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雪了,在巴音布鲁克湖生活了一个夏天的天鹅,不慌不忙地来青海湖过冬,一个接着一个……
未结冰的湖水,用蓝色的微光迎接了天鹅。天鹅感到湖水冰冷、苍凉、荒芜、寂寥,同时也明净、澄澈、透明、妖娆。天鹅雪亮的眼睛,清幽幽的,在天空下闪烁。
天鹅预知,羊年春夏,是转湖之年,这使得遥远的旅行顿生吉祥。也没有因为没有回到印度,或更远的红海、地中海过冬感到遗憾。
想起青海湖,在青海湖湖心那座端庄神秘的海心山修行的侃卓青措。她会下山转湖吗?又在山上待满了一年。清修的日子、寂寞的日子,没有电、没有信号,没有蔬菜和水果。我不敢想,又常在想……
被藏族人称为玛哈德哇岛的海心山,是静修圣地,龙王菩萨、莲花生大师居住过的地方。来海心山修行的人,只有一个心愿,期望自己的苦修、守斋与祷告,让青海湖永远浩浩荡荡;普天下蒙受精神苦难的人,脱离苦海,心地明净,成为幸福的人。
侃卓青措在海心山静修多年,在山上过着简单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念经,打坐,从不间断。她说,今生能在海心山这样的清幽之地一心向佛,不被外界干扰,是最大的幸运。
我和侃卓青措曾经像姐妹一样手拉手,坐在茫茫冰湖之上,凝视碧色湖面。但我还是觉得,我们是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我无法理解她,正如她无法了解我。我只能面对大湖沉思默想,为自然赐予人们的无限美意、为属于海心山的这份苍凉与宁静。
天鹅飞着,眼见黄草无边无际,在湖岸滚动。眼见闪光的湖面波光盈盈,像面镜子。它继续舒展翅膀,在露出层层皱褶的远山间飞行。
天气已冷,吹起冰冷的风。鱼鸥、鸬鹚、斑头雁度过热闹的春夏后,带着会飞的小鸟走了,原羚则在不远的草地上享用早餐。
一队排列成形的大雁,从天鹅身边掠过。天鹅收起翅膀,极其敏感地四处张望。
没有一丝风、一丝云。仰望苍天,天如春水般荡漾。远望湖水,湖水烟波浩淼宽阔平坦,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心山秀丽的轮廓。怎么还有几只赤麻鸭、十几只鸬鹚徘徊在湖面?一只孤独的小鸬鹚又为何独自站在岛上,扭动脖子顾盼自怜?
是留恋湖水不愿归去,还是在期盼转湖的日子?
鸬鹚知道,转湖的日子,很多善男信女来青海湖,它也是。
天鹅刚到那天,劲风吹草木,一夜未休。
老人们说,羊年不转湖,众生愚昧,大地贫瘠,植物枯萎,生灵泯灭。
我想得到解释,但最好不要听到。有许多事情,一解释就不灵了。
从前,众多药水泉、河水、温泉注入湖水,青海湖比现在丰盈得多。草原上溪流潺潺,绿草肥沃,峡谷幽静,森林花草茂密,鸟兽自得。后来,人们开始糟蹋生灵,违背自然规律,不尊重当地牧人的游牧方式和风俗习惯,还沿湖随意乱砍滥伐,后人便无缘见到柳树成荫、留鸟欢畅的青海湖了。对此,我深信不疑,并以英国人托马斯的一段话为佐证:“碧玉般的湖区,柳叶碧绿似美玉,翠绿鸟儿纵横舞,黄鸭似玉游湖面。”
不管别人怎么看,青海湖人的心是有空间的,对湖水的爱意、敬仰不会变。如今,青海湖周围山峦叠嶂,草木葳蕤,珍禽益鸟飞驰过往。有天鹅摇曳生姿,为湖光增色。有裸鲤漫游冰下,涵养西部大地。可是,5年前,一张关于青海湖的卫星遥感图片震惊全球。青海湖正由单一大湖向一大数小湖泊群“裂变”。据气象专家预测,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成为下一个罗布泊,逃脱不了干枯的命运、消亡的命运。这悲观的说法,令我难以接受,悲痛难忍,但仔细想想却也不为过。
站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眼前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与青海湖仅祁连山一山之隔的甘肃民勤县北部,曾有过一万多平方公里、60米水深的洋洋大湖青土湖。秦汉时,青土湖位居全国十一大湖,明清之际尚有4000多平方公里,仅次于青海湖。但是,谁能料到,20世纪50年代,周边所有注入河断流,仅剩下100多平方公里,绿洲般珍贵的青土湖竟然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夹击下彻底干涸,荡然无存。
狂风四起,黄沙飞扬,20万人含泪搬迁,流离失所……
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呈干暖化趋势,江河源头重要的湿地星宿海,已萎缩至不到50个湖泊。多年前,那曾是璀璨晶莹、100多个湖泊似群星闪耀的大高原。
可这会儿,天鹅来了。斑头雁、鱼鸥、鸬鹚、黄鸭,飞走了还会再来,作为青海人,青海湖人,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猴年转森林是佛祖给人间降下的旨意。一般人羊年转湖,可拥有平常年份转湖时不可与之相比的吉祥。而修行者羊年转湖,等于诵经文13亿遍,得到无量功德,也可舍弃自身恶习痛苦,找到灵魂的第二归属,寻求幸福。
但是,灵魂在哪里?幸福又在哪里?
我想问佛祖。青海湖能否永远这般恣肆汪洋,浩瀚无比。
佛祖曰:这要问你自己。
我似乎记起友人对我的忠告。
佛就在你心里。
我又问佛祖,地球消失了怎么办?
佛祖曰:那又怎么样,地球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个行星。
我最后问佛祖,如果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么办?
佛祖曰:这没什么,人的一辈子没那么长……
雪更加凶猛,过两天就是冬至,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天鹅在尚未结冰的湖上漫游,而我就要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杨守德、张虎、孙建青去踏雪巡湖。
行囊早就准备好,说走就走。绕湖一周360公里,此次巡湖,不知需走多久。我心里又哀怨,又激动。
为了圣湖,为了众生幸福,保护处的同事每年要巡湖十几次。这个季节,帐房早已转移至避风、温暖的地方。干爽的草地成了最好的冬季牧场。老人正守望湖水、神山,转动玛尼,吟诵祈福经文,眯着眼,盯着黑帐房里飘出的阵阵青烟出神。
心无城府、平静如水。
而静寂是这样的优美,人类的慈悲,含義深远。 可我,我的这颗心却惴惴不安,如一团火焰。
风吹起来了。在旷野、在远方、在目力不及的地方。艾鼬、雪豹、狐狸、普氏原羚、白眼狼,谨慎地寻找各自的归宿。花草虽已干枯,却掩藏着生命活力。天鹅已经在尕海、泉湾湿地安家,我要去寻找它们,听它们窃窃私语、轻轻呢喃,和它们一起度过漫漫冬夜。
日月山
巡湖的时间定了,不能变,这是管理局的规矩、法定的日子。夏天每月20天,冬天隔月20天,比转湖的时间紧凑。
和司机蒋义增出发,赶到湟源县高速路口与管理局的同事们会合。张虎和孙建青以前就熟悉,和杨守德是第一次见面,我请他和我同乘一辆车。
此番巡湖,他比以往兴奋,我更是如此。
一路飞驰。孙建青乘坐的三菱,比我们的利索。我们的车子是现代,差点劲,可年轻的小蒋车技很好。
自警校毕业,杨守德就一直在管理局干。18个年头的经历,把他变成了野外工作经验极丰富的人。
日月山就在眼前,苍凉大地无边无际。天蓝得像镜子,像夏天的湖水。我的心微微颤动,不可名状的情绪跳荡在心头。日月山,本叫赤岭,是一座有故事的山,神秘的山。大唐文成公主由此进入草原,开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这是一种远离我们很久的凄绝之美、英雄之美,它曾经支撑过伟大而不屈的中华民族辉煌的苦难。那些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熠熠光环的远嫁姑娘刘细君、王昭君、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完全可以与那些在历史上能够长久地使中国人维持自尊与力量的男子汉曹沫、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媲美。她们柔弱的身躯内蕴藏着的精神能量,超越了中国文化的实用品格。
翻过日月山。草山起伏跌宕,倒淌河在缓缓流淌。曾几何时,倒淌河是一条多么丰沛的河。远古时,这条通向黄河的河,是青海湖外泄的唯一通道。后来,地势逐渐增高,隆起的日月山挡住了通往黄河的路,青海湖完全被封闭。同时,也让自己伟岸的身躯成了农业区与牧业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天然的分界线。
倒淌河因公主而倒流,哭泣的河水留不住大唐年轻美丽的公主,却留住了草原上奔突无路、惶惶而逃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
天還是那么蓝,没有一丝云彩。越晴朗的天越清冷,冷得通透、冷得彻底。杨守德、张虎和孙建青,各自拿着望远镜、测试仪、照相机、记录本朝山坡上走。我跟在后边,呼吸着无任何芜杂的空气,心旷神怡。
和从前来青海湖的感觉大不一样,巡湖,承担着责任。但还是忍不住站在高坡,欣赏远处连绵的雪山,雪山下泛着金色光泽的草地。三位专业的巡湖队员,已经通过测试仪发现了雪山脚下的12只普氏原羚。我很兴奋,用望远镜细细追踪,没找着。又换测试仪观察,同样什么也没看到。但手指已冻僵,不听使唤。接近零下20度的气温,有一定杀伤力。看来,观察与巡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位队员记录完毕,什么也没看到的我,只能和他们往回走,但欢快的心情是一样的。
第一次见到普氏原羚,以为是黄羊。仔细看时,发现它的个头比黄羊大,头形稍宽,吻部宽阔。上下嘴唇呈黑色,鼻孔两侧的白色纹路一直延伸到下颌。雄原羚有一对向后平行延伸的角,角上有环棱,角尖近似圆钩状,这是普氏原羚奔跑的速度比黄羊还要快的一个原因。
普氏原羚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原羚属是中亚地区的特有属,仅有三个物种,包括普氏原羚、藏原羚和蒙古原羚。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1875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首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发现了这个敏感、强健、奔跑如飞的高原生灵。通过多年研究,它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命名为普氏原羚。
那时,普氏原羚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东南部。草原上的人叫它滩黄羊、小羚羊。20世纪50到6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大量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几度面临灭绝。剩下不到300只的普氏原羚,逃到青海湖沿岸,栖息于青海湖周围山间盆地、湖周半荒漠地带,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
元者村在湖东偏僻的地方,道路坑坑洼洼。小蒋没走过这样的路,车开得有些吃力。三菱车顺着陡坡急冲而下,我感觉我们的车有点玄乎。话还未出口,咔嚓一声,车子的前轮翘起来悬在半空。退不得、进不得。我有些吃惊,却也不怕。和长年巡湖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好担心的。果然,下了车的孙建青绕到车的左边,双脚踩在驾驶室旁边的踏板上,一用力,车子平衡了。杨守德和张虎又站在车前再猛力一推,车子居然连连后退,脱离了险境。怪不得,管理局的人称侦察兵出生的孙建青为大熊,一米八的个头,真是没白长。
1点30分,在一片典型性草甸处,又发现了29只普氏原羚。这一次,我通过相机镜头,隐隐约约看见了它们的身影。普氏原羚体态矫健、姿势优美。我有些激动,不免加快脚步,肚子也没那么饿了。又走了一段路,见一大片空阔的土地,长着树,虽不是很健硕,但非常精神。杨守德说,这是一块还林地,治沙效果不错。
日月山以西,海拔3334米的地方,能种活这么一大片树,是一件让人心满意足的事。我心中快慰,觉不出路的颠簸,反而希望到更深的草原腹地去,那儿会不会有更多的普氏原羚呢。但杨守德坚定地说,深处不会再有,湖东岸的沙区是它们的活动区,谨慎的普氏原羚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地方,去陌生的地方冒险。
向东北方走了30公里,洱海出现在眼前。尚未完全封冻的湖面,只有一只成年天鹅,独自浮动,无牵无挂。又走了约莫10公里,一只灰色狐狸,没心没肺、无所事事地在小泊湖淡黄色的沙地上游荡。狐狸最喜欢的食物是天鹅,我为洱海的那只天鹅担忧。杨守德却轻松地摇摇头,不会,狐狸只能吃到老弱病残的天鹅。
举止优雅的天鹅,也不是好惹的。遇天敌伤害幼鸟,或遭袭击,定会一扫斯文,奋不顾身,决不轻言放弃。
刚到鸟岛保护站,杨守德以为岛上只有鸟。管理局成立后,著名生物学家李迪强于2000年来到鸟岛,讲了保护普氏原羚的重要性。之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鸟类专家李来兴和管理局的同事来到青海湖流域,教他们怎样认鸟,给他们讲鸟的特征、习性。杨守德这才开始对普氏原羚的保护和鸟类迁徙规律有了一些认识,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车越克图,杨守德一眼扫见了两只雄性的普氏原羚。他断定正是普氏原羚完成交配,寻找各自群体的季节,我们会在湖岸碰到一只或两只雄性,但绝不会碰到单独出行的雌性。
从见到杨守德到现在,不到一天时间,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这位70年代出生的人非凡的能力。他懂得许多野生动物的习性,户外工作经验丰富,心里装的故事也多。但,他总是有选择地告诉我,故意让我着急,而且常常因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野兔、赤狐停下话题。再说时,又不愿接前面的话题了。
杨守德个子很高,比不上孙建青壮实。但也是深谋远虑,能经得起雪雨风霜的人。他认识天上的每一只鸟,说得上它们的名字,这还不是最厉害的,令人惊讶的是,当群鸟飞过头顶,一眼过后,他目测出的数字绝不超过3只鸟的误差。这当然不是传说,他曾经当着众人,跟鸟类专家的测试仪比试过。次次不失误。
第一天出发,一口气转到了下午4点半,大家劲头十足,也没觉得有多饿。这会儿,打算赶往湖北岸海晏县入住,才意识到午饭的点早过了。大熊建青说,这是巡湖期间常有的事,习惯了。
晚上,宾馆有暖气,我们几个在杨守德的房间里,聊到10点多。
“现在的条件比起几年前,真是好多了。”杨守德伸展长腿,总算给我讲了一个全乎点的故事。那是2000年后的大年初一,接到任务,杨守德和管理局吴永林等四人,带了一只母羊,到普氏原羚活动区,试图让母羊和雄性普氏原羚交配。赶到湟源县时,街上所有的铺面都关了门,他们硬是敲开一家饭馆的门,从老板手里买了一点人家给自己过年留的羊排,进了草原。
天冷得出奇,周围都是沙地,北风呼啸,难见人迹。他们在湖东种羊场找了间被遗弃的房子住下来。随身带的饼子冻成了铁饼,咬不动。偌大的场子,连煮肉的东西都找不到。大半夜了,杨守德找来一个铁皮桶,砸开河里的冰,劈开凳子腿,生火煮肉。肉一时熟不了,只好先喝口热汤,暖暖身子,不然就冻僵了。
早上4点,他们来到普氏原羚活动区。正是最冷的季节,母羊被长长的绳子牵着,放到草原上。他们四个人拽着羊身上的绳子,趴在草窝里等。晨曦在遥远的天边移动,草窝子里的人,快冻成冰疙瘩了。好不容易看见一只雄性普氏原羚朝母羊跑來,他们紧张地屏住了呼吸。但是,很遗憾,雄性普氏原羚绕着母羊转了几圈后,又突然跑得无影无踪。他们面面相觑,失望地大眼瞪小眼,张不开嘴巴,只好回去休息。
第二天、第三天依旧如此,也许是雄性普氏原羚不习惯母羊身上的绳子,也许是因为气味不适。最有可能的一次是,眼看着一只雄性普氏原羚大着胆子把母羊顶了一下,结果,踌躇了一会,还是跑了。
十天的坚守,一无所获。杨守德说,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此后,他们在每年12月和春节前后的交配期,想过很多办法,试图让雄性普氏原羚与家养羊交配,都以失败告终。普氏原羚是有个性的,血性十足。它们坚守原则,意在保持自己纯正的血统。
后来,管理局再次得到专家李迪强悉心指导。李迪强是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的首席专家、博士,他的学生也常来青海湖,促使管理局与中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后的日子里,管理局的人跟着李迪强博士率领的团队,学会了观测、记录,承担起了鸟岛保护区内鸟类、普氏原羚、湿地、植物等遥感检测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1997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始了正规的巡湖工作。主要任务是检测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内鸟岛、海心山、三块石附近,包括其他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救护情况,鸟类的迁徙、湿地环境、环湖周边污染源对青海湖29660平方公里集水区域的侵蚀。此外,还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网络中心无私提供青海湖流域内动物、植物、湿地环境的各种原始数据、资料。
迄今为止,他们的工作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得不到更多人的认可。但是,他们无怨无悔,情愿在夏天的每一个月、冬天每两个月一次的15至20天,与家人分别,在野外东奔西跑,住最便宜的旅店,吃最简单的饭菜,甚至住在帐篷里挨饿,受冻,每日把太阳思念遥望……
尖木措
见到尖木措的时候,他头戴藏式礼帽,身着汉式衣服,披着一身阳光,正准备驱车送儿子到海晏县上学。
瘦小的尖木措,有一双聪慧机敏的小眼睛。汉话流利,善于言谈。
甘子河流域在青海湖北岸,草场丰美富饶,这让我又一次冲动莫名。想起远方的朋友,那些嚷着叫着要来青海的朋友,看见这样的一片草场,该有多么欢喜。
尖木措是达玉村的团支部书记。达玉村是位于甘子河流域、有着300户牧民和13万亩草场的一个牧业村。但是,站在这里,达玉村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景,只有蓝色与黄色,空阔辽远。
尖木措的家是新盖的,院子敞开,房屋四四方方。堂屋正面的白墙上,挂满了国家领袖的彩色照片,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一个不少。这是城里人早已没有的习惯,但在达玉村,牧人家里都这样,没有人勉强,属自愿。
要说,牧人的心犹如镜子般亮堂、草原一样宽广,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时,牧人的眼睛是用来欣赏草原,远望雄鹰,看护牛羊的。
一般来说,牧人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是,见四处的游客来到草原上,拍照留影,流连忘返,他们也很自豪。他们知道草场是美的,河边的野花是美的,更不要说自己家的草场与青海湖紧紧相连。
尖木措常常教育村民,不要学那些看看你们的草场,与你们家的牛羊照个相,就伸手要钱的人!青海湖是大家的,草原是天赐给我们的,谁都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利。
达玉村的人很自觉、很宽容,他们认可尖木措的话。游人把垃圾扔在草原上,牛羊吃了塑料不消化,吃了带有重佐料的熟食会得病,救不了就得死。达玉村的人沉默着,等游人走了,把垃圾捡起来烧干净。
城里人的垃圾太多了。作为一个城里人,我时常感到羞愧。
其实,尖木措是地地道道的外乡人,出生在日月乡。10岁的时候,糊里糊涂地由亲戚带到达玉村,留在一户人家当了放羊娃。几年后,长大的放羊娃,头发乱蓬蓬,又稀里糊涂地做了这户人家的上门女婿,成了达玉村的人。成了达玉村的人,自然就爱上了达玉村,爱上了自己的媳妇,自己的家。再说,尖木措没有理由不爱。 甘子河空旷,辽远。达玉村的牧民勤劳,善良,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
尖木措的媳妇放羊去了,丈母娘在家休息,尖木措很忙很忙。家里的1800亩草场上有温泉,有地下水,还有一条小河。本来是不用多操心的,牛羊够吃了,尖木措又是这样的踏实肯干。但,尖木措生就操劳的命,他不仅把心操在了自己家的牛羊上,更要紧的是,尖木措发现这片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黑颈鹤,湖水里的裸鲤更需要呵护。
原以为尖木措只是一个能说会道、明事理、会打理家庭打理村子的团支部书记。谁想到还是一位了解生态、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土专家。达玉村的草场够不着边,视力再好的人也只能看到一角角。但随便一个角落里,都会出现普氏原羚踯躅的身影。
1996年冬天,尖木措亲眼目睹有人藏在阴暗处,用枪打死了十几只普氏原羚。那时,他不懂什么是普氏原羚,什么是高原型哺乳类动物,什么是种群,人们把它们打死了有什么用。但他明白,这种在草原上跑得飞快的野羊,对草原是有益的。野羊撒过尿的地方,草势比别的地方旺盛。草皮被破坏的地方,有野羊的粪便,就会很快长出新草,恢复原貌。野羊只吃青草的尖尖,不會像山羊连草根一起啃下来。野羊喝水极文雅极有度,只轻轻啜饮草尖尖上的露水。
每天清晨放羊,尖木措都在数。数到最后,发现这片草原上的野羊被打得剩下不到30只了。尖木措很心疼!他不知道野羊就是普氏原羚。那时候,他只管叫它野羊,有营养草原、修复草原的作用,是草原真正的主人。后来,他又了解了很多。作为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的消失,将意味着又一种群的消亡。
因为普氏原羚的奔跑速度太快,给它带来了杀身之祸。草原上密布着高大的网围栏。可是,狼紧随在身后,没有别的办法,必须跨越才会有生机。冲不过去,就被挂在网围栏上,网围栏上的刺很坚硬,通常会被挂得血肉分离。
受过培训的尖木措,说起话来很专业。这使我完全相信他在村子里说话的分量。在家里主事的尖木措,首先把自己家的草场分出8000多亩让给了普氏原羚,自己则以每亩40元的代价租草场放自己家的羊,草场不够用,就把自家的羊关在羊圈里喂玉米。
普氏原羚有了相对安全的草场,再不必四处奔波,遭遇天敌或人为袭击。看着原羚在他自家草场上,慢悠悠地来回散步、吃草,尖木措心里美滋滋的。从此,他们家的草场成了普氏原羚的活动场所。
后来,野生动物保护法严令禁止捕杀野生动物,逮住了要判刑7年,人们不再敢轻易造次。但是,雪线后退,沙化面积越来越大,草原无法承受过大的载畜量。且人口增加,草场越分越小,网围栏越来越密,使普氏原羚栖息地严重萎缩,生存困难。2013年,尖木措又闪过一个念头,骑着摩托到了海晏县。愣是从私人手里,要回来100多棵小松树,种在了湖东岸。结果,一夜的大风就把树苗刮跑了,断了他这个梦。
大雪天,是难熬的日子。无处觅食的普氏原羚,冒险涉入草场中心。可怕的是,饿极的狼早已等得不耐烦。逃生中,普氏原羚常被无法逾越的网围栏挂住,惨死在铁丝网上。尖木措又想起另一个办法。把自家的羊卖了,从别人手里买回储存的草,一捆捆撒在积雪覆盖的草原上,让谨慎敏感的普氏原羚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吃到草。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放心。
带着冰冷的干粮和饮料,尖木措叫上村里的德先加、万玛才让、自己的弟弟多杰顿珠,在大雪纷飞的草原上骑着摩托车巡查,遇见被网围栏挂伤的普氏原羚,就简单包扎一下往家赶。1996年到2014年,尖木措碰到了约莫80只受伤的普氏原羚。但遗憾的是,救活的很少。
即使这样,普氏原羚的数量还是有所恢复。经过科学检测,近年,青海湖流域普氏原羚数量上升到1000多只。
上个月,尖木措独自巡查,发现了一只被尖刺挂瞎了左眼的小原羚。他无比怜惜地脱下藏袍裹了受伤的小原羚,又用围巾包住它的眼睛,紧紧抱在怀里,拼命往家赶。可回到家后,它还是死了。
尖木措的药箱里有青霉素、针管和包扎用的纱布。他常用治家羊的方法救助普氏原羚。骨折了,就用木板固定。皮挂破了,就用纱布包扎后放在暖棚里,喂药、晒太阳。用酒精、盐水消毒。如果是轻伤,经过他简单的手术治疗,受伤的普氏原羚,20天后能缓过来。但网围栏上的尖刺锋利所造成的伤势一般都重,血很快就流干了。
尖木措痛心地摇摇头,又摆摆手。
站在青海湖东岸的达玉村,一道弧形的海岸线发着荧光。草浪在风中滚动,湖水在轻轻荡漾。可是,人太贪婪了,什么也不想放过。前几年,到湖岸偷偷捕鱼的人很多。冬天,冰封湖了,砸出窟窿来也要盗,尖木措气愤地说,没法子,我就动员村民白天夜间地去湖岸守护,在湖岸设鄂博、祭海,这才好多了!
裸鲤生活在青海湖水体,是唯一没有因欧亚大陆相互碰撞,青藏高原隆起,海洋退去消亡殆尽而存活于青海湖的水生物种。假如湖水里没有了唯一的裸鲤,水位下降,草原变荒,食物链断裂。最后,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过。
尖木措说,一开始,村子里的人并不理解他,给大家把道理讲清楚了,都支持我。有些村民还主动和我一起巡查,观察野生动物的数量,检查是否有疫情,及时处理或救助。
一会儿,尖木措的弟弟和村里的会计德先加来了。万玛才让没来,据说也是一位热心救护野生动物的人。尖木措的弟弟多杰顿珠比尖木措腼腆,我给他在领袖像前拍了一张照片。他望着我,黑红年轻的脸微笑着,非常淳朴。德先加老练持重,作为在村子里说话顶事会算钱的会计,能热衷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让我肃然起敬。
酥油茶暖身子,飘着浓郁的香气。我大大地喝了一口又一口。
德先加看上去健壮、有力,汉话不如尖木措流利,但是挺幽默。他说,尖木措多年来保护动物,连动物都知道,不怕他。三月底,湖水还没融化,一只筑巢的黑颈鹤吃不到东西,尖木措就每天给它丢玉米吃。过了几天,它看到尖木措,不仅不怕、不跑,还冲他咕咕地叫呢,像是要认个亲爸爸。我们都乐了。 只要黑颈鹤来甘子河筑巢,村子里的人,都在暗中保护,分片管理。一周检查一次,如果游人来得多了,需天天检查。
草原的12月是寒冷的,可太阳晒在身上,暖融融的。草原有草原的乐趣,城里的人体会不到。
巡查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尖木措需要了解普氏原羚的数量和受伤的情况。斑头雁是否飞走啦,大天鹅是不是飞回来了,黑颈鹤在什么位置筑巢,有无疫病疫情。
冬天的草原漫长、安静。任阳光毫无遮蔽地照着金黄的草浪。有雪的时候,更是铅华荡尽,饱含天光,气韵非凡。
趁我和尖木措聊天,孙建青和杨守德四平八稳地躺在沙发上,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会子,他们正从暖棚里抱出来一只普氏原羚,在太阳下晒着。这是一只被尖木措救助的雌性普氏原羚,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得带到救护中心悉心护理。
为了救助普氏原羚,尖木措专门盖了暖棚。家里吃玉米的羊却被关在狭小的羊圈里,显得有些拥挤。小原羚的左腿瘸了,幸运的是,活了下来。再长结实一些,管理局会让它继续回到草原,回到大自然,保持它的野性。
小原羚眼睛黑亮,毫无忌惮地望着我。我有些不敢正视,弄不清楚,人为什么在拼命汲取它的生命之源,反复考量它能力的同时,不愿意为它的生存多考虑一些。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它一点自由的空间,把网围栏放低一点,再低一点……
尖木措不再说什么,一直痴痴盯着他曾抱在怀里喂过药喂过奶的小原羚被舒舒服服地放到车上。说了一中午的话,他一口茶都没喝。
尖木措头脑聪明,做事专心。他知道,草原上的人最应该做什么。他朝天扬起头,眯缝起小眼睛。不是盘算圈里的羊、今年的好收成。他感到荣幸的是,已被管理局聘为一名协管员这个被许多人不屑一顾,懒得嘲笑的职务。
此刻,他正在太阳下享受这种乐趣。
草原是牧人的家,更是野生动物的家,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才配做达玉村真正的主人。
明亮的童话
太阳高悬,鸟岛寂静。
青海湖西部湾,离布哈河河口6公里的地方,是国际上著名的鸟类栖息地鸟岛。每年3至9月,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南方和东南亚热带地区迁徙而来,在青海湖流域安家、繁衍,哺育下一代。鸟岛有两个小岛,蛋岛和海西皮。蛋岛东头大、西头窄,形似蝌蚪,是长1500米的半岛。坡地平缓,地表被沙土、石块覆盖。每逢初夏,鸟窝密布,鸟蛋遍地,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蒿草、早熟禾等植物生长旺盛。
从车上下来,张虎和杨守德带着我一口气登上海西皮。
他们架起仪器,观察近湖的鸟类品种和数量,我攀上一处高坡,四处遥望。
冰雪世界,皎洁明亮,鸟类喜食的裸鲤潜伏在水下过冬。海西皮线条柔和的东北缘,紧挨着湖水的陡崖之上,一块圆形岩石,高出湖面30多米,接纳着来此筑巢安家的鸬鹚,变成了碉堡一样密集的柱状巢体。
1870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第一次踏上鸟岛时,就被这里的美丽和百鸟齐鸣的景象倾倒。在第一本游记中,他动情地记述了这样的情景:“这里是大雁、天鹅、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地。鸟鸣不绝于耳,鸟蛋俯拾皆是。我恨不得自己也成为青海湖的一只鸟,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太阳升起来了,天鹅洁白的羽毛,镀上了一抹淡淡的金辉。
他抖动双翅,飞过晨曦微露的天空。
最终,它选择了一处相对干燥,微微隆起的湖沼巢筑,瘦弱的芦苇和低矮的苔草,让它勉强可以蔽體。
天鹅安顿下来,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尽量放松身体。
不远处就是碧波粼粼的湖水。它换了下姿势,理理羽毛,近距离地欣赏着即将和自己在这里一起越冬的伙伴。
数不清的天鹅,悠闲地集中在泉湾附近的湖面。湖水的东北方是可以遮蔽风寒的山峦,南岸尕日拉东侧泛着盐迹的暗红色滩涂,布满了低矮的苔草和鸟类的脚印。周围寂静无声,冷峻的旷野和柔软的画面和谐优美,使这里成为永恒。
天鹅有些如痴如醉……
天刚破晓,李英华已在他巡查了不知多少次的地方待了很久。
空气潮湿清冷,直逼心腹,但早春的风如此体贴,不等雪山之水完全消融,就已漫过金色蒿草,温暖了鸟岛这供候鸟安心筑巢的地方。
天鹅还在此逗留,来自东南亚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灰雁、赤麻鸭已迫不及待地相继飞来,像花朵,像情窦初开的少女,追逐起舞、轻声咏唱。
李英华走走停停,细细观察。他不用拿望远镜,也不用拿什么仪器,只需眯起眼,用手遮住光线,就能够判断出一飞而过的鸟群有多少只,是雌是雄,可以凭声音,感觉鸟的欢乐与悲伤。
冰湖未开,泥土在封冻中显得冷漠。但候鸟不在乎,离开数月、长途迁徙后的候鸟,需平复心率,重新适应高原气候,熟悉家园。在它们眼里,天纯净开阔,沼泽闪着亮光。草籽还是原来的草籽,浮游生物和蠕虫,依旧让它们喜欢。它们在呢喃中私语,重温友情。在奔跑中相互扑打、触摸双翅、表达喜悦。
太阳升起来了,照着李英华身上和天空一样颜色的衣服,也照着他因为看见迎面飞来的鸟儿时喜形于色的脸。几只斑头雁嘀嘀咕咕,在离他一米多远的地方停下,眨动眼睛,左顾右盼,却并不恐惧。让他欣慰的是,它们早已把他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他走着,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心,感悟着草原。
鸟岛的白天和黑夜,咸水和淡水,三块石、海西皮、蛋岛的角角落落,甚至海心山上的草木、牛羊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他就是要通过这些地方细微的变化,观察候鸟的繁殖习性,数量变化。他在岛上守了32年。32年来,他的欢喜、忧愁与候鸟紧密相连。他的生命无限扩展,随着鸟的迁徙、交配、孵卵,再到破壳的小鸟钻出脑袋、下水、飞翔、离开。从地上到天上,从鸟岛到印度洋、孟加拉湾……
1985年冬天,18岁的李英华被分到鸟岛保护站。那时的鸟岛荒芜寂寥,条件艰苦。遍地黄草之上,只有沙陀寺和水文站几间平房、渔政的一顶帐篷和鸟岛保护处的一间小屋子。李英华和他的7个同事,就吃住在这间小屋子里。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蔬菜水果。因为缺氧,睡不了一个安稳觉。白天,还可以在草原上走走,晒晒太阳,欣赏冰封的湖面在阳光下的面容。晚上,长夜漫漫,墙面上结满了冰,寒风像刀子扎人,像野兽彻夜怒号。他们只能蜷缩在烧红的火炉旁,钻进被子取暖。 那是春天的黎明,李英华挑着担子去岛上寻水。
紫雾茫茫,山峰被大雪覆盖。他吸了口冰凉的空气,揉揉干涩的双眼,涌动起无尽的惆怅。他多么希望尽早离开这个地方。
4月初,岛上陆陆续续飞来了数不清的鸟儿,不到20天,鸟岛就变成了鸟的乐园,鸟的王国。
他感到茫然,他不停地行走,走出一片草地,再走出一片草地。发现,那清越的鸟的鸣啭,如同美妙颤音,划破天空,唤醒了草原,融化了湖水,而鸟的倩影,竟成了岛上仙女,草原月光,抚摸着荒凉的小岛。
李英华的心动了。原来这里是谜一样的仙境,童话般明亮。
白云在蓝天上飘,湖水在微微地动。山峦起伏,残阳如血,令生命复苏的琼浆玉液,在草原上慢慢流淌。
他站立良久,久久凝视。他飞快地跑回站里,拿出保护处唯一的望远镜。
雪花飘落,落在孵卵的雌鸟身上。可倔强的鸟儿,任风雪吹打,轻轻卧在蛋上,不肯挪动分毫,生怕身体稍微一动,便会降低鸟蛋温度,影响孵化。他有些心疼,有些感动,还有些不忍。特别不愿看到,刚刚出世的小斑头雁,不等适应外面的环境,就遭遇厄运,被突然窜出来的狐狸、野狼、骤然降下的老鹰叼走;不愿听到,猝不及防的鸟妈妈,失去孩子发出的阵阵长嚎。
很快,李英华便陷入了这个精美而生动的童话世界。
清晨,他在岛上四处巡查,驱赶飞禽,和鸟爸爸一起保护孵卵的亲鸟;黄昏,他守在保护处围起的铁丝网边,小心提防狐狸、野狼来犯。再后来,他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记录候鸟从游荡期到繁殖期、育雏期、迁飞期的动态变化,成了一名土专家。
过了几年,和他一起来到岛上的人,先后离开了这个远离城市、远离现代化生活的地方。可他,越来越舍不得离开。他没有办法使自己忘却,也无法让自己不去想念岛上的生活、岛上的鸟。每到候鸟繁殖期,雌鸟们在巢中孵鸟,雄鸟们在一旁站岗,还有很多尚不到交配年龄、或是年老体弱的雄鸟,也加入到保护雌鸟的队伍,彻夜不眠地守在雌鸟身边。一旦发现狐狸、獾猪、老鹰、偷蛋的人,就会一拥而上、振动双翅,爆发出激烈的鸟鸣。这场景深深感动着李英华。他觉得,候鸟的生存和人类一样需相互扶持、相互温暖。他决定在蛋岛河口处,支起一顶只能安放一个钢丝床的简易帐篷,每天晚上住在帐篷里。夜里,听到异样的鸟鸣,就迅速抄起家伙,冲出帐篷扑打、喊叫,赶走偷袭的飞禽、狐狸、獾猪和野狼。四五月份,鸟岛的夜晚寒风刺骨,他只能点起蜡烛照明、生着小火炉驱寒。但是,他从不抱怨,从不感到委屈。他觉得,能为候鸟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很值得。每年,他还把那些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幼鸟和受到惊吓、与妈妈走散的小斑头雁捡回来,集中喂养,让它们在自己身边长大,学会独立生活。对那些生了病,胆小谨慎、孤苦伶仃的小斑头雁更是呵护备至。以至于每年春天,都有一队小斑头雁如依恋母亲般,排列成行,跟随在他身后。
5月,是国外鸟类专家、生物界学者、研究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国内外的摄影家来鸟岛研究、考察、观光的日子。他们为青海湖的艳美痴迷、惊叹,同时为李英华清苦、简单的护鸟生活感叹。有许多人成了他的朋友,热情地向他传授知识、讲授护鸟经验。
据专家考察、研究,青海湖鸟岛保护区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承担的46块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中,总价值64.31亿元。尤其是调蓄洪水、涵养水源的作用,可间接产生45.81亿元的价值,对周边环境有着巨大的调节功能,而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生存环境则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
对此,李英华和候鸟都处之泰然,并不感到惊奇。因为这是他和候鸟早就明白的事。鸟岛是天地所赐、候鸟栖息繁殖的理想之地,也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食物链。他们同样明白,天地万物循环往复,与宇宙本身,终必归于一体的自然法则。李英华深知,他脚下的土地丰腴辽阔,他视野中的湖水富有深邃。他的付出与辛劳,是为这方净土、迁徙的天使,更为伟大自然,拥有蓬勃生机。
幸运的是,李英华有一位理解他、爱他,和他一样喜欢鸟儿的妻子。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为天真的鸟儿担忧、牵挂,并与它们朝夕相处,更幸福、更干净、更纯粹的事。
他沉醉其中,沉浸在无垠透明的天地。
他心无旁骛,冷静得像一粒草籽、一块鹅卵石。
2005年“五一”长假,李英华和平时一样,在岛上巡查。前三天,和往常一样。4日中午,他感觉有些异样,岛上有些成窝的鸟蛋竟然无亲鸟孵化,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紧接着,他又发现了3只死亡的斑头雁。他心里一惊,立即向上级汇报,将3只死去的斑头雁送省兽医部门检测。5日清晨,巢区外围105只斑头雁死亡,当日上午又发现了5只。8时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紧急启动《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应急预案》,李英华和同事们马上关闭疫点,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大面积消毒,严禁与鸟类的任何接触。15日,经农业部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送检样本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一时,岛上布满死亡气息,衰弱无辜的候鸟,瘫在砂砾上,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它们没法选择、没法回避、无力飞翔。李英华焦虑万分、心急如焚,他眼中的童话世界突然变成了可怕的世界。
那段时间,人们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知之甚少,非常恐惧。李英华同样深感绝望。他不明白,像孩子一样单纯的候鸟,为何会遭此劫难。他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心疼万分,眼睁睁看着无辜的鳥儿一批批倒下。只能忍着悲痛,和同事们眼睛一眨不眨地值守在鸟岛防控现场,不分昼夜地巡查、检测。到了后期,因劳累过度,李英华感冒发烧,被单独隔离,接受省疾控中心医务人员观察。在无奈、孤独、烦躁中坚持到6月3日,禽流感疫情得到初步控制。
发生在青海湖鸟岛的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属全球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地鸟类专家的高度重视。当时,真是多亏常年坚持巡查、检测的李英华及时发现、提供准确报告,才使管理局做出快速反应,避免了一场无法预测的灾难。 2007年,李英华担任了鸟岛保护站北站站长,负责鸟岛、甘子河、湖东种羊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管理局引进的一批观测仪器,可以让他和同事们在电脑上清晰地观测鸟类迁徙、交配、孵化过程,准确识别候鸟的迁徙路线。
但是,2005年发生在鸟岛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直让李英华心有余悸。更重要的是,根据他的细心观察,每年5月上、中旬是候鸟孵化的关键阶段,亲鸟精神高度紧张,对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无论是人,还是狼,对它们构成的威胁同样严重。可是,五·一长假期间,旅游人数徒然增加,致使亲鸟不敢外出觅食,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引发病毒感染。特别是,近年来,他发现,栖息在鸟岛的候鸟因受过度惊扰,已经出现大规模迁移的趋势。
为杜绝禽流感再度发生,确保亲鸟顺利孵化,恢复鸟岛生机,他多次建议:候鸟孵化期间,严格控制游客容量,关停鸟岛观鸟台,严禁对鸟的干扰,加快青海湖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点的建设。
多年来,几乎与鸟相依为命的生活,和鸟儿一样承受生命之甘醇、人世之辛酸的生存方式,让李英华也变成了一只候鸟。3月底随候鸟上岛,10月底随候鸟迁徙回家。只有在这仅有0.27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才能让他尽情释放他对这片湖水,对这片草原深沉的爱。
32年过去了,作为中年人的李英华,竟然还保留着一丝孩子般天真的微笑,这也许是他常年同无邪的鸟儿相处的缘故。与鸟相处的日子,是鸟的幸事,也使李英华悟到了生物界内在的联系、生命的奥妙,变得愈发自信、执着。
鸟岛是一个童话世界,也是一个潜藏危机的物质世界。
然而,狂野的静寂是这样的优美,人类的慈悲,含义深远。2017年8月29日,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意见,鸟岛正式关停。李英华32年的守护,意义非凡。
比远方更远
早春,一艘蓝色的救护艇,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湖泊上,顶着寒风,吞吐着白色浪花。
虽已进入5月,雪后的青海湖仍似冬天般寒冷。
池泗海裹着厚厚的冲锋衣,站在甲板上凝视。
远方,烟波浩渺,天湖一色,融化不久的湖水蓝得沁人心脾。
凌晨,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民宗委的求援电话:在海心山修行的四位僧尼突发急病,急需从海心山转运出来送医院治疗。
青海湖海事局局长池泗海,立即向上级请示。同时,启动水上应急救援预案,调派“青海湖巡1号”海事救护艇和一艘快艇,与相关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携担架、氧气、药品等急救设备,于10时40分出发。
池泗海,从事海上航运管理工作多年,见证了青海湖航运事业向中型化、稍大规模发展的过程。过去青海湖海上航运属军工企业,由山鹰机械厂管理。如今,青海湖海事局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保证航运安全,防止污染,保持水面清洁。
仿佛与湖水海水河水有缘,池泗海这三个字意味着他这一生将与水结下不了情缘。刚参加工作时,池泗海这位“九点水局长”在龙羊峡工作,后调至青海湖景区管理局。他个头不高,肤色白净,不像是长期在湖边工作的人。可实际上,整个春夏,从早到晚,他都战斗在一线,监督现场。抓安全,抓纪律,杜绝污染。技术上,他严格要求部下,同时也严格规范自己。每日风吹日晒,吃不上热饭,不能按时回宿舍,他几乎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夏日时光的经历。
2017年4月10日,一位来自拉萨昌都的僧尼向秀航毛,在海心山生了病,拖了15天后病情恶化,生命垂危。他也像今天一样,派出13名救援人员,带上氧气、药品,驾驶两艘船只,仅用了9个小时,将重病的僧尼护送到西宁治疗。当时,冰封期刚刚结束,阴风怒吼,浮冰飘移,相互碰撞,救援难度非常大,可池泗海没有丝毫犹豫。海心山是藏传佛教信徒神圣的清修之地,每到夏季,牧草丛生,形如罂粟,叶似蔷薇,色泽嫣红的佛花香气袭人。岛上有莲花生大师的金铜佛像,莲花庵有来自全国各地为人祈福消灾的僧尼。利用上岛检测、维护的机会,给她们送些生活用品,是海事局常做的事。
船员吉泰才让参加了救援行动,令他难忘的是,一只天鹅不偏不倚,不离不弃地一直飞在救护艇上空。到了海心山,僧尼上了救护艇,那只天鹅贴近水面,拍打了几下翅膀后,凌空而去。返回二郎剑时,救护车、医生、附近的牧民100多人在码头等候,吉泰才让再次感动得流下了热泪。那天,他们一行13人从清晨到深夜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可没有一个人抱怨。
即使平常,海事局和周圍牧民的关系也相处得很好。在牧人心中,湖水神圣庄严,寄托着希望。他们尊重当地人对青海湖的情感,也不时地为牧民讲解青海湖的形成过程,青海湖的生态意义。草原上有重大节庆、活动,工作上能脱身的人都主动去参加庆祝,和他们成了朋友。让船员多杰才让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夏的一天,突降暴雨,湖水猛涨,两个清晨出去放牧的牧民,到了下午时发现被湖水包围,困在布哈河河道。接到县民政局的救援电话时,已是晚上9点,可池泗海毫不犹豫地派出6名海事局工作人员,带上救援物资,从鸟岛保护处借了一艘冲锋艇赶了过去。到达时,已是深夜,雨大水深,他们只好在湖边冒雨守候,待天亮后立即实施救援,把两个牧人救了出来。
2个多小时后,救护艇接近湖心,湖水靛蓝,深不可测,酷似一枚巨大的、无法雕琢的钻石,白雪覆盖下的海心山如飘飘仙子浮出湖面。救护艇放慢速度,停泊在湖面,池泗海留守,其他船员动作娴熟地向快艇内搬运担架。
此时,已近正午,太阳光钻出云雾,把一线温暖洒在海心山上。苦苦等候的僧尼,在岸边扬起胳膊招手。快艇箭一般击碎浪花,冲向海心山。
14时13分,运送四位僧尼的担架上了快艇,几分钟后,又被送上救护艇。一刻不停地注视着岸边的池泗海,吩咐医生立即对病人进行初步检查、简单护理,并命令救护艇全速返航。经医院抢救,四位僧尼全部脱离了生命危险。
风雨同在
风依然清冷,视野中的青海湖,比清晨还要明艳,莽莽苍苍,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悲壮。 天鹅在湿地游来游去,是冬天艳美的风景。它和海事局的同志们一样,关注着青海湖流域内发生的一切。
4500多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是中国西北高原大陆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不知给了人类多少宏大、自由、豪迈的梦想和生活的渴望。西王母的瑶池,龙王的西海,莲花生大师脚踏碎浪、点水而过的修行生活,天边的仙女与灵芝草,都是青海湖留给我们的。是让我们追思、遐想,存有希望与人间大爱的圣地。
开航前一个月,船员们正在码头上对轮船进行维修保养、检验,池泗海和游轮公司副总刘海成在现场指挥。
航行前的檢测分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包括船体质量、硬度、结构,主机运转、性能,电气设施、管路管线、仪器仪表,和救生消防设备、航行等各种技术检验。检验结束后,经维修处理,择日进行航行试验。这期间,海事局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对全体船员进行新一年的技术培训。
试航的船舶很快驶离码头,船员们各就各位。
试航需驶出100公里,方能检测出问题。华旦多杰是这艘船上的老船长,他当兵2年,复原后在青海湖工作了18年。这18年,白天在湖上颠簸,晚上在帐篷里睡觉。每逢大雨,帐篷里冷得像冬天。直到最近,船员们才住进了新修的宿舍。航行时,遇到大风大浪,华旦多杰还是会紧张得浑身出汗。局长池泗海是他的第一任老师,教会了他驾船,又把他多次送到广州船舶驾驶技术学校培训。
年轻的海员华旦多杰,2009年参加工作,被同事们称作小华旦。小华旦有些羞涩,不太愿意说话。从春夏到秋天,他一直在湖上驾船。在青海湖工作很辛苦,可艰苦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选择了,就得好好干。
两位华旦多杰都是藏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人。个头挺拔健壮,面貌英俊,轻轻一笑,牙齿洁白,质朴动人。他们从小生活在湖边,对青海湖感情深厚,无法离开几乎与他们相依为命的这片湖水。
掌舵的老船长大华旦一眼不眨地看着前方。他每天早晨坚持5点钟起床,观察湖面、天色,仅海心山就去了200多趟,什么恶劣的天气都遇过。他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天地,我的天地就是青海湖。守住这片天地很难,也很容易。只要不计较得失,不与人攀比,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办到。
和大部分船员一样,80年代出生的多杰才让也是海南州人。经广东惠州、深圳船舶技术学校培训后,他一直在船上工作。他说,平时,池局长温和谦逊。闲暇时,还给船员们做饭,改善伙食,可涉及业务上的事,要求非常严。他很清楚,这是对他负责,对工作负责,有点像在共和县切吉乡小学教书的父亲,对他要求很高。
当多杰才让考出最高级别的船员适任证书后,海拔较低、条件较好的贵德和坎布拉都想调他过去。但是,他舍不得,他从小在青海湖长大,深爱这片湖水,哪也不想去。
突然,一阵急浪迎面而来,船舶上下颠簸、左右摇晃。
一阵眩晕,心脏猛地堵到了嗓子眼,池泗海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进了驾驶舱。他亲自掌舵,牢牢地、一眼不眨地盯着怒涛滚滚的湖面。
20多分钟后,湖面恢复了平静。他这才松开船舵,叮咛着驾驶员,离开了驾驶舱。
在湖上航行,每一次都有想象不到的危险。青海湖气候多变,尤其是多风的季节。看似平静的湖面,随时可能发生各种险情。刘海成面色黝黑,身体结实,已经在青海湖工作了27年。他勤恳踏实,懂业务,懂技术,关键是懂青海湖。他认为,近几年,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跟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圈融化面积扩大有关。此外,冷热空气交流,雨水量增大,雪山消融,也是其中原因。2016年,青海湖湖水量猛增至2米多,超过了1992年的水平面。湖水冲毁了整个码头,淹没了近湖草场。对此,他记忆犹新。
这突如其来的增长速度,不容盲目乐观。老人们说,来自高原的江河由一滴滴水源慢慢汇集而成,但如果一下子携带雪水雨水冲将下来,其结果只能是,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谁都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愿意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的风沙会吞噬大半个中国,我国北方将成为一片荒漠,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青海湖不仅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而且还会对黄河流域产生重要影响。
天 职
对岸的山影依稀可辨。金黄的,还未泛绿的草原慢慢涌入眼帘,静谧得宛如一个谜语。除了应急救助,保证航运安全,在航行中做到零排放和清洁湖面,是海事局的天职。
处理轮船油污排放的过程,复杂细致。首先要将航行中排出的废油收集到油污桶,对油污数量做认真报备、严格记录,再放进专用容器,由山东威海柴油厂于规定时间回收。经过物理处理后,对油水混合物再进行专业分离、化学分解、深加工。对水面漂浮物和船内生活垃圾的处理,同样按照法定文书登记造册,拉到指定地点处理。万一在航行中出现漏油现象,要立即用吸油毯处理,做到绝对不污染水体。如今,池泗海领导的海事局已经完全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但是,船舶烟尘排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夏季,是青海湖最美丽的时节,游人众多。有些人习惯把瓶子、垃圾直接往湖里扔,有些人则随意扔在沙滩。风一吹,全吹到了湖面上。还有人,一边走,一边嗑瓜子,不一会就又吹到了湖面上。海事局的同志们得立即出航做打捞清洁工作。有时候,有的同志着急,大着嗓门吆喝几句,游客便马上不满,投诉他们态度不好。不过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有些人开始理解他们的苦心,经过解释后,会解除对他们的投诉。让船舶在航行中少漏一滴油、让湖面少一点垃圾,这看似平淡、无足轻重的工作,让海事局的人吃尽了苦头。
青海湖气候难以琢磨,很多人的脾气也不好对付。为了青海湖,池泗海的心情一刻也没有轻松过。严防死守、履职尽责是海事局的责任。作为局长,他只能天天待在码头,和同志们一起坚守,没有别的好办法。海事局也因此成为自春夏至深秋,全员上岗的部门。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池泗海开始失眠,每天晚上不到三四点睡不着。妻子让他回家缓缓,可是每到夏季,游人不断,离开码头,他的心里就不踏实,回去还是睡不着。 多年来,对青海湖的形成以及水质水量变化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配合科学家在青海湖搞研究,也是海事局分内的事。2006年,中科院在湖中心钻探,研究湖水形成的原因时,螺旋桨被钢丝绳绊住了。随同中科院来的专业潜水员是外国人,给他们付5000元报酬,都不愿下水。无奈,现任海事局副局长,当时还是一名海员的年轻人李永建,只好在没有专业潜水服、不带氧气的情况下,跳下去解开了被绊住的螺旋桨。出来时,受到水的压力,肋骨都断了。李永建的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位外国潜水员惭愧地低下了头。
李永建从小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塘格木长大,父亲是教物理、化学的教师,母亲从四川老家跟父亲一起来到条件艰苦的塘格木农场。那时,父亲月工资只有30元,母亲要做工贴补家用。李永建是家里的老大,既要干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即使这样,李永建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为了早日上班减轻父母负担,他考入重庆河运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龙羊峡运管所,和池泗海在一起工作,2008年他们俩又一同调到了青海湖海事局。
一天上午,李永建和爱人给岳母的助听器更换零件,遇到一位听力近乎丧失、来自民和乡下的农民。为了便于打工,给自己配了一个价格最低的助听器,可效果很差,在工地上,被工头训斥多次,想让店老板修一下。
“这个价格的助听器就这样,修了也好不到哪去。”老板有点不耐烦。
农民非常沮丧,定定地望着店老板,一筹莫展。
“工地上再发生一次我听不见话的事,包工头会把我赶走的。”农民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这是我好不容易找的活。”
听了农民的话,李永建心里很难受。没来得及跟妻子商量就决定用自己的钱给农民配一款价格高、效果好的助听器。店老板受了感动,给他打了折,农民感激地流出了眼泪。回家的路上,没等李永建开口,妻子挽着他的胳膊,笑眯眯地说:“你做得对,能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也很开心。”
海事局的人团结、敬业,工作认真、踏实,整体素质高,人长得也帅。沈局长退休后,池泗海与李永建先后任正副局长,全力以赴工作,成了一对好搭档。他们关心局里的每一个同志,宁愿自己吃亏也要照顾其他人。让齐建中和伊有峰深有体会的是,平时,池局长很随和,有了空闲还给他们做好吃的改善生活,但只要关乎到航行安全、污染等问题,会毫不含糊地板起面孔训人,一点情面不留。
又一个夏天到了。青海湖微波潋滟,闪耀着翡翠般的光泽。池泗海率领海事局全体成员,像往常一样坚守在码头,守护着青海湖。留守在办公室的熊烜24岁,是2017年由青海省委组织部从天津大学船舶海洋专业择优录取的选调生。今年,熊烜考取了南京大学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准备去上学。他由衷地说,与海事局的同志们工作一年的经历,难以忘怀。今后,不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一定会遇到像池局长这样敬业、宽容、善良的领导;像海事局的同志们这样亲如兄弟,彼此关爱的同事。
受条件制约,青海湖船舶航行的基础保障和海事监管手段一直较为传统。船舶运营依赖行船经验,海事监管主要靠高频对讲机和视频监控,水上监管压力很大。2017年5月28日,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决定援助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开展青海湖测绘工程项目,为科研人员和青海湖正规化监管、航运安全提供保障。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海事局全体成员协助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利用多波束、侧扫声呐、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测量青海湖500余平方公里,全面调查了青海湖核心区水文水深、地形地貌,描绘出版了三幅全要素的国家标准海图,不仅改写了青海湖没有电子或纸质海图的历史,还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这可是池泗海和海事局全体同志多年努力争取、梦寐以求的事。
生命短促,唯有美好记忆,才值得人在漫漫长夜中深思。
很多年过去了,守护青海湖的人早已练就了鹰一般铮亮的眼睛、铁一般坚硬的身子骨。不论秋霜,不论冬雪,默默守護,静静注视青海湖流域内发生的一切。他们的渴望和梦想,是唤醒或沉默、或冷酷的心灵,和他们一起懂得这片湖水,懂得大自然的尊严……
2018年12月12日
责任编辑 赵 萌
未结冰的湖水,用蓝色的微光迎接了天鹅。天鹅感到湖水冰冷、苍凉、荒芜、寂寥,同时也明净、澄澈、透明、妖娆。天鹅雪亮的眼睛,清幽幽的,在天空下闪烁。
天鹅预知,羊年春夏,是转湖之年,这使得遥远的旅行顿生吉祥。也没有因为没有回到印度,或更远的红海、地中海过冬感到遗憾。
想起青海湖,在青海湖湖心那座端庄神秘的海心山修行的侃卓青措。她会下山转湖吗?又在山上待满了一年。清修的日子、寂寞的日子,没有电、没有信号,没有蔬菜和水果。我不敢想,又常在想……
被藏族人称为玛哈德哇岛的海心山,是静修圣地,龙王菩萨、莲花生大师居住过的地方。来海心山修行的人,只有一个心愿,期望自己的苦修、守斋与祷告,让青海湖永远浩浩荡荡;普天下蒙受精神苦难的人,脱离苦海,心地明净,成为幸福的人。
侃卓青措在海心山静修多年,在山上过着简单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念经,打坐,从不间断。她说,今生能在海心山这样的清幽之地一心向佛,不被外界干扰,是最大的幸运。
我和侃卓青措曾经像姐妹一样手拉手,坐在茫茫冰湖之上,凝视碧色湖面。但我还是觉得,我们是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我无法理解她,正如她无法了解我。我只能面对大湖沉思默想,为自然赐予人们的无限美意、为属于海心山的这份苍凉与宁静。
天鹅飞着,眼见黄草无边无际,在湖岸滚动。眼见闪光的湖面波光盈盈,像面镜子。它继续舒展翅膀,在露出层层皱褶的远山间飞行。
天气已冷,吹起冰冷的风。鱼鸥、鸬鹚、斑头雁度过热闹的春夏后,带着会飞的小鸟走了,原羚则在不远的草地上享用早餐。
一队排列成形的大雁,从天鹅身边掠过。天鹅收起翅膀,极其敏感地四处张望。
没有一丝风、一丝云。仰望苍天,天如春水般荡漾。远望湖水,湖水烟波浩淼宽阔平坦,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心山秀丽的轮廓。怎么还有几只赤麻鸭、十几只鸬鹚徘徊在湖面?一只孤独的小鸬鹚又为何独自站在岛上,扭动脖子顾盼自怜?
是留恋湖水不愿归去,还是在期盼转湖的日子?
鸬鹚知道,转湖的日子,很多善男信女来青海湖,它也是。
天鹅刚到那天,劲风吹草木,一夜未休。
老人们说,羊年不转湖,众生愚昧,大地贫瘠,植物枯萎,生灵泯灭。
我想得到解释,但最好不要听到。有许多事情,一解释就不灵了。
从前,众多药水泉、河水、温泉注入湖水,青海湖比现在丰盈得多。草原上溪流潺潺,绿草肥沃,峡谷幽静,森林花草茂密,鸟兽自得。后来,人们开始糟蹋生灵,违背自然规律,不尊重当地牧人的游牧方式和风俗习惯,还沿湖随意乱砍滥伐,后人便无缘见到柳树成荫、留鸟欢畅的青海湖了。对此,我深信不疑,并以英国人托马斯的一段话为佐证:“碧玉般的湖区,柳叶碧绿似美玉,翠绿鸟儿纵横舞,黄鸭似玉游湖面。”
不管别人怎么看,青海湖人的心是有空间的,对湖水的爱意、敬仰不会变。如今,青海湖周围山峦叠嶂,草木葳蕤,珍禽益鸟飞驰过往。有天鹅摇曳生姿,为湖光增色。有裸鲤漫游冰下,涵养西部大地。可是,5年前,一张关于青海湖的卫星遥感图片震惊全球。青海湖正由单一大湖向一大数小湖泊群“裂变”。据气象专家预测,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成为下一个罗布泊,逃脱不了干枯的命运、消亡的命运。这悲观的说法,令我难以接受,悲痛难忍,但仔细想想却也不为过。
站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眼前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与青海湖仅祁连山一山之隔的甘肃民勤县北部,曾有过一万多平方公里、60米水深的洋洋大湖青土湖。秦汉时,青土湖位居全国十一大湖,明清之际尚有4000多平方公里,仅次于青海湖。但是,谁能料到,20世纪50年代,周边所有注入河断流,仅剩下100多平方公里,绿洲般珍贵的青土湖竟然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夹击下彻底干涸,荡然无存。
狂风四起,黄沙飞扬,20万人含泪搬迁,流离失所……
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呈干暖化趋势,江河源头重要的湿地星宿海,已萎缩至不到50个湖泊。多年前,那曾是璀璨晶莹、100多个湖泊似群星闪耀的大高原。
可这会儿,天鹅来了。斑头雁、鱼鸥、鸬鹚、黄鸭,飞走了还会再来,作为青海人,青海湖人,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猴年转森林是佛祖给人间降下的旨意。一般人羊年转湖,可拥有平常年份转湖时不可与之相比的吉祥。而修行者羊年转湖,等于诵经文13亿遍,得到无量功德,也可舍弃自身恶习痛苦,找到灵魂的第二归属,寻求幸福。
但是,灵魂在哪里?幸福又在哪里?
我想问佛祖。青海湖能否永远这般恣肆汪洋,浩瀚无比。
佛祖曰:这要问你自己。
我似乎记起友人对我的忠告。
佛就在你心里。
我又问佛祖,地球消失了怎么办?
佛祖曰:那又怎么样,地球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个行星。
我最后问佛祖,如果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么办?
佛祖曰:这没什么,人的一辈子没那么长……
雪更加凶猛,过两天就是冬至,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天鹅在尚未结冰的湖上漫游,而我就要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杨守德、张虎、孙建青去踏雪巡湖。
行囊早就准备好,说走就走。绕湖一周360公里,此次巡湖,不知需走多久。我心里又哀怨,又激动。
为了圣湖,为了众生幸福,保护处的同事每年要巡湖十几次。这个季节,帐房早已转移至避风、温暖的地方。干爽的草地成了最好的冬季牧场。老人正守望湖水、神山,转动玛尼,吟诵祈福经文,眯着眼,盯着黑帐房里飘出的阵阵青烟出神。
心无城府、平静如水。
而静寂是这样的优美,人类的慈悲,含義深远。 可我,我的这颗心却惴惴不安,如一团火焰。
风吹起来了。在旷野、在远方、在目力不及的地方。艾鼬、雪豹、狐狸、普氏原羚、白眼狼,谨慎地寻找各自的归宿。花草虽已干枯,却掩藏着生命活力。天鹅已经在尕海、泉湾湿地安家,我要去寻找它们,听它们窃窃私语、轻轻呢喃,和它们一起度过漫漫冬夜。
日月山
巡湖的时间定了,不能变,这是管理局的规矩、法定的日子。夏天每月20天,冬天隔月20天,比转湖的时间紧凑。
和司机蒋义增出发,赶到湟源县高速路口与管理局的同事们会合。张虎和孙建青以前就熟悉,和杨守德是第一次见面,我请他和我同乘一辆车。
此番巡湖,他比以往兴奋,我更是如此。
一路飞驰。孙建青乘坐的三菱,比我们的利索。我们的车子是现代,差点劲,可年轻的小蒋车技很好。
自警校毕业,杨守德就一直在管理局干。18个年头的经历,把他变成了野外工作经验极丰富的人。
日月山就在眼前,苍凉大地无边无际。天蓝得像镜子,像夏天的湖水。我的心微微颤动,不可名状的情绪跳荡在心头。日月山,本叫赤岭,是一座有故事的山,神秘的山。大唐文成公主由此进入草原,开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这是一种远离我们很久的凄绝之美、英雄之美,它曾经支撑过伟大而不屈的中华民族辉煌的苦难。那些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熠熠光环的远嫁姑娘刘细君、王昭君、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完全可以与那些在历史上能够长久地使中国人维持自尊与力量的男子汉曹沫、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媲美。她们柔弱的身躯内蕴藏着的精神能量,超越了中国文化的实用品格。
翻过日月山。草山起伏跌宕,倒淌河在缓缓流淌。曾几何时,倒淌河是一条多么丰沛的河。远古时,这条通向黄河的河,是青海湖外泄的唯一通道。后来,地势逐渐增高,隆起的日月山挡住了通往黄河的路,青海湖完全被封闭。同时,也让自己伟岸的身躯成了农业区与牧业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天然的分界线。
倒淌河因公主而倒流,哭泣的河水留不住大唐年轻美丽的公主,却留住了草原上奔突无路、惶惶而逃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
天還是那么蓝,没有一丝云彩。越晴朗的天越清冷,冷得通透、冷得彻底。杨守德、张虎和孙建青,各自拿着望远镜、测试仪、照相机、记录本朝山坡上走。我跟在后边,呼吸着无任何芜杂的空气,心旷神怡。
和从前来青海湖的感觉大不一样,巡湖,承担着责任。但还是忍不住站在高坡,欣赏远处连绵的雪山,雪山下泛着金色光泽的草地。三位专业的巡湖队员,已经通过测试仪发现了雪山脚下的12只普氏原羚。我很兴奋,用望远镜细细追踪,没找着。又换测试仪观察,同样什么也没看到。但手指已冻僵,不听使唤。接近零下20度的气温,有一定杀伤力。看来,观察与巡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位队员记录完毕,什么也没看到的我,只能和他们往回走,但欢快的心情是一样的。
第一次见到普氏原羚,以为是黄羊。仔细看时,发现它的个头比黄羊大,头形稍宽,吻部宽阔。上下嘴唇呈黑色,鼻孔两侧的白色纹路一直延伸到下颌。雄原羚有一对向后平行延伸的角,角上有环棱,角尖近似圆钩状,这是普氏原羚奔跑的速度比黄羊还要快的一个原因。
普氏原羚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原羚属是中亚地区的特有属,仅有三个物种,包括普氏原羚、藏原羚和蒙古原羚。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1875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首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发现了这个敏感、强健、奔跑如飞的高原生灵。通过多年研究,它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命名为普氏原羚。
那时,普氏原羚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东南部。草原上的人叫它滩黄羊、小羚羊。20世纪50到60年代,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大量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几度面临灭绝。剩下不到300只的普氏原羚,逃到青海湖沿岸,栖息于青海湖周围山间盆地、湖周半荒漠地带,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
元者村在湖东偏僻的地方,道路坑坑洼洼。小蒋没走过这样的路,车开得有些吃力。三菱车顺着陡坡急冲而下,我感觉我们的车有点玄乎。话还未出口,咔嚓一声,车子的前轮翘起来悬在半空。退不得、进不得。我有些吃惊,却也不怕。和长年巡湖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好担心的。果然,下了车的孙建青绕到车的左边,双脚踩在驾驶室旁边的踏板上,一用力,车子平衡了。杨守德和张虎又站在车前再猛力一推,车子居然连连后退,脱离了险境。怪不得,管理局的人称侦察兵出生的孙建青为大熊,一米八的个头,真是没白长。
1点30分,在一片典型性草甸处,又发现了29只普氏原羚。这一次,我通过相机镜头,隐隐约约看见了它们的身影。普氏原羚体态矫健、姿势优美。我有些激动,不免加快脚步,肚子也没那么饿了。又走了一段路,见一大片空阔的土地,长着树,虽不是很健硕,但非常精神。杨守德说,这是一块还林地,治沙效果不错。
日月山以西,海拔3334米的地方,能种活这么一大片树,是一件让人心满意足的事。我心中快慰,觉不出路的颠簸,反而希望到更深的草原腹地去,那儿会不会有更多的普氏原羚呢。但杨守德坚定地说,深处不会再有,湖东岸的沙区是它们的活动区,谨慎的普氏原羚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地方,去陌生的地方冒险。
向东北方走了30公里,洱海出现在眼前。尚未完全封冻的湖面,只有一只成年天鹅,独自浮动,无牵无挂。又走了约莫10公里,一只灰色狐狸,没心没肺、无所事事地在小泊湖淡黄色的沙地上游荡。狐狸最喜欢的食物是天鹅,我为洱海的那只天鹅担忧。杨守德却轻松地摇摇头,不会,狐狸只能吃到老弱病残的天鹅。
举止优雅的天鹅,也不是好惹的。遇天敌伤害幼鸟,或遭袭击,定会一扫斯文,奋不顾身,决不轻言放弃。
刚到鸟岛保护站,杨守德以为岛上只有鸟。管理局成立后,著名生物学家李迪强于2000年来到鸟岛,讲了保护普氏原羚的重要性。之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鸟类专家李来兴和管理局的同事来到青海湖流域,教他们怎样认鸟,给他们讲鸟的特征、习性。杨守德这才开始对普氏原羚的保护和鸟类迁徙规律有了一些认识,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车越克图,杨守德一眼扫见了两只雄性的普氏原羚。他断定正是普氏原羚完成交配,寻找各自群体的季节,我们会在湖岸碰到一只或两只雄性,但绝不会碰到单独出行的雌性。
从见到杨守德到现在,不到一天时间,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这位70年代出生的人非凡的能力。他懂得许多野生动物的习性,户外工作经验丰富,心里装的故事也多。但,他总是有选择地告诉我,故意让我着急,而且常常因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野兔、赤狐停下话题。再说时,又不愿接前面的话题了。
杨守德个子很高,比不上孙建青壮实。但也是深谋远虑,能经得起雪雨风霜的人。他认识天上的每一只鸟,说得上它们的名字,这还不是最厉害的,令人惊讶的是,当群鸟飞过头顶,一眼过后,他目测出的数字绝不超过3只鸟的误差。这当然不是传说,他曾经当着众人,跟鸟类专家的测试仪比试过。次次不失误。
第一天出发,一口气转到了下午4点半,大家劲头十足,也没觉得有多饿。这会儿,打算赶往湖北岸海晏县入住,才意识到午饭的点早过了。大熊建青说,这是巡湖期间常有的事,习惯了。
晚上,宾馆有暖气,我们几个在杨守德的房间里,聊到10点多。
“现在的条件比起几年前,真是好多了。”杨守德伸展长腿,总算给我讲了一个全乎点的故事。那是2000年后的大年初一,接到任务,杨守德和管理局吴永林等四人,带了一只母羊,到普氏原羚活动区,试图让母羊和雄性普氏原羚交配。赶到湟源县时,街上所有的铺面都关了门,他们硬是敲开一家饭馆的门,从老板手里买了一点人家给自己过年留的羊排,进了草原。
天冷得出奇,周围都是沙地,北风呼啸,难见人迹。他们在湖东种羊场找了间被遗弃的房子住下来。随身带的饼子冻成了铁饼,咬不动。偌大的场子,连煮肉的东西都找不到。大半夜了,杨守德找来一个铁皮桶,砸开河里的冰,劈开凳子腿,生火煮肉。肉一时熟不了,只好先喝口热汤,暖暖身子,不然就冻僵了。
早上4点,他们来到普氏原羚活动区。正是最冷的季节,母羊被长长的绳子牵着,放到草原上。他们四个人拽着羊身上的绳子,趴在草窝里等。晨曦在遥远的天边移动,草窝子里的人,快冻成冰疙瘩了。好不容易看见一只雄性普氏原羚朝母羊跑來,他们紧张地屏住了呼吸。但是,很遗憾,雄性普氏原羚绕着母羊转了几圈后,又突然跑得无影无踪。他们面面相觑,失望地大眼瞪小眼,张不开嘴巴,只好回去休息。
第二天、第三天依旧如此,也许是雄性普氏原羚不习惯母羊身上的绳子,也许是因为气味不适。最有可能的一次是,眼看着一只雄性普氏原羚大着胆子把母羊顶了一下,结果,踌躇了一会,还是跑了。
十天的坚守,一无所获。杨守德说,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此后,他们在每年12月和春节前后的交配期,想过很多办法,试图让雄性普氏原羚与家养羊交配,都以失败告终。普氏原羚是有个性的,血性十足。它们坚守原则,意在保持自己纯正的血统。
后来,管理局再次得到专家李迪强悉心指导。李迪强是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的首席专家、博士,他的学生也常来青海湖,促使管理局与中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后的日子里,管理局的人跟着李迪强博士率领的团队,学会了观测、记录,承担起了鸟岛保护区内鸟类、普氏原羚、湿地、植物等遥感检测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1997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始了正规的巡湖工作。主要任务是检测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内鸟岛、海心山、三块石附近,包括其他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救护情况,鸟类的迁徙、湿地环境、环湖周边污染源对青海湖29660平方公里集水区域的侵蚀。此外,还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网络中心无私提供青海湖流域内动物、植物、湿地环境的各种原始数据、资料。
迄今为止,他们的工作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得不到更多人的认可。但是,他们无怨无悔,情愿在夏天的每一个月、冬天每两个月一次的15至20天,与家人分别,在野外东奔西跑,住最便宜的旅店,吃最简单的饭菜,甚至住在帐篷里挨饿,受冻,每日把太阳思念遥望……
尖木措
见到尖木措的时候,他头戴藏式礼帽,身着汉式衣服,披着一身阳光,正准备驱车送儿子到海晏县上学。
瘦小的尖木措,有一双聪慧机敏的小眼睛。汉话流利,善于言谈。
甘子河流域在青海湖北岸,草场丰美富饶,这让我又一次冲动莫名。想起远方的朋友,那些嚷着叫着要来青海的朋友,看见这样的一片草场,该有多么欢喜。
尖木措是达玉村的团支部书记。达玉村是位于甘子河流域、有着300户牧民和13万亩草场的一个牧业村。但是,站在这里,达玉村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景,只有蓝色与黄色,空阔辽远。
尖木措的家是新盖的,院子敞开,房屋四四方方。堂屋正面的白墙上,挂满了国家领袖的彩色照片,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一个不少。这是城里人早已没有的习惯,但在达玉村,牧人家里都这样,没有人勉强,属自愿。
要说,牧人的心犹如镜子般亮堂、草原一样宽广,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时,牧人的眼睛是用来欣赏草原,远望雄鹰,看护牛羊的。
一般来说,牧人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是,见四处的游客来到草原上,拍照留影,流连忘返,他们也很自豪。他们知道草场是美的,河边的野花是美的,更不要说自己家的草场与青海湖紧紧相连。
尖木措常常教育村民,不要学那些看看你们的草场,与你们家的牛羊照个相,就伸手要钱的人!青海湖是大家的,草原是天赐给我们的,谁都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利。
达玉村的人很自觉、很宽容,他们认可尖木措的话。游人把垃圾扔在草原上,牛羊吃了塑料不消化,吃了带有重佐料的熟食会得病,救不了就得死。达玉村的人沉默着,等游人走了,把垃圾捡起来烧干净。
城里人的垃圾太多了。作为一个城里人,我时常感到羞愧。
其实,尖木措是地地道道的外乡人,出生在日月乡。10岁的时候,糊里糊涂地由亲戚带到达玉村,留在一户人家当了放羊娃。几年后,长大的放羊娃,头发乱蓬蓬,又稀里糊涂地做了这户人家的上门女婿,成了达玉村的人。成了达玉村的人,自然就爱上了达玉村,爱上了自己的媳妇,自己的家。再说,尖木措没有理由不爱。 甘子河空旷,辽远。达玉村的牧民勤劳,善良,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
尖木措的媳妇放羊去了,丈母娘在家休息,尖木措很忙很忙。家里的1800亩草场上有温泉,有地下水,还有一条小河。本来是不用多操心的,牛羊够吃了,尖木措又是这样的踏实肯干。但,尖木措生就操劳的命,他不仅把心操在了自己家的牛羊上,更要紧的是,尖木措发现这片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黑颈鹤,湖水里的裸鲤更需要呵护。
原以为尖木措只是一个能说会道、明事理、会打理家庭打理村子的团支部书记。谁想到还是一位了解生态、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土专家。达玉村的草场够不着边,视力再好的人也只能看到一角角。但随便一个角落里,都会出现普氏原羚踯躅的身影。
1996年冬天,尖木措亲眼目睹有人藏在阴暗处,用枪打死了十几只普氏原羚。那时,他不懂什么是普氏原羚,什么是高原型哺乳类动物,什么是种群,人们把它们打死了有什么用。但他明白,这种在草原上跑得飞快的野羊,对草原是有益的。野羊撒过尿的地方,草势比别的地方旺盛。草皮被破坏的地方,有野羊的粪便,就会很快长出新草,恢复原貌。野羊只吃青草的尖尖,不會像山羊连草根一起啃下来。野羊喝水极文雅极有度,只轻轻啜饮草尖尖上的露水。
每天清晨放羊,尖木措都在数。数到最后,发现这片草原上的野羊被打得剩下不到30只了。尖木措很心疼!他不知道野羊就是普氏原羚。那时候,他只管叫它野羊,有营养草原、修复草原的作用,是草原真正的主人。后来,他又了解了很多。作为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的消失,将意味着又一种群的消亡。
因为普氏原羚的奔跑速度太快,给它带来了杀身之祸。草原上密布着高大的网围栏。可是,狼紧随在身后,没有别的办法,必须跨越才会有生机。冲不过去,就被挂在网围栏上,网围栏上的刺很坚硬,通常会被挂得血肉分离。
受过培训的尖木措,说起话来很专业。这使我完全相信他在村子里说话的分量。在家里主事的尖木措,首先把自己家的草场分出8000多亩让给了普氏原羚,自己则以每亩40元的代价租草场放自己家的羊,草场不够用,就把自家的羊关在羊圈里喂玉米。
普氏原羚有了相对安全的草场,再不必四处奔波,遭遇天敌或人为袭击。看着原羚在他自家草场上,慢悠悠地来回散步、吃草,尖木措心里美滋滋的。从此,他们家的草场成了普氏原羚的活动场所。
后来,野生动物保护法严令禁止捕杀野生动物,逮住了要判刑7年,人们不再敢轻易造次。但是,雪线后退,沙化面积越来越大,草原无法承受过大的载畜量。且人口增加,草场越分越小,网围栏越来越密,使普氏原羚栖息地严重萎缩,生存困难。2013年,尖木措又闪过一个念头,骑着摩托到了海晏县。愣是从私人手里,要回来100多棵小松树,种在了湖东岸。结果,一夜的大风就把树苗刮跑了,断了他这个梦。
大雪天,是难熬的日子。无处觅食的普氏原羚,冒险涉入草场中心。可怕的是,饿极的狼早已等得不耐烦。逃生中,普氏原羚常被无法逾越的网围栏挂住,惨死在铁丝网上。尖木措又想起另一个办法。把自家的羊卖了,从别人手里买回储存的草,一捆捆撒在积雪覆盖的草原上,让谨慎敏感的普氏原羚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吃到草。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放心。
带着冰冷的干粮和饮料,尖木措叫上村里的德先加、万玛才让、自己的弟弟多杰顿珠,在大雪纷飞的草原上骑着摩托车巡查,遇见被网围栏挂伤的普氏原羚,就简单包扎一下往家赶。1996年到2014年,尖木措碰到了约莫80只受伤的普氏原羚。但遗憾的是,救活的很少。
即使这样,普氏原羚的数量还是有所恢复。经过科学检测,近年,青海湖流域普氏原羚数量上升到1000多只。
上个月,尖木措独自巡查,发现了一只被尖刺挂瞎了左眼的小原羚。他无比怜惜地脱下藏袍裹了受伤的小原羚,又用围巾包住它的眼睛,紧紧抱在怀里,拼命往家赶。可回到家后,它还是死了。
尖木措的药箱里有青霉素、针管和包扎用的纱布。他常用治家羊的方法救助普氏原羚。骨折了,就用木板固定。皮挂破了,就用纱布包扎后放在暖棚里,喂药、晒太阳。用酒精、盐水消毒。如果是轻伤,经过他简单的手术治疗,受伤的普氏原羚,20天后能缓过来。但网围栏上的尖刺锋利所造成的伤势一般都重,血很快就流干了。
尖木措痛心地摇摇头,又摆摆手。
站在青海湖东岸的达玉村,一道弧形的海岸线发着荧光。草浪在风中滚动,湖水在轻轻荡漾。可是,人太贪婪了,什么也不想放过。前几年,到湖岸偷偷捕鱼的人很多。冬天,冰封湖了,砸出窟窿来也要盗,尖木措气愤地说,没法子,我就动员村民白天夜间地去湖岸守护,在湖岸设鄂博、祭海,这才好多了!
裸鲤生活在青海湖水体,是唯一没有因欧亚大陆相互碰撞,青藏高原隆起,海洋退去消亡殆尽而存活于青海湖的水生物种。假如湖水里没有了唯一的裸鲤,水位下降,草原变荒,食物链断裂。最后,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过。
尖木措说,一开始,村子里的人并不理解他,给大家把道理讲清楚了,都支持我。有些村民还主动和我一起巡查,观察野生动物的数量,检查是否有疫情,及时处理或救助。
一会儿,尖木措的弟弟和村里的会计德先加来了。万玛才让没来,据说也是一位热心救护野生动物的人。尖木措的弟弟多杰顿珠比尖木措腼腆,我给他在领袖像前拍了一张照片。他望着我,黑红年轻的脸微笑着,非常淳朴。德先加老练持重,作为在村子里说话顶事会算钱的会计,能热衷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让我肃然起敬。
酥油茶暖身子,飘着浓郁的香气。我大大地喝了一口又一口。
德先加看上去健壮、有力,汉话不如尖木措流利,但是挺幽默。他说,尖木措多年来保护动物,连动物都知道,不怕他。三月底,湖水还没融化,一只筑巢的黑颈鹤吃不到东西,尖木措就每天给它丢玉米吃。过了几天,它看到尖木措,不仅不怕、不跑,还冲他咕咕地叫呢,像是要认个亲爸爸。我们都乐了。 只要黑颈鹤来甘子河筑巢,村子里的人,都在暗中保护,分片管理。一周检查一次,如果游人来得多了,需天天检查。
草原的12月是寒冷的,可太阳晒在身上,暖融融的。草原有草原的乐趣,城里的人体会不到。
巡查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尖木措需要了解普氏原羚的数量和受伤的情况。斑头雁是否飞走啦,大天鹅是不是飞回来了,黑颈鹤在什么位置筑巢,有无疫病疫情。
冬天的草原漫长、安静。任阳光毫无遮蔽地照着金黄的草浪。有雪的时候,更是铅华荡尽,饱含天光,气韵非凡。
趁我和尖木措聊天,孙建青和杨守德四平八稳地躺在沙发上,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会子,他们正从暖棚里抱出来一只普氏原羚,在太阳下晒着。这是一只被尖木措救助的雌性普氏原羚,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得带到救护中心悉心护理。
为了救助普氏原羚,尖木措专门盖了暖棚。家里吃玉米的羊却被关在狭小的羊圈里,显得有些拥挤。小原羚的左腿瘸了,幸运的是,活了下来。再长结实一些,管理局会让它继续回到草原,回到大自然,保持它的野性。
小原羚眼睛黑亮,毫无忌惮地望着我。我有些不敢正视,弄不清楚,人为什么在拼命汲取它的生命之源,反复考量它能力的同时,不愿意为它的生存多考虑一些。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它一点自由的空间,把网围栏放低一点,再低一点……
尖木措不再说什么,一直痴痴盯着他曾抱在怀里喂过药喂过奶的小原羚被舒舒服服地放到车上。说了一中午的话,他一口茶都没喝。
尖木措头脑聪明,做事专心。他知道,草原上的人最应该做什么。他朝天扬起头,眯缝起小眼睛。不是盘算圈里的羊、今年的好收成。他感到荣幸的是,已被管理局聘为一名协管员这个被许多人不屑一顾,懒得嘲笑的职务。
此刻,他正在太阳下享受这种乐趣。
草原是牧人的家,更是野生动物的家,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才配做达玉村真正的主人。
明亮的童话
太阳高悬,鸟岛寂静。
青海湖西部湾,离布哈河河口6公里的地方,是国际上著名的鸟类栖息地鸟岛。每年3至9月,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南方和东南亚热带地区迁徙而来,在青海湖流域安家、繁衍,哺育下一代。鸟岛有两个小岛,蛋岛和海西皮。蛋岛东头大、西头窄,形似蝌蚪,是长1500米的半岛。坡地平缓,地表被沙土、石块覆盖。每逢初夏,鸟窝密布,鸟蛋遍地,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蒿草、早熟禾等植物生长旺盛。
从车上下来,张虎和杨守德带着我一口气登上海西皮。
他们架起仪器,观察近湖的鸟类品种和数量,我攀上一处高坡,四处遥望。
冰雪世界,皎洁明亮,鸟类喜食的裸鲤潜伏在水下过冬。海西皮线条柔和的东北缘,紧挨着湖水的陡崖之上,一块圆形岩石,高出湖面30多米,接纳着来此筑巢安家的鸬鹚,变成了碉堡一样密集的柱状巢体。
1870年,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第一次踏上鸟岛时,就被这里的美丽和百鸟齐鸣的景象倾倒。在第一本游记中,他动情地记述了这样的情景:“这里是大雁、天鹅、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地。鸟鸣不绝于耳,鸟蛋俯拾皆是。我恨不得自己也成为青海湖的一只鸟,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太阳升起来了,天鹅洁白的羽毛,镀上了一抹淡淡的金辉。
他抖动双翅,飞过晨曦微露的天空。
最终,它选择了一处相对干燥,微微隆起的湖沼巢筑,瘦弱的芦苇和低矮的苔草,让它勉强可以蔽體。
天鹅安顿下来,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尽量放松身体。
不远处就是碧波粼粼的湖水。它换了下姿势,理理羽毛,近距离地欣赏着即将和自己在这里一起越冬的伙伴。
数不清的天鹅,悠闲地集中在泉湾附近的湖面。湖水的东北方是可以遮蔽风寒的山峦,南岸尕日拉东侧泛着盐迹的暗红色滩涂,布满了低矮的苔草和鸟类的脚印。周围寂静无声,冷峻的旷野和柔软的画面和谐优美,使这里成为永恒。
天鹅有些如痴如醉……
天刚破晓,李英华已在他巡查了不知多少次的地方待了很久。
空气潮湿清冷,直逼心腹,但早春的风如此体贴,不等雪山之水完全消融,就已漫过金色蒿草,温暖了鸟岛这供候鸟安心筑巢的地方。
天鹅还在此逗留,来自东南亚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灰雁、赤麻鸭已迫不及待地相继飞来,像花朵,像情窦初开的少女,追逐起舞、轻声咏唱。
李英华走走停停,细细观察。他不用拿望远镜,也不用拿什么仪器,只需眯起眼,用手遮住光线,就能够判断出一飞而过的鸟群有多少只,是雌是雄,可以凭声音,感觉鸟的欢乐与悲伤。
冰湖未开,泥土在封冻中显得冷漠。但候鸟不在乎,离开数月、长途迁徙后的候鸟,需平复心率,重新适应高原气候,熟悉家园。在它们眼里,天纯净开阔,沼泽闪着亮光。草籽还是原来的草籽,浮游生物和蠕虫,依旧让它们喜欢。它们在呢喃中私语,重温友情。在奔跑中相互扑打、触摸双翅、表达喜悦。
太阳升起来了,照着李英华身上和天空一样颜色的衣服,也照着他因为看见迎面飞来的鸟儿时喜形于色的脸。几只斑头雁嘀嘀咕咕,在离他一米多远的地方停下,眨动眼睛,左顾右盼,却并不恐惧。让他欣慰的是,它们早已把他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他走着,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心,感悟着草原。
鸟岛的白天和黑夜,咸水和淡水,三块石、海西皮、蛋岛的角角落落,甚至海心山上的草木、牛羊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他就是要通过这些地方细微的变化,观察候鸟的繁殖习性,数量变化。他在岛上守了32年。32年来,他的欢喜、忧愁与候鸟紧密相连。他的生命无限扩展,随着鸟的迁徙、交配、孵卵,再到破壳的小鸟钻出脑袋、下水、飞翔、离开。从地上到天上,从鸟岛到印度洋、孟加拉湾……
1985年冬天,18岁的李英华被分到鸟岛保护站。那时的鸟岛荒芜寂寥,条件艰苦。遍地黄草之上,只有沙陀寺和水文站几间平房、渔政的一顶帐篷和鸟岛保护处的一间小屋子。李英华和他的7个同事,就吃住在这间小屋子里。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蔬菜水果。因为缺氧,睡不了一个安稳觉。白天,还可以在草原上走走,晒晒太阳,欣赏冰封的湖面在阳光下的面容。晚上,长夜漫漫,墙面上结满了冰,寒风像刀子扎人,像野兽彻夜怒号。他们只能蜷缩在烧红的火炉旁,钻进被子取暖。 那是春天的黎明,李英华挑着担子去岛上寻水。
紫雾茫茫,山峰被大雪覆盖。他吸了口冰凉的空气,揉揉干涩的双眼,涌动起无尽的惆怅。他多么希望尽早离开这个地方。
4月初,岛上陆陆续续飞来了数不清的鸟儿,不到20天,鸟岛就变成了鸟的乐园,鸟的王国。
他感到茫然,他不停地行走,走出一片草地,再走出一片草地。发现,那清越的鸟的鸣啭,如同美妙颤音,划破天空,唤醒了草原,融化了湖水,而鸟的倩影,竟成了岛上仙女,草原月光,抚摸着荒凉的小岛。
李英华的心动了。原来这里是谜一样的仙境,童话般明亮。
白云在蓝天上飘,湖水在微微地动。山峦起伏,残阳如血,令生命复苏的琼浆玉液,在草原上慢慢流淌。
他站立良久,久久凝视。他飞快地跑回站里,拿出保护处唯一的望远镜。
雪花飘落,落在孵卵的雌鸟身上。可倔强的鸟儿,任风雪吹打,轻轻卧在蛋上,不肯挪动分毫,生怕身体稍微一动,便会降低鸟蛋温度,影响孵化。他有些心疼,有些感动,还有些不忍。特别不愿看到,刚刚出世的小斑头雁,不等适应外面的环境,就遭遇厄运,被突然窜出来的狐狸、野狼、骤然降下的老鹰叼走;不愿听到,猝不及防的鸟妈妈,失去孩子发出的阵阵长嚎。
很快,李英华便陷入了这个精美而生动的童话世界。
清晨,他在岛上四处巡查,驱赶飞禽,和鸟爸爸一起保护孵卵的亲鸟;黄昏,他守在保护处围起的铁丝网边,小心提防狐狸、野狼来犯。再后来,他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记录候鸟从游荡期到繁殖期、育雏期、迁飞期的动态变化,成了一名土专家。
过了几年,和他一起来到岛上的人,先后离开了这个远离城市、远离现代化生活的地方。可他,越来越舍不得离开。他没有办法使自己忘却,也无法让自己不去想念岛上的生活、岛上的鸟。每到候鸟繁殖期,雌鸟们在巢中孵鸟,雄鸟们在一旁站岗,还有很多尚不到交配年龄、或是年老体弱的雄鸟,也加入到保护雌鸟的队伍,彻夜不眠地守在雌鸟身边。一旦发现狐狸、獾猪、老鹰、偷蛋的人,就会一拥而上、振动双翅,爆发出激烈的鸟鸣。这场景深深感动着李英华。他觉得,候鸟的生存和人类一样需相互扶持、相互温暖。他决定在蛋岛河口处,支起一顶只能安放一个钢丝床的简易帐篷,每天晚上住在帐篷里。夜里,听到异样的鸟鸣,就迅速抄起家伙,冲出帐篷扑打、喊叫,赶走偷袭的飞禽、狐狸、獾猪和野狼。四五月份,鸟岛的夜晚寒风刺骨,他只能点起蜡烛照明、生着小火炉驱寒。但是,他从不抱怨,从不感到委屈。他觉得,能为候鸟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很值得。每年,他还把那些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幼鸟和受到惊吓、与妈妈走散的小斑头雁捡回来,集中喂养,让它们在自己身边长大,学会独立生活。对那些生了病,胆小谨慎、孤苦伶仃的小斑头雁更是呵护备至。以至于每年春天,都有一队小斑头雁如依恋母亲般,排列成行,跟随在他身后。
5月,是国外鸟类专家、生物界学者、研究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国内外的摄影家来鸟岛研究、考察、观光的日子。他们为青海湖的艳美痴迷、惊叹,同时为李英华清苦、简单的护鸟生活感叹。有许多人成了他的朋友,热情地向他传授知识、讲授护鸟经验。
据专家考察、研究,青海湖鸟岛保护区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承担的46块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中,总价值64.31亿元。尤其是调蓄洪水、涵养水源的作用,可间接产生45.81亿元的价值,对周边环境有着巨大的调节功能,而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生存环境则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
对此,李英华和候鸟都处之泰然,并不感到惊奇。因为这是他和候鸟早就明白的事。鸟岛是天地所赐、候鸟栖息繁殖的理想之地,也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食物链。他们同样明白,天地万物循环往复,与宇宙本身,终必归于一体的自然法则。李英华深知,他脚下的土地丰腴辽阔,他视野中的湖水富有深邃。他的付出与辛劳,是为这方净土、迁徙的天使,更为伟大自然,拥有蓬勃生机。
幸运的是,李英华有一位理解他、爱他,和他一样喜欢鸟儿的妻子。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为天真的鸟儿担忧、牵挂,并与它们朝夕相处,更幸福、更干净、更纯粹的事。
他沉醉其中,沉浸在无垠透明的天地。
他心无旁骛,冷静得像一粒草籽、一块鹅卵石。
2005年“五一”长假,李英华和平时一样,在岛上巡查。前三天,和往常一样。4日中午,他感觉有些异样,岛上有些成窝的鸟蛋竟然无亲鸟孵化,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紧接着,他又发现了3只死亡的斑头雁。他心里一惊,立即向上级汇报,将3只死去的斑头雁送省兽医部门检测。5日清晨,巢区外围105只斑头雁死亡,当日上午又发现了5只。8时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紧急启动《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应急预案》,李英华和同事们马上关闭疫点,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大面积消毒,严禁与鸟类的任何接触。15日,经农业部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送检样本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一时,岛上布满死亡气息,衰弱无辜的候鸟,瘫在砂砾上,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它们没法选择、没法回避、无力飞翔。李英华焦虑万分、心急如焚,他眼中的童话世界突然变成了可怕的世界。
那段时间,人们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知之甚少,非常恐惧。李英华同样深感绝望。他不明白,像孩子一样单纯的候鸟,为何会遭此劫难。他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心疼万分,眼睁睁看着无辜的鳥儿一批批倒下。只能忍着悲痛,和同事们眼睛一眨不眨地值守在鸟岛防控现场,不分昼夜地巡查、检测。到了后期,因劳累过度,李英华感冒发烧,被单独隔离,接受省疾控中心医务人员观察。在无奈、孤独、烦躁中坚持到6月3日,禽流感疫情得到初步控制。
发生在青海湖鸟岛的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属全球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地鸟类专家的高度重视。当时,真是多亏常年坚持巡查、检测的李英华及时发现、提供准确报告,才使管理局做出快速反应,避免了一场无法预测的灾难。 2007年,李英华担任了鸟岛保护站北站站长,负责鸟岛、甘子河、湖东种羊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管理局引进的一批观测仪器,可以让他和同事们在电脑上清晰地观测鸟类迁徙、交配、孵化过程,准确识别候鸟的迁徙路线。
但是,2005年发生在鸟岛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直让李英华心有余悸。更重要的是,根据他的细心观察,每年5月上、中旬是候鸟孵化的关键阶段,亲鸟精神高度紧张,对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无论是人,还是狼,对它们构成的威胁同样严重。可是,五·一长假期间,旅游人数徒然增加,致使亲鸟不敢外出觅食,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引发病毒感染。特别是,近年来,他发现,栖息在鸟岛的候鸟因受过度惊扰,已经出现大规模迁移的趋势。
为杜绝禽流感再度发生,确保亲鸟顺利孵化,恢复鸟岛生机,他多次建议:候鸟孵化期间,严格控制游客容量,关停鸟岛观鸟台,严禁对鸟的干扰,加快青海湖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点的建设。
多年来,几乎与鸟相依为命的生活,和鸟儿一样承受生命之甘醇、人世之辛酸的生存方式,让李英华也变成了一只候鸟。3月底随候鸟上岛,10月底随候鸟迁徙回家。只有在这仅有0.27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才能让他尽情释放他对这片湖水,对这片草原深沉的爱。
32年过去了,作为中年人的李英华,竟然还保留着一丝孩子般天真的微笑,这也许是他常年同无邪的鸟儿相处的缘故。与鸟相处的日子,是鸟的幸事,也使李英华悟到了生物界内在的联系、生命的奥妙,变得愈发自信、执着。
鸟岛是一个童话世界,也是一个潜藏危机的物质世界。
然而,狂野的静寂是这样的优美,人类的慈悲,含义深远。2017年8月29日,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意见,鸟岛正式关停。李英华32年的守护,意义非凡。
比远方更远
早春,一艘蓝色的救护艇,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湖泊上,顶着寒风,吞吐着白色浪花。
虽已进入5月,雪后的青海湖仍似冬天般寒冷。
池泗海裹着厚厚的冲锋衣,站在甲板上凝视。
远方,烟波浩渺,天湖一色,融化不久的湖水蓝得沁人心脾。
凌晨,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民宗委的求援电话:在海心山修行的四位僧尼突发急病,急需从海心山转运出来送医院治疗。
青海湖海事局局长池泗海,立即向上级请示。同时,启动水上应急救援预案,调派“青海湖巡1号”海事救护艇和一艘快艇,与相关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携担架、氧气、药品等急救设备,于10时40分出发。
池泗海,从事海上航运管理工作多年,见证了青海湖航运事业向中型化、稍大规模发展的过程。过去青海湖海上航运属军工企业,由山鹰机械厂管理。如今,青海湖海事局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保证航运安全,防止污染,保持水面清洁。
仿佛与湖水海水河水有缘,池泗海这三个字意味着他这一生将与水结下不了情缘。刚参加工作时,池泗海这位“九点水局长”在龙羊峡工作,后调至青海湖景区管理局。他个头不高,肤色白净,不像是长期在湖边工作的人。可实际上,整个春夏,从早到晚,他都战斗在一线,监督现场。抓安全,抓纪律,杜绝污染。技术上,他严格要求部下,同时也严格规范自己。每日风吹日晒,吃不上热饭,不能按时回宿舍,他几乎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夏日时光的经历。
2017年4月10日,一位来自拉萨昌都的僧尼向秀航毛,在海心山生了病,拖了15天后病情恶化,生命垂危。他也像今天一样,派出13名救援人员,带上氧气、药品,驾驶两艘船只,仅用了9个小时,将重病的僧尼护送到西宁治疗。当时,冰封期刚刚结束,阴风怒吼,浮冰飘移,相互碰撞,救援难度非常大,可池泗海没有丝毫犹豫。海心山是藏传佛教信徒神圣的清修之地,每到夏季,牧草丛生,形如罂粟,叶似蔷薇,色泽嫣红的佛花香气袭人。岛上有莲花生大师的金铜佛像,莲花庵有来自全国各地为人祈福消灾的僧尼。利用上岛检测、维护的机会,给她们送些生活用品,是海事局常做的事。
船员吉泰才让参加了救援行动,令他难忘的是,一只天鹅不偏不倚,不离不弃地一直飞在救护艇上空。到了海心山,僧尼上了救护艇,那只天鹅贴近水面,拍打了几下翅膀后,凌空而去。返回二郎剑时,救护车、医生、附近的牧民100多人在码头等候,吉泰才让再次感动得流下了热泪。那天,他们一行13人从清晨到深夜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可没有一个人抱怨。
即使平常,海事局和周圍牧民的关系也相处得很好。在牧人心中,湖水神圣庄严,寄托着希望。他们尊重当地人对青海湖的情感,也不时地为牧民讲解青海湖的形成过程,青海湖的生态意义。草原上有重大节庆、活动,工作上能脱身的人都主动去参加庆祝,和他们成了朋友。让船员多杰才让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夏的一天,突降暴雨,湖水猛涨,两个清晨出去放牧的牧民,到了下午时发现被湖水包围,困在布哈河河道。接到县民政局的救援电话时,已是晚上9点,可池泗海毫不犹豫地派出6名海事局工作人员,带上救援物资,从鸟岛保护处借了一艘冲锋艇赶了过去。到达时,已是深夜,雨大水深,他们只好在湖边冒雨守候,待天亮后立即实施救援,把两个牧人救了出来。
2个多小时后,救护艇接近湖心,湖水靛蓝,深不可测,酷似一枚巨大的、无法雕琢的钻石,白雪覆盖下的海心山如飘飘仙子浮出湖面。救护艇放慢速度,停泊在湖面,池泗海留守,其他船员动作娴熟地向快艇内搬运担架。
此时,已近正午,太阳光钻出云雾,把一线温暖洒在海心山上。苦苦等候的僧尼,在岸边扬起胳膊招手。快艇箭一般击碎浪花,冲向海心山。
14时13分,运送四位僧尼的担架上了快艇,几分钟后,又被送上救护艇。一刻不停地注视着岸边的池泗海,吩咐医生立即对病人进行初步检查、简单护理,并命令救护艇全速返航。经医院抢救,四位僧尼全部脱离了生命危险。
风雨同在
风依然清冷,视野中的青海湖,比清晨还要明艳,莽莽苍苍,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悲壮。 天鹅在湿地游来游去,是冬天艳美的风景。它和海事局的同志们一样,关注着青海湖流域内发生的一切。
4500多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是中国西北高原大陆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不知给了人类多少宏大、自由、豪迈的梦想和生活的渴望。西王母的瑶池,龙王的西海,莲花生大师脚踏碎浪、点水而过的修行生活,天边的仙女与灵芝草,都是青海湖留给我们的。是让我们追思、遐想,存有希望与人间大爱的圣地。
开航前一个月,船员们正在码头上对轮船进行维修保养、检验,池泗海和游轮公司副总刘海成在现场指挥。
航行前的檢测分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包括船体质量、硬度、结构,主机运转、性能,电气设施、管路管线、仪器仪表,和救生消防设备、航行等各种技术检验。检验结束后,经维修处理,择日进行航行试验。这期间,海事局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对全体船员进行新一年的技术培训。
试航的船舶很快驶离码头,船员们各就各位。
试航需驶出100公里,方能检测出问题。华旦多杰是这艘船上的老船长,他当兵2年,复原后在青海湖工作了18年。这18年,白天在湖上颠簸,晚上在帐篷里睡觉。每逢大雨,帐篷里冷得像冬天。直到最近,船员们才住进了新修的宿舍。航行时,遇到大风大浪,华旦多杰还是会紧张得浑身出汗。局长池泗海是他的第一任老师,教会了他驾船,又把他多次送到广州船舶驾驶技术学校培训。
年轻的海员华旦多杰,2009年参加工作,被同事们称作小华旦。小华旦有些羞涩,不太愿意说话。从春夏到秋天,他一直在湖上驾船。在青海湖工作很辛苦,可艰苦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选择了,就得好好干。
两位华旦多杰都是藏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人。个头挺拔健壮,面貌英俊,轻轻一笑,牙齿洁白,质朴动人。他们从小生活在湖边,对青海湖感情深厚,无法离开几乎与他们相依为命的这片湖水。
掌舵的老船长大华旦一眼不眨地看着前方。他每天早晨坚持5点钟起床,观察湖面、天色,仅海心山就去了200多趟,什么恶劣的天气都遇过。他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天地,我的天地就是青海湖。守住这片天地很难,也很容易。只要不计较得失,不与人攀比,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办到。
和大部分船员一样,80年代出生的多杰才让也是海南州人。经广东惠州、深圳船舶技术学校培训后,他一直在船上工作。他说,平时,池局长温和谦逊。闲暇时,还给船员们做饭,改善伙食,可涉及业务上的事,要求非常严。他很清楚,这是对他负责,对工作负责,有点像在共和县切吉乡小学教书的父亲,对他要求很高。
当多杰才让考出最高级别的船员适任证书后,海拔较低、条件较好的贵德和坎布拉都想调他过去。但是,他舍不得,他从小在青海湖长大,深爱这片湖水,哪也不想去。
突然,一阵急浪迎面而来,船舶上下颠簸、左右摇晃。
一阵眩晕,心脏猛地堵到了嗓子眼,池泗海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进了驾驶舱。他亲自掌舵,牢牢地、一眼不眨地盯着怒涛滚滚的湖面。
20多分钟后,湖面恢复了平静。他这才松开船舵,叮咛着驾驶员,离开了驾驶舱。
在湖上航行,每一次都有想象不到的危险。青海湖气候多变,尤其是多风的季节。看似平静的湖面,随时可能发生各种险情。刘海成面色黝黑,身体结实,已经在青海湖工作了27年。他勤恳踏实,懂业务,懂技术,关键是懂青海湖。他认为,近几年,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跟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圈融化面积扩大有关。此外,冷热空气交流,雨水量增大,雪山消融,也是其中原因。2016年,青海湖湖水量猛增至2米多,超过了1992年的水平面。湖水冲毁了整个码头,淹没了近湖草场。对此,他记忆犹新。
这突如其来的增长速度,不容盲目乐观。老人们说,来自高原的江河由一滴滴水源慢慢汇集而成,但如果一下子携带雪水雨水冲将下来,其结果只能是,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谁都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愿意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的风沙会吞噬大半个中国,我国北方将成为一片荒漠,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青海湖不仅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而且还会对黄河流域产生重要影响。
天 职
对岸的山影依稀可辨。金黄的,还未泛绿的草原慢慢涌入眼帘,静谧得宛如一个谜语。除了应急救助,保证航运安全,在航行中做到零排放和清洁湖面,是海事局的天职。
处理轮船油污排放的过程,复杂细致。首先要将航行中排出的废油收集到油污桶,对油污数量做认真报备、严格记录,再放进专用容器,由山东威海柴油厂于规定时间回收。经过物理处理后,对油水混合物再进行专业分离、化学分解、深加工。对水面漂浮物和船内生活垃圾的处理,同样按照法定文书登记造册,拉到指定地点处理。万一在航行中出现漏油现象,要立即用吸油毯处理,做到绝对不污染水体。如今,池泗海领导的海事局已经完全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但是,船舶烟尘排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夏季,是青海湖最美丽的时节,游人众多。有些人习惯把瓶子、垃圾直接往湖里扔,有些人则随意扔在沙滩。风一吹,全吹到了湖面上。还有人,一边走,一边嗑瓜子,不一会就又吹到了湖面上。海事局的同志们得立即出航做打捞清洁工作。有时候,有的同志着急,大着嗓门吆喝几句,游客便马上不满,投诉他们态度不好。不过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有些人开始理解他们的苦心,经过解释后,会解除对他们的投诉。让船舶在航行中少漏一滴油、让湖面少一点垃圾,这看似平淡、无足轻重的工作,让海事局的人吃尽了苦头。
青海湖气候难以琢磨,很多人的脾气也不好对付。为了青海湖,池泗海的心情一刻也没有轻松过。严防死守、履职尽责是海事局的责任。作为局长,他只能天天待在码头,和同志们一起坚守,没有别的好办法。海事局也因此成为自春夏至深秋,全员上岗的部门。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池泗海开始失眠,每天晚上不到三四点睡不着。妻子让他回家缓缓,可是每到夏季,游人不断,离开码头,他的心里就不踏实,回去还是睡不着。 多年来,对青海湖的形成以及水质水量变化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配合科学家在青海湖搞研究,也是海事局分内的事。2006年,中科院在湖中心钻探,研究湖水形成的原因时,螺旋桨被钢丝绳绊住了。随同中科院来的专业潜水员是外国人,给他们付5000元报酬,都不愿下水。无奈,现任海事局副局长,当时还是一名海员的年轻人李永建,只好在没有专业潜水服、不带氧气的情况下,跳下去解开了被绊住的螺旋桨。出来时,受到水的压力,肋骨都断了。李永建的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位外国潜水员惭愧地低下了头。
李永建从小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塘格木长大,父亲是教物理、化学的教师,母亲从四川老家跟父亲一起来到条件艰苦的塘格木农场。那时,父亲月工资只有30元,母亲要做工贴补家用。李永建是家里的老大,既要干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即使这样,李永建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为了早日上班减轻父母负担,他考入重庆河运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龙羊峡运管所,和池泗海在一起工作,2008年他们俩又一同调到了青海湖海事局。
一天上午,李永建和爱人给岳母的助听器更换零件,遇到一位听力近乎丧失、来自民和乡下的农民。为了便于打工,给自己配了一个价格最低的助听器,可效果很差,在工地上,被工头训斥多次,想让店老板修一下。
“这个价格的助听器就这样,修了也好不到哪去。”老板有点不耐烦。
农民非常沮丧,定定地望着店老板,一筹莫展。
“工地上再发生一次我听不见话的事,包工头会把我赶走的。”农民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这是我好不容易找的活。”
听了农民的话,李永建心里很难受。没来得及跟妻子商量就决定用自己的钱给农民配一款价格高、效果好的助听器。店老板受了感动,给他打了折,农民感激地流出了眼泪。回家的路上,没等李永建开口,妻子挽着他的胳膊,笑眯眯地说:“你做得对,能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也很开心。”
海事局的人团结、敬业,工作认真、踏实,整体素质高,人长得也帅。沈局长退休后,池泗海与李永建先后任正副局长,全力以赴工作,成了一对好搭档。他们关心局里的每一个同志,宁愿自己吃亏也要照顾其他人。让齐建中和伊有峰深有体会的是,平时,池局长很随和,有了空闲还给他们做好吃的改善生活,但只要关乎到航行安全、污染等问题,会毫不含糊地板起面孔训人,一点情面不留。
又一个夏天到了。青海湖微波潋滟,闪耀着翡翠般的光泽。池泗海率领海事局全体成员,像往常一样坚守在码头,守护着青海湖。留守在办公室的熊烜24岁,是2017年由青海省委组织部从天津大学船舶海洋专业择优录取的选调生。今年,熊烜考取了南京大学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准备去上学。他由衷地说,与海事局的同志们工作一年的经历,难以忘怀。今后,不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一定会遇到像池局长这样敬业、宽容、善良的领导;像海事局的同志们这样亲如兄弟,彼此关爱的同事。
受条件制约,青海湖船舶航行的基础保障和海事监管手段一直较为传统。船舶运营依赖行船经验,海事监管主要靠高频对讲机和视频监控,水上监管压力很大。2017年5月28日,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决定援助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开展青海湖测绘工程项目,为科研人员和青海湖正规化监管、航运安全提供保障。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海事局全体成员协助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利用多波束、侧扫声呐、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测量青海湖500余平方公里,全面调查了青海湖核心区水文水深、地形地貌,描绘出版了三幅全要素的国家标准海图,不仅改写了青海湖没有电子或纸质海图的历史,还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这可是池泗海和海事局全体同志多年努力争取、梦寐以求的事。
生命短促,唯有美好记忆,才值得人在漫漫长夜中深思。
很多年过去了,守护青海湖的人早已练就了鹰一般铮亮的眼睛、铁一般坚硬的身子骨。不论秋霜,不论冬雪,默默守護,静静注视青海湖流域内发生的一切。他们的渴望和梦想,是唤醒或沉默、或冷酷的心灵,和他们一起懂得这片湖水,懂得大自然的尊严……
2018年12月12日
责任编辑 赵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