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宏,走进古代文人内心深处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25日,郭启宏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广东潮州人,1940年生。当代剧作家、诗人、小说和散文家。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曾获文化部文华剧作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代表作有昆曲《南唐遗事》、京剧《司马迁》、话剧《李白》《知己》《杜甫》等。近日,由其担任编剧的话剧《林则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距离话剧《林则徐》最后一次带妆彩排还有一个半小时,编剧郭启宏的手机响个不停。他为同乡、好友留了10多张票,一一分好,装进信封,写上名字和电话交给身边的工作人员,仔细叮嘱“不要送错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完整地看演员在舞台上演绎这部戏,此前只是在排演厅看过两次排练。“我喜欢看排练,坐在导演旁边,默默地凝视着,思考着。但是不插一句话,不提意见。”郭启宏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在北京待了近60年,依然有些许潮州口音,有时需要多次追问方能听懂他在说些什么。
  他记得自己在排演厅曾遇到过“惊喜”。很多年前,他在北京人艺看话剧《李白》的排练——当时这部戏已演到100多场, 排到李白遇赦,心情大好,演员濮存昕把随行的行李和手杖全扔到水里,“当时我就在心里叫好。我写的剧本里没有这个动作,导演苏民的排演中也没有,但演员临场发挥得恰到好处,很符合李白这个人物的性格——他获得自由,高兴得什么都不要了”。郭启宏很欣赏这种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的演绎,也珍惜这种“演员的创造对编剧的反馈”。
  《李白》是郭启宏到北京人艺后创作的第一部话剧,后成为人艺的经典。1991年首演,20多年来演了200多场,场场爆满。之后,他又写《天之骄子》,讲述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的故事;写《知己》,打捞清朝初年顾贞观与吴兆骞之间的往事;写《杜甫》,再现一个不一样的“诗圣”……将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文人搬上舞台,书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内心世界。如今,他将目光拉回到180年前的虎门,和那场销烟中的英雄林则徐。

非常之人林则徐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上隐隐浮现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碑上第一序列的浮雕正是“虎门销烟”。自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反侵略的序幕,也拉开了话剧《林则徐》的序幕。
  故事从道光十八年说起。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吸食者上至宫里的太后,下至贩夫走卒、军队士兵,国力日衰,民不聊生。朝堂上,禁烟派和弛烟派激烈斗争,没有定论。林则徐上书痛陈鸦片的危害:“……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最终,他打动道光皇帝,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禁烟。之后,便有了虎门销烟、关天培战死沙场、林则徐被贬官发配、和恩师王鼎一同治理黄河大水、主持编译《四洲志》……一段段故事上演。
  “我想讲的不仅仅是大家熟悉的虎门销烟,更多的是林则徐这个人物的人格魅力。在王朝飘摇之时,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当人生失意时,他的选择与觉醒。”郭启宏说。写《林则徐》这两年,他的案头摆满了相关史书资料,比如人物传记、奏章、书信、诗词等,每日细细研读,“先在自己心里为林则徐画一个像”。
  郭启宏记得自己读到一封书信时的震动。那是林则徐写给妻子郑淑卿的一封家书,当时他得知自己将被发配新疆,面对皇上的决定、政敌的刁难,他在信中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安抚妻子。说皇上认为他是“能办事人”,称自己离开是“出自天恩”,不会被人“交章责难”。
  “林则徐乃非常之人,其实他的内心很矛盾。作为臣子,他忠君;但面对内忧外患,他一心想着国家和天下百姓。”郭启宏说。于是,舞台上就有了一幕戏:妻子(徐帆饰)在一旁抱怨道光皇帝,林则徐(濮存昕饰)则说“圣上也很为难”,“圣上弃我,我怎可弃中华?”
郭启宏编剧的《林则徐》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再现180年前那段历史。

  为了画好林则徐这幅像,郭启宏还沿着林则徐当年的足迹,从北京、陕西、新疆到福建、广州等地,一路采风。在陕西蒲城,郭启宏专程到林则徐恩师王鼎的墓前拜谒。蒲城人王鼎是清军机大臣,1841年林则徐被贬发配新疆,王鼎向道光皇帝进谏留人,在苦谏、哭谏均告失败后,最终以“尸谏回天听”,自缢于圆明园。“后来我就着重写了王鼎尸谏那场戏,他的死既代表那一代有识之士的绝望,也预示着封建王朝走向没落。”郭启宏说。
  王鼎去世后81天,《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其实这场战争的根本矛盾不在于中国与英国的矛盾,而是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矛盾。”郭启宏说,处在矛盾之中的林则徐人生也从高潮走向低潮,但他并没有像王鼎那样绝望,反而将无奈与苦闷化为开眼看世界的动力——他主持编译《四洲志》,记录当时世界上的五大洲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后将之交给魏源,魏源在此基础上完成《海国图志》。
  在这部戏的最后,天幕上映出巨幅《海国图志》,林则徐仰天长啸:“则徐之身后,乃是我中华图强求索之路!”舞台上波涛汹涌,林则徐大步向前,留下一个坚实的背影。
  郭启宏很喜欢结尾这一幕,“这个背影有很多留白。林则徐以及他的同道中人已经开始觉醒,朦胧地认识到那个更大坐标的存在,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疆域之外的世界,并开始走向那个世界”。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从事戏剧几十年,郭启宏有时也会扪心自问,自己既非梨园世家,也没有专科训练,怎么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来幡然醒悟,我与多数戏剧从业者不同,我是從唐诗宋词元杂剧中走来。”   他自幼生活在一户家道殷实的诗书人家。父亲弃文从商,但仍旧喜爱作诗,被当地人称为“诗商”。家中目之所及,都有古代的诗句。“笔筒是郑板桥的‘广陵三月放轻舟’,书橱是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累了去床上一躺,枕头上绣着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等到上了中学,他迷上了词,于是报考中山大学中文系,有幸师从王季思先生。
  王季思是曲学大师吴梅的学生,后成为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郭启宏跟着他学宋词元曲,有时也去剧院看戏。那时,他一门心思想跟在先生身边做学问,不料因“出身不好”,上不了研究生,好在功课尚可,直接分配到了北京。1961年9月,刚一毕业他便来到北京,先是到北京市文化局,很快又被分到中国评剧院,工作是“编剧”。
郭启宏(右)和曹禺在岳阳。《李白》剧本发表后,曹禺对其大加赞赏并赠送书法条幅给郭启宏。

  到评剧院报到那天,艺术处领导找他谈话,“第一条,你要学好普通话;第二条,多看戏,啥戏都看”。此后,郭启宏就开始了每天看戏的生涯。他去鲜鱼口大众剧场,剧场经理专门给他留出“专座”——观众席右前侧靠近下场门处,有一个闲置的小屋。“我把看戏当作上课,每天每晚半晌,7路车,白塔寺到正阳门,风雨无阻。”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评剧院指派郭启宏一个任务,参与评剧《向阳商店》的剧本修改。8年后,一部由“集体创作、郭启宏执笔”的评剧出炉。先是在北京公演,之后各地数以百计的剧团纷纷改编上演,名噪一时。
  也是到那时,他才有勇气给王季思先生写信,断了12年的师生缘,再次续上。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他真正开始了历史剧的创作。
  1978年,郭启宏的哥哥去世,年仅48岁,去世几个月后才被平反。从哥哥的经历,他联想到中国历史上众多知识分子,即使遭遇不公,仍忍辱发愤,为中华文化留下灿烂遗产。很快,他就将目光投向了司马迁。几个月后,他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京剧《司马迁》。作品通过那天,在只有9平方米的家里,郭启宏和妻子抱头痛哭,“那感觉就像是终于重建天日了”。
  第二年,《司马迁》上演,一炮而红。紧接着,王安石、李煜等,一个个历史人物都成了他笔下的主角,被他推上舞台。就此,但凡要在舞台上做历史剧,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启宏。
  1990年,机缘巧合之下,郭启宏被调入北京人艺。当时的戏剧圈传出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觉得他“一个搞戏曲的能搞话剧吗?”面对种种议论,他的心态倒是出奇地平静,默不作声想闯出名堂来。
  当时他正在酝酿的便是话剧《李白》。在古典诗人中,郭启宏最崇拜李白,尤其敬佩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不记得是哪一天,他重读李白的名篇《与韩荆州书》,忽然被触动,竟怀疑起李白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荆州长史韩朝宗至于这样令人景慕吗?多半怀有个人图谋,分明是一种高级拍马术。”这样一想,偶像在他心目中出现裂罅,开始坍塌。之后再研读史料,他猛然顿悟:诗人原本就是如此脆弱又多面,“是我自己陷入了误区,眼里只有表象上的飘逸,看不见实质上的沉重”。
郭启宏编剧的话剧《李白》剧照,濮存昕在剧中饰演李白。
郭启宏编剧的话剧《知己》,冯远征(左一)饰演清代文学家顾贞观。

  经过一番反思,郭启宏开始动笔写《李白》,截取他晚年大约6年间的一段生活遭遇,讲他徘徊于进退之间的心路历程。半年后,剧本完成。在排练前,他还随导演苏民、设计宋垠三人一行,踏着李白当年的足迹,从巴蜀到夔门,访庐山,抵当涂,一路采风,边走边修改剧本。
  1991年底,《李白》开始在人艺公演,好评如潮。更让郭启宏未曾想到的是,当时在北京医院住院的曹禺看完剧本,称赞他“写得好”,并集齐杜甫的四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将之写成书法条幅赠予他。

“我知道知识分子身上的劣根性”


  《李白》的成功,让郭启宏在创作历史剧时更有信心,也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傳神史剧”理论,“历史剧当传三神:历史之神、人物之神、作者之神。我觉得历史只是历史剧的躯壳,灵魂则是剧作者要表达的对当代的思考”。
  郭启宏的很多剧,或多或少都投射有自己的影子。写作之于他,是一种释放。他曾写过一首诗:“少小乖张老大狂,人生百味半亲尝。追思谈笑成佳趣,一入毫端便断肠。”几乎每一次创作,他都会把自己“摆进去”,跟着戏中的人物或悲或喜,或哀或乐。
  他写《天之骄子》,通过曹植4次重大人生危机,讲述他错位从政的悲剧。这跟他个人经历有关,到北京人艺之前,他曾当过一阵北京昆曲院副院长,后来慢慢发现自己并不是“当领导的材料”。直到再回到编剧的位置上,他才如鱼得水,感悟到“可以做梁的做梁,可以做柱的做柱,不能做梁做柱的还能当柴烧”。
  他写《知己》,讲知识分子的风骨和人性的异化。顾贞观为救好友吴兆骞,努力了20年,等到对方回来,却发现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苟且偷生的猥琐之人。这个故事酝酿了足足有30年。缘起于他当年在“文革”中碰到的一件事: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看到母亲被批斗,一把抢过红卫兵的棍棒,与其对打,后被抓进牢房。几年后出来,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懦夫。
  他记起自己当年写《知己》,哭过不止一次,尤其是写到权相纳兰明珠对顾贞观说:“你喝下三碗酒我就帮你。”从不喝酒的顾贞观,为了救吴兆骞一饮而尽,并且给明珠下跪,“那巨大的沉重,如鲠在喉”。每每想到此后吴兆骞归来时的变化,郭启宏就格外心痛。
  从《李白》到《天之骄子》再到《知己》,郭启宏在北京人艺完成了自己的“文人系列三部曲”,“这也是我迄今为止编剧生涯的最高里程碑”。
  如今年近八旬,郭启宏生活很随性自如,他已经习惯了一种生活:不是读书,就是写作。写剧本、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写文论,“在各景点间自由穿越”。他的客厅和书房堆满了书,大都是从二手书市场淘回来的,“算起来这些年光买书都花了几十万”。读书之外,他还练字、上网、听音乐、看戏、沏功夫茶、旅游,偶尔想念潮州菜了,就去老乡家或者饭馆撮一顿。
  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但对作品要求却极高,“不是很满意的作品,不轻易拿出示人”。几十年下来,写的剧本不下百部。郭启宏尤为钟爱写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我爱知识分子,也讨厌知识分子,我知道他们身上存在的劣根性,写他们是观照当下,也是观照自己”。
  郭启宏
  广东潮州人,1940年生。当代剧作家、诗人、小说和散文家。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曾获文化部文华剧作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代表作有昆曲《南唐遗事》、京剧《司马迁》、话剧《李白》《知己》《杜甫》等。近日,由其担任编剧的话剧《林则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其他文献
雄县退休老干部常小路还记得去年5月的时候,“听说陈刚要来新区当一把手,街坊邻居在网上找他的资料看,好家伙!11年前就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书记,5年前就是北京市委常委,我们雄安来了个有本事的领导”。2018年春节期间,陈刚与雄安新区建设者一起包饺子、过年。  同时,成立两个月的雄安新区临时党委办公室里,副书记刘宝玲的目光,被陈刚的另一段履历吸引:2013年出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这意味着,陈刚见
扩大教育人才规模,使全省专任教师达到146万人,省级中小学名师达到6000人,省级优秀校长达到400人。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3.5万人。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教育人才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大省
“我就是喜欢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这最能引发我的兴趣与雄心。”孙代总是以这样阳光自信的形象感染着周围的人。在孙代独特的快乐工作方式下,她所创办的同仁网络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04年至今仅10年间,同仁网络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包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天津、太原等等在内的十多家办事处,长期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地,成功完成了多项堪称业界典范的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国家司法考试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可能仅次于公务员考试。那么,“严谨”的国家司法考试真题中的案例,究竟是何模样?  查阅司法部向社会公布的2002年至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你可以看到:有人被故意伤害命大不死送往医院治疗,却赶上医院着火,最后被烧死了;有人千辛万苦入室盗窃,翻墙逃跑时成功把赃物扔出去后,却被路人捡走了……司法考试里的N种死法  路人乙怀揣着故意杀人的恶意,瞄准了仇人甲的脑袋,但
【摘要】语文教学低效,其中表现为课堂解读文本的无效或低效。教师文本解读主要存在的问题:迷醉形式,架空语言。学生解读文本存在的问题:阅读期待较低,缺乏情感共鸣;疲于应付“应试训练”,个体经验介入不够。细读文本,要重视内容确定、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8-02
1986年8月15日  邓小平  《解放日报》第四版登出了一期《上海漫画大赛展选刊》,共登出了15张漫画,其中就有一幅名为《中国牌》的邓小平漫画像。作者张卫平画下了邓小平打桥牌时的形象,他手中的牌写着“中国式现代化”。  1986年8月16日  江泽民  在发表邓小平漫画像的次日,《解放日报》又刊登一幅由文汇报记者、漫画家天呈为时任上海市长江泽民绘制的漫画像,标题为“书迷江泽民”。漫画结合当年3月
真凶现原形——发现H1N1流感病毒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新流感的发现有很大的偶然性:3月30日,美国加州1名10岁的男孩咳嗽发烧。正常情况下,医生不为流感病人做化验,往往都是开点药,让病人回家。  但加州圣地亚哥海军卫生研究中心正在参与新的30分钟流感临床试验,因此,有关专家对病人进行了鼻腔药棉签取样,第二天化验。结果,那些能很快识别季节性流感的病毒学家们却发现那名男孩感染的是一种他们不认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需要强健的体魄来承担繁重的学业任务。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是学校体育教学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初中生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相对不成熟,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实现高效教学需要科学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高效教学策略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有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令其父母和教师感到特别头痛,因为面对深陷网络而不可自拔的孩子,父母和教师往往空有爱心却无能为力,只有焦虑、无奈和心痛。实际上,孩子的“网瘾”并非无方可医,只是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他们为何会陷入网络陷阱?    一、未成年人易感“网瘾”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各群体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当中。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接受和使用网络更加容
2018年4月27日,许田特意给记者发来一张手拿西湖大学logo的照片  春天的杭州碧湖青山,景色正当时。4月20日下午,《环球人物》记者来到西湖区云栖小镇,这里正在打造特色科技产业园,在一片凌乱的施工中,西湖大学几栋装修好的灰色大楼显得格外醒目。  副校长许田的办公室在其中一栋楼的5层,这是他临时借用的。许田刚回国一个月,还没有自己的宿舍、办公室和实验室,只能暂住酒店。挨着他的办公室走过去,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