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时九年,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里,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也暴露出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想进一步取得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就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改革。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局部存在的问题,都会阻碍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整体性的突破。因此,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的对象是体育课程改革各层面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方法是课改专业线路与课改
管理线路的上下联动,齐心共改。只有这样做,才能达成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期望的终极目标。
一、甲线:体育课改专业线路的上下联动,齐心共改
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牵动着体育课程改革专家、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各级体育教研员及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这就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专业线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在这四个层级的人员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想促进今后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就必须解决好这四个层面人员身上存在的各种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只有做到上下联动,齐心共改,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1.体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改革任务
体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改革任务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理论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我国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最大改革之处是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由于课程方案研制时间过短,又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课改理论与经验为主,对我国自己的国情重视不够,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并实施以后,就遇到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教学理论界的质疑之声始终不断;而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众多体育教师发出了难于理解或接受体育新课程的声音,更严重的是无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出了在体育新课程下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上体育课的感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体育课程改革对国情研究不够,造成洋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结果。
可以说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就是要将西方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方案接驳到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机体上来。但是,由于在接驳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忽视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教育发达水平、教育体制与我国现实国情的巨大差异,接驳的最后结果就变成了全盘照搬的局面。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难于被广大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接受,以致至今争论未休,难于在体育课程理论层面形成比较一致的共识;而在实践层面又缺乏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仅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来自国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非体育学科原生性质的教法概念,必然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困惑与迷茫。
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改革任务,就是在体育课程理论与方案层面进行再次改革。他们必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生存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要树立以我为主,借鉴国外先进体育课程理论为我所用的思想,克服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作风,重新对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方案进行设计,全面体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的多维要求,使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方案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够建
立。
2.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的改革任务
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的改革任务是重构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学方法体系。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体育课程实施层面准备不足,其中教学方法层面最为突出。体育新课程在教学方法层面,一边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边只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几个新的教学方法的理论概念,却缺乏对此三种教学方法的完整解读。而在具体实践指导时,只依靠个别老教学法专家的个人理解和解读,来指导全国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可以说效果与结果是非常不理想的,这种过度否定传统,过于强调创新的教学法解读,导致了我国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去体育化、非理性化的教学改革现象。这可以说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法层面准备不足的最好证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者忽视了课程实施对于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性,在教学法层面又过于相信与依靠个体经验造成的结果。
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的改革任务是,首先,必须组建一个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全国性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组织,将全国最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组织起来,共同研究与攻关,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来解决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形成有效的指导基层各级教学管理与研究组织、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课程的方法体系。其次,是系统地研究我国体育教学方法实践与研究发展的历史,提取过去优秀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重新构建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实施需要的教学方法体系。这个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必须能够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有效互补,克服体育教学过程去体育化、非理性化等现象,达到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必须能够给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简便的理论解释、操作策略与方法,并能指导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解决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脱节等实际问题。
3.各级体育教研员的改革任务
各级体育教研员的改革任务是建立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与培训方法体系。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研员的地位跌宕起伏,一开始被视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阻力,到后期又被视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关键的推进者,可谓是一步三叹。但是,无论如何,体育课程改革要想落到实处,离开了全国省、地、县三级数千名体育教研员是不可能的。这支体育教研员队伍也从没有因为被多方面质疑而停止过参与体育课程改革,都在极力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的实施,并且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纠正或调整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可以说,我国本次体育课程改革能取得阶段性成功,体育教研员队伍功不可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深化时期,全国的体育教研员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改革工作。
(1)改变指导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式。当前,体育教研员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改革指导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式。要改变以往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指导,偏重于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指导,而对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关系、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体育课程评价等方面不重视的倾向,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建立课程意识,形成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能力与编制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能够科学地实施体育课程。
(2)改革培训体育教师业务的方式。体育教研员负有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责任,以往的培训比较偏重理论培训,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今后的培训应该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除了进行理论内容培训,还要结合实践需要进行操作性培训,使体育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转化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行为。只有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将理解的东西做出来,体育教研员举办的教师培训活动才能说取得了有效的培训结果。
(3)改革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的方式。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体育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方式,以往的研究主题比较狭小,缺乏明确的目的性、长期的系统性、组织的有序性、效果的显著性。因此,今后体育教研员组织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应该要有通盘的打算,突出体育教学研究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实效性,采取同课异构、追踪听评课等校本教研的方式,来创新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活动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研究的质量。
(4)改革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方式。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体育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之一,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因此,如何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影响很大。体育教研员要改变以往偏重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课程结果的评价,而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过程的评价关心不足,这是一种不利于体育教师成长的评价方式。我们倡议体育教研员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既要看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积极深入到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去,观察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典型经验,收集不足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利用典型经验去引导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的突破。只有这样,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
4.体育教师的改革任务
体育教师的改革任务是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实践者。中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学质量最后关口的制造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对体育课程改革参与的热情、理解的程度、执行的能力影响到体育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从已经历时九年的体育课程改革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热情始终是高涨的,至今也没有退缩的表现。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体育课程执行力的水平,这是一直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质量提升的两大难题。因此,在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实践,积极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水平和课程执行能力,这是体育教师全面参与体育课程改革最迫切需要完成的改革任务。只有通过以下途径的努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水平,以及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执行能力,才能实现提升体育课程改革水平的目标。
(1)转变教学理念。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改革力度非常大,与以往的体育教学理念差异非常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新理念理解的程度直接制约着新课程实施的水平。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自觉地加强学习,系统理解和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转变体育课程理念,将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实践,逐渐能在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体现及达成。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与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契合,才能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水平。
(2)形成课程执行能力。课程执行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作为课程实施主体适应课程改革的实际能力,这种课程执行能力包括明确课改任务,理解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实际选择与编制课程内容的能力,付诸行动的操作能力等。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能力,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执行能力的核心内容,而这些要求已经超过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原有的课程执行能力。以往,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进行统一选择与编排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只要规范执行就可以了。而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却是将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权下放给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这种跨度的改革超越了体育教师原有的课程执行能力,刚开始是非常不适应的。经过九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历练,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课程执行能力。但是,应该说还只是初步具备体育课程执行能力,不少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还缺乏独立选择与编制课程内容的能力,还需要继续学习有关体育课程的知识,不断实践,提高体育课程执行能力。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师才能真正领会课程目标统领内容的真实内涵,并能驾驭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使体育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契合度达到最大。
(3)改革教学方式。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否加以合理的运用,是检验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执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往大家非常熟悉的教学方法受到批评,新倡导的教学方法又缺乏操作性。怎么办?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体育课程改革的初期,就导致了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出了不会上体育课的感叹。面对此种情况,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努力去改革教学方式,解决好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倡导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结合与融通,不断尝试新教学方法使用的效果,总结新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不断提高新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才能走向有效,乃至高效。
(4)更新师生关系。民主化的师生关系的建设,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一个具体标志。从已经历的九年课程改革的效果上看,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如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会更多地聆听学生的意见,会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讨论与评价,容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进行练习,甚至部分体育教师还会与学生协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方式。这是对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以前,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的重大改进。但是,对民主化师生关系的深层涵义的实践,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新师生关系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即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将课堂教学的管理、组织、评价权更进一步还给学生,而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管理、组织、评价自我和他人学习的能力,在这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锻炼他们自我管理、组织、评价的能力,使体育课堂教学中真正建立起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乙线:体育课改管理线路的上下联动,齐心共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是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课程改革前阶段出现的问题,部分与教育行政领导部门课改政策不明,管理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深入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努力改进以往的工作行为,给予体育课程改革充分的政策支撑,才能有效地保障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1.教育部职能司局的改革任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是整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部门,负有制定课改政策及领导整个课程改革的职责,而体卫艺司却负有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领导与管理责任。但是,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两个职能司局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管理是不够充分的,合作管理的情况就更为少见。这对体育课程改革来说,就造成了理论上的多头管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的局面,以致体育课程改革需要配套的体育场地器材没有着落,需要增加的体育师资无人理睬,很多省份的小学水平一每周4个课时,水平二、三3个课时,初中水平四3个课时都不能开齐开足;高中选项教学在很多高中学校不能正常实施,还只能按行政班上单班的体育课,选项教学的要求成了理论摆设。因此,如何加强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政策执行的力度,保证体育课程改革必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必须依靠教育部及职能司局的强势领导和政策保障,只有这些保障措施到位了,基础教育范畴内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时空环境中得以展开与实现。
2.省教育厅的改革任务
我国的行政习惯,是中央出台政策,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配套政策执行。就体育课程改革来说,各省执行的力度差异很大,发达省份的学校对教育部的改革要求的条件都能满足,规定的场地器材与体育教师人数都能配齐。因此,不同阶段的体育课时都能开齐开足。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学校却难以满足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很难自觉满足体育课程改革对人力、物力和时间上投入的要求。各省教育厅就负有管理、督促的责任。各省教育厅可以通过基教处、体卫艺处、督导室和教研室等多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政策,督导各项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的落实,改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生存环境,促进各地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持续地进行下去。
3.设(区)市和县(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改革任务
这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说,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如何的屏障。当他们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能强力地去抓落实,这个地方的体育课程改革形势就会好,当他们忽视体育课程改革的作用,这个地方的体育课程改革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该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在于解决学校参与体育课程改革会遇到的各种政策性和条件性问题,强力促进各级中小学校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地方,他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做到全面落实不走样。
4.学校行政的改革任务
学校行政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后一道闸口,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能否原汁原味地在学校得到落实,学校行政起到最终的决策和执行作用。体育课时能否开齐开足,需要的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需要增加的体育教师人数能否安排,取决于学校行政的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监管力度,也影响着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信心与力度。因此,各级学校是否能端正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全心全意地执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全力支持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是今后体育课程改革能否达成预定目标的瓶颈部分,只有这个部分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有基础保证。
总之,体育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只要甲线与乙线所有的人员与部门,围绕体育课程改革各层面存在的所有问题,能够做到上下联动,齐心共改,我们坚信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一定能进一步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体育课程改革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和困难就一定能取得全面的突破。而如果这些方面人员、部门、思想、做法有一处不和谐,不能正常运转,就必然影响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入的进程与效果。我们真心希望体育课程改革能在一个渐趋优化的政策、条件、理论与技术支持的环境中进行,最终为我国数亿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最优良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
(江西省上饶市实验中学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教学研究室334000)
管理线路的上下联动,齐心共改。只有这样做,才能达成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期望的终极目标。
一、甲线:体育课改专业线路的上下联动,齐心共改
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牵动着体育课程改革专家、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各级体育教研员及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这就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专业线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在这四个层级的人员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想促进今后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就必须解决好这四个层面人员身上存在的各种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只有做到上下联动,齐心共改,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1.体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改革任务
体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改革任务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理论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我国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最大改革之处是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由于课程方案研制时间过短,又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课改理论与经验为主,对我国自己的国情重视不够,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并实施以后,就遇到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教学理论界的质疑之声始终不断;而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众多体育教师发出了难于理解或接受体育新课程的声音,更严重的是无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出了在体育新课程下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上体育课的感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体育课程改革对国情研究不够,造成洋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结果。
可以说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就是要将西方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方案接驳到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机体上来。但是,由于在接驳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忽视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教育发达水平、教育体制与我国现实国情的巨大差异,接驳的最后结果就变成了全盘照搬的局面。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难于被广大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接受,以致至今争论未休,难于在体育课程理论层面形成比较一致的共识;而在实践层面又缺乏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仅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来自国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非体育学科原生性质的教法概念,必然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困惑与迷茫。
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改革任务,就是在体育课程理论与方案层面进行再次改革。他们必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生存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要树立以我为主,借鉴国外先进体育课程理论为我所用的思想,克服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作风,重新对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方案进行设计,全面体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的多维要求,使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方案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够建
立。
2.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的改革任务
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的改革任务是重构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学方法体系。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体育课程实施层面准备不足,其中教学方法层面最为突出。体育新课程在教学方法层面,一边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边只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几个新的教学方法的理论概念,却缺乏对此三种教学方法的完整解读。而在具体实践指导时,只依靠个别老教学法专家的个人理解和解读,来指导全国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可以说效果与结果是非常不理想的,这种过度否定传统,过于强调创新的教学法解读,导致了我国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去体育化、非理性化的教学改革现象。这可以说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法层面准备不足的最好证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者忽视了课程实施对于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性,在教学法层面又过于相信与依靠个体经验造成的结果。
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的改革任务是,首先,必须组建一个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全国性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组织,将全国最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法专家组织起来,共同研究与攻关,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来解决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形成有效的指导基层各级教学管理与研究组织、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课程的方法体系。其次,是系统地研究我国体育教学方法实践与研究发展的历史,提取过去优秀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重新构建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实施需要的教学方法体系。这个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必须能够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有效互补,克服体育教学过程去体育化、非理性化等现象,达到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必须能够给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简便的理论解释、操作策略与方法,并能指导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解决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脱节等实际问题。
3.各级体育教研员的改革任务
各级体育教研员的改革任务是建立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与培训方法体系。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研员的地位跌宕起伏,一开始被视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阻力,到后期又被视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关键的推进者,可谓是一步三叹。但是,无论如何,体育课程改革要想落到实处,离开了全国省、地、县三级数千名体育教研员是不可能的。这支体育教研员队伍也从没有因为被多方面质疑而停止过参与体育课程改革,都在极力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的实施,并且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纠正或调整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可以说,我国本次体育课程改革能取得阶段性成功,体育教研员队伍功不可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深化时期,全国的体育教研员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改革工作。
(1)改变指导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式。当前,体育教研员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改革指导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式。要改变以往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指导,偏重于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指导,而对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关系、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体育课程评价等方面不重视的倾向,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建立课程意识,形成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能力与编制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能够科学地实施体育课程。
(2)改革培训体育教师业务的方式。体育教研员负有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责任,以往的培训比较偏重理论培训,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今后的培训应该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除了进行理论内容培训,还要结合实践需要进行操作性培训,使体育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转化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行为。只有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将理解的东西做出来,体育教研员举办的教师培训活动才能说取得了有效的培训结果。
(3)改革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的方式。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体育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方式,以往的研究主题比较狭小,缺乏明确的目的性、长期的系统性、组织的有序性、效果的显著性。因此,今后体育教研员组织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应该要有通盘的打算,突出体育教学研究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实效性,采取同课异构、追踪听评课等校本教研的方式,来创新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活动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研究的质量。
(4)改革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方式。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体育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之一,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因此,如何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影响很大。体育教研员要改变以往偏重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课程结果的评价,而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过程的评价关心不足,这是一种不利于体育教师成长的评价方式。我们倡议体育教研员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既要看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积极深入到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去,观察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典型经验,收集不足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利用典型经验去引导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的突破。只有这样,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
4.体育教师的改革任务
体育教师的改革任务是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实践者。中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学质量最后关口的制造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对体育课程改革参与的热情、理解的程度、执行的能力影响到体育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从已经历时九年的体育课程改革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热情始终是高涨的,至今也没有退缩的表现。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体育课程执行力的水平,这是一直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质量提升的两大难题。因此,在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实践,积极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水平和课程执行能力,这是体育教师全面参与体育课程改革最迫切需要完成的改革任务。只有通过以下途径的努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水平,以及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执行能力,才能实现提升体育课程改革水平的目标。
(1)转变教学理念。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改革力度非常大,与以往的体育教学理念差异非常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新理念理解的程度直接制约着新课程实施的水平。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自觉地加强学习,系统理解和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转变体育课程理念,将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实践,逐渐能在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体现及达成。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与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契合,才能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水平。
(2)形成课程执行能力。课程执行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作为课程实施主体适应课程改革的实际能力,这种课程执行能力包括明确课改任务,理解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实际选择与编制课程内容的能力,付诸行动的操作能力等。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能力,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执行能力的核心内容,而这些要求已经超过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原有的课程执行能力。以往,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进行统一选择与编排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只要规范执行就可以了。而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却是将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权下放给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这种跨度的改革超越了体育教师原有的课程执行能力,刚开始是非常不适应的。经过九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历练,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课程执行能力。但是,应该说还只是初步具备体育课程执行能力,不少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还缺乏独立选择与编制课程内容的能力,还需要继续学习有关体育课程的知识,不断实践,提高体育课程执行能力。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师才能真正领会课程目标统领内容的真实内涵,并能驾驭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使体育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契合度达到最大。
(3)改革教学方式。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否加以合理的运用,是检验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执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往大家非常熟悉的教学方法受到批评,新倡导的教学方法又缺乏操作性。怎么办?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体育课程改革的初期,就导致了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出了不会上体育课的感叹。面对此种情况,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努力去改革教学方式,解决好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倡导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结合与融通,不断尝试新教学方法使用的效果,总结新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不断提高新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才能走向有效,乃至高效。
(4)更新师生关系。民主化的师生关系的建设,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一个具体标志。从已经历的九年课程改革的效果上看,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如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会更多地聆听学生的意见,会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讨论与评价,容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进行练习,甚至部分体育教师还会与学生协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方式。这是对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以前,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的重大改进。但是,对民主化师生关系的深层涵义的实践,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新师生关系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即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将课堂教学的管理、组织、评价权更进一步还给学生,而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管理、组织、评价自我和他人学习的能力,在这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锻炼他们自我管理、组织、评价的能力,使体育课堂教学中真正建立起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乙线:体育课改管理线路的上下联动,齐心共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是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课程改革前阶段出现的问题,部分与教育行政领导部门课改政策不明,管理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深入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努力改进以往的工作行为,给予体育课程改革充分的政策支撑,才能有效地保障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1.教育部职能司局的改革任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是整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部门,负有制定课改政策及领导整个课程改革的职责,而体卫艺司却负有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领导与管理责任。但是,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两个职能司局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管理是不够充分的,合作管理的情况就更为少见。这对体育课程改革来说,就造成了理论上的多头管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的局面,以致体育课程改革需要配套的体育场地器材没有着落,需要增加的体育师资无人理睬,很多省份的小学水平一每周4个课时,水平二、三3个课时,初中水平四3个课时都不能开齐开足;高中选项教学在很多高中学校不能正常实施,还只能按行政班上单班的体育课,选项教学的要求成了理论摆设。因此,如何加强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政策执行的力度,保证体育课程改革必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必须依靠教育部及职能司局的强势领导和政策保障,只有这些保障措施到位了,基础教育范畴内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时空环境中得以展开与实现。
2.省教育厅的改革任务
我国的行政习惯,是中央出台政策,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配套政策执行。就体育课程改革来说,各省执行的力度差异很大,发达省份的学校对教育部的改革要求的条件都能满足,规定的场地器材与体育教师人数都能配齐。因此,不同阶段的体育课时都能开齐开足。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学校却难以满足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很难自觉满足体育课程改革对人力、物力和时间上投入的要求。各省教育厅就负有管理、督促的责任。各省教育厅可以通过基教处、体卫艺处、督导室和教研室等多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政策,督导各项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的落实,改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生存环境,促进各地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持续地进行下去。
3.设(区)市和县(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改革任务
这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说,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如何的屏障。当他们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能强力地去抓落实,这个地方的体育课程改革形势就会好,当他们忽视体育课程改革的作用,这个地方的体育课程改革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该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在于解决学校参与体育课程改革会遇到的各种政策性和条件性问题,强力促进各级中小学校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地方,他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做到全面落实不走样。
4.学校行政的改革任务
学校行政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后一道闸口,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能否原汁原味地在学校得到落实,学校行政起到最终的决策和执行作用。体育课时能否开齐开足,需要的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需要增加的体育教师人数能否安排,取决于学校行政的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监管力度,也影响着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信心与力度。因此,各级学校是否能端正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全心全意地执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全力支持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是今后体育课程改革能否达成预定目标的瓶颈部分,只有这个部分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有基础保证。
总之,体育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只要甲线与乙线所有的人员与部门,围绕体育课程改革各层面存在的所有问题,能够做到上下联动,齐心共改,我们坚信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一定能进一步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体育课程改革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和困难就一定能取得全面的突破。而如果这些方面人员、部门、思想、做法有一处不和谐,不能正常运转,就必然影响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入的进程与效果。我们真心希望体育课程改革能在一个渐趋优化的政策、条件、理论与技术支持的环境中进行,最终为我国数亿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最优良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
(江西省上饶市实验中学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教学研究室3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