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下基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对学生将来在道德品质等方面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会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下面就“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的教学试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初中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升学考试来说其作用几乎等于零,但这一节所包含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述我国是能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国煤的储藏量达8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开采利用煤、石油的国家。远在3000年以前,我国已经开始采煤,用这种黑色的石头来取暖、烧饭。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汉朝历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地理志》中便说:“高奴有洧水,肥可燃。”就是指延安附近的一条河上漂着一层油可以燃烧,这油便是石油。在3、4世纪,我国玉门一带的人民已开始利用石油来点灯。但是解放以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十分落后,像石油年产量只有6 75吨。解放后至今,全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了30多倍,煤、石油的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我国已在浙江海盐和广东大亚湾建设核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可以使学生懂得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们算一下我国人均煤的储藏量为多少,结果:8000亿吨/12亿人=600吨/人左右。启发学生思考:我国煤的总储藏量是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只有600吨左右,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分母太了,正因为这个分母太大了,我国不少产值、产量按总量是排在世界前列,但用12亿这个巨大的数字一除就排在世界后列了,所以控制这个分母的增长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节约能源,因为一是能源的开发能力还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储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像石油只可开采几十年,煤也只能开采几百年。而且石油和煤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像塑料、化纤、人造橡胶、化肥、农药、药品、基本化工原料等等都是来自石油和煤,所以把石油和煤作为燃料烧掉是非常可惜的。因此一方面要注意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利用原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在能源的生产、运输、转化、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浪费,我们每个学生,不但自己要注意节约能源,还应该注意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这也是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第三,通过讲述原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及人类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利用水能和风能,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太阳能等一些学生感到很新奇的问题,激励学生追求新知,尊重科学的精神。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是能够也是应该进行思想教育的,那么如何通过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资料,对教学内容注意发掘。物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比如通过讲述物理学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可以启迪学生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逐步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各种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和物理学家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学生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有许多科技发明,为世界的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解放后的几十年中,我国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和建设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瞩目。通过这些内容的具体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必須注意从物理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意避免为教育而教育的空洞的说教,防止牵强附会、喧宾夺主,因为物理课并不是政治课,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特殊任务,要寓思想教育于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第三,从师生关系的实际情况看,教师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露出来的感情和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事业的那种热情、严肃、认真、负责的精神,有着比任何语言都巨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应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自己所讲的道理,只有这样,教育的效果才能更好。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国民英语素质的整体水平,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全国各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普遍开展英语课程教育。英语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相当重要。本论文将从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中分析和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以供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老师参考。课堂教学策略建立在认识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容易取得成功。认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紧迫任务。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近几年,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推进“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期刊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记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哪一笔一画不被挑剔。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画家决定换一种方式试试。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期刊
有人说:“天才就是入迷,入迷既兴趣。”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無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因而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精心设计引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一样,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心一样。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历史教学中,教师设计导言要注意
期刊
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面临网络和游戏等诸多诱惑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学习,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就需要教师多动脑筋。下面我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实践出发,谈谈本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
期刊
摘要:对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将美术教育重视起来,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位,如教学设施及工具、室外美术活动等,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另外,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协调努力,共同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是搞好中学美术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都会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就应该立足数学课堂,从小学数学学科出发,遵照新课标精神,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体系,把数学课堂教学当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循序渐进的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数学教育面各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
期刊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的最基本途径。对于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艰难学科”。这种艰难性很容易使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挫折感,对数学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和信心。但是,如果在多种评价方式中,教师的语言评价因其直接、快捷、明确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法。下面我就谈谈语言评价对数学课堂的作用的一些简单看法: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阅读了近年有关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论文、研究报告以及研究成果共30篇。学者的研究范围广、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