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节中见形象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功的细节描写总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显示给我们。如何做到以细节为主的方法组织教学,我的做法为:通览全文,精挑细节;教无定格,挖掘内涵;前后贯通,点面结合。
  【关键词】细节 人物形象 课堂教学
  
  小说之有细节,犹如电影之有特写。成功的细节描写总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显示给我们。在小说分析课教学中,我采用以分析细节为主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显著。具体做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通览全文,精挑细节。教无定格,挖掘内涵。前后贯通,点面结合。”下面,试以《守财奴》为例,逐条加以说明。
  
  一、通览全文,精挑细节
  
  如同特写镜头一样,小说的细节既反映人物性格,又符合生活本质,是十分真实的,所以教学时必须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关键性细节。那么,挑选细节应考虑哪些原则呢?以下是描写葛朗台见到金子后的一个场面,试看所选细节的情况(着点处为所选词语):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用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挑选这些细节我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原则:一、要选用最能揭示人物思想性格、最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词语。如“瞪”是写眼神的,“纵”、“扑”等是写动作的,“真金,金子!”等是写语言的,讲述时抓住这些细节分析人物形象就有个完整性和系统性。二、要选学生最难掌握,或虽基本了解意思但却运用不好的词语。如“纵”“扑”等字,初看起来,学生似乎懂得一些,但一问起它们的具体含义,却不甚了然。三、所选词语的多少,当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精讲处多选,略讲处少选;难度大的多选,难度小的少选。一篇文章,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一些段精讲,有些段略讲。
  
  二、教无定格,挖掘内涵
  
  细节选定后,就要深入挖掘这些细节的内在含义,并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指出这些细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那么具体怎么入手呢?常言“文无定格”,我觉得,教亦当是“无定格”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的具体情况,广开教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上文所引的一段文字为例,略谈集中从细节词语出发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我提出为什么作者不用“看”、“瞧”、“望”,而用个“瞪”?经过引导,学生理解到:前三个字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神态,“瞪”则是表现睁大眼睛、急欲攫取时的神态的;葛朗台“瞪”着金子,说明他想占有金子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瞪着金子的眼光”,这是从葛朗台太太的角度看到的一对闪着攫取猎物凶光的眼睛的特写;伴随着“救救我们”的一声大叫,肯定是葛朗台太太那张极端恐怖的脸的特写。
  “纵”和“扑”。“纵”的本义是放开绳子,故偏旁从“系”,后来才泛指一般的“放”;此处引申为将身子从收缩状态伸展开来,那么该是一个舒足、直腰、扬手,全身呈一条线的动作。“扑”的本义是“击”,表示以手打击;因“击”时动作很快,以“扑”描写葛朗台奔向梳妆匣,说明他动作迅猛,心切而不可阻遏。“纵”“扑”是猛兽扑食弱小动物的动作,作者以之状写已经“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守财奴的敏捷、迅猛,看似与年岁不符,实则和本性贴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纵”不“扑”怎么成其为葛朗台?因此,“纵”“扑”的细节,既形象展现了葛朗台饿虎扑食般攫取金钱的丑态,动作带有夸张性。
  “好似……老虎”。我先提出一个问题:前面一“纵”一“扑”,葛朗台夺梳妆匣的动作就已经写得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再来一个比喻?如果去掉行不行?接着试着让学生只读前两句不读比喻句,学生感觉到味道不足,若有所失。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使用这个比喻,使“纵”“扑”二字更具体化,形象因之而更丰满。
  “真金!金子!”“多。”连呼两声“金”,作者又在此后各用一个感叹号,说明其时葛朗台感情异常激动,简直是见到金子就想占有金子的“执着狂”。这种发狂的感情之所以产生,不仅因为有“真金”,而且居然有“这么多”。多多益善,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视财如命的守财奴。
  另外,在描写了太太病重死亡,女儿悲悼亡母之后,这样写了葛朗台的举动:
  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搀”,扶持也。一般场合,都是青年人搀扶老年人,健康者搀扶体弱者。这里,一个七十六岁的长者去搀扶作为晚辈的青年人,真是悖于常理。一个“搀”的反常动作,逼真地表现了葛朗台的独特心理:要守住财产,就得让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要让女儿痛快的放弃,就要讨得女儿的欢心。为了守财,他不惜以老迈之躯,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取女儿的信任。一个“搀”字,活画出守财奴的骗子本质。
  
  三、前后贯通,点面结合
  
  如果说,这一个个传神的细节可比作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那么,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便成为一根精巧的金线,将这许多零散的明珠连贯起来而成为光彩夺目的一串。在设计教课方案时,我们必须从通篇出发,将涉及情节、人物、环境或作家的议论、抒情等诸种因素都认真加以分析,进行精细的选择工作,择出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构成我们所说的“金线”。在讲述时,对这条金线要严加控制,只要把主要情节和人物活动叙述清楚了,就要立即过渡到细节上,否则,便会冲淡细节的分析。
  怎样在细节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是个极复杂的问题。以上只是本人教学中一点思考,希望大方之家给以指正。
  ★作者简介:金海英,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农村中学教学硬件条件的缺乏,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阅读 农村中学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种从书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中国大百科全书》)。这就可以看出阅读由两方面组成:阅读的主体(读者)和阅读的客体(
【摘要】本文从高考语文中的名句默写题型谈起,质疑单纯记忆型默写的科学性,呼吁识记、会意与活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考;识记;会意;活用     一提到语文考试的名篇名句默写,大家都知道是那种给出上句填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写上句的题型,似乎没有新的形式出现,没有更好的考试方法。让我们先来看看四川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名句默写题型设计: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
【摘 要】要让学生写文章做到“有话可说”,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多积累生活经验,多阅读;二是多关注社会生活,勤写随笔、日记等;三是讲实话抒实感:四是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作文 材料 表达    很多学生一提起写文章就感觉才思枯竭,无话可说,如果不突破“无话可说”这一瓶颈,写好文章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学生在作文时为什么会感到“无话可说”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摘要】新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改变教学观念,对此问题,笔者在深入分析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观念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文教学的总指导思想。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应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教育部2003年4月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
2019年2月25日,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长弗雷德里克·维达尔(Frédérique Vidal)女士与中国科学技术部长王志刚主持召开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标志着两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交流的重启。2018年1月,法国总统访华时,随团中包括了一个高级别的科学代表团,中法双方同意共同推动举办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并将其纳入中法关系中的优先事项。  在此次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中法双方就环境与气
【摘 要】本文从柳妈这个底层小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源,初步揭示了它们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吃人的本质。  【关键词】《祝福》 鲁迅 封建礼教 思想根源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柳妈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祥林嫂再嫁,她认为“祥林嫂实在不合算”,她诡秘地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
【摘 要】我们通过调查了解了语文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关系,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一)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二)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四)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调查问卷 兴趣 效率 措施    我们希望了解
【摘要】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对诗词语言进行鉴赏,能让学生更好的品味诗词语言的妙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换词比较;赏析语言    传统的诗词教学,常常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那么,如何对新课标下的诗词语言进行赏析呢?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换词比较的方法鉴赏诗词,收到了良好的
【摘 要】猿是中国古典文学与民俗里一个重要的意象。猿啼与特定自然环境、诗人身世遭遇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特征,因而成为唐诗中的绝唱。  【关键词】唐诗 意象 猿声    追溯文学史上的第一声“猿啼”,大概起源于屈原的《河伯》:“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从此,凄清的猿啼声在文学的长廊里此起彼伏,引无数迁客骚人频频回首、一掬清泪。在唐代,咏猿诗大为兴旺。唐诗中,
【摘 要】目前,课堂阅读教学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偏失:一是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对象,包括兴趣的激发、全身心的参与、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了教师“喂养”学生的过程;二是忽略了阅读的过程与方法,不注重学生的思考体验过程,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点拨与归纳,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缺乏面对新的能力评估测试的信心与能力;三是忽略了必要的阅读迁移能力训练。将这三个方面的偏失纠正过来,方能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