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解读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既说明知识、智力、智慧三者之不同内涵与相互关系,又论述了知者与智者的区别。教学中,没有智慧的家长和教师,是教不出智慧的学生的。因为,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实践中获得的;单纯的书本学习,并不能学到智慧,智慧必须从实践中感悟与体验才能获得。创新学习能力便是知识积累与智慧升华的结果。
[关键词]知识;智力;智慧;创新学习能力;知识转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3-0001-07
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多就是智商高吗?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智慧来源于哪里?
当今社会上,人们往往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想让孩子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认为,考试分数高的人,就是知识多的人;知识多的人,就是智慧高的人。因而常犯“智力扼杀”的错误。
现实生活中,知识者的表现是,常把书本知识当珠宝,贪婪知识,崇拜分数,看重考试,学得痛苦,昏昏沉沉,遇事如何做,不知所之。智慧者的表现是,知识学得活而能用,学习情趣激荡昂扬;别人没有告诉他该不该做,他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别人没有告知他怎么做,他就知道怎么做。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无不把考察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作为衡量、鉴定、选拔与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反之,对那些学习上只是注重记诵知识教条,“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的苦学者,往往视为平庸之人。那么,智慧到底是怎样获得的,没有智慧的老师和家长能教出智慧的学生吗?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想和教师、家长与科研人员共同解读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一个值得深思探究的重要课题:如何把知识转化为人生智慧,怎样将智慧升华为创新力量。
1知识——由博学审问积累而来
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博学审问的认知阶段,训练与培养注意、观察、记忆等感知能力,以发展记性为主,养成快速高效的识记能力,为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
1.1什么是知识
先看几段历代学者的解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七十一章》)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本来不知道而自己却以为知道,就是毛病。其中“知”当知道讲。“知,接也。”(《墨子经上》)知晓,就是接触事物。其中“知”当知晓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论语为政》)其中前四“知”当知道讲,后“知”当智慧讲。“为文之道,欲卓然身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所谓练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事物,识时之所直……故练识如练金,金百练则杂气尽而精光发。”(魏僖《答施愚山侍读书》)其中“识”有见识、认识、胆识、学识、识力等意义在内。
“知识”一词的构成,就是来源于“知”和“识”二词的并列组合,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当复杂而深刻的。
先看“知”。从“知”的会意字形看,左边是一“矢”字,古代指箭;右边是一“口”字,象征于射箭用的靶子。意为用箭去射靶心,射准了就能获得“知”。这说明,人要获得知识是不容易的,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就像射箭打靶一样,首先要操作弓箭,瞄准目标(靶心);其次是要集中注意,认真观察;再就是必须在精神力量支配下,才能发出箭身,射中靶心,获得知识。
再说“识”。由识字构成的常用词汇有认识、知识、见识、卓识、学识、胆识、识记、识力等。说明“识”的构词能力很强,多与学习认知过程分不开,其内涵是相当复杂多变的。
从“识”的产生来源看,明代学者胡应麟指出:“学者诚博阅古今,渔猎既广,识见自融。”(《华阳博议下》)清代章学诚也说:“积久而心中有定识。”“定于一者为识力。”(《文中通议与林秀才》)原来,人的学识、胆识、识力、远见卓识等,都是在博学积累过程中逐步锻炼形成的,而且识力的培养与锻炼,实际上往往又和学习方向的确定、目标的选择统一在一起。
关于“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清代袁枚作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续诗品三十二首尚识》)章学诚的说法是:“学问文章,聰明才辩,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文史通议说林》)“惟如是,我之命意发言,一一皆从识见中流布。”(《原诗内下篇》)这就不难看出,“识”就是人们经过学习积累而后形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胆略,它在学习创新过程中,能对全局起协调、主导和统帅作用,是人才发展的一种重要素质。因为,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有创新的远见卓识,才能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和创新目标;只有具备识力,才能有创新胆略和气概,才能形成独到之见;人有了识力,就能把德、才、学等创新因素协调统一起来。所以,教学中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识力是极其重要的。对此,古人的说法是“炼识如炼金”,章学诚总结的成功经验是:“学也者,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也。”(《文史通议文德》)又说:“才、学、识虽各有所长,而皆当以学副之。”(《文史通议杂学》)
至此,能否给知识下个确切定义呢?很难。因为,以往在众多的教育者当中,对什么是知识的理解,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重知识技能传授,更重考试分数与升学的今天,只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和盘端给学生,考出好的分数,就已经知足了,哪有时间去考虑知识的获得与转化过程,更不去想学生为何学得那样痛苦,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差别究竟是什么,教知识能不能培养出创造力,好像没有认真思考过。
现在,在你初步理解知与识的深刻内涵基础上,给知识下个简单定义应该不成问题了。一般认为,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学习经验。就其本质说,知识属于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状态、社会发展、生命过程等领域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1.2知识的来源与教学对策
对于知识的来源,2500多年前的墨子就明确指出:“知:闻、说、亲。”(《墨子经上》)即知识的来源渠道有三条:听来的,叫闻知;考察得来的,叫说知;亲身经历得来的,叫亲知。
墨子认为,听来的知识又分两种:一种是通过传说听到的知识,即别人转告或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是传闻;另一种是亲自听到看到的知识,是亲闻。在当今教学中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是教材中的书本知识,就是老师转告传授的知识,都属于传闻;亲闻的知识是很少的。因此对于传闻之知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参与获得知识的实践认识过程,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堆堆不同的知识概念,是前人总结的,不含有自己的智慧在内。所以教学时对传闻之知识,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设计一个产生传闻之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尝试前人获得这种知识的体验与感悟,这样学得的传闻才是活知识。
关于通过考察得来的“说知”,实际就是通过观察(多见)或口问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实际上仍然属于感性知识,尚未经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检验,因此,教学这种知识时,教师也需为学生指出一条产生“说知”的认识路线,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去体验知识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
教授学生知识时,必须重视并遵循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才能把知识逐步转化为智慧。要像荀子说的那样,让学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劝学》)。“入乎耳”的意思是,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感知器官,获得感性认识。因为“耳目口鼻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荀子正名》)各种感知器官各有各的特殊功能,彼此不能相互代替,所以必须把“入乎耳”作为学习知识的第一阶段。
“著乎心”是获得知识的第二阶段。“著”当明白和记住讲,这样“著乎心”就表现出两层意思:一是将现有的感性知识与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经过思考,判断是非,烛见真理;二是将经过思维加工制作获得的理性知识巩固下来,以便促进新知识的深化与转化,用以指导四体的实践行动。
“布(体现)乎四体,行(表现)乎动静”是获得知识的第三阶段,它是把理性知识付诸于实践活动过程,通过认识与实际相结合,把已获得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智慧才能,从而使身心得到应有发展。
1.3知识的性质与教学策略
教学中,知识是重要的,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但教师把如何收集知识与传授知识当成教学的法宝,学生把拼命追求知识与争夺分数当成学习的命根,这种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的知识观念是必须转变的。依据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要做到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创新学习能力,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转变知识观念”。
其一,必须明确眼前所教知识的性质是“活”的还是“死”的。“活”知识使用面广,应变力强,迁移度大,增殖性能高,具有较大的活动性能,“活化”特点突出。“死”知识相反,呆板、孤单,增殖价值小,容易遗忘。教学中,一定抓准“活”知识,认真分析、演绎其内涵,深刻理解其性质,迁移使用其特点。这种运用“活”知识,去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充分发挥“活”知识的性能,并使其“活化”起来的教学过程,正是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学习能力、使知识转化为智能的过程。
其二,要明确所教知识的智力价值的高低。知识的智力价值的高低是相对的。凡是使用频率高、发挥作用大的知识,对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重要意义的知识,都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反之,智力价值较低。一般来说,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性知识相比,前者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因为,基础性知识概括了事物的共性,反应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所以,教学时要多指引学生用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采取慎思明辨的手段,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其他,如理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相比,程序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相比,都是前者的智力价值较高而后者较低。这是发展学生智力必须重视的问题。
其三,要注意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谓知识结构,是指学习者在求知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多要素、多层次、多系列的知识体系。它主要包括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系统,基本理论体系,程序性知识和系列化知识,思想方法和方法论体系等内容。要让学习者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者首先必须扎实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抓住重点与关键性问题,启发指点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并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越大,结合力就越强,就越有利于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发现新问题,有利于形成新概念。这个过程,正是发展智能、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所以,教者只有抓住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最佳时机,才能把知识教活,学生才能学得兴趣盎然。
2智力——由实践训练中开发出来
智力是一种潜在性很强的能力,它受各种感知器官和脑功能所制约,必须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组成一定的智力结构,才能发挥作用。智力的潜能很大,需要用科学的手段去开发。
2.1 智力的内涵
先看历代学者的解说。“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其中“知”读“智”,当智慧讲。古时知与智通用。“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周礼考工记》)有智慧的人创造器物,能工巧匠就照着那样去做。其中“知”当智慧讲。“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智”可理解为智力或能力。“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人的认识能力与客观事物相吻合,就叫做智。其中“智”字可理解为智力或智慧。
从上述举例可知,古代有时把“知”与“智”二字通用,“智”字既含有智力之意,也含有智慧、能力之意。从“智”的造字会意结构看,其上是一“知”字,下边是一“日”字。说明,学得的知识经过日积月累就产生了“智”。这个“日”很重要,天天学知识,日日有增益;天天去积累,日日长智慧。人的智力、智商、智能就是这样在日积月累逐步获得知识经验过程中而成长的。这正像荀子所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睿智)自得,圣心备焉。”(《劝学》)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只要重视并主观努力去积累知识,重视环境对自己的逐渐影响,人的知识、智力和能力自然就会“积渐尽全”,达到“真积力久则入”的程度。
另外,從前述“知”与“智”会意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仅告诉两字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从中应当受到哪些学习方法论的启示。尤其中小学生的识字教学过程,教育者不能只是简单的教他们如何拼读,怎样书写,认识词义,还要帮助孩子研究某些汉字所蕴含的特殊意义和学习方法。因为,汉字造字方法科学而特殊,是一种智慧文字,很多字的造字过程与使用,既体现着祖先们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人生智慧的产生过程。所以,教师教授学生识字也好,还是传授某些知识也好,一定要重视教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或思想方法,也就是教给“点金术”,或“授之以渔”,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去获得新知。这样做,才是发展学生智力、智能提高智商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说到这里,可以给智力作一个简要结论了:由古及今,关于智力的界说从来没有统一过,站在不同角度,各有各的理解。从感知角度看,智力就是聪明、智慧、有能力;从记忆角度看,智力就是博闻强记的记忆能力;从思维的角度看,智力就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的综合。实际上,智力就是人们用以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的程度比较深刻、正确与完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往往既快又好,常常通过观察、记忆、思考、想象、判断等形式表现出来。智力是通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共同组建的智力结构才能发挥作用的,所以,智力的获得与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或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专门训练来进行。
2.2智力的来源、属性与发展
智力是人的脑功能、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共同体现。智力的发生与表现是在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所以智力只能来源于人的学习心理过程。
那么,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其性质如何?这是教育教学者必须明确的问题。由于学习认知过程既离不开各种感知器官和思维器官,也离不开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所以,智力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体现出来的,其中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这些体现智力活动的五个方面,就是组成智力结构的五种智力因素。
智力的属性表现为:①智力具有思维性。人在认知事物时,都要进行思考,并通过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去认识不同事物;②智力具有理想性。人都有追求美好、真理和高尚情操的愿望,并在追求过程中产生信念、信仰或理想;③智力具有洞察性。人有观察与考察事物的能力,从而为思维判断提供物质基础;④智力具有敏锐性。人在观察事物时,能及时作出相应反应,表现出极强的灵活敏锐度;⑤智力具有果断性。对被观察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是人的意识活动,根据需要与否,随时即可作出判断与决策,往往体现果断性。
关于智力是如何发展的问题,除了前述知识的合理使用外,遗传因素的作用,社会环境的影响,智力潜能开发的时机与手段等,都对智力发展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2.3正确认识智力的作用
对智力能力的作用与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古今学者都很重视的问题。
墨子讲智力的作用时指出:“知(智)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经说上》)智力,就是人们用来认识和知晓事物的能力,有了它就一定能够知晓和认识。这正像眼睛有明见万物的视力一样。
荀子对智力作用的说法是:“是是,非非,谓之知(智);非是,是非,谓之愚。”(《修身》)意思是,能肯定正确的东西,否定错误的东西,就是智力的表现。反之,就叫做愚蠢。
汉代扬雄对智力作用的高见是:“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矣。”(《法言问道》)意为,有智力就能知道一切。智力能够把无用的变成有用的,把无益的变成有益的,由此可见,把智力能力作为衡量、选拔与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是有历史根源的。这样就什么也不嫌太多,什么也不觉得缺少。
请深思!既然智力对人发展成才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教育工作者,又是如何对待智力潜能的开发呢?至于怎样去开发人的智力潜能,采取什么训练手段和方法,是另外一个急需探讨的重大课题。
3智慧——由知识的思考与实践转化而来
智慧是古今学者都曾论述过的一种人生行为表现,也是人们都在渴望得到的一种生理心理素质。那么,到底何为智慧?智慧是怎样获得的?智慧的作用是什么?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在哪里?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的重要问题。
3.1何谓智慧
智者,聪明、机敏而有智谋也。慧者,睿智、聪敏而又有随机应变之能力也。智慧就是具有聪明才智而又敏锐智谋的行为表现。
先看古圣先贤对智慧的论述与理解。孔子曰:“好学近乎智。”(《中庸》)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有智慧了。墨子指出:“智,明也。”(《经上》)智慧,就是明察事物。刘劭曰:“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人物志》)见识事物的认识能力胜过别人,这就是心地明白。心里明白了,但还以为不够,这就是智慧。墨子曰:“智:智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者也著(显著),若明。”(《经说上》)智慧:所谓智慧,就是人们用已经知晓和认识的道理,去分析论究事物,那就知晓和认识得明白透彻了。这正像眼睛明察事物一样。
从上述举例可知,有学识,善明察,睿智识力过人,勤于分析论究事物,明辨是非能力很强的行为表现,即可称为智慧。再从“慧”字的造字会意结构看,它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该字是用《易经》八卦原理会意而成的。其上部是两个“丰”字,《易经》中“丰卦”象征丰盛、丰满、阳光普照、万物竟生,自然和谐之意,此二“丰”字就象征着喜庆丰收之意。中间是一个横“山”字,是《易经》中“艮卦”的象征,表示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强调适当时机就行动之意。最下面是一“心”字,表明智慧的产生要靠心理活动打基础。人在自学、治学与做学问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识力,都离不开实践中用心去理解、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更离不开用心去寻找目标,探索方向,指点路径。所以,从这一“慧”字形成的象征意义看,即可使人理解智慧产生的根源与发展过程。
3.2知识是工具,智慧是力量
最近,有位教育专家在博客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虚伪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可怕。”他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虚伪的素质教育不但造成轰轰烈烈的假象,迷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且其本身就是‘说谎教育’”。依笔者了解,这种素质教育现象并非少数。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现行的素质教育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说法和想法?就因为很多执行者不明白教育的实质和真正任务是什么。把学习知识与培养智慧混为一谈,把课外活动的小技能混同于智力潜能开发,把创造力看成是教出来的。其实不然。
有人总认为,“掌握知识多,考试分数高,就是智慧高的人。”实际不是这样的。知识只是事物现象的存在形式,是工具,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它只是组成语言和思想的建筑材料,包含有组成智力的因素,其本身既不是智力,也不是力量,更不是智慧。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可使人依靠知识而变得聪明,但聪明还不是智慧。就像你占有很多砂子、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而没有设计图纸与施工技能的智慧,照样盖不起高楼大厦。
智慧的获得比较复杂。智慧不能从教师传授的知识中直接获得,它不是教出来的。智慧的获得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在已经占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时,才算把知识转化成智慧。教學中,如果没有学生对知识的苦思冥想与实践应用,学生就得不到智慧。面对一些新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直接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得到的只能是“金子”或“鱼”;如果教师能指点方向,明示路线,授之以法,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索实践,重复前人获得智慧的产生过程,那学生得到的就是“点金术”或“渔”了。
在生活中、军事界、商业界的大量实践说明,凡是拥有智慧优势的人,总能战胜只拥有某些知识的人。这是教育界应当接受的教训。因为,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把已知转化为人生智慧。教育者需要明白的是,知识都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前人的智慧结晶可以记录下来,变成知识形式传承下去,供后人共享和继承;但前人的智慧却不能直接供后人共享和继承。现在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崇拜分数,看重考试,追求升学,严重歪曲了教育的本意。他们认为要多参加各种学习班,得到的知识越多,人就变得越聪明,智慧能力就越强,就算学到了前人的智慧。这是误解。孰不知,在激烈的学习拼搏中,为追求获得更多书本知识,却丢掉了更多智慧;为了追求考高分数,忽视了思考与实践,结果造成更大损失。
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知识具有稳定性,其本身并不显示能量,可以作为思维工具来使用。智慧则不然,它与脑功能紧密相联,能释放无穷大的力量。智慧本身并不单意味着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当它遇到带给人的困难问题时,就能孜孜不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解决过程中产生体验和顿悟,从而产生创造活动。
3.3知者与智者的区别
人常说,聪明与否靠大脑,勤用大脑生智慧,会用智慧创大业。常人都认为,掌握知识多的人,就是聪明人。实际上,真正的聪明,并不在于知道多少知识,而是在于碰到困难问题时,能知道如何去解决。因为,智慧不仅意味着丰富的知识,代表着穷究其理的探索精神,更能显示出使用的科学方法与用之不尽的创造力。那么,掌握知识多而广的人(知者)与智慧才能高的人(智者)相比,究竟区别何在呢?
知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智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不能、怎么办的问题。知者的表现是,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常常是知道它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智者的表现就不同了。其一,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不但能知一、知二、还能做到“举一反三”,甚至会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其二,智者能把学知、听知、亲知或因思考而知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能把知识变得活而有用。其三,智者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中有数;兴趣广泛,有专精的进取精神。其四,能明辨是非,注重修业进德,不被外物所异化。
前述可见,教育要使学生长智慧,首先是教师、家长必须真正明白什么是智慧,没有智慧的教师和家长,是教不出智慧的学生的。“填鸭式”教育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形成依赖性,阻碍智慧的发展。当教师和家长都懂得了智慧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时,迷信分数和知识的教育就不会笼罩课堂了。
4创新学习能力——智慧升华与思想顿悟 的结果
从我国提倡并推广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看,就是要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可素质教育喊了多年,现在培养的学生,有多少会创造呢?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反思的重大问题。
我们知道,人的特性有三种:即局限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就是利用其自主学习能力,去克服影响发展进步的局限性,从而促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除国家需要对教育改革提出正确的大政方针外,从学校、教师和家长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抓起。这就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创新,一是要有“创造”的表现,二是要有“出新”的成果;要想前人之所未想,创前人之所未创;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无数事实表明,凡是科学的创造或创新,总是開始于方法方面的创新。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采用科学学习方法,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得某种新颖、独特并有普遍性或个性价值的思维成果或思想方法。
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不能要求过高,不能像对待专家学者的发明创造成果那样,遇到问题或困难,只要他们不用求助别人,能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确实是经过自身努力,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获得了正确的学习成果,均可称为创新学习表现。这样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2)要懂得评判创新学习能力的标准。如何正确评判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强弱呢?一是要看他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想法是否新颖;纵向比较,相对于过去有多大长进,能否做到破旧布新,前所未有,不墨守陈规。二是横向比较,解决问题的思想、做法是否独特,相对他人是否不同凡俗,别出心裁。三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对他人学习有没有普遍指导意义和价值,对个人成长发展有何作用。因为,创新学习能力人皆有之,其水平差异就在于不同的培养和训练;创新学习能力既是一种综合能力,又是一种解决不同问题的特殊能力,所以,重视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对人才的长久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3)要了解创新学习能力的来源与表现。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既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其一是,它来源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活学活用,是对以各种知识为基础、以记忆能力为手段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的把握与运用。其二是,它来源于学生对科学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为有关学习思想和方法方面的知识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运用得当便如虎添翼。其三是,来源于平时对专门知识技能的把握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平时有“厚积”,到时能“薄发”。一句话,把知识技能转化为人生智慧,就能培养出创新学习能力来。
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小强弱上。就其发挥动力作用的创新精神与态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有探索求异的刻苦精神;②有求是求佳的创新态度;③有求实求新的精神支柱;④有立志为学的坚强意志;⑤有治学成功的笃实决心。
4)关于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众多学校和家长早就走进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又受虚假素质教育的深刻影响,对教育的实质性问题及其如何利用知识和方法去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等,尚无正确认识,很难落到实处。下边只能简要提供从几方面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知识结构时,发展学生智力,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重要过程。
二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与创造,要掌握一些最重要最适用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因为,方法是学习的四大要素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否则一切创新活动都将无从谈起。
三是,孩子从6岁至8岁期间,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必须抓住时机培养记性,发展快速高效的记忆能力,以便为博学广识积累各种知识,为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打好坚实基础。
四是,要注重开发小学低、中年级的智力潜能,要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训练内容、程序和步骤,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强化训练,以培养其快速高效的自动化学习能力和习惯。
五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多多从事创造性活动,扩展思维视角,培养思维兴趣,发展创造个性,不断提高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乔炳臣.中国古代学习原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冯天瑜.中国思想家论智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殷涵.智慧的力量[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知识;智力;智慧;创新学习能力;知识转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3-0001-07
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多就是智商高吗?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智慧来源于哪里?
当今社会上,人们往往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想让孩子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认为,考试分数高的人,就是知识多的人;知识多的人,就是智慧高的人。因而常犯“智力扼杀”的错误。
现实生活中,知识者的表现是,常把书本知识当珠宝,贪婪知识,崇拜分数,看重考试,学得痛苦,昏昏沉沉,遇事如何做,不知所之。智慧者的表现是,知识学得活而能用,学习情趣激荡昂扬;别人没有告诉他该不该做,他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别人没有告知他怎么做,他就知道怎么做。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无不把考察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作为衡量、鉴定、选拔与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反之,对那些学习上只是注重记诵知识教条,“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的苦学者,往往视为平庸之人。那么,智慧到底是怎样获得的,没有智慧的老师和家长能教出智慧的学生吗?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想和教师、家长与科研人员共同解读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一个值得深思探究的重要课题:如何把知识转化为人生智慧,怎样将智慧升华为创新力量。
1知识——由博学审问积累而来
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博学审问的认知阶段,训练与培养注意、观察、记忆等感知能力,以发展记性为主,养成快速高效的识记能力,为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
1.1什么是知识
先看几段历代学者的解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七十一章》)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本来不知道而自己却以为知道,就是毛病。其中“知”当知道讲。“知,接也。”(《墨子经上》)知晓,就是接触事物。其中“知”当知晓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论语为政》)其中前四“知”当知道讲,后“知”当智慧讲。“为文之道,欲卓然身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所谓练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事物,识时之所直……故练识如练金,金百练则杂气尽而精光发。”(魏僖《答施愚山侍读书》)其中“识”有见识、认识、胆识、学识、识力等意义在内。
“知识”一词的构成,就是来源于“知”和“识”二词的并列组合,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当复杂而深刻的。
先看“知”。从“知”的会意字形看,左边是一“矢”字,古代指箭;右边是一“口”字,象征于射箭用的靶子。意为用箭去射靶心,射准了就能获得“知”。这说明,人要获得知识是不容易的,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就像射箭打靶一样,首先要操作弓箭,瞄准目标(靶心);其次是要集中注意,认真观察;再就是必须在精神力量支配下,才能发出箭身,射中靶心,获得知识。
再说“识”。由识字构成的常用词汇有认识、知识、见识、卓识、学识、胆识、识记、识力等。说明“识”的构词能力很强,多与学习认知过程分不开,其内涵是相当复杂多变的。
从“识”的产生来源看,明代学者胡应麟指出:“学者诚博阅古今,渔猎既广,识见自融。”(《华阳博议下》)清代章学诚也说:“积久而心中有定识。”“定于一者为识力。”(《文中通议与林秀才》)原来,人的学识、胆识、识力、远见卓识等,都是在博学积累过程中逐步锻炼形成的,而且识力的培养与锻炼,实际上往往又和学习方向的确定、目标的选择统一在一起。
关于“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清代袁枚作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续诗品三十二首尚识》)章学诚的说法是:“学问文章,聰明才辩,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文史通议说林》)“惟如是,我之命意发言,一一皆从识见中流布。”(《原诗内下篇》)这就不难看出,“识”就是人们经过学习积累而后形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胆略,它在学习创新过程中,能对全局起协调、主导和统帅作用,是人才发展的一种重要素质。因为,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有创新的远见卓识,才能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和创新目标;只有具备识力,才能有创新胆略和气概,才能形成独到之见;人有了识力,就能把德、才、学等创新因素协调统一起来。所以,教学中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识力是极其重要的。对此,古人的说法是“炼识如炼金”,章学诚总结的成功经验是:“学也者,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也。”(《文史通议文德》)又说:“才、学、识虽各有所长,而皆当以学副之。”(《文史通议杂学》)
至此,能否给知识下个确切定义呢?很难。因为,以往在众多的教育者当中,对什么是知识的理解,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重知识技能传授,更重考试分数与升学的今天,只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和盘端给学生,考出好的分数,就已经知足了,哪有时间去考虑知识的获得与转化过程,更不去想学生为何学得那样痛苦,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差别究竟是什么,教知识能不能培养出创造力,好像没有认真思考过。
现在,在你初步理解知与识的深刻内涵基础上,给知识下个简单定义应该不成问题了。一般认为,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学习经验。就其本质说,知识属于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状态、社会发展、生命过程等领域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1.2知识的来源与教学对策
对于知识的来源,2500多年前的墨子就明确指出:“知:闻、说、亲。”(《墨子经上》)即知识的来源渠道有三条:听来的,叫闻知;考察得来的,叫说知;亲身经历得来的,叫亲知。
墨子认为,听来的知识又分两种:一种是通过传说听到的知识,即别人转告或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是传闻;另一种是亲自听到看到的知识,是亲闻。在当今教学中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是教材中的书本知识,就是老师转告传授的知识,都属于传闻;亲闻的知识是很少的。因此对于传闻之知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参与获得知识的实践认识过程,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堆堆不同的知识概念,是前人总结的,不含有自己的智慧在内。所以教学时对传闻之知识,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设计一个产生传闻之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尝试前人获得这种知识的体验与感悟,这样学得的传闻才是活知识。
关于通过考察得来的“说知”,实际就是通过观察(多见)或口问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实际上仍然属于感性知识,尚未经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检验,因此,教学这种知识时,教师也需为学生指出一条产生“说知”的认识路线,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去体验知识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
教授学生知识时,必须重视并遵循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才能把知识逐步转化为智慧。要像荀子说的那样,让学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劝学》)。“入乎耳”的意思是,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感知器官,获得感性认识。因为“耳目口鼻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荀子正名》)各种感知器官各有各的特殊功能,彼此不能相互代替,所以必须把“入乎耳”作为学习知识的第一阶段。
“著乎心”是获得知识的第二阶段。“著”当明白和记住讲,这样“著乎心”就表现出两层意思:一是将现有的感性知识与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经过思考,判断是非,烛见真理;二是将经过思维加工制作获得的理性知识巩固下来,以便促进新知识的深化与转化,用以指导四体的实践行动。
“布(体现)乎四体,行(表现)乎动静”是获得知识的第三阶段,它是把理性知识付诸于实践活动过程,通过认识与实际相结合,把已获得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智慧才能,从而使身心得到应有发展。
1.3知识的性质与教学策略
教学中,知识是重要的,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但教师把如何收集知识与传授知识当成教学的法宝,学生把拼命追求知识与争夺分数当成学习的命根,这种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的知识观念是必须转变的。依据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要做到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创新学习能力,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转变知识观念”。
其一,必须明确眼前所教知识的性质是“活”的还是“死”的。“活”知识使用面广,应变力强,迁移度大,增殖性能高,具有较大的活动性能,“活化”特点突出。“死”知识相反,呆板、孤单,增殖价值小,容易遗忘。教学中,一定抓准“活”知识,认真分析、演绎其内涵,深刻理解其性质,迁移使用其特点。这种运用“活”知识,去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充分发挥“活”知识的性能,并使其“活化”起来的教学过程,正是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学习能力、使知识转化为智能的过程。
其二,要明确所教知识的智力价值的高低。知识的智力价值的高低是相对的。凡是使用频率高、发挥作用大的知识,对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重要意义的知识,都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反之,智力价值较低。一般来说,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性知识相比,前者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因为,基础性知识概括了事物的共性,反应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所以,教学时要多指引学生用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采取慎思明辨的手段,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其他,如理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相比,程序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相比,都是前者的智力价值较高而后者较低。这是发展学生智力必须重视的问题。
其三,要注意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谓知识结构,是指学习者在求知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多要素、多层次、多系列的知识体系。它主要包括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系统,基本理论体系,程序性知识和系列化知识,思想方法和方法论体系等内容。要让学习者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者首先必须扎实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抓住重点与关键性问题,启发指点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并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越大,结合力就越强,就越有利于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发现新问题,有利于形成新概念。这个过程,正是发展智能、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所以,教者只有抓住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最佳时机,才能把知识教活,学生才能学得兴趣盎然。
2智力——由实践训练中开发出来
智力是一种潜在性很强的能力,它受各种感知器官和脑功能所制约,必须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组成一定的智力结构,才能发挥作用。智力的潜能很大,需要用科学的手段去开发。
2.1 智力的内涵
先看历代学者的解说。“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其中“知”读“智”,当智慧讲。古时知与智通用。“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周礼考工记》)有智慧的人创造器物,能工巧匠就照着那样去做。其中“知”当智慧讲。“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智”可理解为智力或能力。“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人的认识能力与客观事物相吻合,就叫做智。其中“智”字可理解为智力或智慧。
从上述举例可知,古代有时把“知”与“智”二字通用,“智”字既含有智力之意,也含有智慧、能力之意。从“智”的造字会意结构看,其上是一“知”字,下边是一“日”字。说明,学得的知识经过日积月累就产生了“智”。这个“日”很重要,天天学知识,日日有增益;天天去积累,日日长智慧。人的智力、智商、智能就是这样在日积月累逐步获得知识经验过程中而成长的。这正像荀子所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睿智)自得,圣心备焉。”(《劝学》)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只要重视并主观努力去积累知识,重视环境对自己的逐渐影响,人的知识、智力和能力自然就会“积渐尽全”,达到“真积力久则入”的程度。
另外,從前述“知”与“智”会意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仅告诉两字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从中应当受到哪些学习方法论的启示。尤其中小学生的识字教学过程,教育者不能只是简单的教他们如何拼读,怎样书写,认识词义,还要帮助孩子研究某些汉字所蕴含的特殊意义和学习方法。因为,汉字造字方法科学而特殊,是一种智慧文字,很多字的造字过程与使用,既体现着祖先们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人生智慧的产生过程。所以,教师教授学生识字也好,还是传授某些知识也好,一定要重视教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或思想方法,也就是教给“点金术”,或“授之以渔”,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去获得新知。这样做,才是发展学生智力、智能提高智商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说到这里,可以给智力作一个简要结论了:由古及今,关于智力的界说从来没有统一过,站在不同角度,各有各的理解。从感知角度看,智力就是聪明、智慧、有能力;从记忆角度看,智力就是博闻强记的记忆能力;从思维的角度看,智力就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的综合。实际上,智力就是人们用以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的程度比较深刻、正确与完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往往既快又好,常常通过观察、记忆、思考、想象、判断等形式表现出来。智力是通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共同组建的智力结构才能发挥作用的,所以,智力的获得与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或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专门训练来进行。
2.2智力的来源、属性与发展
智力是人的脑功能、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共同体现。智力的发生与表现是在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所以智力只能来源于人的学习心理过程。
那么,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其性质如何?这是教育教学者必须明确的问题。由于学习认知过程既离不开各种感知器官和思维器官,也离不开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所以,智力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体现出来的,其中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这些体现智力活动的五个方面,就是组成智力结构的五种智力因素。
智力的属性表现为:①智力具有思维性。人在认知事物时,都要进行思考,并通过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去认识不同事物;②智力具有理想性。人都有追求美好、真理和高尚情操的愿望,并在追求过程中产生信念、信仰或理想;③智力具有洞察性。人有观察与考察事物的能力,从而为思维判断提供物质基础;④智力具有敏锐性。人在观察事物时,能及时作出相应反应,表现出极强的灵活敏锐度;⑤智力具有果断性。对被观察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是人的意识活动,根据需要与否,随时即可作出判断与决策,往往体现果断性。
关于智力是如何发展的问题,除了前述知识的合理使用外,遗传因素的作用,社会环境的影响,智力潜能开发的时机与手段等,都对智力发展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2.3正确认识智力的作用
对智力能力的作用与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古今学者都很重视的问题。
墨子讲智力的作用时指出:“知(智)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经说上》)智力,就是人们用来认识和知晓事物的能力,有了它就一定能够知晓和认识。这正像眼睛有明见万物的视力一样。
荀子对智力作用的说法是:“是是,非非,谓之知(智);非是,是非,谓之愚。”(《修身》)意思是,能肯定正确的东西,否定错误的东西,就是智力的表现。反之,就叫做愚蠢。
汉代扬雄对智力作用的高见是:“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矣。”(《法言问道》)意为,有智力就能知道一切。智力能够把无用的变成有用的,把无益的变成有益的,由此可见,把智力能力作为衡量、选拔与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是有历史根源的。这样就什么也不嫌太多,什么也不觉得缺少。
请深思!既然智力对人发展成才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教育工作者,又是如何对待智力潜能的开发呢?至于怎样去开发人的智力潜能,采取什么训练手段和方法,是另外一个急需探讨的重大课题。
3智慧——由知识的思考与实践转化而来
智慧是古今学者都曾论述过的一种人生行为表现,也是人们都在渴望得到的一种生理心理素质。那么,到底何为智慧?智慧是怎样获得的?智慧的作用是什么?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在哪里?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的重要问题。
3.1何谓智慧
智者,聪明、机敏而有智谋也。慧者,睿智、聪敏而又有随机应变之能力也。智慧就是具有聪明才智而又敏锐智谋的行为表现。
先看古圣先贤对智慧的论述与理解。孔子曰:“好学近乎智。”(《中庸》)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有智慧了。墨子指出:“智,明也。”(《经上》)智慧,就是明察事物。刘劭曰:“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人物志》)见识事物的认识能力胜过别人,这就是心地明白。心里明白了,但还以为不够,这就是智慧。墨子曰:“智:智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者也著(显著),若明。”(《经说上》)智慧:所谓智慧,就是人们用已经知晓和认识的道理,去分析论究事物,那就知晓和认识得明白透彻了。这正像眼睛明察事物一样。
从上述举例可知,有学识,善明察,睿智识力过人,勤于分析论究事物,明辨是非能力很强的行为表现,即可称为智慧。再从“慧”字的造字会意结构看,它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该字是用《易经》八卦原理会意而成的。其上部是两个“丰”字,《易经》中“丰卦”象征丰盛、丰满、阳光普照、万物竟生,自然和谐之意,此二“丰”字就象征着喜庆丰收之意。中间是一个横“山”字,是《易经》中“艮卦”的象征,表示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强调适当时机就行动之意。最下面是一“心”字,表明智慧的产生要靠心理活动打基础。人在自学、治学与做学问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识力,都离不开实践中用心去理解、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更离不开用心去寻找目标,探索方向,指点路径。所以,从这一“慧”字形成的象征意义看,即可使人理解智慧产生的根源与发展过程。
3.2知识是工具,智慧是力量
最近,有位教育专家在博客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虚伪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可怕。”他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虚伪的素质教育不但造成轰轰烈烈的假象,迷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且其本身就是‘说谎教育’”。依笔者了解,这种素质教育现象并非少数。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现行的素质教育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说法和想法?就因为很多执行者不明白教育的实质和真正任务是什么。把学习知识与培养智慧混为一谈,把课外活动的小技能混同于智力潜能开发,把创造力看成是教出来的。其实不然。
有人总认为,“掌握知识多,考试分数高,就是智慧高的人。”实际不是这样的。知识只是事物现象的存在形式,是工具,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它只是组成语言和思想的建筑材料,包含有组成智力的因素,其本身既不是智力,也不是力量,更不是智慧。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可使人依靠知识而变得聪明,但聪明还不是智慧。就像你占有很多砂子、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而没有设计图纸与施工技能的智慧,照样盖不起高楼大厦。
智慧的获得比较复杂。智慧不能从教师传授的知识中直接获得,它不是教出来的。智慧的获得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在已经占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时,才算把知识转化成智慧。教學中,如果没有学生对知识的苦思冥想与实践应用,学生就得不到智慧。面对一些新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直接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得到的只能是“金子”或“鱼”;如果教师能指点方向,明示路线,授之以法,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索实践,重复前人获得智慧的产生过程,那学生得到的就是“点金术”或“渔”了。
在生活中、军事界、商业界的大量实践说明,凡是拥有智慧优势的人,总能战胜只拥有某些知识的人。这是教育界应当接受的教训。因为,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把已知转化为人生智慧。教育者需要明白的是,知识都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前人的智慧结晶可以记录下来,变成知识形式传承下去,供后人共享和继承;但前人的智慧却不能直接供后人共享和继承。现在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崇拜分数,看重考试,追求升学,严重歪曲了教育的本意。他们认为要多参加各种学习班,得到的知识越多,人就变得越聪明,智慧能力就越强,就算学到了前人的智慧。这是误解。孰不知,在激烈的学习拼搏中,为追求获得更多书本知识,却丢掉了更多智慧;为了追求考高分数,忽视了思考与实践,结果造成更大损失。
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知识具有稳定性,其本身并不显示能量,可以作为思维工具来使用。智慧则不然,它与脑功能紧密相联,能释放无穷大的力量。智慧本身并不单意味着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当它遇到带给人的困难问题时,就能孜孜不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解决过程中产生体验和顿悟,从而产生创造活动。
3.3知者与智者的区别
人常说,聪明与否靠大脑,勤用大脑生智慧,会用智慧创大业。常人都认为,掌握知识多的人,就是聪明人。实际上,真正的聪明,并不在于知道多少知识,而是在于碰到困难问题时,能知道如何去解决。因为,智慧不仅意味着丰富的知识,代表着穷究其理的探索精神,更能显示出使用的科学方法与用之不尽的创造力。那么,掌握知识多而广的人(知者)与智慧才能高的人(智者)相比,究竟区别何在呢?
知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智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不能、怎么办的问题。知者的表现是,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常常是知道它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智者的表现就不同了。其一,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不但能知一、知二、还能做到“举一反三”,甚至会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其二,智者能把学知、听知、亲知或因思考而知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能把知识变得活而有用。其三,智者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中有数;兴趣广泛,有专精的进取精神。其四,能明辨是非,注重修业进德,不被外物所异化。
前述可见,教育要使学生长智慧,首先是教师、家长必须真正明白什么是智慧,没有智慧的教师和家长,是教不出智慧的学生的。“填鸭式”教育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形成依赖性,阻碍智慧的发展。当教师和家长都懂得了智慧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时,迷信分数和知识的教育就不会笼罩课堂了。
4创新学习能力——智慧升华与思想顿悟 的结果
从我国提倡并推广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看,就是要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可素质教育喊了多年,现在培养的学生,有多少会创造呢?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反思的重大问题。
我们知道,人的特性有三种:即局限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就是利用其自主学习能力,去克服影响发展进步的局限性,从而促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除国家需要对教育改革提出正确的大政方针外,从学校、教师和家长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抓起。这就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创新,一是要有“创造”的表现,二是要有“出新”的成果;要想前人之所未想,创前人之所未创;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无数事实表明,凡是科学的创造或创新,总是開始于方法方面的创新。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采用科学学习方法,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得某种新颖、独特并有普遍性或个性价值的思维成果或思想方法。
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不能要求过高,不能像对待专家学者的发明创造成果那样,遇到问题或困难,只要他们不用求助别人,能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确实是经过自身努力,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获得了正确的学习成果,均可称为创新学习表现。这样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2)要懂得评判创新学习能力的标准。如何正确评判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强弱呢?一是要看他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想法是否新颖;纵向比较,相对于过去有多大长进,能否做到破旧布新,前所未有,不墨守陈规。二是横向比较,解决问题的思想、做法是否独特,相对他人是否不同凡俗,别出心裁。三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对他人学习有没有普遍指导意义和价值,对个人成长发展有何作用。因为,创新学习能力人皆有之,其水平差异就在于不同的培养和训练;创新学习能力既是一种综合能力,又是一种解决不同问题的特殊能力,所以,重视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对人才的长久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3)要了解创新学习能力的来源与表现。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既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其一是,它来源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活学活用,是对以各种知识为基础、以记忆能力为手段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的把握与运用。其二是,它来源于学生对科学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为有关学习思想和方法方面的知识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运用得当便如虎添翼。其三是,来源于平时对专门知识技能的把握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平时有“厚积”,到时能“薄发”。一句话,把知识技能转化为人生智慧,就能培养出创新学习能力来。
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小强弱上。就其发挥动力作用的创新精神与态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有探索求异的刻苦精神;②有求是求佳的创新态度;③有求实求新的精神支柱;④有立志为学的坚强意志;⑤有治学成功的笃实决心。
4)关于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众多学校和家长早就走进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又受虚假素质教育的深刻影响,对教育的实质性问题及其如何利用知识和方法去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等,尚无正确认识,很难落到实处。下边只能简要提供从几方面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知识结构时,发展学生智力,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重要过程。
二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与创造,要掌握一些最重要最适用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因为,方法是学习的四大要素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否则一切创新活动都将无从谈起。
三是,孩子从6岁至8岁期间,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必须抓住时机培养记性,发展快速高效的记忆能力,以便为博学广识积累各种知识,为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打好坚实基础。
四是,要注重开发小学低、中年级的智力潜能,要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训练内容、程序和步骤,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强化训练,以培养其快速高效的自动化学习能力和习惯。
五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多多从事创造性活动,扩展思维视角,培养思维兴趣,发展创造个性,不断提高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乔炳臣.中国古代学习原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冯天瑜.中国思想家论智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殷涵.智慧的力量[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