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都可以3D打印时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把人生比作一次火车上的旅行,不在乎沿途的风景,只在乎看风景的心情,很惬意,不是么?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你说车上有颗炸弹,其威力足以将全车人炸得灰飞烟灭,你还会处置安然么?如果再告诉你,这颗炸弹就是你耗尽毕生所学而研制出来,后被世人尊崇为新科技突破的成果,你也因它而名利双收,此时,正悠然享受着它给你带来各种好处中的你会有何反应?
  事实上,因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真正地享受着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优越和富足。同时,我们也面对着科技发展带来的恶果: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安全问题、人类体质下降……我们把出现的这些问题归因于科技的不合理应用。我们早已习惯了将科技称为双刃剑,有善的一刃,自然也有恶的一刃,使用得好坏完全取决于使用这把剑的人……出于这样一些习惯的或是理智的看法,科技如脱缰的野马,或是刹车坏了的汽车,不受控制地向着“真理”进发。当这辆汽车正在如此全速行驶时,坐在车上的我们仍在乐观地继续享受着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盛宴。
  盛宴: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
  自上帝将智慧赐予人类之后,人类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如今的穿着注重时尚和潮流、饮食追求美味而营养;从只在陆上活动到下至海底、上到云霄……人类的科技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带给我们的方便和享受自不必多说,如今,仅就一个3D打印机就会让我们畅享科技的奇迹和魅力。
  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的原理相似,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3D打印机使用的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而不是墨水。那它到底能打印出什么?
  小到一块蛋糕、一颗牙齿,大到一架飞机、一辆汽车,都能打印出来!
  2011年,3D打印的超太空感锦纶立体服装在巴黎春夏时装展上发布;该年9月,世界上第一辆3D汽车“Urbee”现身加拿大温尼伯市;哈佛大学闪族博物馆的两位研究员成功恢复了一个在3000年前被打碎的瓷器狮子;康奈尔大学也已成功打印了杯形蛋糕。
  据英国《独立报》2013年5月23日消息:美国俄亥俄州一名男婴伊巴·杰弗里多患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无法自主呼吸。密歇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斯科特·霍利斯特医生用3D打印机打印出的器官挽救了他的性命。
  日本Fasotec工程公司和东京的ParksideHiroo女士诊所已成功打印出3D胎儿模型。
  这让读过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希克利小说的人,不禁惊叹:这不与《万能制造机》里描述的一样么!主人公之一的阿诺尔德站在刚买来的机器前,按下按钮,对着它说:“我要硬铝螺帽,直径为4英寸。”机器接到指令后,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灯光闪烁,闸板缓缓打开,眼前赫然出现了一颗闪光发亮已经制好的螺帽。接着,这台机器就像叮当猫的百宝袋,又为他们送来了活蹦乱跳的大虾、矿泉水、沙拉酱和手表等。
  尽管,生活中“想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客观现实与科幻小说中描述得那般轻松还有段距离,但通过如今的3D打印技术,生产各种零件、食品、模型、交通工具甚至是人造器官等都可以实现,3D打印机也正逐渐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如此,完全可以把它称为“万能制造机”,有学者甚至认为3D打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
  然而,聪明的人类也已经认识到:3D打印同样会带来种种负面效应,它无所不能的背后是隐患重重,甚至暗藏杀机!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致使近4000人很快死于因辐射引发的癌症或白血病。最新调查显示,仅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1990至2004年间就已造成20万人死亡。
  温斯克尔大火、泰坦尼克号沉没、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由科技导致的灾难还有很多。
  3D打印同样隐患重重。首先是版权问题。随着信息流传的加快,复制业日渐繁盛,借助3D打印,一些发明、设计、专利产品都可以随心地制造,这对以靠智慧谋生的人必然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其次,道德伦理问题。如今一些不法网站仅靠2D平面时代的偷拍、艳照就弄得人心恐慌,在3D打印机的辅助下,将一个人透视扫描,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他”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有人对其加以不正当处理并公之于众,势必会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最后,还有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安全问题。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2日报道,近日,世界首颗3D打印子弹在美国问世,视频网站“YouTube”发布了其试射的视频。经实验可以击穿木板。由于子弹是由塑料制成,在过安检时无法被发现,报道称,这可能引起走私问题。另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美国一家公司前不久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地打造出AR-15半自动步枪的弹匣和其它部件。新近,这家公司又在互联网上公布,首款名为"解放者"的3D打印手枪试射成功。后来有人实验证明,3D打印手枪和真正的手枪一样,能作为武器使用。
  美国政府明显已经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政府下了封杀令,要求他们在网站上撤销打印图纸;同时,一些立法人员已开始着手起草3D打印武器的相关法律文件。但是,图纸在撤下之前,已经有10万次的下载量,这意味着3D打印手枪可能随时再现,如果被一些黑暗势力、恐怖分子等运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仅3D打印子弹和打印手枪的问世就让世人捏了一把汗,如果任由该技术肆意发展和普及,其它的一些毁灭性的武器也将能够打印,原子弹、氢弹、反物质弹……只要其中的一个擦枪走火,我们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世界末日的预言就会真正实现!
  当然,还有其它各种我们想得到或想不到的问题,任何一种问题都会使人类社会陷入混乱,更何况这些问题之全部。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灾难?这与我们的科技观是否有关?
  历史的反思: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斗争的历史,科技的发展曾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无穷的力量,“人定胜天”成了我们的口号,也让我们有意无意间形成了科学主义的思想。
  所谓科学主义,即认为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认为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科学主义是科技理性的泛滥,泛滥的结果使科技本身缺少了其它的一些价值因素,如:非理性、人文关怀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对人的作用。理性主义自文艺复兴时期抬头后,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英国经验论者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经过后世人的发扬,就更加强了科技理性在人心中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科技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逼迫我们反思科技的作用。不仅日本原子弹事件,历史上的输血技术、器官移植、克隆技术的问世都曾引起了舆论界的轩然大波。
  科技是善是恶?这不仅是科学界的内部争论,更是关系全球人类生死存亡的思考。我们开始以批判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和以往几千年形成的科学主义思想,我们不再盲目地崇拜科技。
  最终,大家普遍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就是说:科学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它是价值中立的。善恶的关键在于使用科技的人和怎样使用,好人用它可为善,坏人用它则可为恶。原子弹用于震慑恐怖分子和不法之徒是善,用于侵略他国鱼肉他人则是恶。
  那能否只享受科技好的一刃,而避免那恶的一刃呢?
  为此,我们软硬兼施,我们通过道德伦理说教、教育文化宣传的软力量和专门机构立法、监督的硬性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2005年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就是试图避免克隆技术对人类造成恶的影响的全球性立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论表述早已写入我们的教科书,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常识。几乎所有的人,甚至专家、学者都认同这种观点,我们也一直在呼吁采取措施以避免双刃中恶的一面的影响。
  但在现实中,我们又遇到了新的困惑:即使我们认识到了科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即使我们一直在试图抵御科技的负面影响,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如今,科技正在以震撼心魄的速度发展着,我们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华美盛宴的同时,却并未避免它那暗藏的、能使人类毁于一旦的危机。
  反思的反思——再思:“致毁知识”横空出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刘益东先生认为:这与我们对科技负面影响的严重性没有深入准确的认识有关。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理论难辞其咎。
  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人们产生这样的想法:一、科技是中立的,或者至少是科学是中立的,只有到了具体的应用环节才产生负效应。因此即使出现负面影响,我们也不会归罪于科技本身,而是去应用环节兴师问罪;二、科学技术既是一把双刃剑,那科技发展的途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这是科技发展要承受的必要牺牲;三、乐观主义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出现的各种弊端都会迎刃而解。
  存有这些想法,无怪乎我们的行动一直在踟蹰不前!
  为了解决这一困惑,刘益东先生突破性地提出了“致毁知识”这一概念。
  他将“致毁知识”定义为“制造毁灭性武器等产品的公开发表的可表述的原理性科技知识,如直接导致原子弹发明的链式反应知识,核裂变可视为致毁知识萌芽,当然有时不做严格区分,而统称为致毁知识”。
  显然,这一定义把科技发展中导致人类毁灭的知识和一般的负面知识区别开来,科技不仅仅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中致毁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势必会造成人类的毁灭!事态的严重性迫使人类中的每一分子去关注、反思。
  那能否阻止其产生、发展和应用?刘益东先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逻辑严密地论证了“在现行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观念、机制和制度下,无法阻止致毁知识萌芽的出现,无法阻止致毁知识的突破性进展,也不能阻止致毁知识的应用和滥用”。致毁知识就如同一颗已经安在我们身边的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把我们带入毁灭的坟墓。
  但此观念的反对者不无有之,清华大学的赵南元教授认为这是反智的蒙昧主义思想。他认为:“致毁知识”的增长会导致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不断累加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他举例说,以1945年为界,没有核武器的前半段时间比有核武器的后半段时间死于战争的人数要多得多。他认为,一切“致毁知识”也是“抗毁知识”,是人类幸免于难的依靠。
  然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徐道一先生以锋利的笔锋回应了赵南元教授,他举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担心“致毁知识”所造成的致命武器的严重后果的例子,以反驳赵教授的“反智的蒙昧主义思想”的指责。同时,他认为,靠“致毁知识”拯救人类之说也是没有证据的。
  无独有偶,英国自由大学生物学家侯美婉女士也表达了与刘益东先生类似的看法,她将使人类致病的科学称为坏科学,其实就是“致毁知识”。她用大量的事实证明遗传工程生物技术是一种坏科学。
  如果“致毁知识”的理论不是危言耸听,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尤其是处于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甚至是已不受控制的时代?
  结语:我们该何去何从?
  刘益东先生认为必须进行科学转型,“此举生死攸关”!
  科学转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遏制致毁知识的增长,科学领域要建立起一种新的自我纠错机制,“即能够靠科学自身的力量纠正科学的不合理发展与不合理应用的错误,”为此,“必须对现行科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学科建制、理论结构、动力机制、评价标准以及科学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重大改革或重建。”
  改革或重建的关键是将价值理性引入科学,实现由以往“现象——分析”的平面科学到“现象——分析——价值”的立体科学的转型。受霍尔顿思想的启发,刘益东提出将信念、直觉、预想等历史、社会、心理因素称为价值维,并将其纳入科学规范,价值维与现象维一起,构成互补、完整的检验系统和自我纠错、改进的机制,价值维与现象维的结合不仅能够检验理论是否真实,而且更能通过证善、证恶的价值检验对理论的合理性方面进行纠正和改进。
  把价值理性引入科学,将科学的社会运用纳入其研究内部的思考方式将导致科学总体范式的根本改变,刘益东先生称之为“一场变化空前的革命”。革命后的新科学具有:科学运用负责性、学科兼容性、自我纠错和自我改正的安全性和正确性等特点,新科学的创立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铸剑为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知识的正负作用是不能抵消的(核电站的好处远不能抵消核武器可能给人类造成的灭顶之灾),所以新科学的原则是安全第一,凡是与此相悖者都要坚决取缔。”这即是学术至善!
  爱因斯坦曾言:“人类通往毁灭的道路是由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铺就的。”作为引导社会新科技发展的科学家们,尤其更应警惕并遏制“致毁知识”对人类的危害。
其他文献
在水下18 米的幽暗海底,在鲨鱼和海龟的环绕之中,有几个头戴黄色头盔、身着特殊潜水服的人影在晃动着,看上去他们的动作跟平常人很不一样,就像是在月球上,慢镜头似的跳跃着前进。在他们身后不远,矗立着一个形状奇特的物体。  假如有人告诉你,这些人并不是潜水员或海洋科学家,而是宇航员,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宇航员怎么会出现在海底?其实,你不必感到惊奇,因为这些宇航员正在为日后的登月做准备。他们正在接受一项被称
11年前,阿根廷妇女苏珊娜·特里玛尔科23岁的女儿出门去见医生,结果她再也没有回来。于是特里玛尔科开始了艰难且危险的寻女之路,同时与拐卖人口的行为进行英勇斗争。  特里玛尔科今年59岁,有一头深色的直发和一双明亮而犀利的眼睛,她说话干净利落,充满热情。  特里玛尔科唯一的女儿名字叫玛丽塔,失踪以后至今杳无音讯。玛丽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特里玛尔科一直在想着这个悲伤的问题。她拿着一张金箔纸反反复复折叠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马庆株教授并转  《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學术研讨会:  值此“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之际,谨在此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研讨会隆重举行。  我是学着《讲话》成长的,1974年《语法修辞讲话》修订时我又受命参与了修订工作,理应出席这次研讨会;但研讨会举行之时我恰逢有外访任务,不能与会,敬请与会者谅解。而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失去了一个与大家交
Two men, both seriously ill, occupied the same hospital room. One man was allowed to sit up in his bed for an hour each afternoon to help drain the fluid from his lungs. His bed was next to the room’s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吉林市举办的一次美术讲座中知道了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后,就疯狂地在图书馆里了解印象派画家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毕沙罗、修拉、德加等人的生平资料和作品。雷诺阿是我比较偏爱的,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女人、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她们的身体透着光,浑身散发着孕育生命的蓬勃伟力。这些都深深地吸引我,让我过目难忘。就像雷诺阿说:“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
炽热的高温,不时的沙尘暴,熙熙攘攘的人群,随处可见的独具阿拉伯特色的清真寺,以及飘荡在空气中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和烤羊肉的香味,形成了对这个北非城市苏丹喀土穆的印象。然而最使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群充满了迷惑与神秘、在金黄的沙海中默默矗立而饱经沧桑的小金字塔。据悉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正式认定这些小金字塔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也是苏丹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在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我和朋友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出
“亚利桑那(Arizona)”来自西班牙语“áridazona”,意思是“干燥不毛之地”。这个州,南部大多数地方为沙漠、戈壁、荒漠,不过不是撒哈拉沙漠那样的沙漠,而是常常被称为“疏草沙漠”,有稀稀拉拉的仙人掌和季节性的草生长;北部是科罗拉多高原和高山地区。这个州的大多数地方是不“适宜人居住”的,甚至在美国建国后,也长期人烟稀少。它是美国本土最后建立的州,即美国本土最后开发的州。  奇怪的是,近一百
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译,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瑜伽,是指一系列用来增进身体、心智和精神健康的修身养心方法。它能帮助人们静气凝神,控制自己的感官,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清净之静”,被认为是达到身心与自然交融的最有效方式。  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小镇瑞诗凯诗是著名的“世界瑜伽之都”、瑜伽的发源地。瑞诗凯诗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入口处,三面环山,被称作是通往喜马拉雅的门户。发
当今世界,自由绝对是个时髦语汇,但自由紧密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现代以后的事。此前,自由只是依附于政治、宗教等重大议题的小小注脚,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形成概念。彼时的欧洲,教会式微,皇权岌岌,社会各阶层人人思变,自由的观念遂被推到前台。因此,对启蒙自由的理解有助于厘清自由的历史演进与意义内涵。本文就从人文艺术角度入手,由对花园的分析,逐步展现法国启蒙时期的自由观。  坐落于巴黎近郊马里森林中的莱兹花
一年骑车917公里  荷兰人口1600万,却拥有1700多万辆自行车,以人均拥有1.25辆高居全球之冠。在这个国度里,有近1/4的荷兰人选择骑车上下班,人们30%以上的旅行是骑自行车完成的,平均每人每年骑车“行走”917公里。除了作为交通工具之外,自行车还被广泛用于锻炼、休闲和娱乐。说自行车是荷兰的“国骑”,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世界著名民调机构盖洛普通过全球大规模的最新民意调查后发现,在最幸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