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概率统计是许多专业的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它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价值越来越被大学生认可,它的应用渗透到了各个领域。针对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及数学模型意识弱的现状,作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数学模型意识作了思考。
  关键词: 概率统计 课程教学 应用意识
  一、引言
  一直以来,高等数学被认为主要是用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数学教学也过多地把数学当做一门演绎的科学进行,重理论教学轻数学应用的现象很常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件历久弥新而又十分迫切的事情。高等数学作为工科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体会,提出一些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二、正确理解现实中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我们熟知许多科学定律,例如牛顿力学定律,化学中的各种定律等。但是在现实中,事实上很难用如此确定的公式描述一些现象。比如,人的寿命对于个人来说是难于事先确定的。就个体来说,一个有很多坏习惯的人(比如吸烟、喝酒、不锻炼的人)可能比一个很少得病、生活习惯良好的人活得更长。实际上活得长短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有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可能和人的经历、基因、习惯等无数说不清的因素都有关。总体来说,人的平均年龄非常稳定。一般而言,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多几年。这就是规律性。一个人可能活过这个平均年龄,也可能活不到这个年龄,这是随机性。但是总体来说,平均年龄的稳定性,却说明了随机之中有规律性。又比如你每天见到什么人是比较随机的,但规律就是:你在不同的地方一定会见到不同的人,你在课堂上会见到同班同学,你在宿舍会碰到同寝室的室友,你去打球会见到球友,这两种规律就都是统计规律。
  三、巧借实例自然引入新概念
  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概率统计课程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师上课如果直接写出来,则学生会感到很突兀,很抽象且难于接受。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当重视概念引入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使学生对概念形成感性认识,揭示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基础,了解概念形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例如极大似然估计的概念教学,一般引入的第一个例子是有个同学和一个猎人去打猎,一只野兔从前方经过,只听一声枪响,野兔就倒下了,这发命中目标的子弹是谁打的?同学们一定会推断是猎人,你们会说猎人命中目标的概率比同学的大,这个例子说明了你们形成了极大似然估计的初步思想。极大似然估计的思想是在已经得到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应该寻找使这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那个θ作为θ的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法首先由德国数学家高斯于1821年提出,英国统计学家费歇于1922年重新发现并作了进一步研究。第二个例子是两个射手打靶,甲的命中率为0.9,乙的命中率为0.4,现靶面显示10中6,且是一个人所为,请问是谁打的?一开始学生中会形成不同意见,有的说是甲,有的说是乙,有的不知如何判断。表面看,甲的命中率高,如果说是甲好像低估了甲的水平,乙的命中率低,如果说是乙又高估了乙的水平,但现在要作一个合理推断,我们建立一个统计模型:有一个总体为两点分布,参数为P(0.9或0.4侍定),现有样本X■,X■,…,X■(n=10),其中有6个观察值为1,4个为0,设事件A={10枪6中靶心}若是甲所射,则A发生的概率为P■(A)=C■■(0.8)■(0.2)■=0.088,若是乙所射,则A发生的概率为P■(A)=C■■(0.8)■(0.5)■=0.21,显然,P■(A)  四、合理假设形成模型意识
  概率统计学科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它的起源是对赌博问题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更应加强模型意识。数学模型是指应用数学的方法和语言符号对现实事物进行数学的假设和合理简化,可以理解为现实事物在数学世界的抽象存在,也是人们对实际问题的原型进行的数学抽象,它的目的是便于应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对问题的量化研究。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建立的数学模型应当选择问题的主要要素,模型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易于教学推理和分析。
  五、循序渐进培养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应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在现实中我们要注意:(1)概率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如在天气预报中会提到晴天与雨天,预报明天下雨,只是说雨天可能性很大,这种概率不可能超过百分之百。(2)有些概率是可以估计的。比如掷骰子,你得5点的概率应该是六分之一,但掷骰子的结果还只可能是六个数目之一。这个已知的规律就反映了规律性,而得到哪个结果则反映了随机性。(3)应当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来估计生活中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4)多学习一些统计软件,充分利用一些直接的或间接的数据来源。
  六、结语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通过一门课程或短时期就会立竿见影,这个过程需要经历渗透、交叉、反复、螺旋上升,然后才能逐级递进、不断深化。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构建师生合作互动的平台,培养交流与合作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卢锷.谈谈高等数学的备课与讲课[J].工科数学,2000(1):86-87.
  [2]熊淑艳.拔尖创新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科教文汇,2014(3):55-57.
  [3]熊淑艳.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及策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5):59-60.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占大比例的语文基本知识,如汉字和拼音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人们得到信息和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在小学打基础阶段,学生没能把这两部分学好,到了后期,初中和高中阶段的阅读和写作将更难以纠正。因此,作者分析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及教师怎样才能教好这两部分内容,如何具体实施等,提出具体途径和方法,就是为了使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效率提高,让学生
语文这一学科,毋庸置疑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分数在高考中有明显的提高,这就证实了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性。语文这一学科,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博大精深,包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学习语文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这门学科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
目的:  通过检测120例肺癌组织中Wnt5a和Wnt11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的表达与肺癌类型的关系,并评估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
摘 要: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构建者、组织者、推动者,其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定位这一课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定位  以学习能力素养培养为第一要义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构建要素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和现实目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构建者、组织者、推动者,其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不断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