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城市规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大连大学这类综合性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探索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思考,重点强调城市规划思维方式、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贯穿实践,对提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学习兴趣及提高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思维方式;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215-02
现阶段,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功能以及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城市快速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也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高密度开发、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历史与文化的缺失、传统建筑与街区的消亡等。建筑学专业学生未来将从事建筑设计与管理、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将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接触城市规划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与建筑设计有紧密联系也有很大区别。如何在传授大量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新形势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人才,做出以下的探索与思考。
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典型问题
1.教学内容。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理论教学采用教材为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该教材为“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可见其权威性。与第三版比较,共计5篇,22章,700余页,章节阐述专题内容更加细致深入,增加了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等新内容。通过研读,对教材总体变化的理解如下:(1)由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技术性、技能型原理转变为偏重城市要素的综合、理论、科学数据分析;(2)由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建设原理转变为强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急需重视的专题;(3)现代城市问题因素众多,城市系统复杂的综合性,要求城市规划人才不仅应了解规划编制与设计工作,还应通晓诸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各领域知识,了解时事政策,做到通才并有专长,担负协调工作[1]。
2.典型问题。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大学四年级开设,课程32学时,与其他高校相比较,课程相对单一。相互支撑的课程仅有《场地设计》、《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对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仅起添砖加瓦的作用,是典型的以建筑工科为基础发展演变来的城市规划课程,偏重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设计[2]。在教学过程中感受颇深的几个典型问题:(1)学时有限,难以覆盖教材全部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深入程度不够。无相关学科支撑,学生对繁杂而又抽象的名词术语、各专项问题难以深入理解,兴趣较低。(2)建筑学专业学生受建筑设计思维影响较大,思维上倾向于建筑单体造型的个性化,内部功能的合理化,空间的独特性,材质与色彩的新颖性等问题思考。设计思维局限在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内,通常忽略场地内群体关系、交通组织、景观布局等问题。(3)学生对城市肌理、地块区域交通组织、绿色建筑等更高思维层次问题分析不足。由于缺乏对城市的总体认识,对宏观、抽象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问题更加没有兴趣,设计视野局限在地块的三维物质空间上。
二、改革模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转变
针对学时问题,即如何在如此短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讲授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知识形成骨架式的认识,对专项性知识进行概况了解,做到通才并有專长,具备担负协调工作的能力。
面对各种城市问题,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人才,核心任务是将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决定行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偏重于技能性的微观形态设计,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培养训练,而城市规划更应该培养学生宏观分析研究[3]。(1)以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思维角度看问题,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应关注社会平等、幸福指数、经济全球化、经济效益、城市经营、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精神与文化充实的人居环境等问题。以这样的思维角度参与到学习与工作中,创造出的建筑更富有底蕴与生命力,城市会更美好。(2)综合性、政策性思维的形成,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综合作用,建筑学专业学生要具备统筹兼顾的能力。城市的发展与行政政策、执行实施关系紧密,城市规划设计应体现国家政策、城市行政决策。的内容。单纯的讲授原理,不与政策、实践结合,理论抽象空洞,教学内容缺乏实时性,学生兴趣很低。教学过程中,介绍媒体、新闻中关于城市规划的实时相关政策、新闻,并与专项问题教学结合分析,如雾霾与环保、房地产与产业经济、放开二胎与人口预测等,使学生体会到政策对城市的影响。强调综合性与政策性思维的习惯培养,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对城市发展作出潜移默化的政策性反应。(3)科学、理性、数据化分析思维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采取“调查——分析”的科学方法步骤,分析方法概括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与建筑学偏重灵感、感性不同,城市规划更多的是科学、理性的分析论证。城市问题具有综合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严谨的逻辑,大数据的分析让城市规划学科更科学,更有说服力。(4)联系的看建筑,城市规划也应对建筑设计具体课程产生好的作用,好的设计理念必须高屋建瓴、纵观全局、严谨缜密[4]。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适应“建筑单体——建筑场地——城市尺度”的转变,城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要求复杂,涉及很多城市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知识。课程培养学生从单纯的审美角度看建筑转变为从城市的视野去看建筑,联系的看建筑,让建筑更高效的服务于城市。
2.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思维方式的升华,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时刻在衡量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知识、技能、应与积极的、正能量的价值观协调发展。价值观是方方面面的,本文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观问题,(1)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发展是为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不应成为矛盾体。如今的城市的发展却是以环境为代价,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持续反复的雾霾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城市到底该集中还是分散,城市发展对“度”的把握如何确立。永续城市、和谐城市,强调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到从操作层面的低碳城市、绿色建筑等积极的价值观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态的力量,单纯的经济引导城市发展,大拆大建的建设模式导致了城市历史、城市文化被漠视,城市建设千篇一律。漠视历史与文化,城市没有了沉淀,丢掉了归属感与精神上的幸福感;漠视历史与文化,放弃了城市本来优势的基因。尊重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观,文化形成意识形态凝聚力,对个体,对城市发挥着长远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将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转变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培养出即融会多学科知识的通才,又有专长,具备担负协调工作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万艳华.面向国际化的城市规划教学改革[J].划师,2006,(08):59-61.
[2]杨靖,庹清,龙自立.工科建筑类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02):101-104.
[3]王海若.面向新时期的城市规划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2):63 202.
[4]张磊,鲍培培,李雯.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2):41-45.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思维方式;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215-02
现阶段,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功能以及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城市快速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也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高密度开发、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历史与文化的缺失、传统建筑与街区的消亡等。建筑学专业学生未来将从事建筑设计与管理、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将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接触城市规划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与建筑设计有紧密联系也有很大区别。如何在传授大量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新形势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人才,做出以下的探索与思考。
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典型问题
1.教学内容。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理论教学采用教材为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该教材为“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可见其权威性。与第三版比较,共计5篇,22章,700余页,章节阐述专题内容更加细致深入,增加了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等新内容。通过研读,对教材总体变化的理解如下:(1)由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技术性、技能型原理转变为偏重城市要素的综合、理论、科学数据分析;(2)由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建设原理转变为强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急需重视的专题;(3)现代城市问题因素众多,城市系统复杂的综合性,要求城市规划人才不仅应了解规划编制与设计工作,还应通晓诸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各领域知识,了解时事政策,做到通才并有专长,担负协调工作[1]。
2.典型问题。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大学四年级开设,课程32学时,与其他高校相比较,课程相对单一。相互支撑的课程仅有《场地设计》、《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对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仅起添砖加瓦的作用,是典型的以建筑工科为基础发展演变来的城市规划课程,偏重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设计[2]。在教学过程中感受颇深的几个典型问题:(1)学时有限,难以覆盖教材全部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深入程度不够。无相关学科支撑,学生对繁杂而又抽象的名词术语、各专项问题难以深入理解,兴趣较低。(2)建筑学专业学生受建筑设计思维影响较大,思维上倾向于建筑单体造型的个性化,内部功能的合理化,空间的独特性,材质与色彩的新颖性等问题思考。设计思维局限在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内,通常忽略场地内群体关系、交通组织、景观布局等问题。(3)学生对城市肌理、地块区域交通组织、绿色建筑等更高思维层次问题分析不足。由于缺乏对城市的总体认识,对宏观、抽象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问题更加没有兴趣,设计视野局限在地块的三维物质空间上。
二、改革模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转变
针对学时问题,即如何在如此短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讲授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知识形成骨架式的认识,对专项性知识进行概况了解,做到通才并有專长,具备担负协调工作的能力。
面对各种城市问题,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人才,核心任务是将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决定行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偏重于技能性的微观形态设计,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培养训练,而城市规划更应该培养学生宏观分析研究[3]。(1)以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思维角度看问题,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应关注社会平等、幸福指数、经济全球化、经济效益、城市经营、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精神与文化充实的人居环境等问题。以这样的思维角度参与到学习与工作中,创造出的建筑更富有底蕴与生命力,城市会更美好。(2)综合性、政策性思维的形成,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综合作用,建筑学专业学生要具备统筹兼顾的能力。城市的发展与行政政策、执行实施关系紧密,城市规划设计应体现国家政策、城市行政决策。的内容。单纯的讲授原理,不与政策、实践结合,理论抽象空洞,教学内容缺乏实时性,学生兴趣很低。教学过程中,介绍媒体、新闻中关于城市规划的实时相关政策、新闻,并与专项问题教学结合分析,如雾霾与环保、房地产与产业经济、放开二胎与人口预测等,使学生体会到政策对城市的影响。强调综合性与政策性思维的习惯培养,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对城市发展作出潜移默化的政策性反应。(3)科学、理性、数据化分析思维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采取“调查——分析”的科学方法步骤,分析方法概括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与建筑学偏重灵感、感性不同,城市规划更多的是科学、理性的分析论证。城市问题具有综合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严谨的逻辑,大数据的分析让城市规划学科更科学,更有说服力。(4)联系的看建筑,城市规划也应对建筑设计具体课程产生好的作用,好的设计理念必须高屋建瓴、纵观全局、严谨缜密[4]。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适应“建筑单体——建筑场地——城市尺度”的转变,城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要求复杂,涉及很多城市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知识。课程培养学生从单纯的审美角度看建筑转变为从城市的视野去看建筑,联系的看建筑,让建筑更高效的服务于城市。
2.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思维方式的升华,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时刻在衡量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知识、技能、应与积极的、正能量的价值观协调发展。价值观是方方面面的,本文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观问题,(1)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发展是为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不应成为矛盾体。如今的城市的发展却是以环境为代价,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持续反复的雾霾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城市到底该集中还是分散,城市发展对“度”的把握如何确立。永续城市、和谐城市,强调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到从操作层面的低碳城市、绿色建筑等积极的价值观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态的力量,单纯的经济引导城市发展,大拆大建的建设模式导致了城市历史、城市文化被漠视,城市建设千篇一律。漠视历史与文化,城市没有了沉淀,丢掉了归属感与精神上的幸福感;漠视历史与文化,放弃了城市本来优势的基因。尊重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观,文化形成意识形态凝聚力,对个体,对城市发挥着长远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将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转变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培养出即融会多学科知识的通才,又有专长,具备担负协调工作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万艳华.面向国际化的城市规划教学改革[J].划师,2006,(08):59-61.
[2]杨靖,庹清,龙自立.工科建筑类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02):101-104.
[3]王海若.面向新时期的城市规划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2):63 202.
[4]张磊,鲍培培,李雯.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