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笔者就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语文课堂;学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76-01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笔者就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1 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只有遵循章法、科学分组方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根据座位分组。
1.2 以任务为中心分组。这种分组法能能够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2 合理引导
由于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1 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中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能有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小组成员不仅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尽力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取得成功。
2.2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那么小组讨论,只能是组内优等生的“一言堂”,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總之,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
2.3 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内的优等生,也可以由学生群体认定,或是由学生自发认定(同等生合作时适用)。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3 合作学习应采取多形式
3.1 游戏竞赛式。合作小组之间采取游戏竞赛形式,适用于各种难度不大的探索性学习。用积分的方法进行评比,抢答过程中,学生根据要求思索、探寻、比较,确定正确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2 互问互答式。互问互答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可小组成员之间提问解答、也可小组与小组之间提问解答、也可男女生互相提问解答,特别是如果讨论的是同一个材料,在提问解答中引进激励机制,将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既有合作又有探究学习的氛围。
3.3 辩论式。对于具有多元选择的问题应采用辩论的方式,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把全班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也可以根据班里同学中形成的不同观点分为多方争辩,两组成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些学生在辩论中拓展了学习内容,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3.4 协商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通过发散归纳的过程来解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就探究的主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记录人将这些意见全部记录在一张大纸上,然后由本组代表在全班陈述,再在各组陈述的基础上集中出全班的意见,在讨论中主持人、陈述人和记录人每次都要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
4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指导
4.1 合作前,教师要先让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有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4.2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明确提出时间要求;其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意见和行为,了解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已经取得的成果,及时掌握可供挖掘的教学资源,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同时注重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良好氛围。
4.3 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给予科学性的评价,更要对各小组合作情况予以评价,从不同角度肯定小组的合作,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这种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的能力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总之,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语文课堂;学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76-01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笔者就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1 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只有遵循章法、科学分组方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根据座位分组。
1.2 以任务为中心分组。这种分组法能能够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2 合理引导
由于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1 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中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能有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小组成员不仅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尽力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取得成功。
2.2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那么小组讨论,只能是组内优等生的“一言堂”,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總之,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
2.3 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内的优等生,也可以由学生群体认定,或是由学生自发认定(同等生合作时适用)。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3 合作学习应采取多形式
3.1 游戏竞赛式。合作小组之间采取游戏竞赛形式,适用于各种难度不大的探索性学习。用积分的方法进行评比,抢答过程中,学生根据要求思索、探寻、比较,确定正确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2 互问互答式。互问互答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可小组成员之间提问解答、也可小组与小组之间提问解答、也可男女生互相提问解答,特别是如果讨论的是同一个材料,在提问解答中引进激励机制,将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既有合作又有探究学习的氛围。
3.3 辩论式。对于具有多元选择的问题应采用辩论的方式,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把全班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也可以根据班里同学中形成的不同观点分为多方争辩,两组成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些学生在辩论中拓展了学习内容,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3.4 协商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通过发散归纳的过程来解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就探究的主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记录人将这些意见全部记录在一张大纸上,然后由本组代表在全班陈述,再在各组陈述的基础上集中出全班的意见,在讨论中主持人、陈述人和记录人每次都要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
4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指导
4.1 合作前,教师要先让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有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4.2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明确提出时间要求;其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意见和行为,了解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已经取得的成果,及时掌握可供挖掘的教学资源,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同时注重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良好氛围。
4.3 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给予科学性的评价,更要对各小组合作情况予以评价,从不同角度肯定小组的合作,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这种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的能力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总之,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