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精准阅读搭建桥梁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目答问》中,张之洞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于读书的观点,他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关键应当是了解文章的要领,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到易买易读,要做到精本精较。据此可以发现,读者应当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保证高效的阅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创设桥梁,使学生可以了解阅读的精髓,有效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精准阅读。
  一、紧扣课文空白,搭建阅读桥梁
  高明的读者,不会在阅读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文本表面的信息,大多数会选择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方式,并生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所以,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推论,有效填补文本空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以《窃读记》教学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先了解文本主旨: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因家庭条件限制买不起书,但渴望读书,就偷偷到书店窃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拉近学生与主人公心灵层面的距离。如,在读到“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时,可以组织学生预测:“如果被老板发现了会怎样?是否会因此遭受斥责或者惩罚呢?”又如,在阅读到“从头来……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时提出推测引导:“为什么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呢?是挪了位置还是被别人买走了呢?”或者还可以这样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她是否可以想出办法避免书被挪走?或者想出哪些办法方便下次找到书呢?”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不起眼的角落,特别是那些没有看完的书,这样就不会被别人轻易买走……”通过回答可以发现,学生当前已经完全融入文本,走向阅读深处。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基于文本中的语言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主人公找不到书的焦急,帮助主人公想出有效解决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学生和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距离,帮助学生触及文章的真意。
  二、进行阅读点拨,搭建阅读桥梁
  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思维亮点会经常出现,这也是阅读思维的个性化表现。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思维亮点,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以此为学生架设阅读桥梁。
  以《狐狸和乌鸦》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图片的细节,例如乌鸦失落的表情,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只乌鸦,当你发现肉被狐狸叼走后,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又会想些什么?”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学生说:“如果我是乌鸦,伤心和自责是必然的,因为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却被狐狸骗走了。”也有学生认为:“如果我是乌鸦,此时第一感觉肯定是懊恼,甚至会厌恶狐狸,而且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果我是乌鸦,我想我会开心,因为从未有人赞扬过我的歌声,只是丢了一块肉而已,再找就是了。”最后一位学生的发言和文本的寓意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个性思维,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理解文章,所展现的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及时捕捉这一思维的独特性,并向全班提问:“如果乌鸦再一次找到肉,遭遇狐狸时你们认為它会不会再一次上当?”学生都认为不会,因为它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基于此,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及时捕捉这些想象以及创新意识,并善于发掘其中的亮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三、引导阅读反思,搭建阅读桥梁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是为了简单地完成阅读任务,并没有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所以很难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和内涵,这也会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定的阻碍。那么,应当选择怎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突破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壁垒,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真正走进文本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日常生活进行阅读反思,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争吵》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明确这个故事发生于主人公和他的好朋友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引发了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主人公“我”呈现了非常显著的心理变化,但是最终也明白了好朋友之间应当学会彼此谅解。这是校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以此作为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结合学情以及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提问:“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争吵之后,你会选择怎样做?”很多学生都会受到文本内容的启发,纷纷表示:“是自己的错,就会主动承认。”也有学生认为:“不管是谁的错,都要学会宽容和谅解。”联系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地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谈一谈对争吵这类事件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这样的形式不只是阅读文章,而是成为了文本中的主人公。由于学生的角色和视角发生了转变,所以,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必然也会有所不同,能够触及文本核心和更深层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实质,找准切入点,还要结合恰当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仙游山立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同时具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性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对此理解得不够深刻,课程的建设与传授受到一定的局限,并且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这都是“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可操作性强的4Cs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4Cs    一、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文言文教学知识化、功利化等现象的产生,而要站在儿童立场,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来统领课堂,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效。  一、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此处的朗读主要是指让学生大声读课文。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课文的形式有许多,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都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孔子说,“诗可以观、可以怨、可以兴、可以群”。优秀的古诗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以审美享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语言、领悟古诗词意象、体悟古诗词意境。  一、 品味: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  苏轼评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古诗词的基本媒介是语言,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字字珠玑。通过语言,古诗词能够
摘 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诠释足球教练员经常面对的“赢”、“输”、“和”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探讨足教练员应该具备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足球文化;赢;输;和;自我修养  对于足球教练员来说,赢球固然是最终目标,但赢与输之间有着许多变数,有着许多辨证的哲理,这是足球教练员自我修养的重要命题。  赢与输,胜与败,是同一客观事物的两重属性,赢里包含着输的成分和颗粒,输里也有赢的影子和因子。胜与败总是相互
关于语文教学的拓展,一方面是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另一方面是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教师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可以让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以扩散、延伸和应用,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此,教师不能盲目拓展,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学情,把握好拓展的时机。  一、寓拓展于突破难点时  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含义得
2010南粤高校毕业生就业  推进行动正式启动    5月10日上午,“2010南粤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出席仪式并讲话,同时宣布2010南粤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正式启动。  会议强调,广东省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60万人,就业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上来,齐抓共管,密切
人社部:一季度新增就业303万人 失业率为4.1%    4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1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尹成基指出,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任务的3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3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任务的2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1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的41%。一季度末,全国实有城镇登
摘要:本文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从建设的原则与思路、实训实验室构成及其功能体系、服务课程及其实验内容、实训实验室的布局与软硬件配置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实验室;建设方案  现代物流业是实践性环节较多的行业,其核心过程包括:订单管理、仓储、库存控制、运输及配送、客户服务五个方面,其中具有流程性的活动就有仓储、运
在“学为中心”的课改背景下,倡导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低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适当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到快乐和满足。教师应为他们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一、运用“小游戏”激发阅读兴趣  游戏不仅有趣,形式类别也十分丰富。将适当的游戏渗透到教学中,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情感主题,实现更有效率的课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由此可见,说话是写话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在课堂发言或者说话时缺乏整体意识,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心理年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在说话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关。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会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