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首例接近完整换脸术取得成功
美国的外科医生玛丽亚·谢苗诺夫首次给人实施的接近完整的面部移植术获得成功。2008年12月,她用一位匿名捐赠者的肌肉、骨骼、上唇和鼻子,对一名年轻女子近83平方英寸的皮肤做了移植术。这位医生说,患者经历外伤性损伤后,脸的中部全毁。
2个月后,这名不想透露姓名和长相的患者的脸恢复了一些基本功能,例如有了嗅觉,可以能用杯子喝水了。如今,她已经出院,正逐步康复。谢苗诺夫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说:“以前她没有鼻子,现在不仅可以吃汉堡了,还能尝和闻到它的气味。”
心脏、肝脏、肾脏和肺移植术比,较普遍,但含有皮肤、肌肉和骨骼等多类型细胞的身体部位移植术还十分困难。1999年,医生首次进行了手部移植。法国科学家2005年首次实施了局部面部移植。但是,玛利亚做的这个手术更加复杂:她把捐赠者80%的面部移植到患者的脸上。
谢苗诺夫和她的科学研究组用了数年时间,对动物进行了大量手术,为这次艰难手术打下了基础。一个手术组对老鼠做一次完整面部移植需要6个多小时。在过去10年时间里,克利夫兰诊所的这个手术组在老鼠身上完成1000多个不同类型的面部移植术,获得排斥外源细胞的身体参数。
医生可以将患者身体上的皮肤移植到面部移植,但大腿、手臂、腹部和其他普遍来源的皮肤看起来有些不同,造成被状物效果。为避免这个问题,谢苗诺夫决定用身体其他地方的皮肤的临近部分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这名患者自己身体上没有哪块皮肤移植到脸上后看上去像面部的皮肤。玛利亚主张,对一个完整面部移植术来说,只用一名捐赠者的面部皮肤。
谢苗诺夫的换脸病人是一名年轻女子,在阿富汗被烧毁整个面部。但谢苗诺夫并没有直接挑战道德底线,她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解释说:“我们为什么要给患者换脸?因为没有脸你的生活将步履维艰。”
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被发现
经过近六年努力,武汉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了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是一组叫“非结构蛋白nsp14”的基因编码。研究人员表示,此次重要发现可为筛选抗击SARS病毒药物奠定基础,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是该武汉大学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德银教授与其博士生陈宇,还包括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代病毒中心主任田波等。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医学界确认了SARS致病的冠状病毒,但病毒是如何生存与大量繁殖的,却一直没有弄清。而这一问题对预防SARS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对SARS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SARS病毒的发生特点和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专家认为,SARS病毒虽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群体中还存在SARS样冠状病毒,SARS病毒再次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
据介绍,SARS病毒是现在发现的最大的RNA(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生命基因靠RNA传递。研究组选择冠状病毒特有的多个RNA加工酶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酵母菌系统的功能筛选和体外生物化学分析,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1b区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p14”同时具有两种RNA加工酶活性,并使用SARS病毒复制子系统证明这些酶活性是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必需的。
陈宇解释,“非结构蛋白nsp14”为病毒遗传信息“乔装打扮”,让免疫系统识别不出,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病毒送入了要袭击的地方,并为病毒传递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它还是将其基因变成病毒生病蛋白的核心,没有这组编码,再多基因也变不成病毒。郭德银教授则表示,可通过这个系统,找出某种对SARS病毒这一功能有害、但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美国的外科医生玛丽亚·谢苗诺夫首次给人实施的接近完整的面部移植术获得成功。2008年12月,她用一位匿名捐赠者的肌肉、骨骼、上唇和鼻子,对一名年轻女子近83平方英寸的皮肤做了移植术。这位医生说,患者经历外伤性损伤后,脸的中部全毁。
2个月后,这名不想透露姓名和长相的患者的脸恢复了一些基本功能,例如有了嗅觉,可以能用杯子喝水了。如今,她已经出院,正逐步康复。谢苗诺夫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说:“以前她没有鼻子,现在不仅可以吃汉堡了,还能尝和闻到它的气味。”
心脏、肝脏、肾脏和肺移植术比,较普遍,但含有皮肤、肌肉和骨骼等多类型细胞的身体部位移植术还十分困难。1999年,医生首次进行了手部移植。法国科学家2005年首次实施了局部面部移植。但是,玛利亚做的这个手术更加复杂:她把捐赠者80%的面部移植到患者的脸上。
谢苗诺夫和她的科学研究组用了数年时间,对动物进行了大量手术,为这次艰难手术打下了基础。一个手术组对老鼠做一次完整面部移植需要6个多小时。在过去10年时间里,克利夫兰诊所的这个手术组在老鼠身上完成1000多个不同类型的面部移植术,获得排斥外源细胞的身体参数。
医生可以将患者身体上的皮肤移植到面部移植,但大腿、手臂、腹部和其他普遍来源的皮肤看起来有些不同,造成被状物效果。为避免这个问题,谢苗诺夫决定用身体其他地方的皮肤的临近部分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这名患者自己身体上没有哪块皮肤移植到脸上后看上去像面部的皮肤。玛利亚主张,对一个完整面部移植术来说,只用一名捐赠者的面部皮肤。
谢苗诺夫的换脸病人是一名年轻女子,在阿富汗被烧毁整个面部。但谢苗诺夫并没有直接挑战道德底线,她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解释说:“我们为什么要给患者换脸?因为没有脸你的生活将步履维艰。”
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被发现
经过近六年努力,武汉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了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是一组叫“非结构蛋白nsp14”的基因编码。研究人员表示,此次重要发现可为筛选抗击SARS病毒药物奠定基础,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是该武汉大学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德银教授与其博士生陈宇,还包括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代病毒中心主任田波等。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医学界确认了SARS致病的冠状病毒,但病毒是如何生存与大量繁殖的,却一直没有弄清。而这一问题对预防SARS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对SARS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SARS病毒的发生特点和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专家认为,SARS病毒虽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群体中还存在SARS样冠状病毒,SARS病毒再次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
据介绍,SARS病毒是现在发现的最大的RNA(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生命基因靠RNA传递。研究组选择冠状病毒特有的多个RNA加工酶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酵母菌系统的功能筛选和体外生物化学分析,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1b区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p14”同时具有两种RNA加工酶活性,并使用SARS病毒复制子系统证明这些酶活性是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必需的。
陈宇解释,“非结构蛋白nsp14”为病毒遗传信息“乔装打扮”,让免疫系统识别不出,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病毒送入了要袭击的地方,并为病毒传递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它还是将其基因变成病毒生病蛋白的核心,没有这组编码,再多基因也变不成病毒。郭德银教授则表示,可通过这个系统,找出某种对SARS病毒这一功能有害、但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