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传统节日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很多节日习俗,如赛龙舟、挂彩蛋、穿老虎鞋、包粽子等。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的已有经验相连接,让幼儿多感官、多通道地感受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我园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尝试以体验学习为主体,家园联动为平台,开展了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构建。在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合作者,通过家園携手,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文化也是家庭文化,幼儿园与家长是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建立家长资源库。因此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或端午节活动开展前期,教师会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调查问卷、自主报名等多种形式,收集家长可以在端午节活动时提供的各种资源。我们充分挖掘并无限放大调查对象的范围,由原先的家庭成员拓展到家庭以外的亲戚朋友,以期收获更多有效的资源。然后,各班将资源按社区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出有价值、实用性强的资源,最后由年级组再次整合并纳入到端午节活动的计划当中。所有资源都是可以全园共享的,家长资源库的建立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家长是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有力支柱,因此搭建良好的家园互助平台至关重要。
在端午节这天,我园开展了编蛋网、做老虎鞋、包粽子、做香包等区域活动,多样的活动使得教师难以在每个区域里都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指导,不能兼顾到每个区域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我们便在家长资源库中寻找有所擅长的家长志愿者,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有了家长志愿者的参与,并不代表就能将传统文化传承给幼儿。比如在端午节编蛋网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志愿者看到幼儿遇到困难就会马上包办代替,有的看到幼儿动作慢就全程帮助其完成,还有的家长志愿者会制止幼儿探索不同的编织方法。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幼儿体验、学习和发展的,所以“岗前培训”环节必不可少,我园要求家长志愿者都要“持证上岗”。
家长志愿者的培训由各年级组利用线上微信群、QQ群和线下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平台开展,培训内容大致包括了解活动的目标、活动中与幼儿的语言交流、与幼儿的互动方式以及对幼儿活动的观察等。与此同时,教师还会带领家长志愿者学习《指南》,帮助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掌握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通过培训,家长志愿者知道了在活动中要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放手让幼儿大胆自主探索,也明白了应该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对家长志愿者的培训,无形中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使得幼儿园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家长的育儿陪伴也更加科学。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重在一个“育”字,我们认为除了教育,“育”更有实践体验的含义。将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精神外化为幼儿的行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使命。
1.亲子游戏
开展亲子活动,能够将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有效融合到一起。在端午节到来时,我们邀请家长代表一起参与“‘粽’情端午”活动,有的家长声情并茂地向幼儿讲述了有关端午节的传说,有的与幼儿同台表演了屈原的故事,还有的参与到了包粽子的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家园之间的信任,还让幼儿和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以及文化的魅力。
2.社会实践
幼儿园内的传统文化体验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体验,教师鼓励家长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拓展幼儿的体验与学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带领幼儿一起观看赛龙舟活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编织“百岁索”戴在手腕,一起在门窗处放置菖蒲、艾草等,还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赶集,感受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
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传统、走进传统、品味传统。家园携手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幼儿在多维度的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挖掘整合家长资源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构建。在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合作者,通过家園携手,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文化也是家庭文化,幼儿园与家长是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建立家长资源库。因此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或端午节活动开展前期,教师会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调查问卷、自主报名等多种形式,收集家长可以在端午节活动时提供的各种资源。我们充分挖掘并无限放大调查对象的范围,由原先的家庭成员拓展到家庭以外的亲戚朋友,以期收获更多有效的资源。然后,各班将资源按社区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出有价值、实用性强的资源,最后由年级组再次整合并纳入到端午节活动的计划当中。所有资源都是可以全园共享的,家长资源库的建立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岗前培训”必不可少
家长是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有力支柱,因此搭建良好的家园互助平台至关重要。
在端午节这天,我园开展了编蛋网、做老虎鞋、包粽子、做香包等区域活动,多样的活动使得教师难以在每个区域里都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指导,不能兼顾到每个区域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我们便在家长资源库中寻找有所擅长的家长志愿者,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有了家长志愿者的参与,并不代表就能将传统文化传承给幼儿。比如在端午节编蛋网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志愿者看到幼儿遇到困难就会马上包办代替,有的看到幼儿动作慢就全程帮助其完成,还有的家长志愿者会制止幼儿探索不同的编织方法。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幼儿体验、学习和发展的,所以“岗前培训”环节必不可少,我园要求家长志愿者都要“持证上岗”。
家长志愿者的培训由各年级组利用线上微信群、QQ群和线下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平台开展,培训内容大致包括了解活动的目标、活动中与幼儿的语言交流、与幼儿的互动方式以及对幼儿活动的观察等。与此同时,教师还会带领家长志愿者学习《指南》,帮助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掌握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通过培训,家长志愿者知道了在活动中要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放手让幼儿大胆自主探索,也明白了应该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对家长志愿者的培训,无形中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使得幼儿园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家长的育儿陪伴也更加科学。
三、活动点燃节日氛围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重在一个“育”字,我们认为除了教育,“育”更有实践体验的含义。将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精神外化为幼儿的行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使命。
1.亲子游戏
开展亲子活动,能够将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有效融合到一起。在端午节到来时,我们邀请家长代表一起参与“‘粽’情端午”活动,有的家长声情并茂地向幼儿讲述了有关端午节的传说,有的与幼儿同台表演了屈原的故事,还有的参与到了包粽子的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家园之间的信任,还让幼儿和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以及文化的魅力。
2.社会实践
幼儿园内的传统文化体验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体验,教师鼓励家长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拓展幼儿的体验与学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带领幼儿一起观看赛龙舟活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编织“百岁索”戴在手腕,一起在门窗处放置菖蒲、艾草等,还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赶集,感受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
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传统、走进传统、品味传统。家园携手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幼儿在多维度的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