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数学教育的一大难题。农村学困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学生的生长生活环境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造成农村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本文就对后天形成的学困生问题及对策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22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学习兴趣的缺乏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通过所教年级初中生的抽样调查表明,284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17人,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数学学困生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教师授课方式是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外在因素之一
教师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效是否高率,而且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初中数学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高度集中;但我们的中学生注意力集中连续时间最多只有15分钟左右,而且要看老师课堂语言是否幽默能够吸引他们,而我们老师总习惯性的以老师讲学生被动听为主要授课方式,笔者观察发现学生往往在被动学习过程中走神,甚至打瞌睡,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基础稍差点学生逐渐就沦为了学困生,甚至讨厌数学这门学科。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生的生长生活环境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多数时间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如笔者所教的班级60%左右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是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老人精力有限,或者教育观念陈旧,导致孩子养成很多坏的学习习惯,如,做家庭作业不认真,上学迟到,回家不复习等,甚至很多坏的生活习惯,上网成瘾等。农村单亲家庭问题也日益突出,笔者所教的班级中其中一个班级有10个孩子是生长在单亲家庭,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学习重视程度相对城市的单亲家庭父母弱一些,所以他们中多数学习习惯有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下面就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笔者所在学校正在进行课改,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创设一定的活动,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的组间竞争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达到全员参与,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同时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開展体验式培训锻炼学生意志力
笔者所在学校是翠屏区课改实验校之一,新生入学前两周,我校课程以培训为主,其中一项即为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不仅是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其明白特别是学困生在参与某项活动中体会到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克服困难,如心理因素,或外在客观因素,通过自己努力才能达到成功或接近成功,而且让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对自己的深刻经历自己总结,而且每过一定阶段可组织不同的体验活动去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把总结的感受迁移到学习中去,笔者在2012级中考最后冲刺阶段开展了“人桥”体验式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心,让多数学生坚定了学习意志,而且让许多学困生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放弃,最后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与学困生更多关注和帮助
随着近三年的课改经历,笔者负责本校数学高校课堂建设,并且有了对课改更深入的探索,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模式,把一个班级按学生成绩、性格等因素分成6-8人的学习小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然后组内按本学科学习成绩和能力分成A、B、C三层次,让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以优带差,共同进步,捆绑评价。本校经历一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一本校实际情况的数学课堂模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按课型分为预习课,展示课或预习+展示课,在该模式下我们对学困生给与了更多关注和帮助,下面以《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其中一个环节为例,5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索出法则,对子之间花2分钟左右过关并举出简单例子,然后进入上板训练,此环节解决学困生课堂效率的关键一步,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学困生可能连初步概念法则都不能记住和简单理解,所以以后的学习过程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困难,当学困生在优生带领下初步尝试和体验成功后对接下来的学习既有基础又增强了信心。正是因为在“给学困生更多关注和帮助”原则指导下,在所有数学老师和笔者共同努力下所带年级在初一下期期末测试中数学科目取得了本校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全区第二名。
(四)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学困生形成原因之一在与家庭教育,农村父母因为多种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很多坏习惯的养成,形成了5+2=0(即5天学校教育,2天家庭教育)恶性循环。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对该方面做了探索,正在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制度。在数学科目上笔者通过多种方式例如手机飞信,或QQ群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探讨孩子教育,笔者班上的每个数学学习小组有一评价表,该表包括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过关情况等,每天一评价,每周一总结,评优、评进步评不过关等,直接与家长交流,时时刻刻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对于特别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我们实行老师负责制度,一个老师负责1-2名特殊情况儿童,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关爱,特别是这部分的学困生会在关爱中慢慢转变。
笔者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教学也是一样的,数学学困生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而且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我们同仁们有信心,有耐心,有智慧,脚踏实地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22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学习兴趣的缺乏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通过所教年级初中生的抽样调查表明,284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17人,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数学学困生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教师授课方式是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外在因素之一
教师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效是否高率,而且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初中数学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高度集中;但我们的中学生注意力集中连续时间最多只有15分钟左右,而且要看老师课堂语言是否幽默能够吸引他们,而我们老师总习惯性的以老师讲学生被动听为主要授课方式,笔者观察发现学生往往在被动学习过程中走神,甚至打瞌睡,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基础稍差点学生逐渐就沦为了学困生,甚至讨厌数学这门学科。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生的生长生活环境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多数时间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如笔者所教的班级60%左右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是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老人精力有限,或者教育观念陈旧,导致孩子养成很多坏的学习习惯,如,做家庭作业不认真,上学迟到,回家不复习等,甚至很多坏的生活习惯,上网成瘾等。农村单亲家庭问题也日益突出,笔者所教的班级中其中一个班级有10个孩子是生长在单亲家庭,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学习重视程度相对城市的单亲家庭父母弱一些,所以他们中多数学习习惯有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下面就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笔者所在学校正在进行课改,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创设一定的活动,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的组间竞争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达到全员参与,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同时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開展体验式培训锻炼学生意志力
笔者所在学校是翠屏区课改实验校之一,新生入学前两周,我校课程以培训为主,其中一项即为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不仅是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其明白特别是学困生在参与某项活动中体会到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克服困难,如心理因素,或外在客观因素,通过自己努力才能达到成功或接近成功,而且让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对自己的深刻经历自己总结,而且每过一定阶段可组织不同的体验活动去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把总结的感受迁移到学习中去,笔者在2012级中考最后冲刺阶段开展了“人桥”体验式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心,让多数学生坚定了学习意志,而且让许多学困生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放弃,最后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与学困生更多关注和帮助
随着近三年的课改经历,笔者负责本校数学高校课堂建设,并且有了对课改更深入的探索,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模式,把一个班级按学生成绩、性格等因素分成6-8人的学习小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然后组内按本学科学习成绩和能力分成A、B、C三层次,让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以优带差,共同进步,捆绑评价。本校经历一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一本校实际情况的数学课堂模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按课型分为预习课,展示课或预习+展示课,在该模式下我们对学困生给与了更多关注和帮助,下面以《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其中一个环节为例,5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索出法则,对子之间花2分钟左右过关并举出简单例子,然后进入上板训练,此环节解决学困生课堂效率的关键一步,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学困生可能连初步概念法则都不能记住和简单理解,所以以后的学习过程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困难,当学困生在优生带领下初步尝试和体验成功后对接下来的学习既有基础又增强了信心。正是因为在“给学困生更多关注和帮助”原则指导下,在所有数学老师和笔者共同努力下所带年级在初一下期期末测试中数学科目取得了本校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全区第二名。
(四)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学困生形成原因之一在与家庭教育,农村父母因为多种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很多坏习惯的养成,形成了5+2=0(即5天学校教育,2天家庭教育)恶性循环。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对该方面做了探索,正在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制度。在数学科目上笔者通过多种方式例如手机飞信,或QQ群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探讨孩子教育,笔者班上的每个数学学习小组有一评价表,该表包括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过关情况等,每天一评价,每周一总结,评优、评进步评不过关等,直接与家长交流,时时刻刻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对于特别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我们实行老师负责制度,一个老师负责1-2名特殊情况儿童,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关爱,特别是这部分的学困生会在关爱中慢慢转变。
笔者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教学也是一样的,数学学困生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而且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我们同仁们有信心,有耐心,有智慧,脚踏实地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