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目答问》中,张之洞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于读书的观点,他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关键应当是了解文章的要领,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到易买易读,要做到精本精较。据此可以发现,读者应当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保证高效的阅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创设桥梁,使学生可以了解阅读的精髓,有效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精准阅读。
一、紧扣课文空白,搭建阅读桥梁
高明的读者,不会在阅读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文本表面的信息,大多数会选择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方式,并生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所以,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推论,有效填补文本空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以《窃读记》教学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先了解文本主旨: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因家庭条件限制买不起书,但渴望读书,就偷偷到书店窃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拉近学生与主人公心灵层面的距离。如,在读到“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时,可以组织学生预测:“如果被老板发现了会怎样?是否会因此遭受斥责或者惩罚呢?”又如,在阅读到“从头来……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时提出推测引导:“为什么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呢?是挪了位置还是被别人买走了呢?”或者还可以这样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她是否可以想出办法避免书被挪走?或者想出哪些办法方便下次找到书呢?”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不起眼的角落,特别是那些没有看完的书,这样就不会被别人轻易买走……”通过回答可以发现,学生当前已经完全融入文本,走向阅读深处。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基于文本中的语言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主人公找不到书的焦急,帮助主人公想出有效解决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学生和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距离,帮助学生触及文章的真意。
二、进行阅读点拨,搭建阅读桥梁
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思维亮点会经常出现,这也是阅读思维的个性化表现。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思维亮点,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以此为学生架设阅读桥梁。
以《狐狸和乌鸦》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图片的细节,例如乌鸦失落的表情,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只乌鸦,当你发现肉被狐狸叼走后,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又会想些什么?”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学生说:“如果我是乌鸦,伤心和自责是必然的,因为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却被狐狸骗走了。”也有学生认为:“如果我是乌鸦,此时第一感觉肯定是懊恼,甚至会厌恶狐狸,而且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果我是乌鸦,我想我会开心,因为从未有人赞扬过我的歌声,只是丢了一块肉而已,再找就是了。”最后一位学生的发言和文本的寓意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个性思维,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理解文章,所展现的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及时捕捉这一思维的独特性,并向全班提问:“如果乌鸦再一次找到肉,遭遇狐狸时你们认為它会不会再一次上当?”学生都认为不会,因为它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基于此,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及时捕捉这些想象以及创新意识,并善于发掘其中的亮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三、引导阅读反思,搭建阅读桥梁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是为了简单地完成阅读任务,并没有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所以很难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和内涵,这也会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定的阻碍。那么,应当选择怎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突破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壁垒,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真正走进文本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日常生活进行阅读反思,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争吵》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明确这个故事发生于主人公和他的好朋友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引发了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主人公“我”呈现了非常显著的心理变化,但是最终也明白了好朋友之间应当学会彼此谅解。这是校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以此作为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结合学情以及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提问:“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争吵之后,你会选择怎样做?”很多学生都会受到文本内容的启发,纷纷表示:“是自己的错,就会主动承认。”也有学生认为:“不管是谁的错,都要学会宽容和谅解。”联系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地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谈一谈对争吵这类事件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这样的形式不只是阅读文章,而是成为了文本中的主人公。由于学生的角色和视角发生了转变,所以,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必然也会有所不同,能够触及文本核心和更深层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实质,找准切入点,还要结合恰当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仙游山立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紧扣课文空白,搭建阅读桥梁
高明的读者,不会在阅读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文本表面的信息,大多数会选择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方式,并生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所以,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推论,有效填补文本空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以《窃读记》教学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先了解文本主旨: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因家庭条件限制买不起书,但渴望读书,就偷偷到书店窃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拉近学生与主人公心灵层面的距离。如,在读到“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时,可以组织学生预测:“如果被老板发现了会怎样?是否会因此遭受斥责或者惩罚呢?”又如,在阅读到“从头来……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时提出推测引导:“为什么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呢?是挪了位置还是被别人买走了呢?”或者还可以这样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她是否可以想出办法避免书被挪走?或者想出哪些办法方便下次找到书呢?”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不起眼的角落,特别是那些没有看完的书,这样就不会被别人轻易买走……”通过回答可以发现,学生当前已经完全融入文本,走向阅读深处。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基于文本中的语言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主人公找不到书的焦急,帮助主人公想出有效解决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学生和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距离,帮助学生触及文章的真意。
二、进行阅读点拨,搭建阅读桥梁
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思维亮点会经常出现,这也是阅读思维的个性化表现。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思维亮点,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以此为学生架设阅读桥梁。
以《狐狸和乌鸦》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图片的细节,例如乌鸦失落的表情,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只乌鸦,当你发现肉被狐狸叼走后,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又会想些什么?”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学生说:“如果我是乌鸦,伤心和自责是必然的,因为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却被狐狸骗走了。”也有学生认为:“如果我是乌鸦,此时第一感觉肯定是懊恼,甚至会厌恶狐狸,而且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果我是乌鸦,我想我会开心,因为从未有人赞扬过我的歌声,只是丢了一块肉而已,再找就是了。”最后一位学生的发言和文本的寓意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个性思维,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理解文章,所展现的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及时捕捉这一思维的独特性,并向全班提问:“如果乌鸦再一次找到肉,遭遇狐狸时你们认為它会不会再一次上当?”学生都认为不会,因为它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基于此,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及时捕捉这些想象以及创新意识,并善于发掘其中的亮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三、引导阅读反思,搭建阅读桥梁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是为了简单地完成阅读任务,并没有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所以很难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和内涵,这也会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定的阻碍。那么,应当选择怎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突破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壁垒,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真正走进文本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日常生活进行阅读反思,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争吵》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明确这个故事发生于主人公和他的好朋友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引发了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主人公“我”呈现了非常显著的心理变化,但是最终也明白了好朋友之间应当学会彼此谅解。这是校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以此作为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结合学情以及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提问:“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争吵之后,你会选择怎样做?”很多学生都会受到文本内容的启发,纷纷表示:“是自己的错,就会主动承认。”也有学生认为:“不管是谁的错,都要学会宽容和谅解。”联系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地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谈一谈对争吵这类事件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这样的形式不只是阅读文章,而是成为了文本中的主人公。由于学生的角色和视角发生了转变,所以,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必然也会有所不同,能够触及文本核心和更深层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实质,找准切入点,还要结合恰当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仙游山立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