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音乐在与其画面结合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参与到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直接影响剧情的发展,在渲染电影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突出其内容所反映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影音乐赋予电影作品以灵魂,是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载体。
关键词 音乐 画面 场景
音乐是生活的产物、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时,它也具有非语义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人们通过“聆听”去感受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实物形态,体验其所表达的情感。而电影音乐——作为一门综合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它所包含的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以及场景音乐等因素,使其作为一种近现代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对音乐有了更直观的、更形象的了解。我们可以说,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电影音乐,音乐通过电影画面的推拉跟摇、闪入闪出等不同镜位、镜别的变化,从而使其通过观众的视觉和画面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受。同时又使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得具体、形象。观众在音与画的结合当中可以体会出某些哲学思想、回味出影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说一部优秀的电影离不开优秀的电影音乐,优秀的电影音乐为电影做了一件漂亮的嫁衣。为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有人会问:究竟是音乐成就了电影,还是电影成就了音乐?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本人认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割舍不了的,但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精彩的音乐就没有了其主流思想,电影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下面本人将结合一些电影实例。阐述一下关于电影音乐在一部电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电影音乐有象征地方特色、突出时代特色的作用
我们知道。电影作品的故事情节创作思路来源于剧本,其音乐尽管不同属于导演的创作范畴,但如果其音乐与电影所表达的题材能够进行完美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影片更加突出其所体现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电影音乐担当了帮助一部电影保持其高度的时代性与地方特色的双重角色。在许多优秀的电影当中,作曲家为其创作的音乐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细节处理上。除了注重声音与画面能融合在一起之外,其音乐跟画面在突出地方色彩上也恰如其分地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以奥斯卡获奖影片美国电影《乱世佳人》为例。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来源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时期,影片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郝思嘉在这段时期的爱情故事和生活经历,伴随着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在这部影片中也让人们了解到了这场战争给当时的人们在情感上和生活上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影片中有两段贯穿于整部电影的音乐旋律——一段是代表南部风情的迪克西兰爵士乐,另外与之对应的是塔拉曲——带有典型美国北方风情的旋律音调。此两段旋律,在音乐元素以及配器上的运用上,作曲家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从而使与这两段典型音乐相对应的电影中的两种地方特色风情充分地展现给观众——迪克西兰爵士乐伤感、忧郁,突出了美国南方的乡土气息。此段音乐在影片中与具有南方风情的电影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给人们带来的是无限的伤感和回忆,使人们的思绪陷入了遐想与延伸之中。而另外一段音乐——塔拉曲,它的音乐象征了独立、坚强与激昂,充分表现了故事情节中所描述的南北战争中北方势力的强大。两种音乐旋律交替出现,形成了突出、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将这种音乐两分法的创作手法把两段音乐贯穿于整部影片当中。最后北方胜利,塔拉曲经受住了考验而迪克西兰爵士乐虽然在影片最后以南方的失败而变为整部电影音乐的从属地位,但在影片感情的抒发中它却起到了唤醒了人们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无限怀念和一种渴望回归的情感宣泄的作用。当然,在我们国产影片中,音乐在电影中所起的突出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作用。也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电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老一辈电影人创作的《刘三姐》,除了电影中的插曲外,其背景音乐运用了我国广西地区壮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令人荡气回肠的当代电影《焦裕禄》中主题音乐对河南豫剧音乐风格的把握、运用,使观众明确了电影故事发生的地点。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对京剧音乐的吸收与借鉴运用——这些都帮助了整部影片很好地突出了其内容与主题思想所反映的地方风格、主要人物所表现出的时代特色,使人们在观看电影画面的同时,对电影中所交代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环境特征等所具有的典型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电影音乐有渲染气氛、确定氛围的作用
在一部电影中,音乐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确定氛围,音乐风格、配器和情感特征的选择可以引发导演丰富的想象。有时,在某些影片中,作曲家为整个故事确定一个与故事情节、画面相融合一致的音乐旋律,无论其内容发展到哪一部,主旋律始终贯穿其中,保持不变,以此来确定电影的场景氛围。如上文所提及的《乱世佳人》中的两段主旋律迪克西兰爵士乐和塔拉曲,电影通过不同场景的变换将两段旋律交替出现,以此来确定每段场景的特殊氛围、渲染画面的视觉效果,从而营造一种令人忘怀的强烈的情感气氛。当然。以上是作曲家通常运用的音乐与画面所表达情景相一致的手法。此外,在一部电影里,许多作曲家也常常运用音乐与银幕画面所表达的情景相矛盾的手法,以此来营造一种音与画对比强烈的感情气氛。如中国电影《红色恋人》,这部电影描写了解放前夕一对年轻革命者的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在此部电影中,作曲家张千一采用了音乐与画面对位的处理方法,取得了独特的效果。特别是在“佩恩被抓”场景中,画面混乱、躁动,但在此时作曲家却运用了一段优雅、细腻的音乐来表现这段场景。而在影片结束时。“欢庆解放”的画面。佩恩带着已离开人间的男女主人公的女儿明珠,伴随着镜头画面,时而闪出明珠早已不在人间的父母的微笑,欢歌起舞在秧歌队里,此时作曲家却一反常规,并没有运用喧闹、热烈的曲调,而是运用了抒情大特写的慢板,从而使这段故事寓意更为深刻。让人感慨不已、思绪万千。同样,在外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电影音乐的这种特殊作用,也使这部影片锦上添花。这部影片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六百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通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深刻揭露了纳粹的罪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中一段场景是充满了野蛮和血腥的画面,作曲家却配之以线条优美的童声合唱,用儿童天真无邪的声音与纳粹德国的残暴进行强烈的音画对比,渲染了电影故事情节,使人们对此部影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电影音乐可以突出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作曲家在运用音乐来描述电影中的人物时,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勇敢而浪漫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可以用一段强有力的进行曲来表现,一个俗不可耐的妇女的出场,可能伴随着一段沉闷的萨克斯的旋律背景音乐。我们拿《乱世佳人》为例,两段主旋律塔拉曲和迪克西兰爵士乐,在影片中同样起到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塔拉曲伴随着女主人公的出现给女主人公郝思嘉做了性格上的定位——虽然是南方女性。但骨子里却充满了叛逆、不服输、坚强和独立。而影片中其他非主要角色人物的典型性格特点也伴随着他们各自的特性音乐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若有若无的抒情音乐与梅兰妮贤妻良母的性格刚好吻合,积极欢快的摇篮曲的主旋律刻画了郝思嘉的奶妈保姆妈咪快乐的性格以及对郝思嘉忠贞不渝的爱。此外,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它的电影音乐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传遍世界的主题曲,其中的背景音乐也是其成功的典范之一。导演用时空交错、以一段旷世恋情为主旋律用贫与富、生与死、爱与恨这些看似相悖的元素,描写了人类精神永存的美好爱情故事。影片中的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方面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影片前半部,作曲家在描述社会不同等级及其人物性格上尽显大师风范,运用得恰如其分。旋乐四重奏为上层甲板上的贵族演奏优雅的实内乐,而爱尔兰舞蹈音乐又赋予下层甲板平民阶层小人物以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 音乐 画面 场景
音乐是生活的产物、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时,它也具有非语义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人们通过“聆听”去感受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实物形态,体验其所表达的情感。而电影音乐——作为一门综合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它所包含的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以及场景音乐等因素,使其作为一种近现代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对音乐有了更直观的、更形象的了解。我们可以说,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电影音乐,音乐通过电影画面的推拉跟摇、闪入闪出等不同镜位、镜别的变化,从而使其通过观众的视觉和画面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受。同时又使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得具体、形象。观众在音与画的结合当中可以体会出某些哲学思想、回味出影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说一部优秀的电影离不开优秀的电影音乐,优秀的电影音乐为电影做了一件漂亮的嫁衣。为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有人会问:究竟是音乐成就了电影,还是电影成就了音乐?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本人认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割舍不了的,但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精彩的音乐就没有了其主流思想,电影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下面本人将结合一些电影实例。阐述一下关于电影音乐在一部电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电影音乐有象征地方特色、突出时代特色的作用
我们知道。电影作品的故事情节创作思路来源于剧本,其音乐尽管不同属于导演的创作范畴,但如果其音乐与电影所表达的题材能够进行完美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影片更加突出其所体现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电影音乐担当了帮助一部电影保持其高度的时代性与地方特色的双重角色。在许多优秀的电影当中,作曲家为其创作的音乐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细节处理上。除了注重声音与画面能融合在一起之外,其音乐跟画面在突出地方色彩上也恰如其分地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以奥斯卡获奖影片美国电影《乱世佳人》为例。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来源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时期,影片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郝思嘉在这段时期的爱情故事和生活经历,伴随着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在这部影片中也让人们了解到了这场战争给当时的人们在情感上和生活上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影片中有两段贯穿于整部电影的音乐旋律——一段是代表南部风情的迪克西兰爵士乐,另外与之对应的是塔拉曲——带有典型美国北方风情的旋律音调。此两段旋律,在音乐元素以及配器上的运用上,作曲家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从而使与这两段典型音乐相对应的电影中的两种地方特色风情充分地展现给观众——迪克西兰爵士乐伤感、忧郁,突出了美国南方的乡土气息。此段音乐在影片中与具有南方风情的电影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给人们带来的是无限的伤感和回忆,使人们的思绪陷入了遐想与延伸之中。而另外一段音乐——塔拉曲,它的音乐象征了独立、坚强与激昂,充分表现了故事情节中所描述的南北战争中北方势力的强大。两种音乐旋律交替出现,形成了突出、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将这种音乐两分法的创作手法把两段音乐贯穿于整部影片当中。最后北方胜利,塔拉曲经受住了考验而迪克西兰爵士乐虽然在影片最后以南方的失败而变为整部电影音乐的从属地位,但在影片感情的抒发中它却起到了唤醒了人们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无限怀念和一种渴望回归的情感宣泄的作用。当然,在我们国产影片中,音乐在电影中所起的突出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作用。也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电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老一辈电影人创作的《刘三姐》,除了电影中的插曲外,其背景音乐运用了我国广西地区壮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令人荡气回肠的当代电影《焦裕禄》中主题音乐对河南豫剧音乐风格的把握、运用,使观众明确了电影故事发生的地点。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对京剧音乐的吸收与借鉴运用——这些都帮助了整部影片很好地突出了其内容与主题思想所反映的地方风格、主要人物所表现出的时代特色,使人们在观看电影画面的同时,对电影中所交代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环境特征等所具有的典型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电影音乐有渲染气氛、确定氛围的作用
在一部电影中,音乐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确定氛围,音乐风格、配器和情感特征的选择可以引发导演丰富的想象。有时,在某些影片中,作曲家为整个故事确定一个与故事情节、画面相融合一致的音乐旋律,无论其内容发展到哪一部,主旋律始终贯穿其中,保持不变,以此来确定电影的场景氛围。如上文所提及的《乱世佳人》中的两段主旋律迪克西兰爵士乐和塔拉曲,电影通过不同场景的变换将两段旋律交替出现,以此来确定每段场景的特殊氛围、渲染画面的视觉效果,从而营造一种令人忘怀的强烈的情感气氛。当然。以上是作曲家通常运用的音乐与画面所表达情景相一致的手法。此外,在一部电影里,许多作曲家也常常运用音乐与银幕画面所表达的情景相矛盾的手法,以此来营造一种音与画对比强烈的感情气氛。如中国电影《红色恋人》,这部电影描写了解放前夕一对年轻革命者的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在此部电影中,作曲家张千一采用了音乐与画面对位的处理方法,取得了独特的效果。特别是在“佩恩被抓”场景中,画面混乱、躁动,但在此时作曲家却运用了一段优雅、细腻的音乐来表现这段场景。而在影片结束时。“欢庆解放”的画面。佩恩带着已离开人间的男女主人公的女儿明珠,伴随着镜头画面,时而闪出明珠早已不在人间的父母的微笑,欢歌起舞在秧歌队里,此时作曲家却一反常规,并没有运用喧闹、热烈的曲调,而是运用了抒情大特写的慢板,从而使这段故事寓意更为深刻。让人感慨不已、思绪万千。同样,在外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电影音乐的这种特殊作用,也使这部影片锦上添花。这部影片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六百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通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深刻揭露了纳粹的罪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中一段场景是充满了野蛮和血腥的画面,作曲家却配之以线条优美的童声合唱,用儿童天真无邪的声音与纳粹德国的残暴进行强烈的音画对比,渲染了电影故事情节,使人们对此部影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电影音乐可以突出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作曲家在运用音乐来描述电影中的人物时,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勇敢而浪漫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可以用一段强有力的进行曲来表现,一个俗不可耐的妇女的出场,可能伴随着一段沉闷的萨克斯的旋律背景音乐。我们拿《乱世佳人》为例,两段主旋律塔拉曲和迪克西兰爵士乐,在影片中同样起到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塔拉曲伴随着女主人公的出现给女主人公郝思嘉做了性格上的定位——虽然是南方女性。但骨子里却充满了叛逆、不服输、坚强和独立。而影片中其他非主要角色人物的典型性格特点也伴随着他们各自的特性音乐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若有若无的抒情音乐与梅兰妮贤妻良母的性格刚好吻合,积极欢快的摇篮曲的主旋律刻画了郝思嘉的奶妈保姆妈咪快乐的性格以及对郝思嘉忠贞不渝的爱。此外,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它的电影音乐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传遍世界的主题曲,其中的背景音乐也是其成功的典范之一。导演用时空交错、以一段旷世恋情为主旋律用贫与富、生与死、爱与恨这些看似相悖的元素,描写了人类精神永存的美好爱情故事。影片中的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方面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影片前半部,作曲家在描述社会不同等级及其人物性格上尽显大师风范,运用得恰如其分。旋乐四重奏为上层甲板上的贵族演奏优雅的实内乐,而爱尔兰舞蹈音乐又赋予下层甲板平民阶层小人物以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