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本文对传统物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构建阳光物理课堂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阳光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25-1
一、问题的提出
一项有关学习兴趣的调查显示:高一年级有30.7%的学生不喜欢上的课是物理课,至高二时有60.5%的学生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这个趋势扩大之快令人吃惊。是什么导致绝大多物理生对物理课作出如此负面的评价?通过大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除江苏高考削弱了对物理的要求,应试指挥棒导致物理课时严重向语数外倾斜及物理知能方面的因素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物理课缺少一个宽松的求知氛围,学生在物理课上多半处于紧张、压抑甚至恐惧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极易形成恶性循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因此,改变物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构建充满阳光的物理课堂,迫在眉睫。
二、构建“阳光”型物理课堂的意义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与他们的智力因素(如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状态、学习情境)有关,情意因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双边”互相激励,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2.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是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前提,是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学习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要努力去建立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间情感交流,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师生便可在愉快的合作中达成教学目的。
三、传统的物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 从教学目的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标。应付考试的功利式教育必然扭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律,它限定了教学内容,限制了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性。大量的、重复的练习让师生在课堂上唯考试是从,死做题、做死题、高分低能就是由此而生。
2.从教学内容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尽管物理知识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但经过概括抽象而高于生活的物理内容,给人一种思维高度抽象、晦涩难懂、毫无情趣的印象。加之从课本到课本、从物理到物理枯燥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从师生关系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我国几千年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学中师生对垒,气氛紧张压抑,教学活动单调枯燥,了无生气。
4. 从师生交流的方式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知识单向传输为主要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由于物理知识的高度抽象,传统的课堂总是以“师→生”为单一的传输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欲望受到压抑,学生的自由、实践受到限制,学生质疑、求异受到抑制。
四、如何让课堂充满阳光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陶行知认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学习上是共学关系,在道德修养上是互相感化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生态的学习环境。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要渠道应该是:(1)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生关系。(2)“平等参与”、“机会均等”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学生对个性发展和民主管理的要求。(3)给学生质疑的权利,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就是要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创新,允许探索,更要允许错误,要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2.教师自身魅力对学生的吸引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对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品行以及学识水平、教育素质等要具有较高的要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构建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纽带,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自信心得以增强,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一是要高度的信任。教师的信任能产生巨大的动力。二是热情的鼓励。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于突发奇想、敢于表达。三是真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课堂的爱,对科学的爱。教师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体态、语调、眼神来表达对学生尊重、欣赏与期待,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可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你认为”等等。
4.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双向性、参与性、互动性。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原则。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真正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交流,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份和谐的感受、参与的体验、成功的愉悦。
关键词:高中物理;阳光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25-1
一、问题的提出
一项有关学习兴趣的调查显示:高一年级有30.7%的学生不喜欢上的课是物理课,至高二时有60.5%的学生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这个趋势扩大之快令人吃惊。是什么导致绝大多物理生对物理课作出如此负面的评价?通过大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除江苏高考削弱了对物理的要求,应试指挥棒导致物理课时严重向语数外倾斜及物理知能方面的因素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物理课缺少一个宽松的求知氛围,学生在物理课上多半处于紧张、压抑甚至恐惧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极易形成恶性循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因此,改变物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构建充满阳光的物理课堂,迫在眉睫。
二、构建“阳光”型物理课堂的意义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与他们的智力因素(如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状态、学习情境)有关,情意因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双边”互相激励,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2.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是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前提,是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学习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要努力去建立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间情感交流,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师生便可在愉快的合作中达成教学目的。
三、传统的物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 从教学目的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标。应付考试的功利式教育必然扭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律,它限定了教学内容,限制了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性。大量的、重复的练习让师生在课堂上唯考试是从,死做题、做死题、高分低能就是由此而生。
2.从教学内容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尽管物理知识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但经过概括抽象而高于生活的物理内容,给人一种思维高度抽象、晦涩难懂、毫无情趣的印象。加之从课本到课本、从物理到物理枯燥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从师生关系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我国几千年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学中师生对垒,气氛紧张压抑,教学活动单调枯燥,了无生气。
4. 从师生交流的方式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以知识单向传输为主要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由于物理知识的高度抽象,传统的课堂总是以“师→生”为单一的传输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欲望受到压抑,学生的自由、实践受到限制,学生质疑、求异受到抑制。
四、如何让课堂充满阳光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陶行知认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学习上是共学关系,在道德修养上是互相感化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生态的学习环境。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要渠道应该是:(1)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生关系。(2)“平等参与”、“机会均等”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学生对个性发展和民主管理的要求。(3)给学生质疑的权利,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就是要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创新,允许探索,更要允许错误,要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2.教师自身魅力对学生的吸引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对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品行以及学识水平、教育素质等要具有较高的要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构建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纽带,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自信心得以增强,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一是要高度的信任。教师的信任能产生巨大的动力。二是热情的鼓励。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于突发奇想、敢于表达。三是真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课堂的爱,对科学的爱。教师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体态、语调、眼神来表达对学生尊重、欣赏与期待,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可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你认为”等等。
4.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双向性、参与性、互动性。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原则。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真正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交流,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份和谐的感受、参与的体验、成功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