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及其特点,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共同点和差距,对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关键词]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比较研究
1 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21世纪,全球大范围掀起了一场信息资源数字化革命。数字化信息资源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的是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特点是:
(1)图书情报部门、商业公司协手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
目前,在全文数据库建设方面,国外开发的比较著名的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有美国UMI公司的PioQuest系统(收录期刊2345种,全文期刊1533种)、美国EBSCO公司开发的EBSCOhost系统(收录期刊2668种,全文期刊1240种)、美国OCLC公司开发的FustSearch系统等。
在文摘索引数据库建设方面,美国科技情报所推出了网络版的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rience,化学文摘社推出了网络版的化学文摘数据库SciFinder等。
在书目数据库建设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学术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开发了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联合书目。美国世界性的联机联合目录有OCLC和RLIN。
(2)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开发形式多样
以电子期刊的开发为例,国外主要有出版代理服务、联机数据库服务、商业机构出版等形式。开发网络电子期刊最具代表性的出版代理服务商有EBSCO(http://www.ebsco.com)和Swets(http://www.swets.com)。Swets公司推出的SwetsNet网站是专为网络电子期刊设计的,目前与Academic Press、Oxford Umversity Press等50多家出版社合作,计划提供600多种网络电子期刊。在联机数据库服务商中具有代表性的有Ovid Technolo-gies(http://www.ovid.con)和U-MI(http://www.umi.eom)。UMI公司以ProQuest Direct系统提供网络电子期刊服务,目前以PDF形式提供的期刊约有2000种。在商业出版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有Elsevier(http://www.elsevaer.com)和A-cademic Press(http://www/apnet.com)。Elseviei的Science Direct在网上提供Elsevier Science公司发行的350种期刊的网络电子版。
此外,世界许多专业学会也纷纷提供其学会出版物的网络服务。如,美国化学学会从1997年开始以Web版提供其所有的26种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17种期刊全是网络化的电子期刊等。
(3)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
国外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不仅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数据库。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Informedia数字录像和演说资料实验基地(http://www.informedia.cs.emil.edu),现有约1.5兆兆的数据以及用MPEGI格式编码的2400小时的录像。
(4)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快了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建设
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是电子政务的前提和基础,国外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各国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美国是较早发展电子政务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www.firstgov.gov),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让美国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在同一个政府网站站点内完成竞标合同和向政府申请贷款的业务。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很迅猛。日本政府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电子政务工程”,新加坡则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目前,新加坡的普通公民在家里通过政府的“电子公民中心”网站即可完成各种日常事务,如申请报税、为新买的摩托车上牌照等。
2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效益。特别是在“七五”、“八五”期间,在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主体的科技信息机构和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体的科研机构以及军队和地方的科技信息机构的带领下,开发了一大批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已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但就规模和效益来说,与国外数据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数据库生产还处于种无序状态,还没有纳入国家统规划,数据库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多数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整体网络意识。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以数据库的开发为主
目前,我国在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取得了 定的成果,建立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特别是在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开发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全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但总体而言,数据库的质量还不高。
(2)特色资源数字化并以网络方式提供利用
我国许多单位在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时,首先对本单位的特色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并以此为开端,逐步对其他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方面,许多单位侧重于对本单位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并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以网络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3)图书馆的作用不容忽视
图书馆在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主要集散地,在馆藏文献的数字化以及数据库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主要是以图书馆为主的信息机构进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
(4)政府部门重视信息资源数 字化建设
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政府掌握了大约80%以上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大多掌握在政府管理机构和大型国企手中,大多未经数字化、不能上网传播且不便公众利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政府上网工程逐步全面化,作为电子政务前提和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将不断为人们所重视。
(5)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缺乏协作
我国各单位在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时,都是以本单位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为核心,与其他单位少有联系,协作与资源共享的程度都不高,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基本上处于分散开发、各自为政的局面。
3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信息
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比较
3.1 共同点
(1)以数据库的建设为核心。数据库建设是各国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的主要形式,数据库建设的状况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各国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和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
(2)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紧密相连。从国内外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状况来看,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数字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信息资源数字化。国内外在数字图书馆研究之初,主要是致力于数字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研究,在馆藏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也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3)政府和图书情报部门是主导力量。由于政府掌握着绝大部分社会信息资源,因此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各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时间不长,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而图书情报部门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则相对开始得比较早,掌握的数字化技术也相对先进,数字化建设人才比较集中,因此是各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3.2 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在研究阶段、研究内容、协作程度、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在研究阶段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资源数字化和数字资源库的开发阶段、数字化技术研究阶段、信息资源数字化综合研究阶段。目前,国外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已进入综合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图书馆、政府机构、企业纷纷协手合作,共同致力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阶段和数字化技术研究阶段。如在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仅经OCR扫描完成的数字化图像的数量和可检索性方面就相差甚远,我们还不能进行较大规模的馆藏数字化转移项目和开展一些尖端课题的研究。
(2)在研究内容方面,发达国家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研究,首先是致力于各类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研究,然后发展到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存储、压缩等技术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重点不是单纯地局限于技术,而是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如研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经济、社会、法律、政策框架,制定发展模式与国际标准等。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数据库的开发。目前,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表现在数据库水平较低,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发了相当多的数据库,但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开发的数据库水平较好、价值较高的仅占1%,数据库规模与质量远不及发达国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数字化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且雷同现象严重,用户购买后利用率较低,使用效果较差:对网上信息资源重视不够,开发、挖掘网络资源的力量单薄、技术落后,不能及时迅速地发现和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3)在协作程度方面,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界、通信网络工程界、图书馆界及其他各界的共同协作。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非常强调数字化建设中的研究者、开发商和用户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视为数字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为欠缺的是协作意识。随着局域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各信息服务机构都热衷于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来加快本单位资源数字化,但却把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结果事倍功半,不但资源共享无法真正实现,而且造成了新的重复建设。
(4)在资金投入方面,发达国家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以对数字图书馆的投入为例,美国数字化图书馆项目计划1994—2000年投资大约364亿美元,德国已为其信息发展计划投资19亿马克,其中建立全球电子图书馆的计划投资2.86亿马克,英国eLib计划总投资超过1亿英磅,日本投资4亿美元建立日本国会关西图书馆。可见,发达国家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是大量的、充足的。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投入相对较少。仍以数字图书馆的投入为例,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几乎没有投入。资金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图书馆网络建设,进而影响到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现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尽管目前国内少数大型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获取资金支持方面要比中小型图书馆容易一些,但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九五”期间,科技部有关数字图书馆开发建设的两个专题“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共享系统”,分别投入200万元人民币,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年经费则达3.9亿美元。
4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4.1 由分散开发向系统与综合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一直处于单个、分散及条块分割的无序状态,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协作程度不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将逐步提高规模和水平,并从分散开发向系统与综合的方向发展,以标准化、结构化和规模化为目标,开发数字化信息资源产品。
4.2 由以文献为单元的信息加工模式逐步转向以事实和数据值为主的加工模式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加快数据库建设进程,大力开发些适合企业使用的商情、经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事实型和数值型数据库及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数据库,积极开发和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技术起点高、利用价值大、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事实性与动态性数据库。
4.3 逐步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发展
在我国,有实力、有长远发展战略的集团型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机构正在形成和壮大,为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加工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及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家图书馆、西南信息中心都有大型数字化生产系统和加工车间。其中,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每天文献数据加工能力超过20万页,缩微胶片数字化加工能力每天在8000页以上,西南信息中心的文献资料数字化加工工厂每天能扫描5万页以上的期刊资料。信息资源数字化实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指日可待。
[关键词]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比较研究
1 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21世纪,全球大范围掀起了一场信息资源数字化革命。数字化信息资源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的是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特点是:
(1)图书情报部门、商业公司协手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
目前,在全文数据库建设方面,国外开发的比较著名的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有美国UMI公司的PioQuest系统(收录期刊2345种,全文期刊1533种)、美国EBSCO公司开发的EBSCOhost系统(收录期刊2668种,全文期刊1240种)、美国OCLC公司开发的FustSearch系统等。
在文摘索引数据库建设方面,美国科技情报所推出了网络版的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rience,化学文摘社推出了网络版的化学文摘数据库SciFinder等。
在书目数据库建设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学术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开发了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联合书目。美国世界性的联机联合目录有OCLC和RLIN。
(2)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开发形式多样
以电子期刊的开发为例,国外主要有出版代理服务、联机数据库服务、商业机构出版等形式。开发网络电子期刊最具代表性的出版代理服务商有EBSCO(http://www.ebsco.com)和Swets(http://www.swets.com)。Swets公司推出的SwetsNet网站是专为网络电子期刊设计的,目前与Academic Press、Oxford Umversity Press等50多家出版社合作,计划提供600多种网络电子期刊。在联机数据库服务商中具有代表性的有Ovid Technolo-gies(http://www.ovid.con)和U-MI(http://www.umi.eom)。UMI公司以ProQuest Direct系统提供网络电子期刊服务,目前以PDF形式提供的期刊约有2000种。在商业出版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有Elsevier(http://www.elsevaer.com)和A-cademic Press(http://www/apnet.com)。Elseviei的Science Direct在网上提供Elsevier Science公司发行的350种期刊的网络电子版。
此外,世界许多专业学会也纷纷提供其学会出版物的网络服务。如,美国化学学会从1997年开始以Web版提供其所有的26种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17种期刊全是网络化的电子期刊等。
(3)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
国外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不仅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数据库。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Informedia数字录像和演说资料实验基地(http://www.informedia.cs.emil.edu),现有约1.5兆兆的数据以及用MPEGI格式编码的2400小时的录像。
(4)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快了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建设
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是电子政务的前提和基础,国外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各国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美国是较早发展电子政务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www.firstgov.gov),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让美国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在同一个政府网站站点内完成竞标合同和向政府申请贷款的业务。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很迅猛。日本政府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电子政务工程”,新加坡则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目前,新加坡的普通公民在家里通过政府的“电子公民中心”网站即可完成各种日常事务,如申请报税、为新买的摩托车上牌照等。
2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效益。特别是在“七五”、“八五”期间,在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主体的科技信息机构和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体的科研机构以及军队和地方的科技信息机构的带领下,开发了一大批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已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但就规模和效益来说,与国外数据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数据库生产还处于种无序状态,还没有纳入国家统规划,数据库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多数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整体网络意识。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以数据库的开发为主
目前,我国在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取得了 定的成果,建立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特别是在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开发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全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但总体而言,数据库的质量还不高。
(2)特色资源数字化并以网络方式提供利用
我国许多单位在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时,首先对本单位的特色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并以此为开端,逐步对其他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方面,许多单位侧重于对本单位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并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以网络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3)图书馆的作用不容忽视
图书馆在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主要集散地,在馆藏文献的数字化以及数据库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主要是以图书馆为主的信息机构进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
(4)政府部门重视信息资源数 字化建设
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政府掌握了大约80%以上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大多掌握在政府管理机构和大型国企手中,大多未经数字化、不能上网传播且不便公众利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政府上网工程逐步全面化,作为电子政务前提和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将不断为人们所重视。
(5)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缺乏协作
我国各单位在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时,都是以本单位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为核心,与其他单位少有联系,协作与资源共享的程度都不高,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基本上处于分散开发、各自为政的局面。
3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信息
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比较
3.1 共同点
(1)以数据库的建设为核心。数据库建设是各国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的主要形式,数据库建设的状况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各国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和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
(2)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紧密相连。从国内外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状况来看,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数字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信息资源数字化。国内外在数字图书馆研究之初,主要是致力于数字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研究,在馆藏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也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3)政府和图书情报部门是主导力量。由于政府掌握着绝大部分社会信息资源,因此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各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时间不长,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而图书情报部门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则相对开始得比较早,掌握的数字化技术也相对先进,数字化建设人才比较集中,因此是各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3.2 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在研究阶段、研究内容、协作程度、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在研究阶段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资源数字化和数字资源库的开发阶段、数字化技术研究阶段、信息资源数字化综合研究阶段。目前,国外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已进入综合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图书馆、政府机构、企业纷纷协手合作,共同致力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阶段和数字化技术研究阶段。如在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仅经OCR扫描完成的数字化图像的数量和可检索性方面就相差甚远,我们还不能进行较大规模的馆藏数字化转移项目和开展一些尖端课题的研究。
(2)在研究内容方面,发达国家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研究,首先是致力于各类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研究,然后发展到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存储、压缩等技术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重点不是单纯地局限于技术,而是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如研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经济、社会、法律、政策框架,制定发展模式与国际标准等。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数据库的开发。目前,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表现在数据库水平较低,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发了相当多的数据库,但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开发的数据库水平较好、价值较高的仅占1%,数据库规模与质量远不及发达国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数字化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且雷同现象严重,用户购买后利用率较低,使用效果较差:对网上信息资源重视不够,开发、挖掘网络资源的力量单薄、技术落后,不能及时迅速地发现和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3)在协作程度方面,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界、通信网络工程界、图书馆界及其他各界的共同协作。发达国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非常强调数字化建设中的研究者、开发商和用户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视为数字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为欠缺的是协作意识。随着局域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各信息服务机构都热衷于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来加快本单位资源数字化,但却把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结果事倍功半,不但资源共享无法真正实现,而且造成了新的重复建设。
(4)在资金投入方面,发达国家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以对数字图书馆的投入为例,美国数字化图书馆项目计划1994—2000年投资大约364亿美元,德国已为其信息发展计划投资19亿马克,其中建立全球电子图书馆的计划投资2.86亿马克,英国eLib计划总投资超过1亿英磅,日本投资4亿美元建立日本国会关西图书馆。可见,发达国家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是大量的、充足的。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投入相对较少。仍以数字图书馆的投入为例,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几乎没有投入。资金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图书馆网络建设,进而影响到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现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尽管目前国内少数大型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获取资金支持方面要比中小型图书馆容易一些,但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九五”期间,科技部有关数字图书馆开发建设的两个专题“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共享系统”,分别投入200万元人民币,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年经费则达3.9亿美元。
4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4.1 由分散开发向系统与综合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一直处于单个、分散及条块分割的无序状态,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协作程度不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将逐步提高规模和水平,并从分散开发向系统与综合的方向发展,以标准化、结构化和规模化为目标,开发数字化信息资源产品。
4.2 由以文献为单元的信息加工模式逐步转向以事实和数据值为主的加工模式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加快数据库建设进程,大力开发些适合企业使用的商情、经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事实型和数值型数据库及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数据库,积极开发和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技术起点高、利用价值大、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事实性与动态性数据库。
4.3 逐步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发展
在我国,有实力、有长远发展战略的集团型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机构正在形成和壮大,为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加工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及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家图书馆、西南信息中心都有大型数字化生产系统和加工车间。其中,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每天文献数据加工能力超过20万页,缩微胶片数字化加工能力每天在8000页以上,西南信息中心的文献资料数字化加工工厂每天能扫描5万页以上的期刊资料。信息资源数字化实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