣的元素,根据每一位学生兴趣点的不同,给予他们不同的“律动”学习目标,深度发展学生在音乐学习上面的兴趣点。
  (三)创设多种音乐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师生共同体验音乐的魅力
  在此强调的音乐教学情境,我们注重的是小学生在音乐的学习当中,个性和共性的共同发展。
  1.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音乐教学可以为小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所谓自主性学习,主要依靠的是在该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主体自觉性和主体特长的引导。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小学生的爱好,还是他们的动机需求,都表现出因人而异的特点。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主学习,自我发挥的学习情境,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自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我们更看重的是另一方面,主要是从个体学生长远、全面的角度来看,培养每一位学生独特优秀的个性品质。
  2.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一个学生的学习,毕竟我们的音乐课堂是一个集体的学习环境,对此创设“共同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创设出师生共同合作,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构建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为共同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小组合作、角色分演。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素,相互和谐,相互协调。而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在当中获得思想的归属感,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潜在灵感,那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动力源。
  例如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演唱当中,可以安排师生共同合作演绎,合唱这一首曲子。教师给每一组的学生安排好他们的角色,具体的实施方案由各组来制定,引导孩子们怎样设计并且演唱出他们更喜欢的情境。
  3.灵感来自生活,来自社会体验。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生活化、故事化情境体验。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他们听到故事的时候,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篇篇的故事和生活片段当中得到落实和升华。
  以《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为例。这篇歌曲,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春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而它所具有的那些特征,也都是我们在生活具体当中体验到的。在孩子们的眼中,春天可以是青翠的山林,有红花有绿草,还有生动、有趣、会唱出优美动听歌曲的小黄鹂。这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春天意象,可以组合构建出一幅美丽生动的春天故事情景。那我们就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歌词转化成较为具体可感的图像图片,再加上我们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就可以演绎出一场有关春天的故事。
  二、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教学的合理规划
  激活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我们一方面从学生这一主体要素着手,一方面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合理规划上下功夫。教师的教学规划要紧贴学生的目标,在相互应和当中统筹规划。
  (一)研究新课标下的学习与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教学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不但应当明确新课标下左右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清晰掌握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体现学生长远发展的价值观和情感道德目标。教师不仅要传达音乐的知识和技能,也要传递音乐背后的思想感情以及多样的情操品质,帮助学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所教音乐内容,制定较为贴切的教学目标。
  (二)灵活多变,开阔教学设计视野,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设计,制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教学设计和我们的教学内容都是相适应,也总是在变化之中的。万变不离其宗,在变化中有我们可以把握音乐教学主线,抓住音乐教学的主要问题,找到合理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一成不变,过于墨守成规,不舍得在教学设计上思考,花费时间并不是科學的。其实只要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教学设计如此重要。
  (三)科学有意义的课堂提问以及课堂提问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始终伴随着教师和学生们。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给出一连串的答案更有价值。面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应当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在课堂教学和学习的适当的环节和情境当中,为孩子们提出一个好问题。这样的问题,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的,是符合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的,有助于我们在问题当中更好学习和认识音乐这门课程,也是让它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
  (四)教学评价是一重要环节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评价,一方面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现状,采用积极科学的评价方式,既不可过分夸大地评价,也不可冷淡消极地对待。给学生及时并且有价值的评价,促进学生接下来的成长和学习。而另一方面,则需要紧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他人来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都可以通过自评、他评、互评等方式实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评价就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自主发展素养形成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是一种融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数学信息三要素为一体的动态结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我们既要对教师如何教进行不断探索,同时更要对学生怎样学进行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学习活动的
科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与其它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融合是趋势。如今,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探究逐渐发展为科学实践,这一理念的转变,充分说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活动的社会性更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本校实际案例,从立足教材内容、聚焦实际问题和激发学生兴趣三方面阐述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发展为跨学科人才。学科融合是在多门学科、资源和手段的共同
秋季,是养生的关键时刻,也是读书的好时光。有多久没有就着慵懒的阳光,读一本悠闲的好书了?当然,也不能少了一个充满创意的书架、一对趣意盎然的书挡。    蠕虫书架  也许你会忍不住嗤鼻:不就是一个形状怪异一点儿的书架么,不稀奇!千万别小看它,这个用塑料做的书架。形状是可以随意弯曲的,你也不必担心它的承重能力。    轮子书架  这是一个贴在墙面上的书架,可以任意转动。随便抽取一本书,就坐在轮子中间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材编排的单元课时教学。按照教学进度一个单元教学2周左右,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学生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运用,缺乏整合。因此,我们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了单元整体阅读课教学,旨在改变资源浪费、课堂效率低、学生阅读面窄的现状,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单元整体阅读的内涵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属于学校课程第二层次实践类课程下基于教材阅读的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