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堂初中美术课都成为成功的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价值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实现《美术课程标准》的目标,就必须使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成功的课。
  1.寻找美术课中的乐趣,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任何一堂课给予学生的应当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学生在学习美术之初,美术对于他们是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他们对美术课的内容充满好奇与幻想,希望在美术课中获取快乐,但是,往往许多美术课难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快乐,反而让学生感到美术课与现实太远、与希望太远。分析学生的这一状况,首先要明白到底在哪一环节让本来快乐的学生失去了乐趣。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我们应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内容较为感兴趣,要主动地迎合学生的口味,给他们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自由选择艺术表现的方法和手段,自由选择艺术教学的课堂内容,从而尊重学生的愿望与需要,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疑问、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索中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引入评价机制,通过自评、他评、相互分组评等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与能力,体验美术课所带来的快乐。
  2.更新教育观,推进美术高效课堂的打造
  认识到传统美术教育的不足,如何让课堂从低效甚至负效到有效呢?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的打造是我们现在迫在眉睫要做的事。我们首先要转变思想,从传统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思维中解脱出来。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把课堂交给真正的课堂主人——学生,要培养的不是学生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是“学习能力”,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智慧。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让学生“经历”并且丰富“经验”,学习的过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3.审美与道德理性融合是美术育人功能的体现
  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引导学生正确地审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发展。由于年龄偏小,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某些学生现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与传统道德有悖,甚至扭曲。怎样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在生活中,某些学生对人体绘画与淫秽画区别不清,当在美术教材中接触人体绘画时,往往对作品不理解或不尊重他人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和网络上看到的那些不健康的内容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出的只是好奇或不可思议。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中,有两幅人体作品《创造亚当》和《维纳斯的诞生》,当我要求学生谈一下对作品的理解时,有许多男生起哄,嘻嘻哈哈,对作品的欣赏只是从性方面猎奇;某些学生表示对作品不理解,甚至抵触,个别女生说:“打死我也不看,别让我评论,恶心人。”针对这个问题,我和学生就审美与道德的融合进行了讨论。首先我让学生理性地看待这些作品,既然能被编入教材,肯定和网络上疯传的“这门”、“那门”有所不同,可以大胆观看,不必有什么顾忌。其次是我对作品的内容和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作品。由于某些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我在介绍作品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结合作品背景正确欣赏,从维纳斯的形体之美,让学生体会其中洋溢的青春活力;从她迷惘的眼神和忧郁的表情,让学生揣摩维纳斯的内心世界;从画家当时的思想,领悟画家创作作品的意义。通过欣赏,学生对作品有了正确的认识,也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理解了作者创作人体画的目的,它不仅仅为表现人体之美,更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带给人的是思考,是美的享受,而不是生理的刺激,更不是淫思邪念。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正确地辨别美与丑、是与非,使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提高,精神为之高尚。正如鲁迅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冶。”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美术进行审美和德育教育,美能育德,审美与道德的理性融合是美术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4.运用“发现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过去一味以“讲授——接受”方式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早已露出弊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地参与教学,自己发现知识,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提倡教学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题,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造。如“做中学、玩中学,情景交融的原则”,提倡解放学生的脑手,在做中学,在游戏式玩中学,在教学的趣味化情景中体验。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探索和尝试”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在“做做、学学、玩玩”中体验“学”的乐趣,体验“玩”的艺术。
  5.美术课的开头序曲要新颖
  对美术感兴趣是初中生的共性,他们往往把每周一节的美术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感到无比的快乐。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根据授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重点、难点、有关的美术知识等形象进行生动地导入,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这样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作为学习个体,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欲望,统一的教学任务无法让学生彰显个性,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作者在演示文稿制作PowerPiont 2003教学的过程中做了尝试,课堂上对任务的设置,采取以学生为主体自主选择素材自主制作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出更有个性的作品。文章围绕如何在幻灯片制作中开展彰显学生个性的自主学习展开论述。  关键词: 幻灯片制作 彰显个性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其对各门学科的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政治教学中添加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分析  引言  政治教学的目的是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一些贴近所讲知识点,具体的现实例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提出新的课程要求,认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1音乐鉴赏教学及其研究的长期被忽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种现象是教育内部和社会方方面面对高中开设音乐课均认识不足,认为高考不考,音乐课在高中就无存在必要;另一种现象是某些学校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变成音乐特长课、准专业音乐课,变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有关教材文本、三维目标、教学的组织、课堂评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依然让广大科学教师深感困惑。只有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价值定位、辩证看待教材的功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注意评价的多元化,才能实现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 目标定位 教材功能 学生认知 评价多元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广大科学教师普遍面临一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