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鹅为什么舍摇头晃脑
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每到片头,都会出现大群企鹅聚集在一起——像是下饺子抑或是打摆子——晃动的镜头。那么,企鹅为什么左右摇动身体?是它们的小短胖腿支撑不了它们自身的重量吗?
当然不是。
大群企鹅聚集在一起左右摇动身体既不是游戏,亦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为了排泄身体多余的盐分:企鹅以海洋之中的鱼类、贝类等动物为食物,此外,它们还要通过饮用海水来补充身体的水分,致使体内盐分过高。
它们解决的办法是依靠头部的盐腺泌盐,然后摇动身体,以使盐分离开身体——神奇吧!
舍淹死的鱼
在人们印象中,鱼是水中生物的主宰,如果说鱼也会被淹死,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不过,实际上,还真有会被淹死的鱼。
鲨鱼在中国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鲨鱼食肉成性,凶猛异常,连“海中之王”鲸鱼见了它也要退避三舍。它捕食时的贪婪凶残,给人们留下了可怕的形象,是以号称“海狼”。
鲨鱼的种类多达数百种,仅有少数几种鲨鱼会攻击人类。鲨鱼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观察,它都处于游动的状态。
那么,鲨鱼一定要时刻保持游泳的姿态吗?没错,鲨鱼必须不断地游动,否则就会窒息而亡。
鲨鱼每侧有数个鳃裂——在游动时,海水通过半开的口部吸入,而从鳃裂流出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鲨鱼必须不停地游泳,让水通过鳃裂。
如果停止游泳,由于鲨鱼是一种有着数亿年历史的原始鱼类——与硬骨鱼类不同之处是其没有鳔来控制自身的浮潜,因而大部分的鲨鱼即会徐徐下沉,最终窒息。
所以,“鱼,也是会被淹死的”!
无惧体重烦恼的飞鱼
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类,广布于世界的温暖水域,以能飞而著名。其体型纤细,最大约长半米。
它们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
飞鱼如果要跃出水面,会事先于水下拍动胸鳍加速,临近水面,鳍则紧贴着身体。冲破水面之后即把大鳍张开,尚在水中的尾部快速拍击,从而获得推力。
等到力量足够、尾部完全出水,遂腾空在水面上方数米的地方飞翔——其实飞鱼也不是飞翔,因为它的翼状鳍在空中并没有类似鸟类一般拍动,所以只能算是滑翔。飞鱼可以连续滑翔。每次落回水中时,尾部又把身体推起来。飞鱼一次滑翔可达数十乃至数百米。
为了能够自如地滑翔,飞鱼都有着流线型的优美体型,那么,飞鱼进完食后可以飞吗?
体重对于女性而言多半是个敏感话题,不过对于飞鱼来说则不成问题:飞鱼身体结构特殊——它们没有胃部,食道下端即是肠道。这意味着无论它吃了多少,身体亦不会怎么吸收,不久就通过肠道排泄出去。
这算是所谓的“一根肠子通到底”了。所以。即便飞鱼进完了食,体型还是保持得那么好,当然还可以“飞”!
不舍腹泻的鬣狗
“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的现实版本应该是鬣狗。
鬣狗在史前分布比较广泛,旧大陆很多地区都能见到,现在基本分布在非洲,另有少数出现于南亚和中近东一带。
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斑鬣狗是非洲草原上除了狮子以外最为强大的肉食性动物——它们成群捕食较大的猎物,并以肉食和腐食度日。
不禁有人发问:鬣狗以腐肉为食物,不会腹泻吗?
鬣狗有着惊人的咬力与消化能力——美国科学家曾经根据动物的牙齿与下颚,推算出它们的咬力——鬣狗9000牛顿;狮子不到前者的一半:4000牛顿:而人类又只有前者的1/3强:1500牛顿。
牙尖齿利的鬣狗可以轻松咬碎嚼烂动物的骨头,然后吞入腹中——它的白色排泄物即是吞噬骨骼的证明。
此外,鬣狗会尽量选择死去不久的动物,对于腐肉亦不是饥不择食、来者不拒——它们仍然会加以挑选,保证不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影响。
天鹅绝唱存在吗?
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太阳神、光明之神,由于其多才多艺,又是诗歌与音乐之神,后世奉之为文艺的保护神。
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常用来比喻文艺。传说天鹅平素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颈长鸣,唱出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歌曲——因为其声哀婉动听,感人肺腑,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将画家、诗人、作家、音乐家等最后的作品或是最后一次演出,称之为“天鹅绝唱”(SWAN SONG)。
但是,真有所谓的“天鹅绝唱”吗?
现实生活中,天鹅从未唱过歌,临死之前亦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所谓的“天鹅绝唱”,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如今使用SWAN SONG来比喻“最后的作品”已然广为流传。
掩耳盗铃的鸵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与美洲,栖息在开阔的热带草原和沙漠地带。
据说鸵鸟在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子中,因为自己什么都看不到而不再害怕,就会以为太平无事。如今,不少人将此举动称为!鸵鸟精神”,比喻不肯正视困难和危险的人,即似成语“掩耳盗铃”所形容的那种人。
但体型庞大的鸵鸟在遇到危险时,真的会掩耳盗铃,将头埋在沙子里吗?
当然不会,如果那样,沙子会把鸵鸟活生生地憋死。虽然鸵鸟的大脑小得可怜——还没有其眼睛大,但它也没有这么笨——遇到危险时,驼鸟最直接的行为就是飞奔离开。
’
人类之所以有这种错误的理解,可能因为看到鸵鸟在其建在沙漠的巢穴中休息,抑或因为看到鸵鸟为了消化食物而吃砂砾所引起的。
事实上,也没有人真正看到过鸵鸟在遇到危险时将头埋进沙子里去的情景。
熊出没,装死=等死
有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在森林里遇到熊,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一定要立刻躺在地上装死。不过,见到熊装死有用吗?
熊的身体强壮、体型庞大,事实上,它的智力与好奇心和狗不相上下。
熊是杂食动物,只要饿了,什么都吃。人遇到熊,如果装死,也有被吃掉的危险。所以,遇到熊千万不要装死,这是不安全的。
熊的嗅觉十分敏锐,视、听觉则较弱。如果真的与熊不期而遇,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刺激它,不要乱动,也不要与其对视——正确的方法是应该慢慢地退到熊的视野之外,然后赶紧顺风跑。此外,把随身携带的东西抛到一边,转移熊的注意力,再慢慢地拉开与之的距离,跑到安全地带,亦不失为好办法。
阴不住的猴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猴子是顽皮的代名词,它们总是抓耳挠腮,双手闲不住,而且成双成对、亲密无间地互相用手指在对方身体上搜寻着东西。
猴子们彼此之间是在捉虱子吗?如果你一直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猴子较为注重卫生,身上一般没有虱子;其次,猴子的手臂很长——所有的猴子上肢都比下肢长——它们自己可以抓到身上的任何部位,根本无需同类的帮忙。
猴子彼此之间用手指在对方身体上搜寻的东西,其实是盐粒:汗水蒸发后,盐粒残留在身体上,它们将盐粒找出来,丢入口中,可以补充身体中的盐分。
另外,猴子的这个举动还有另一个作用:求偶。猴子凭借触摸异性的身体,让其产生性愉悦,进而诱惑其与之交配,繁衍后代。
可以说,这可真是工作、生活两不误!
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每到片头,都会出现大群企鹅聚集在一起——像是下饺子抑或是打摆子——晃动的镜头。那么,企鹅为什么左右摇动身体?是它们的小短胖腿支撑不了它们自身的重量吗?
当然不是。
大群企鹅聚集在一起左右摇动身体既不是游戏,亦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为了排泄身体多余的盐分:企鹅以海洋之中的鱼类、贝类等动物为食物,此外,它们还要通过饮用海水来补充身体的水分,致使体内盐分过高。
它们解决的办法是依靠头部的盐腺泌盐,然后摇动身体,以使盐分离开身体——神奇吧!
舍淹死的鱼
在人们印象中,鱼是水中生物的主宰,如果说鱼也会被淹死,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不过,实际上,还真有会被淹死的鱼。
鲨鱼在中国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鲨鱼食肉成性,凶猛异常,连“海中之王”鲸鱼见了它也要退避三舍。它捕食时的贪婪凶残,给人们留下了可怕的形象,是以号称“海狼”。
鲨鱼的种类多达数百种,仅有少数几种鲨鱼会攻击人类。鲨鱼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观察,它都处于游动的状态。
那么,鲨鱼一定要时刻保持游泳的姿态吗?没错,鲨鱼必须不断地游动,否则就会窒息而亡。
鲨鱼每侧有数个鳃裂——在游动时,海水通过半开的口部吸入,而从鳃裂流出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鲨鱼必须不停地游泳,让水通过鳃裂。
如果停止游泳,由于鲨鱼是一种有着数亿年历史的原始鱼类——与硬骨鱼类不同之处是其没有鳔来控制自身的浮潜,因而大部分的鲨鱼即会徐徐下沉,最终窒息。
所以,“鱼,也是会被淹死的”!
无惧体重烦恼的飞鱼
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类,广布于世界的温暖水域,以能飞而著名。其体型纤细,最大约长半米。
它们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
飞鱼如果要跃出水面,会事先于水下拍动胸鳍加速,临近水面,鳍则紧贴着身体。冲破水面之后即把大鳍张开,尚在水中的尾部快速拍击,从而获得推力。
等到力量足够、尾部完全出水,遂腾空在水面上方数米的地方飞翔——其实飞鱼也不是飞翔,因为它的翼状鳍在空中并没有类似鸟类一般拍动,所以只能算是滑翔。飞鱼可以连续滑翔。每次落回水中时,尾部又把身体推起来。飞鱼一次滑翔可达数十乃至数百米。
为了能够自如地滑翔,飞鱼都有着流线型的优美体型,那么,飞鱼进完食后可以飞吗?
体重对于女性而言多半是个敏感话题,不过对于飞鱼来说则不成问题:飞鱼身体结构特殊——它们没有胃部,食道下端即是肠道。这意味着无论它吃了多少,身体亦不会怎么吸收,不久就通过肠道排泄出去。
这算是所谓的“一根肠子通到底”了。所以。即便飞鱼进完了食,体型还是保持得那么好,当然还可以“飞”!
不舍腹泻的鬣狗
“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的现实版本应该是鬣狗。
鬣狗在史前分布比较广泛,旧大陆很多地区都能见到,现在基本分布在非洲,另有少数出现于南亚和中近东一带。
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斑鬣狗是非洲草原上除了狮子以外最为强大的肉食性动物——它们成群捕食较大的猎物,并以肉食和腐食度日。
不禁有人发问:鬣狗以腐肉为食物,不会腹泻吗?
鬣狗有着惊人的咬力与消化能力——美国科学家曾经根据动物的牙齿与下颚,推算出它们的咬力——鬣狗9000牛顿;狮子不到前者的一半:4000牛顿:而人类又只有前者的1/3强:1500牛顿。
牙尖齿利的鬣狗可以轻松咬碎嚼烂动物的骨头,然后吞入腹中——它的白色排泄物即是吞噬骨骼的证明。
此外,鬣狗会尽量选择死去不久的动物,对于腐肉亦不是饥不择食、来者不拒——它们仍然会加以挑选,保证不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影响。
天鹅绝唱存在吗?
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太阳神、光明之神,由于其多才多艺,又是诗歌与音乐之神,后世奉之为文艺的保护神。
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常用来比喻文艺。传说天鹅平素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颈长鸣,唱出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歌曲——因为其声哀婉动听,感人肺腑,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将画家、诗人、作家、音乐家等最后的作品或是最后一次演出,称之为“天鹅绝唱”(SWAN SONG)。
但是,真有所谓的“天鹅绝唱”吗?
现实生活中,天鹅从未唱过歌,临死之前亦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所谓的“天鹅绝唱”,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如今使用SWAN SONG来比喻“最后的作品”已然广为流传。
掩耳盗铃的鸵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与美洲,栖息在开阔的热带草原和沙漠地带。
据说鸵鸟在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子中,因为自己什么都看不到而不再害怕,就会以为太平无事。如今,不少人将此举动称为!鸵鸟精神”,比喻不肯正视困难和危险的人,即似成语“掩耳盗铃”所形容的那种人。
但体型庞大的鸵鸟在遇到危险时,真的会掩耳盗铃,将头埋在沙子里吗?
当然不会,如果那样,沙子会把鸵鸟活生生地憋死。虽然鸵鸟的大脑小得可怜——还没有其眼睛大,但它也没有这么笨——遇到危险时,驼鸟最直接的行为就是飞奔离开。
’
人类之所以有这种错误的理解,可能因为看到鸵鸟在其建在沙漠的巢穴中休息,抑或因为看到鸵鸟为了消化食物而吃砂砾所引起的。
事实上,也没有人真正看到过鸵鸟在遇到危险时将头埋进沙子里去的情景。
熊出没,装死=等死
有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在森林里遇到熊,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一定要立刻躺在地上装死。不过,见到熊装死有用吗?
熊的身体强壮、体型庞大,事实上,它的智力与好奇心和狗不相上下。
熊是杂食动物,只要饿了,什么都吃。人遇到熊,如果装死,也有被吃掉的危险。所以,遇到熊千万不要装死,这是不安全的。
熊的嗅觉十分敏锐,视、听觉则较弱。如果真的与熊不期而遇,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刺激它,不要乱动,也不要与其对视——正确的方法是应该慢慢地退到熊的视野之外,然后赶紧顺风跑。此外,把随身携带的东西抛到一边,转移熊的注意力,再慢慢地拉开与之的距离,跑到安全地带,亦不失为好办法。
阴不住的猴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猴子是顽皮的代名词,它们总是抓耳挠腮,双手闲不住,而且成双成对、亲密无间地互相用手指在对方身体上搜寻着东西。
猴子们彼此之间是在捉虱子吗?如果你一直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猴子较为注重卫生,身上一般没有虱子;其次,猴子的手臂很长——所有的猴子上肢都比下肢长——它们自己可以抓到身上的任何部位,根本无需同类的帮忙。
猴子彼此之间用手指在对方身体上搜寻的东西,其实是盐粒:汗水蒸发后,盐粒残留在身体上,它们将盐粒找出来,丢入口中,可以补充身体中的盐分。
另外,猴子的这个举动还有另一个作用:求偶。猴子凭借触摸异性的身体,让其产生性愉悦,进而诱惑其与之交配,繁衍后代。
可以说,这可真是工作、生活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