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电影走进主流市场的关键在于培养观众健康的收视习惯,让观众自愿自觉地走进影院近距离触碰纪录电影。本文将结合时代背景与纪录电影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观众的审美能力、社会价值观及媒介素养为出发点,探讨我国纪录电影观众群体的培育。
【关键词】:纪录电影;观众群体;培育
《我们诞生在中国》的票房新高可知纪录电影并非水土不服,然而国产纪录电影的市场前景依然不甚明朗。纪录电影票房惨淡,影片宣传及营销上的软肋已是业内毋庸置疑的论断,可目标观众群体的缺失,也是纪录电影难以破冰的关键性因素。培育我国纪录电影观众素养,养成观众收视纪录电影的习惯,引导纪录电影市场健康发展,是我国纪录电影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培育有审美能力的观众
电影鉴赏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与作为审美客体的电影之间的辩证运动过程。將中国纪录电影市场的“一片死水”的原因过分归结于宣传营销与发行未免言过其实,主流观众的审美紊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口碑针对电影质量,票房满足文化需求。中国电影票房81%来自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1],观众的平均年龄低于25岁[2],“年轻化”观影人群在娱乐至死的信息环境中成长,表达需求强烈,缺失电影美感价值评判的话语权,真实审美有待于开发与教化。水准不高、内容流俗的影视作品培养了年轻观众低级恶俗的审美观,使得主流年轻观众过度追逐娱乐新奇,而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审美又影响着票房乃至整个电影产业链。换言之,单纯依赖某些“吸睛”元素即可快速完成一部迎合观众审美、创造可观回报的电影作品,还有电影人愿意呕心沥血打造一部具有审美意义、能带给观众思考、值得反复揣摩的作品吗?观众对于电影的购买行为又决定了电影制作者必须尊重观众的审美判断,以观众的审美角度创作作品,继续培养审美修养不及格的观众群,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纪录电影致力于观察人生、感悟生活,强调内容的真实性与原创力而降低对于娱乐性的要求,以至于得不到市场认可。百废待兴的纪录电影要想在繁榮的中国电影市场占得先机,必须要正确引导和提升社会主流观众的审美能力。作为审美客体的纪录电影不能一味被动消极迎合观众,从而丧失自身的审美特质,削弱其存在的价值意义。真实性是纪录电影区别于其他影视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质,观众对于纪录电影的审美体现在其叙述真实的审美。纪录电影以真实时空关系为蓝本,应引发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鼓励其注重影片品质,在文化和艺术层面有更多诉求,可以反作用于纪录电影的振兴,改变商业片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鼓励更加多样化、更加健康的市场格局。
二、培育有价值观的观众
由于市场经济规则发展的不完全,滋生了思想观念和行为服从于金钱的价值观——拜金主义,其根源来自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利益的思想主张,对社会造成道德沦丧、信仰缺失、价值评价体系混乱等恶劣影响。近年来,西方文化入侵本土,旺盛的物质需求迷乱了国人的精神信仰,折射至自由竞争状态下的电影市场,盲目崇拜票房的拜金主义导致片面依赖噱头、炒作,为迎合市场而背离影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规律,烂片充斥市场,观众面对低质电影逐渐由最初的不屑一顾转向习以为常,而引发观众思考、引领社会正气的作品埋没于市场中,电影蕴含的主流价值观逐步衰落,纪录电影的市场发展也愈发式微。
新闻的主要用途是传播信息,娱乐节目可安抚广大观众的情绪,商业电影大多扮演着被粉饰过的梦想。利益至上的原则使得很多电影作品为获取高额票房而扭曲价值观。宫廷片穿越片的风靡促成“向往封建社会”的无知观念,都市片青春片可宣扬拜金炫富的奢靡生活,这些利益驱动下的作品成为票房的点钞机,导致年轻的观众无视电影的美学价值与思想水准,浸淫于影片营造的虚假梦境。纪录电影书写“正在消逝着的历史”,其表现对象是真人真事,挖掘人物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揭示现实生活的质感及人性的复杂多变,洞察时代与生活的发展变迁。若要在浮华的电影市场中修成正果,必须要担当起振兴价值观的重任。纪录电影所特有的感染性与真实美感可以引导观众的价值取向,培育中国电影观众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让观众在富有吸引力的纪录影片中与主流价值观产生共鸣,修正电影市场中混乱的价值建构,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使命与力量。
三、培育有媒介素养的观众
如今电影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的重要媒介。但是,在电影市场过度娱乐化、票房崇高的风气下,电影题材扎堆、情节过度雷同,已成为电影市场的常态化问题。由于类型片的批量化生产,桥段离奇又极其类似,电影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在带给观众视觉冲击的同时,无形中已成为观众生活状态和生存目标的重要参照,成为观众判定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准。“拟态环境”并非现实生活的重现,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和渲染,是重新结构化的场景演绎,甚至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臣服于媒介的观众轻信其中的虚拟信息,丧失了批判质疑“拟态环境”的能力,以至于在影院面对纪录电影的“真实美学”,无法与其擦出火花。因此,观众的媒介素养是纪录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3]。在媒介形态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迎面而来林林总总的信息,纪录电影的市场发展更需要观众良好的媒介素养,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适当降低对影视媒介的信任度,保留质疑和批判。与一味追求票房与利润的商业电影不同,纪录电影以精湛的制作标准、浓郁的人文性见长,媒介素养过硬的观众方可在电影市场中慧眼识珠。然而,来自观众的压力,才能督促电影市场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一旦形成纪录电影难有好票房的刻板印象,就目前急功近利的市场现状而言,纪录电影的黄金时代道阻且长。
商业片的票房发展呈井喷速度,纪录电影依然远离主流市场。可是,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言:“一个国家没有好的纪录片,就像是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电影昨日的辉煌光环悄然消逝,培养观众群体素养是纪录电影人的当务之急,从观众的审美能力、社会价值观以及媒介素养出发,维护纪录电影与社会的交流与传承,促进纪录电影事业健康发展。
注释:
[1]张贺.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N].人民日报.2016-08-04(19).
[2]莞莞.中国观众平均年龄低于25岁 [N].深圳晚报.2013-06-21(B05).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J].2004.11-13
参考文献:
[1] 张贺.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N].人民日报.2016-08-04(19).
[2] 莞莞.中国观众平均年龄低于25岁 [N].深圳晚报.2013-06-21(B05).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11-13
作者简介:宋骋丹(1990—),女,汉族,籍贯:辽宁丹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
【关键词】:纪录电影;观众群体;培育
《我们诞生在中国》的票房新高可知纪录电影并非水土不服,然而国产纪录电影的市场前景依然不甚明朗。纪录电影票房惨淡,影片宣传及营销上的软肋已是业内毋庸置疑的论断,可目标观众群体的缺失,也是纪录电影难以破冰的关键性因素。培育我国纪录电影观众素养,养成观众收视纪录电影的习惯,引导纪录电影市场健康发展,是我国纪录电影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培育有审美能力的观众
电影鉴赏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与作为审美客体的电影之间的辩证运动过程。將中国纪录电影市场的“一片死水”的原因过分归结于宣传营销与发行未免言过其实,主流观众的审美紊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口碑针对电影质量,票房满足文化需求。中国电影票房81%来自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1],观众的平均年龄低于25岁[2],“年轻化”观影人群在娱乐至死的信息环境中成长,表达需求强烈,缺失电影美感价值评判的话语权,真实审美有待于开发与教化。水准不高、内容流俗的影视作品培养了年轻观众低级恶俗的审美观,使得主流年轻观众过度追逐娱乐新奇,而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审美又影响着票房乃至整个电影产业链。换言之,单纯依赖某些“吸睛”元素即可快速完成一部迎合观众审美、创造可观回报的电影作品,还有电影人愿意呕心沥血打造一部具有审美意义、能带给观众思考、值得反复揣摩的作品吗?观众对于电影的购买行为又决定了电影制作者必须尊重观众的审美判断,以观众的审美角度创作作品,继续培养审美修养不及格的观众群,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纪录电影致力于观察人生、感悟生活,强调内容的真实性与原创力而降低对于娱乐性的要求,以至于得不到市场认可。百废待兴的纪录电影要想在繁榮的中国电影市场占得先机,必须要正确引导和提升社会主流观众的审美能力。作为审美客体的纪录电影不能一味被动消极迎合观众,从而丧失自身的审美特质,削弱其存在的价值意义。真实性是纪录电影区别于其他影视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质,观众对于纪录电影的审美体现在其叙述真实的审美。纪录电影以真实时空关系为蓝本,应引发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鼓励其注重影片品质,在文化和艺术层面有更多诉求,可以反作用于纪录电影的振兴,改变商业片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鼓励更加多样化、更加健康的市场格局。
二、培育有价值观的观众
由于市场经济规则发展的不完全,滋生了思想观念和行为服从于金钱的价值观——拜金主义,其根源来自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利益的思想主张,对社会造成道德沦丧、信仰缺失、价值评价体系混乱等恶劣影响。近年来,西方文化入侵本土,旺盛的物质需求迷乱了国人的精神信仰,折射至自由竞争状态下的电影市场,盲目崇拜票房的拜金主义导致片面依赖噱头、炒作,为迎合市场而背离影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规律,烂片充斥市场,观众面对低质电影逐渐由最初的不屑一顾转向习以为常,而引发观众思考、引领社会正气的作品埋没于市场中,电影蕴含的主流价值观逐步衰落,纪录电影的市场发展也愈发式微。
新闻的主要用途是传播信息,娱乐节目可安抚广大观众的情绪,商业电影大多扮演着被粉饰过的梦想。利益至上的原则使得很多电影作品为获取高额票房而扭曲价值观。宫廷片穿越片的风靡促成“向往封建社会”的无知观念,都市片青春片可宣扬拜金炫富的奢靡生活,这些利益驱动下的作品成为票房的点钞机,导致年轻的观众无视电影的美学价值与思想水准,浸淫于影片营造的虚假梦境。纪录电影书写“正在消逝着的历史”,其表现对象是真人真事,挖掘人物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揭示现实生活的质感及人性的复杂多变,洞察时代与生活的发展变迁。若要在浮华的电影市场中修成正果,必须要担当起振兴价值观的重任。纪录电影所特有的感染性与真实美感可以引导观众的价值取向,培育中国电影观众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让观众在富有吸引力的纪录影片中与主流价值观产生共鸣,修正电影市场中混乱的价值建构,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使命与力量。
三、培育有媒介素养的观众
如今电影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的重要媒介。但是,在电影市场过度娱乐化、票房崇高的风气下,电影题材扎堆、情节过度雷同,已成为电影市场的常态化问题。由于类型片的批量化生产,桥段离奇又极其类似,电影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在带给观众视觉冲击的同时,无形中已成为观众生活状态和生存目标的重要参照,成为观众判定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准。“拟态环境”并非现实生活的重现,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和渲染,是重新结构化的场景演绎,甚至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臣服于媒介的观众轻信其中的虚拟信息,丧失了批判质疑“拟态环境”的能力,以至于在影院面对纪录电影的“真实美学”,无法与其擦出火花。因此,观众的媒介素养是纪录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3]。在媒介形态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迎面而来林林总总的信息,纪录电影的市场发展更需要观众良好的媒介素养,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适当降低对影视媒介的信任度,保留质疑和批判。与一味追求票房与利润的商业电影不同,纪录电影以精湛的制作标准、浓郁的人文性见长,媒介素养过硬的观众方可在电影市场中慧眼识珠。然而,来自观众的压力,才能督促电影市场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一旦形成纪录电影难有好票房的刻板印象,就目前急功近利的市场现状而言,纪录电影的黄金时代道阻且长。
商业片的票房发展呈井喷速度,纪录电影依然远离主流市场。可是,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言:“一个国家没有好的纪录片,就像是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电影昨日的辉煌光环悄然消逝,培养观众群体素养是纪录电影人的当务之急,从观众的审美能力、社会价值观以及媒介素养出发,维护纪录电影与社会的交流与传承,促进纪录电影事业健康发展。
注释:
[1]张贺.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N].人民日报.2016-08-04(19).
[2]莞莞.中国观众平均年龄低于25岁 [N].深圳晚报.2013-06-21(B05).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J].2004.11-13
参考文献:
[1] 张贺.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N].人民日报.2016-08-04(19).
[2] 莞莞.中国观众平均年龄低于25岁 [N].深圳晚报.2013-06-21(B05).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11-13
作者简介:宋骋丹(1990—),女,汉族,籍贯:辽宁丹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