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资格全国联考制度正式实行的第七年,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年年创新高。根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全年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人数近900万,而2020年的官方统计数据虽还未公布,但从部分省市近月来陆续报道的地方数据来看,报考人数的增幅几乎都在20%以上。
教师资格证的改革不仅打破了教师终身制,更是淡化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区别,让广大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有志青年得以充实到教育第一线。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成了这其中最显眼的代表。2019年,在由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从官方的口径明确表明“非师范专业”也能报考,甚至考生暂时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也没关系。最值得一提的“亮点”是,考核无笔试,仅面试。“宽标准”之下,吸引了诸多双一流院校的优秀人才前来应征。
那么,非师范生能不能胜任老师这一职业?本期,编辑部就这一问题对数位一线老师进行了访谈。受访者中既有师范专业出身的學院派,也有非师范、甚至非对口专业却走上讲台的人。近9成老师对此表达了肯定态度。
比起是否为师范专业出身,他们认为“教育初心”“对职业的态度与认同”“对受教育对象的责任与担当”“坚持不断学习、有创新精神”等品质才是决定一位老师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
回到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区别的问题上,相较师范生而言,非师范生欠缺的是对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其中便包括学科理论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班级管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等相关的诸多理论知识。
然而,一切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实践中去,透过本期受访的几位非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理论知识的暂时不足,是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与有意识地主动学习中逐渐补足的。那么,这是否证明,若将时间的维度拉长,非师范生在教师职业的胜任上,与师范生相比,是否只有微乎其微的区别?
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在本期的问卷调研中,我们发现,非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在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调整教学方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学生评价和创新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仅略低于师范专业的老师。
说到底,教育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人与人之间的学问。正如受访的李志敏老师所说:“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需要的能力和经验大部分是从工作过程和个人阅历中积累而来。”同样,在非师范毕业的杨滨齐老师看来,所有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老师个人的自身性格、德行成长、沟通方式等紧密联系,她相信教师的成长是终身性的。
此外,本期我们还从一名带领着几位清北毕业生的学科组长笔下,了解到顶级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生们在基础教育的舞台上究竟是如何发力的。因为专业的教育理论素养的暂时性缺乏,不足固然存在,他们在板书的设计、课堂问题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课堂节奏的把控上都还有待提升。但长处也显而易见,他们的资源整合能力,给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课堂。
编辑部提出这一问题的初衷,其实不仅是想调研非师范毕业老师的从教现状。更是想借由这一问题,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前提,一名好老师还需要满足哪些标准?
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评价标准。从本期开始,编辑部将围绕好老师创新评价标准展开课题研究。在第一期中,让我们从没有接受过教育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的非师范生的工作现状出发,聚焦当前教师群体的教育理论素养,共同探讨:当越来越多的非专业选手加入教师队伍,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该从哪些方面有效推进?
教师资格证的改革不仅打破了教师终身制,更是淡化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区别,让广大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有志青年得以充实到教育第一线。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成了这其中最显眼的代表。2019年,在由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从官方的口径明确表明“非师范专业”也能报考,甚至考生暂时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也没关系。最值得一提的“亮点”是,考核无笔试,仅面试。“宽标准”之下,吸引了诸多双一流院校的优秀人才前来应征。
那么,非师范生能不能胜任老师这一职业?本期,编辑部就这一问题对数位一线老师进行了访谈。受访者中既有师范专业出身的學院派,也有非师范、甚至非对口专业却走上讲台的人。近9成老师对此表达了肯定态度。
比起是否为师范专业出身,他们认为“教育初心”“对职业的态度与认同”“对受教育对象的责任与担当”“坚持不断学习、有创新精神”等品质才是决定一位老师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
回到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区别的问题上,相较师范生而言,非师范生欠缺的是对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其中便包括学科理论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班级管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等相关的诸多理论知识。
然而,一切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实践中去,透过本期受访的几位非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理论知识的暂时不足,是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与有意识地主动学习中逐渐补足的。那么,这是否证明,若将时间的维度拉长,非师范生在教师职业的胜任上,与师范生相比,是否只有微乎其微的区别?
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在本期的问卷调研中,我们发现,非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在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调整教学方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学生评价和创新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仅略低于师范专业的老师。
说到底,教育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人与人之间的学问。正如受访的李志敏老师所说:“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需要的能力和经验大部分是从工作过程和个人阅历中积累而来。”同样,在非师范毕业的杨滨齐老师看来,所有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老师个人的自身性格、德行成长、沟通方式等紧密联系,她相信教师的成长是终身性的。
此外,本期我们还从一名带领着几位清北毕业生的学科组长笔下,了解到顶级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生们在基础教育的舞台上究竟是如何发力的。因为专业的教育理论素养的暂时性缺乏,不足固然存在,他们在板书的设计、课堂问题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课堂节奏的把控上都还有待提升。但长处也显而易见,他们的资源整合能力,给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课堂。
编辑部提出这一问题的初衷,其实不仅是想调研非师范毕业老师的从教现状。更是想借由这一问题,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前提,一名好老师还需要满足哪些标准?
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评价标准。从本期开始,编辑部将围绕好老师创新评价标准展开课题研究。在第一期中,让我们从没有接受过教育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的非师范生的工作现状出发,聚焦当前教师群体的教育理论素养,共同探讨:当越来越多的非专业选手加入教师队伍,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该从哪些方面有效推进?